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127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18.118.126.11
姓名 江佑芬(Yu-fen Ch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多重角色下的自我敘說──一位新婚在職進修國中女教師
(Narrating my multiple roles: A newly married female, a graduate student and a middle school teacher)
相關論文
★ 以行動者網絡理論探討國小教師在數位閱讀寫作推動初期的困境★ 學習成為一位消費者─以國中小學生的文具消費為例
★ 青少年在圖書館與麥當勞的讀書次文化研究★ 生態藝術課程與校園植物學習平台的發展及推廣之個案研究
★ 餐飲相關科系學生的專業發展歷程:五個臺灣的個案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這是一個關於「我」的故事。
民國百年,重要的轉捩點,一位教學生涯步入第四年的國中資源班教師,上了研究所,結了婚。生活裡突然多了許多不同的角色,我所意識到的,只有永無止盡的待辦事項及疲乏無力,為釐清這突如其來的混亂,我展開敘說探究的旅程。
走到第二章,我才發現「寫自己」不如預料中容易,起初,我轉向身旁週遭,希望能從文獻及他人口中看到自己的樣貌,所幸,在一次訪談回饋中找到「說」的力量,身邊同事和我正處於類似的困境,而「說」給人反思與改變的機會。
四至六章跳出學術框架,從各個角色的現實際遇開始「談自己」。依序是占據最多時間的工作,國中資源班教師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三年在職研究生的修課點滴以及心境上的轉換;以及新婚妻子在婚姻的憧憬與現實間,所面臨的衝擊及調適。透過敘說,讓我進一步思考什麼是更平凡而真實的期待。
最末兩章,進一步放開角色的框架,回頭咀嚼自己的生活,隨著敘說即將畫下句點,思索這些故事之於我,除了是通往畢業的最大試煉,對於未來還有什麼積極的意義?透過不斷的反思、探索,我看到自己這一路上的轉變與調整,這是我人生終將面臨的重要課題。我期許著,在這個「句點」之後是另一個嶄新里程的開始。
摘要(英) This is a story of mine. 2011 is a turning point. Having been a resource room teacher in a middle school for four years, I began my graduate study and got married. Two critical new roles rushed into my life. I was only able to react by my instinct conscious of endless things and tiredness. I, therefore, started a journey of narrative inquiry to explore the mess.
As I arrived at the second chapter, I realized that “writing myself” was not as easy as I expected. In order to catch myself, at first, I turned to the literature and people around me. This attempt was not quite successful. But, fortunately, it helped me find out the power of “telling.” Both my colleagues and I were trapped in a similar predicatment. “Telling” can give us a chance to reexamine our conditions and transform ourselves.
From Chapter Four to Chapter Six, I left the rules of academic writing behind and turned my focus on the reality of the roles, and began to “talk about myself.” The chapters started with my job,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ng as a resource room teacher that occupies most of my time. Then, the chapters attend to my three-year learning career as an in-service graduate student. Third, the chapters recorded some of the conflicts in my marriage and my adjustment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as a wife. By “telling these roles,” I could consider further what an ordinary and pragmatic expectation should be.
In the last two chapters, I took one more step beyond the conceptual constraint of the roles, and reviewed the path I have experienced. I found that these stories are part of the most critical challenges of my life. I have recognized my changes along the way, and I hope that these stories could bring some more positive meaning in the future as the self-exploration is coming to its end and a new paragraph is to be written.
