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羅詠郡(Lo,yung-chu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朱子道德哲學之研究:以《論語集注》為主 (The Study of Zhu Xi’s Moral Philosophy: Confucian analects Collective Illustration)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論文主旨是從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對於現代人性情因為科技所帶來的加劇影響,希望藉由朱子有「重智」特色的道德哲學學問型態,可以進行經典閱讀和道德教育的關心。朱子的主敬涵養格致工夫大體承自伊川,並且融攝程門子弟各家的省察工夫,主張「明理」、「下學上達」、「主敬窮理」和重智性分解等路子,其中朱子對於氣稟物欲有深刻的體認,但其學問型態對比象山發明本心的簡易之學,在牟宗三先生進行的當代儒學研究詮釋中,判為「別子為宗」,只能是「助緣」工夫,缺乏可以作為道德實踐之所以可能的超越依據。
本論文也藉著康德有關於「自然的辯證」的講法,對於牟先生原本判定重智的朱子思想型態,進行新的衡量,或者找出一可能新的詮釋進路,並回歸朱子十分看重的《論語集注》文本,主要依據此並旁及相關文獻,比如《語類》、《或問》和《文集》等進行比對分析,找出作為道德實踐的可能依據,在於朱子也肯定心對理本有所知。依朱子正視氣稟物欲之雜的特色,肯定要維持道德法則的恆常性與普遍性,也要對於道德進行嚴格的哲學思辯,即從「常知到真知」,因隨著道德實踐一同而起的感性慾望,會質疑道德法則的純淨性與嚴格性。
另用柯爾堡等人的道德發展實證研究,對朱子肯定的「下學上達」工夫作為一旁證,在心本知理的前提下,不能僅由道德主體之心的發用進行反省作為出發,還要從心對於客觀的外在之理的認知返回道德主體的明辨,以期篤實踐履,朱子居敬窮理並重的工夫,對於當代經典教育的貢獻即是:學做聖賢的歷程中,除肯定道德於心本有所知外,一切道德判斷也必須以外在事實作為情境基礎,如此相輔相成,成德之教方可體用兼備,希望由此證明朱子道德哲學也可以是內聖學重要一環,和陸王心學同為不可或缺的學問型態。
關鍵字:朱子、論語集注、道德發展、心本知理、經典教育
|
摘要(英) |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vide concerns on reading classics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Zhu Xi’s moral philosophy which carries with characteristic of ”epistemology”, in order to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modern people. Zhu Xi’s theory of “Respect, concervation and Gezhi” follows Chen Yi’s thinking. He combines the reflective study of followers’ of Cheng school , advocates “Ming- li”, a physical to metaphysical ,“Ju-jing”and“Qiong-li”and focuses on Zhi (智) ’s analysis. He has deep realization of desire and “Qi-bin(氣稟)”which is human beings’ natural temperament. Yet, in Mou Zongsan’s study of modern Confucianism interpretation, Zhu Xi’s study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education of Xin established by Lu Jiuyuan, is categorized a secondary study which lack the possible transcendence of moral practice.
This thesis tries to find a new way of interpreting Mou Zongsan’s comments on Zhu Xi’s thinking which emphasize on “Zhi ” through Kant’s statement on Natural Dialectics. Thus, this thesis will trace back to Confucian analects Collective Illustration which is highly emphasized by Zhu Xi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 such as Zhu Xi’s Quotations, The Four Books Or Ask,and Zhu Xi’s article collection and analyze these texts to illustrate possible evidences of moral practice. On other words, Zhu Xi also approves that the heart essentially knows Li(理). Because Zhu Xi admits the complicity of desire and “Qi-bin”, he emphasizes on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he constancy and universality of moral principle. Also, he proposes to have serious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 on morality, that is from Changzhi to Zhenzhi, because the sentimental desire emerging along with moral practice will influence the purity and severity of moral principle.
