博碩士論文 9143000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zh_TW
DC.creator許祐維zh_TW
DC.creatorYu-Wei Hs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4-7-15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4-7-15T07:39:07Z
dc.date.issued2004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91430001
dc.contributor.department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近年來,業界熱衷模仿奇異企業成功之例,導入六標準差(Six Sigma)活動,以提升企業競爭力。但如同導入一般現代化西方之新管理手法,台灣企業首先必須先瞭解其中的奧妙與限制,不見得能夠不經修改的全盤導入這一類的新管理手法。六標差最先在美國暢行,不少美國企業在1995年左右導入六標準差活動。接著這些外商企業在台灣的分公司跟著母公司的脚步在台灣導入六標準差活動。台灣也有一些本土企業在沒有如外商公司般有母公司之資源,亦自行導入六標準差活動,並試著去摸索六標準差的奧妙。無論外商公司或台灣本土企業,多半在初期仰賴管理顧問公司的輔導服務,協助企業內部之相關教育訓練。於此同時,這些企業在台灣導入六標準差活動中,勢必面臨許多推導的問題。他們在導入前的決策、導入過程中的策略、專案管理、領導變革以及導入後將六標準差文化深植融入於企業文化的經驗,值得後續想要導入六標準差活動的企業借鏡。 有鑑於此,本論文篩選在台灣導入六標準差兩年以上且已趨於成熟之兩個個案,進行深入的訪談研究。又由於外商公司及台灣本土企業之文化與管理模式有所差異,本論文則分別以外商公司及台灣本土企業做為研究對象,分析外商企業與台灣本土企業之導入策略。然而,許多六標準差相關文獻主要以管理顧問公司推行之六標準差導入策略為基本探討架構,偏重於宣揚其六標準差輔導套裝之優點。為了以更客觀的角度來進行研究,本論文將相關企業改革之文獻加以整理,整理出企業執行改革之基本策略架構,分別以組織架構、企業流程以及企業文化三大構面來檢視探討兩個個案之六標準差導入策略。並且就兩個個案進行交叉比較分析,以找出台灣企業導入六標準差成功之關鍵因素。 從研究中發現,兩個個案對於導入六標準差決策角色之差異,影響高階領導階層對六標準差活動之投入程度。其中台灣企業之領導者本身即是決定導入六標準差活動之決策者,管理階層強勢主導該改革活動之推導。而外商公司則以遵循母公司之決策為主,配合導入六標準差活動,其推導改革之動力,主要落在六標準差團隊領導者(亦即盟主或黑帶大師)身上,因此他們的領導統御能力為該改革活動成敗之關鍵因素。此外,六標準差活動不應只專注於技術層面。企業於導入六標準差活動時,亦應得同時專注於六標準差目標、組織架構改革、教育訓練、專案篩選流程與專案資源分配共識之建立、組織成員之激勵、六標準差人員挑選、專案獎勵制度等重要考量因素。同時,從研究中發現,在推導的過程中,以人員支持度、六標準差專案篩選以及六標準差技術之學習成效均為關鍵問題,應予以重視並儘早解決。 最後,要將六標準差文化深植於組織內,並與企業文化結合,需要領導階層的投入及全體組織成員的長期參與,企業之管理文化方能進行潛移默化的轉變,而非短時間之曇花一現,短暫的改革成效。同時,本論文於結論中就兩個個案整理提出九個命題供學者門後續對六標準差推導之研究。zh_TW
DC.subject六標準差zh_TW
DC.subject企業變革zh_TW
DC.subject導入策略zh_TW
DC.subjectSix Sigmaen_US
DC.subjectImplementing Strategyen_US
DC.subjectChangeen_US
DC.title六標準差之導入策略─以外商及本土企業實例探討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