關鍵字(中) ★ 敘說探究
★ 國中資源班教師
★ 在職研究生
★ 妻子
關鍵字(英) ★ narrative inquiry
★ resource room teacher in a middle school
★ in-service graduate student
★ wife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ix
照片目錄 x
一、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2  研究目的 3
1-2-1 敘說與行動研究 4
1-3  踏上敘說之前 6
1-3-1 我是誰 6
1-3-2 與敘說的邂逅 10
1-3-3 我的敘說之旅 13
二、 文獻探討 15
2-1  談角色 15
2-1-1 角色 15
2-1-2 認同 16
2-1-3 多重角色 17
2-1-4 角色衝突與因應 17
2-2 談妻子、教師與在職進修 18
2-2-1 妻子 18
2-2-2 教師 21
2-2-3 在職進修 25
2-3 談三個角色間的衝突 28
2-3-1 三個角色的交互作用 28
2-3-2 相關因應策略 30
三、 研究方法與設計 33
3-1  研究方法的選擇──敘說 33
3-1-1 什麼是敘說 33
3-1-2 為什麼敘說 34
3-1-3 敘說的爭議與挑戰 35
3-1-4 嘗試與突破──相互建構 39
3-2  研究對象 41
3-3  研究設計 42
3-3-1 如何執行敘說 42
3-3-2 資料蒐集 43
3-3-3 訪談經驗分享 50
3-4  好的敘說 51
四、 這份「特殊」的工作:身為資源班教師 54
4-1  左右為難的資源班老師 55
4-1-1 刻板印象 55
4-1-2 何謂資源班 55
4-1-3 課程與教學 57
4-1-4 學生與我 61
4-1-5 普通班教師與我 65
4-1-6 家長與我 66
4-2  包山包海的資源班導師 68
4-2-1 跟一般導師相異之處 68
4-2-2 例行的行政業務 69
4-3  快轉陀螺般的教師生活 85
4-3-1 從一年到「一天 」 85
4-3-2 貼身跟班實錄記 86
五、 從趕場到享受學習的在職研究生 90
5-1  突破自我──踏入碩班 90
5-1-1 真的要讀研究所嗎? 90
5-1-2 邂逅中央 91
5-1-3 趕場生活 94
5-2  跟大家不一樣的在職生 98
5-2-1 修課問題 98
5-2-2 蜻蜓點水般的來去匆匆 101
5-2-3 大家的在職進修經驗談 102
5-2-4 看看我的老同學們 104
5-3  苦樂參半的修課生活 104
5-3-1 單打獨鬥的碩一 104
5-3-2 團體合作的碩二 106
5-3-3 享受甘苦的碩三 108
5-3-4 三年的洗鍊 111
5-4  論文大魔王 112
5-4-1 走向「自我敘說」 112
5-4-2 熬夜奮戰的前三章 115
5-4-3 committee之後 117
六、 新婚妻子的想像、現實與調適 120
6-1  步入婚姻的序章 121
6-1-1 計畫總趕不上變化 121
6-1-2 婚姻,是什麼模樣? 123
6-1-3 婚禮大小事 126
6-2  真實的婚姻生活 130
6-2-1 一個人變兩個人 130
6-2-2 差不多小姐 133
6-2-3 相愛容易相處難的磨合期 136
6-2-4 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 138
6-3  兩人協奏曲 142
6-3-1 震撼彈──他的健康亮紅燈 142
6-3-2 女人的天職 145
6-3-3 處之泰然的人生修行 151
七、 反芻 156
7-1  從故事展開自我對話 156
7-1-1 從資源班教師再反思 156
7-1-2 從妻子角色再反思 163
7-2  轉折 170
7-2-1 想像與現實的出入 171
7-2-2 故事的下一步:傾聽內心的聲音 173
7-2-3 新的思維:關於未來 176
7-3  追索轉折 178
7-3-1 進入多重角色前的我 180
7-3-2 轉變的契機 182
7-3-3 看見自己的改變 185
八、 寫作:一段漫長的自我探索 191
8-1  與論文共處 192
8-2  從書寫中意識自我 195
8-3  「句點」之前、之後 202
九、 後記:在口試之後 205
參考文獻 214
參考文獻 于淑英(2009)。國民中學教師在職進修對其專業成長之影響──以台南縣為例。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電子報,7。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5日。網址:http://www4.inservice.edu.tw/EPaper/ep2/indexView.aspx?EID=231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 Catherine Kohler)。臺北:五南書局。
王姿懿(2007)。已婚職業婦女在職進修之動機,多重角色衝突與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田安里(2004)。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對婚姻滿意度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白亦方(主譯)(2001)。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原作者:Wolcott, H. F.)。臺北市:師大書苑。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群學出版社。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原作者:Bauman. Zygmun)。臺北:群學出版社。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余民寧、賴姿伶、王淑懿(2002)。教師終身進修相關議題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5 (下),543-584。
吳秀玉(2005)。夫妻間性別角色改變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4。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5日。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4/44-16.htm
吳怡靜(2011)。八十分哲學,讓你每天在晚上八點前下班。天下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14年7月10日。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193&page=5
吳慎慎(2002)。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彥瑾(2008)。雙生涯家庭的挑戰。家庭教育雙月刊,15,57-64。
周白雪(2007)。雙生涯家庭夫妻同時進修研究所的親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孟瑛如(2004)。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林本炫、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社所。
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原作者:Benjamin, Walter)。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林怡呈(2009)。敘說探究及其在教師研究的發展。教育與發展期刊,26(6),135-142。
