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15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5.130.31
姓名 蔡佩容(Pei-jung Ts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
(A fruitful result of nostalgia- a diaspora narration of female by QI Jun and Wang Tong)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本文於新世紀重讀上一世紀具有指標意義的兩家舊作,旨在提供與時俱進的正向新思考:其一,以可觀的鄉愁藝文成果來補憾新儒家所謂的「花果飄零」之嘆,並證成後期的「零根自植」之況;其二,藉由社會學的族群認同研究所得,揭示飄零際遇者因離散而「開枝散葉、落地生根」的積極繁衍意義。

本文所取樣的兩家舊作,分別是琦君的小說《橘子紅了》、王童的劇情片《紅柿子》。兩者雖在世代、性別、藝文載具上有所不同,但卻同屬外省族群,同樣先後依用抒情傳統習慣的草木意象、色彩心理,展開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本文試從兩篇本土的文本出發,連結相關他作之餘,更進一步分析比較,終而回歸同情理解心態的「人文關懷」;一方面緩衝政治現實的對立批判,另一方面也樂觀展望新鄉土系譜的文學未來。
摘要(英) A fruitful result of nostalgia- a diaspora narration of female by QI Jun and Wang Tong

Nostalgia has been the common them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for years. The Taiwanese went through the rulings of the Dutch, the Ming Zheng Dynasty, the Chin Dynasty, the Japanes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esides, Taiwan has both island and continent culture because of the location. Therefore, people around Taiwan have shared their “history memory” and “space emotion” together. So the word “nostalgia” includes four subjects- Time, Memory, Space, and Identity.

The nostalgic writer “QI Jun” in 1950s and the movie director “Wang Tong” in 1980s are each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They made the time marks of this island by words or images, from different genders’ point of view. Though there’s a period of time between the two works’ backgrounds, they pass down and correlate to each other, reflecting a new vis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Returning home or settling down? Obviously, QI Jun and Wang Tong hav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nostalgia and also have different ways of showing diaspora.

The two writers use two kinds of fruit, oranges and persimmons, in their works. This kind of “plant literature” also includes the idea of space and land.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demonstrate the fruitful result in nostalgia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by studying QI Jun’s and Wang Tong’s works.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comm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Oranges Are Turning Red” and “The Red Persimmons” from the topics (fruit and color), time (writing of memory), spa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diaspora (turning home or settling down), and narration ( by words or images). Readers or viewers can find the emotional turning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untry identity, and the change of art narration.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vis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 new way to interpret an old version. Most importantly, it not only starts from a local text but goes back to “the beauty of humane concern”.
關鍵字(中) ★ 琦君
★ 王童
★ 離散
★ 族群
★ 鄉愁
★ 橘子紅了
★ 紅柿子
關鍵字(英) ★ QI Jun
★ Wang Tong
★ nostalgia
★ ethnic groups
★ diaspora
★ The Oranges Are Turning Red
★ The Red Persimmons
論文目次 目次
緒論 舊作重讀:文本再出發…………………………….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緣起……………………………………………………….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2
一、台灣文學系譜回顧
(一)時間軸──戰後台灣文學
(二)空間軸──台灣文學地景
(三)社會軸──台灣族群書寫
(四)台灣文學新視鏡
二、琦君小說研究回顧
三、王童電影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5
第一章 花果飄零:外省族群的鄉愁與離散 ……………..7
第一節 鄉愁界義 ………………………………………………………………7
一、 中文釋義
二、 外文釋義
三、 「鄉愁」在台灣文學中?
第三節 離散界義…………………………………………………………………13
第二節 族群移民…………………………………………………………………15
一、 移民文學
二、 族群社會
第二章 女性敘事:家族記憶之於琦君與王童 …………..21
第一節 其人其作其時代………………………………………………...............21
第二節 第一代鄉愁書寫──琦君 ……………………………………………..22
一、 經典作家琦君的「文學觀」
二、從韓‧孫素姬《柿子紅了》看琦君《橘子紅了》
三、從故鄉的桂花雨看「琦君」
第三節 第二代鄉愁演繹──王童……………………………………………….37
一、 金馬導演王童的「電影觀」
二、 從侯孝賢《童年往事》看王童《紅柿子》
三、 從台灣近代史三部曲看「王童」
第四節 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48
一、女性書寫女性──琦君與孫素姬、橘子和柿子
二、男性演繹女性──王童與侯孝賢、姥姥和祖母
三、小結:原鄉繁衍與新鄉移植
第三章 橘、柿、紅:藝文成果示例………………………49
第一節 命題緣起:草木文學與色彩語境 ………………………………………49
一、草木文學
二、色彩語境
(一)橘子「紅」了「紅」柿子
(二)寫在紅色之外
1.象徵母愛遊子的萱草紅
2.象徵緜延情思的青草綠
3.象徵代代生息的大地黃
(三) 從色彩語境看《橘子紅了》與《紅柿子》
第二節 時間流域:記憶書寫與敘事治療………………………………………..61
一、 琦君《橘子紅了》 宇文所安「斷片復現」記憶書寫的救贖
二、王童《紅柿子》 班雅明「圖像辯證」 回憶的超越性
三、小結:「易解易懂」與「易解難懂」
第三節 空間地域:從鄉愁美學到台灣文學……………………………………..75
一、鄉愁美學
二、美學變遷
三、台灣文學
(一)「空間地域」綰合「時間流域」
(二)「二元對立」與「細膩縱深」
(三)「重建典律」與「多元論述」
(四)從《橘子紅了》與《紅柿子》看台灣文學新視鏡
1. 女性書寫相應男性大敘述
2. 廣義台灣文學新視鏡
四、台灣文學中的空間地域   
(一)琦君《橘子紅了》小說空間地域書寫策略
(二)王童《紅柿子》影像空間地域演繹策略
五、空間地域與土地詮釋新價值
(一)土地書寫的遷延
(二)土地美學新範式
第四節 離散敘事:落葉歸根與落地生根 …………………………………….105
一、想望原鄉──落葉歸根
二、展望新鄉──落地生根
第五節 敘說姿態:文字書寫與影像美學……………………………………...115
一、琦君文字美學──文字中有畫面 為時代造像
二、王童電影美學──畫面中有文字 用影像留史