Besides, Kohlberg′s empirical research on moral development also supports Zhu Xi’s promotion of a physical to metaphysical. That is, in the premise that the heart essentially knows Li, the moral subject should not only reflects from the heart, but also goes back to the discernment of itself from “the heart’s objective reorganization of extrinsic reason, in order to fully practice morality. The contribution of Zhu Xi’s emphasis on “Ju-jing” and “Qiong-li” to modern education of classics is to provide the principle of be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ying to follow the sages, Zhu Xi not only approves that morality is essentially known by heat, but also purposes that people’s moral judgment should base on external factors as well.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ject‘s exterior and interior morality, such moral principle becomes more practical. Thus,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Zhu Xi’s moral philosophy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studies in the school of Neisheng. Like Lu Jiuyuan and Sunny Wang’s education of Xin, Zhu Xi’s moral philosophy is also necessary in studying modern Confucianism.
|
關鍵字(中) |
★ 朱子 ★ 論語集注 ★ 道德發展 ★ 心本知理 ★ 經典教育 |
關鍵字(英) |
★ Zhu Xi ★ Confucian analects Collective Illustration ★ moral development ★ the heart essentially knows Li ★ modern education of classics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一、首先陳述選擇問題的動機:為何選擇道德哲學? 1
二、為何選擇朱子《論語集注》當作研究題材? 3
三、再來是有關我的問題意識,是希望能對於朱子的理論進行探索:朱子格物致知真的是從知識來求道德嗎? 8
第二節前人研究回顧─各家對於朱子學問型態的看法 10
第三節研究方法和範圍 13
第四節朱子的生平、思想特色與師承 16
第二章朱子道德哲學的理論基礎:從論仁入手 23
第一節朱子對於仁者愛人的進一步理解 25
第二節有關克己復禮的困難 30
一、氣稟之偏 37
二、人欲之私 39
第三節朱子的〈仁說〉 45
第三章 朱子如何維持道德法則的普遍性 52
第一節 找出道德法則的可能依據:理與氣 52
第二節 肯定人能認知道德法則且因此做出判斷 56
一、嚴格的道德思辨的必要 56
二、朱子認為人對道德是本有所知 60
第三節 格物致知的本意 65
第四章朱子道德修養的進程 70
第一節 道德發展的可能進程:漸進的次第 71
一、成德之教:下學而上達 71
二、道德發展的進程 78
第二節 成德之教:學習的態度(內德) 84
第三節 維持工夫的規模(外功) 87
第五章結論 93
第一節各章回顧 93
第二節朱子道德哲學學問型態對於當代經典教育的貢獻 96
參考文獻 104
|
參考文獻 |
一、 古籍部分〈依作者年代排序〉
宋‧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臺北:商務印書館印行,1978年11月)。
宋‧朱熹:《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朱熹: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佐藤仁解題:《論語或問》(京都:中文,1997年)。
宋‧朱熹: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佐藤仁解題:《論語精義》(京都:中文,1997年)。
宋‧陸九淵,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卷一、二,(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明‧王陽明,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10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二、 近人論著、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學位論文部分】
文炳道:《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志銘:《朱熹與康德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13年3月再版)。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叢刊,1996年)。
田浩:《旁觀朱子學:略論宋代與現代的經濟、教育、文化、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出版社,2011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 (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9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二冊) (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9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 (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91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譯註:《純粹理性批判》(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下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何孟芩:《朱熹論學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李零:《去聖乃得真孔子:《論語》縱橫讀》(臺北:三聯書局,2008年)。
李輔人:《《大學》道德教育之研究─以格物致知為中心》,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澤厚:《論語今讀》(臺北:允晨文化,2000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松川健二:《論語思想史》(臺北:萬卷樓,2006年)。
南懷瑾:《論語別裁》上下(臺北:老古文化,2001年再版)。