林淑卿(2007)。已婚職業婦女在職進修壓力源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惠文(2007)。已婚國小女性教師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邱彥禎(2009)。教師專業進修碩士學位考量之因素與行銷策略之探討。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電子報,7。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5日。網址:http://www2.inservice.edu.tw/EPaper/ep2/indexView.aspx?EID=196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2,211-249。
邱雅芳(2007)。臺灣雙薪家庭家務分工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11日。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3/63-59.htm
邱憶惠(2007)。教師認同之敘說探究:以一位幼教教師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9,1-34。
邱憶惠、高忠增(2009)。成為一位幼教教師-教師認同之敘說探究。臺南科大學報,25,155-176。
施淑娟(2005)。國小老師在職進修對家庭與子女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洪志成(2000)。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革新。載於財團法人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高雄:復文。
張世民(2002)。在職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障礙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臺北:韋柏文化國際。
張旭(譯)(2010)。不平等的童年(原作者:Annette Lareau)。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美智(2005)。已婚國小女教師多重角色衝突與調適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00)。終身學習法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民國101年12月25日修正)。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法(民國94年12月28日修正)。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師法(民國102年01月23日修正)。臺北市:教育部。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Corrine Glesne)。臺北:高等教育。
陳昭吟(2005)。已婚職業婦女追求高等教育的壓力源及因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彩鳳(2004)。多重角色的職業婦女參與繼續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彭懷真(2009)。社會學。臺北:洪葉。
黃家敏(2007)。敘說實習教師之教師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4),89-116。
楊里巧(2011)。幼教老師在職進修碩士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深坑、楊銀興、周蓮清、黃淑玲、黃嘉莉(2002)。我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規劃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2),113-156。
楊婷淳(2008)。在職進修人員角色間衝突、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論)。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筑雅(2006)。教師角色認同發展之個案研──以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董素芬(2003)。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台灣國小教師角色期望變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宏鈺(2003)。雙生涯家庭女性繼續學習歷程與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瓊美(2004)。雙薪家庭女性的生活滿意度與家庭資源的安排運用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2。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13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2/42-33-1.htm
歐貞延、林佩萱、劉峻誠(2002)。九年一貫課程變革的省思。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5。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20日。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5/25-17.htm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臺北:心理。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冠仁(2006)。探討雙薪家庭的運作。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9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66.htm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臺北市:天下雜誌。
賴孟俞(2007)。教師專業中教師角色之轉變。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4月1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40.htm
謝美蘭(2001)。碩士在職進修專班學生學習與工作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蘇沁怡(2004)。女性國小教師在職進修角色衝突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Chase, S. E. (2011). Narrative inquiry: Still a field in the making.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ition, pp: 421-434.
Ellis, C. (2007). Telling secrets, revealing lives: Relational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intimate ot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13, 3-29.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 pp: 733-768. London: Sage.
Kemmis, S., & McTaggart, R. (2000).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 pp: 567-605. London: Sage.
Lather, P. (1991). Getting Smart, pp:65-69. New York: Routledge.