結論 回歸人文:展望新鄉土………………………….126
附錄一 琦君、王童生平背景年表……………………….129
參考文獻………………………………………………………………………13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按作者姓氏筆劃序)
王童:《紅柿子》(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VCD版
王童:《稻草人》(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VCD版
王童:《香蕉天堂》(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VCD版
王童:《無言的山丘》(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VCD版
白先勇:《橘子紅了‧棄婦吟──讀琦君〈橘子紅了〉有感》(台北,洪範出版社,1991年)。
李瑞騰、莊宜文編:《琦君書信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 2007年)。
侯孝賢:《童年往事》(台北: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VCD版
琦君:《橘子紅了‧橘子紅了》(台北,洪範出版社,1991年)。
琦君譯、孫素姬著:《純文學短篇小說選譯‧柿子紅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0年)。
琦君:《水是故鄉甜》(台北:九歌出版社,1984年)。
琦君:《紅紗燈》(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琦君:《細雨燈花落》(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琦君:《母心‧佛心》(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
琦君:《桂花雨》(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年)。
琦君:《文與情》(台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
琦君:《琴心》(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琦君:《錢塘江畔》(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琦君:《菁姐》(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琦君:《百合羹》(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8年)。
琦君:《煙愁》(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年)。
琦君:《與我同車》(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琦君:《玻璃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琦君:《永是有情人》(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琦君:《母心似天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琦君:《此處有仙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年)。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台北:爾雅出版社,1975年)。
琦君:《青燈有味似兒時》(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
琦君:《夢中的餅乾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琦君:《母親的金手錶》(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王立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台北:Airiti Presss Inc,2008年)。
王昌甫:《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德威、黃錦樹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82~1998》(台北:洪範書店,1998年)。
余秋雨:《台北人‧世紀性的文化鄉愁》(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
李瑞騰編:《琦君:愛與孤獨》(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
李瑞騰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
李瑞騰編:《新生代論琦君─琦君文學專題研究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
李瑞騰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文資中心, 2003年 )。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林書堯:《色彩學》(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
周芬伶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琦君》(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年)。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香港:天地圖書,2008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高格孚:《風和日暖》(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席慕蓉:《七里香》(台北:圓神叢書,2000年)。
席慕蓉:《無怨的青春》(台北:大地出版社,1983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萬益主編:《台灣文學論叢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年)。
章方松:《琦君的文學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張茂桂:《族群政治與政策‧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張茂桂:《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種族與群關係》(台北:巨流圖書,1999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黃仁達:《中國顏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黃素菲:《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序言》(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08年)。
焦雄屏編著:《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1988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葉石濤:《小說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年)。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年)。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未來的新方向》(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2010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
潘富俊:《中國文學植物學》(台北:貓頭鷹出版,2011年)。
潘富俊:《福爾摩沙植物記》(台北:遠流出版社,2007年)。
隱地:《琦君的世界》(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年)。
藍祖蔚:《王童七日談》(台北:典藏藝術,2010年)。
龔鵬程:《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Alice Morgan:《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08年)。