柯玫妃:《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徐惠珍:《朱子道德系統中之他律性格》,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高荻華:《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解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張國華:《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理學義理探微》,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崑將、黃俊傑:《東亞論語學》(中國篇、韓日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張麗華:《牟宗三先生對康德道德哲學之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怡帆:《朱熹詮釋孟子道德哲學及其社會價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俊興:《孔子道德哲學思想及其歷史演變》,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逢源:《朱子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雅婷:《朱熹心性論中的「氣」》,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彭孟堯:《心與認知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94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鄧秀梅:《朱子對論語的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4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鍾贇揚:《孟子的道德哲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7年。
三、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李宛真:〈康德道德哲學之探析及其在當代教育上的啟示〉,《教育研究》第十一期,2003年6月,頁21-31。
李明輝:〈牟宗三思想中的儒家與康德[I. Kant]〉,《鵝湖學誌》第十期,1993年6月,頁57-90。
李明輝:〈孟子與康德的自律倫理〉,《哲學與文化》,卷十五第六期,1988年6月,頁2-16。
李明輝:〈康德道德哲學之出發點--「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鵝湖》卷七第四期,1981年10月,頁22-29。
李明輝:〈儒家與自律道德〉,《鵝湖學誌》第一期,1988年5月,頁1-32。
李瑞全:〈唐、牟二先生之陽明學--兼論朱陸異同〉,《新亞學報》第二十八期,2010年3月,頁13-23。
林月惠:〈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中山人文學報》第15期,2002年10月,頁77-105。
林安悟:〈儒家道德哲學的兩個向度--以《論語》中「曾子」與「有子」為對比的展開〉,《哲學與文化》卷二十九第二期,2002年2月,頁108-116。
柯玫妃:〈朱熹經典詮釋之目的與結果析論--以《論語.先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為例〉,《問學》第十期,2006年6月,頁63-79。
馬耘:〈《論語》「仁」概念朱注獻疑--兼論「仁」概念之確義〉,《哲學與文化》卷二十九第七期,2002年7月,頁638-651。
高柏園:〈理一分殊與自我坎陷─儒學對生命倫理學基礎的反思〉,《哲學與文化》第四四一期,2011年2月,頁39-53。
許明珠:〈朱子格物致知再探─兼及儒學是否上接科學問題〉,《當代儒學研究》第二期,2007年7月,頁135-166。
陳金木:〈朱子《論語》論著對《論語》注疏傳統的融舊與創新〉,《嘉大中文學報》第八期,2012年9月,頁123-144。
陳振崑:〈唐君毅先生對朱子德性工夫論的詮釋〉,《鵝湖學誌》第四四二期,2012年4月,頁36-43。
陳榮灼:〈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希臘哲學的視點〉,《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五十五期,2013年7月,頁75-105。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卷二十第二期,1993年2月,頁174-180。
黃瑩暖:〈朱子格物之心性理論與工夫義蘊的再探討〉,《當代儒學研究》第六期,2009年1月,頁35-58。
黃瑩暖:〈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工夫〉,《國文學報》第四十八期,2010年12月,頁65-92。
黃瑩暖:〈從心性架構與格物工夫看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特點〉,《當代儒學研究》第八期,2010年6月,頁119-141。
楊祖漢:〈「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當代儒學研究》第十三期,2012年12月。
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一期,2009年3月。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四十九期,2012年12月,頁119-138。
楊祖漢:〈從朱子思想看儒家的理想社會〉,《鵝湖學誌》第四十二期,2009年6月,頁189-211。
楊祖漢:〈比較康德的德福一致論與孔子的天命觀〉,《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一卷第六期,2014年11月,頁37-45。
楊祖漢:〈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觀點來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卷八第二期,2011年12月,頁177-203。
楊儒賓:〈主敬與主靜〉,《臺灣宗教研究》卷九第一期,2010年6月,頁1-27。
楊儒賓:〈氣質之性的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6年4月,頁41-103。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卷十九第一期,2001年6月,頁103-136。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頁99-120。
劉述先:〈朱子在宋明儒學的地位重探〉,《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卷五第二期,2008年12月,頁1-11。
蔡仁厚:〈朱子心性之學綜述〉,《東海學報》第二十七期,1986年6月,頁59-72。
蔡家和:〈從所以然到自然─羅整菴對朱子理氣論的修正〉,《當代儒學研究》第七期,2009年12月,頁1-23。
盧雪崑:〈論意志─康德道德哲學研究〉,《新亞學報》第十八期,1997年7月,頁373-414。
賴柯助:〈朱子與孟子對「良心」概念的了解〉,《當代儒學研究》第十二期,2012年6月,頁217-248。
戴璉璋:〈朱子與退溪的窮理思想〉,《鵝湖》卷五第六期,1979年12月,頁61-78。
鍾彩鈞:〈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清華學報》卷三十七第一期,2007年6月,頁35-73。
羅正:〈康德哲學概述-─知識論與道德哲學〉,《教育趨勢導報》第十三期,2005年3月,頁32-37。
藤井倫明:〈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國文學報》第四十五期,2009年6月,頁81-106。
|
指導教授 |
楊祖漢(Yang, Cho-hon)
|
審核日期 |
2015-1-2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