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22900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語言
DC.contributor天文研究所zh_TW
DC.creator周伊珊zh_TW
DC.creatorYi-Shan Chou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5-7-20T07:39:07Z
dc.date.available2005-7-20T07:39:07Z
dc.date.issued2005
dc.identifier.urihttp://ir.lib.ncu.edu.tw:88/thesis/view_etd.asp?URN=92229006
dc.contributor.department天文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中央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dc.description.abstract於1950年代,有兩位天文學家古柏(Gerard Kuiper)和艾吉沃斯(Kenneth Edgeworth)分別提及了古柏帶的存在。雖說他們的說法與現今古柏帶的真實位置有所出入,但仍稱得上是首先推測古柏帶的始祖。過了近半個世紀,Jewitt和Luu於1992年使用夏威夷Mauna Kea上2.2公尺的望遠鏡,成功地觀測到歷史上第一顆KBO─1992QB1,首度証實了古柏帶天體的存在。而短短十多年的光陰,這群小天體的數量已累積達一千顆以上。 目前已有許多天文學家致力於研究KBOs的動力環境,且依據KBOs不同的動力性質,我們大致可將KBOs分成三大類:CKBOs、Plutinos和SKBOs。而根據觀測所得的KBO之物理性質,如尺寸分佈、總質量、反照率等,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古柏帶天體的演化歷程。於早些時候,一般相信古柏帶完整地記錄了太陽系早期形成的演化訊息,但最近科學家們藉由理論和觀測的結果發現,這個遙遠且看似平靜的邊陲地帶,很可能是一連串不斷碰撞演化過程下的產物。 我們亦可從另一觀點來切入並探討古柏帶的演化此一問題,即古柏帶天體的化學性質─「KBO的表面顏色」。由於有許多因素得以改變古柏帶天體的顏色,如原始組成成分、宇宙輻射射線的作用及碰撞作用,故研究KBOs表面顏色的變化,很可能就是幫助我們解開太陽系形成謎團的一把重要鑰匙。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著手討論「古柏帶碰撞演化」的問題。首先,建立一「古柏帶總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模型,發現當早期KBOs原始總數愈多或遞減愈緩慢時,經過碰撞所存活下來的古柏帶天體,其尺寸也會比較大。接著,運用一簡單的關係式來模擬KBO表面的顏色變化,結果發現各種尺寸的KBO最終的顏色均趨於一致,故我們覺得碰撞對顏色所能造成的變化是很有限的,一定存在著另一個因素會影響顏色的變化。 我們綜合以上兩個結果得出以下的推論:由於早期古柏帶的碰撞十分地猛烈,所以數千公里等級的KBOs是有機會被撞成數百公里的KBOs,又由於大尺寸的KBOs內部有分層的結構,所以早期被撞碎的KBOs可能原本就呈現不同的顏色。故造成KBO顏色多樣化的原因是原始的組成成分而非碰撞作用。如此一來,「KBOs碰撞演化歷程」模型便成功地推論了KBOs表面顏色變化的原因。反過來說,「KBOs表面顏色的變化」成了「早期KBOs碰撞演化歷程」的最佳見証人。zh_TW
DC.subject碰撞zh_TW
DC.subject古柏帶zh_TW
DC.subjectKuiper belten_US
DC.subjectcollisional evolutionen_US
DC.title早期古柏帶碰撞演化過程之推證zh_TW
dc.language.isozh-TWzh-TW
DC.titleThe indication of early Kuiper Belt collisional evolutionen_US
DC.type博碩士論文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publisher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en_US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