王童、陶述、劉效鵬、王小棣、王浩威:〈《紅柿子》是自傳電影?還是時代電影?〉,台北:《中國時報》, 1996年4月1日,22版。
王小琳:〈青春與家國記憶──論五零年代大陸遷台女作家的憶舊散文〉,桃園:《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2年。
江寶釵:〈台灣當代小說中所呈現的環境及其變遷〉,嘉義:《台灣的文學與環境》,1996年,頁185。
李栩鈺:〈不離不棄──琦君的怨婦書寫論析〉,桃園:《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頁251。
李鴻瓊:〈脫落與縫合:以《紅柿子》等數部電影為例探討班雅明與拉康理論中框的邏輯〉,台北:《中外文學》,2003年第11期,頁144。
呂敏華:〈王童、《紅柿子》及其電影創作觀〉,台北:《影響》,1996年,頁105。
吳奕錡、陳涵平:〈論新移民文學中的生存焦慮與文化焦慮〉,《暨南學報》, 2007年第1期 ,頁11。
周芬伶:〈打開記憶的金盒子──琦君研究的典律化迷思〉,台南:《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011年。
周俊男:〈回憶、經驗、歷史與認同:以《紅柿子》與《紅磨坊》為例〉,台北:《中外文學》,2003年第11期,頁117。
李光真:〈平實中見真情──王童〉,台北:《光華》,1987年12月,頁56。
李棟明:〈光復後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探討〉,台北:《台北文獻》, 1969年第10.11期 頁215。
辛澎祥:〈訪王童〉,台北:《自由青年》,1988年1月,頁56。
林進修:〈王童──評一位電影儒者的幾部作品〉,台北:《自由青年》,1988年1月,頁52。
林秀蘭:〈從花果飄零到零根自植──琦君的離散書寫〉,桃園:《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頁233。
林淑貞:〈琦君「傳記情境」中的鏡像疊影──以菁姐為例〉,桃園:《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頁299。
《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 ,頁117。
夏志清:〈母女連心忍痛楚——琦君回憶錄評賞〉(上、中、下),台北:《中央日報》,1991年11月。
邵毓娟:〈破碎的歷史:從《紅柿子》看懷舊電影的辨證圖像〉,台北:《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 ,頁95。
洪珊慧:〈留予他年說夢痕──論琦君的懷舊散文〉,桃園:《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頁299。
胡幼鳳:〈王童影像人生紅柿子的回憶〉,台北:《聯合報》, 1996年3月24日,21版。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北:《臺灣文學學報》,2007年12月,頁21-49。
陳惠齡:〈空間圖式化的隱喻性--臺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書寫美學〉,台北:《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009年10月,頁129-161。
陳儀芬:〈時間的影像與影響:關於《紅柿子》的回憶〉,台北:《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 ,頁59。
康來新:〈台灣的文學與環境‧樹的聯想──席慕蓉、尹玲、洪素麗、零雨和簡媜等的想像力研究‧特約討論〉,嘉義:《台灣的文學與環境》,1996年。
莊宜文:〈從個人傷痕到集體記憶──《橘子紅了》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衍義歷程〉,台北:《台灣文學學報》,2005年第7期,頁67。
黃錦珠:〈三代人的童年和回憶──讀陳浩的《一二三,到台灣》〉,台北:《文訊雜誌》,2005年8月,頁40。
黃渭珈:〈剪不斷的母子情──論琦君的親情書寫〉,台北:《中國語文》,2005年7月,頁86。
黃儀冠:〈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分認同、國族想像為主〉,台北:《台灣文學學報》, 2005年2月,頁159。
辜韻潔:〈無可奈何花落去──試比較《橘子紅了》與《柿子紅了》〉,桃園:《新生代論琦君─琦君文學專題研究論文集》,2006年。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零六零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北:《台灣文學學報》,2005年2月,頁124。
楊翠:〈文化中國.地理臺灣--蕭麗紅一九七○年代小說中的鄉土語境〉,台北:《臺灣文學學報 》,2005年12月,頁1-41。
葉石濤:〈台灣文學五十年後的新方向〉,嘉義:《台灣的文學與環境》,1996年,頁1。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載黃維樑編《中華文學的現在和未來──兩岸暨港澳文學交流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6月,香港鑪峰學會。
廖朝陽:〈反身與分離:王童的《紅柿子》〉,台北:《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 ,頁15。
廖金鳳:〈「你家的事情」的《紅柿子》──一個「作者論」的反證〉,台北:《影響》,1996年,頁112。
編輯部:〈王童的紅柿子記憶〉,台北:《世界電影》,1996年4月,頁169。
蔡佳瑾:〈來自回憶的救贖:《紅柿子》中的政治嘲諷、族群關係與原鄉情結〉,台北:《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頁73。
謝世宗:〈悲慘世界中的喜劇視鏡:試論王童的台灣三部曲〉,新竹:《清華學報》,2011年第2期,頁375。
儲湘君:〈《紅柿子》、班雅民與回憶〉,台北:《中外文學》, 2003年第11期 ,頁43。
應鳳凰:〈五六零年代女性小說的性別與家國話語──比較琦君與林海音〉,桃園:《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頁79。


朱嘉雯:《亂離中的追求 : 五四自由傳統與臺灣女性渡海書寫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朱嘉雯:《「接受」觀點下的戰後臺灣作家與《紅樓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吳智偉:《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翠真:《台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台中: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年—1989年6月)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孫立梅:《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柴雅珍:《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七年)》(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倪若嵐:《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 《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莊文福:《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 》(台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國偉:《解嚴以來 (1987~)台灣現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台中: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清順:《《臺灣小說的後設之路》——「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鈺萱:《臺灣文學場域中的「香港」 ──以鍾曉陽、西西、董啟章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天賜:《台灣戰後小說場域結構與變遷(1945-1999)》(嘉義:私立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雅儒:《身世認知與宗教修辭:新世紀臺灣小說的終極關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楊政源:《海洋文學在台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指導教授 康來新 審核日期 2014-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