Lee, S., & Golde, C. (unknown). Starting an Effective Dissertation Writing Group. San Francisco, CA: Hume Writing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Lincoln, Y., & Guba, E. (2000). The only generalization is: There is no generalization. In R. Gomm (Ed.), Case study method (pp. 27-44). London: Sage.
Richardson, L. (2000).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 pp:923-945. London: Sage.
Robertson, J. E., & Norris, N. F. J. (2001). Generalization: The linchpi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9, 303-310.
Ruddin, L. P. (2006). You can generalize stupid! Social scientists, bent Flyvbjerg , and case study methodology. Qualitative Inquiry, 12 (4), 797-812.
Sales, B. D., & Folkman, S. (2000).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human participa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chofield, J. (2000). Increasing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R. Gomm (Ed.), Case study method (pp. 69-97). London: Sage.
Staunaes, D., & Sondergaard, D. (2008). Who is ready for the results? Reflections on the multivoicedness of usefu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21(1), 3-18.
Tierney, W. G. (2000). Undaunted courage: Life history and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In Norman K. Denzin & Yvonna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 pp:537-553. London: Sage.
Tracy, S. J. (2010). Qualitative quality: Eight ”big-tent” criteria for excellent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quiry, 16(10), 837-851.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urs: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anow, D., & Schwartz-Shea, P. (2008). Reforming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policy: Issues in implementation and field research.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41 (July): 483-494.

延伸參考文獻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秀靜(1998)。國中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佳蓉(2002)。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華葆(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台北: 三民。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 14-29。
陳怡華(1999)。我國國民中學補習學校學生學習參與障礙極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滿樺(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慧美(1992)。我國國小補校學生學習障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善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俊儒(2002)。九年一貫課程淺見。取自http://210.240.34.251/consulting%20newspaper/publish.html),2002/05/02
黃瑞祺(2003)。自我修養與自我創新:晚年傅柯的主體/自我觀。載於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台北市:左岸文化。
萬芳、周麗玉(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準備與落實。取自http://science.wfsh.tp.edu.tw/phychem/report/nine.htm
錢芷娟(1994)。師範院校已婚婦女學生家庭──學生角色衝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鴻銘(2004)。H. M. Kliebard 的課程史研究及其啟示。教育研究集刊,50(1),91-118。
魏惠娟(2000)。對於台灣地區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現況的一些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57,28-34。
Beyer, L. E., & Liston, D. P. (1996). Curriculum in conflic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po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avanaugh, J. C. (1997). Adult development. California: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le, M. (1996). Cultural psychology: 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dzich, W. (1989). The time machine. In W. Godzich & J. Schulte-Sate (Eds.),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terature:Narrative on communication, 64, ppix-xvi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omm, R. (Ed.). (2000). Case study method. London: Sage.
Gree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ll, D. T. (1972). A model of coping with role conflict: The role behavior of educated wome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471-486.
Hammer, L. B., Grigsby, T. D., & Woods, S. (1998). The conflicting demands of work, family, and school among students at an urb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 Applied. 132(2), 220-226.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 Addison Wiley.
Kliebard, H. M. (1975). Persistent curriculum issu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W. F.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pp. 39-50). Berkeley, CA: McCutchan.
Labov, W., & Waletzky, J.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 June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pp12-44..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 Co.
Nisbets, Robert A. (1966).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Taipei: Rainbow- Bridge Book Co.
Richards, K. (2006). “Being the Teacher” identity and classroom conversa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27(1), 51-77.
Sablo-Sutton, S. A. (2003). Writing our selves: An investigation of literacy, identity and poetry in an urban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take, R. (1982). Naturalistic generalization. Review Journa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7, 1-12.
Steil, J. M. (1997). Marltal equallty: Its relatlonshlp to the well- belng of husbands and wiv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Tinning, R. (2004). Rethinking the preparation of HPE teachers: ruminations on knowledge, identity, and ways of thinking.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2(3), 241-253.
Travers, K. A. (2000).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A study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learning to teach.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指導教授 彭秉權 審核日期 2015-1-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