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7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18.221.179.220
姓名 葉人華(Jen-Hua Y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新移民二代文化認同之相關分析── 以桃園市觀音區為例
相關論文
★ 女性在客家喪禮的性別階序與文化意涵:以苗栗地區為例★ 宗族發展與文化保存─以楊梅鄭氏「道東堂」為例
★ 客家地區越南配偶微型創業之研究--以南桃園為例★ 臺灣慢城創生與客家鳳林慢活
★ 青年返鄉與在地實踐:以桃園藝文陣線為例★ 客家女同志出櫃談:性別與族群間
★ 女性財產繼承問題之探討-以桃園地區客家女性經驗出發★ 原客族群互動的社會資本:以大溪南興社區參與為例
★ 女性參政與社會資本之運用:以新竹縣為例★ 從《茶金》電視劇探討客家之宗族、性別與國族
★ 客家田園城市的魅力:以社會投資報酬分析「臺北客家農場」個案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移民二代對於其父/母原生國文化與台灣社會主流文化之認同情形,分析其在成長歷程中,曾感受、覺察到的文化認同的可能型塑影響為何,以及這些文化認同在其投入、歸屬與統合的情況。本研究研究對象為十五位就讀桃園市觀音地區國中生,以參與觀察、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訪談的大綱以「文化投入」、「文化歸屬」、「文化統合」三個方面為架構進行設計。依據訪談內容與筆者的參與觀察,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文化投入與文化歸屬方面,新移民二代普遍能夠了解並且認同新移民母國文化之重要性,不過由於環境的影響與缺乏契機的緣故,在學習動機是較為薄弱的。
二、文化統合呈現的樣態上,新移民二代在生活之中是台灣和新移民母國雙文化並行,然而在日常生活實踐上,兩者所佔的比例懸殊。
三、前往/回去新移民原生國的經驗偏向於觀光式的凝視,而非我群的感受。
四、先天之血緣、出生地及後天的生長環境、學習內涵等,皆會影響新移民二代對認同的傾向與選擇。
五、受訪者就讀國中的年齡與學生身分可能影響其自主的能動性,連帶影響對於 文化展現的行為與經驗。比如參與相關活動的頻率、前往/回去新移民原生國所顯現的次數等,都不一定能代表其主觀意願。
筆者依據上述結果及研究結果提出建議與省思,作為往後研究之參考。
摘要(英)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new-immigrants identify themselves between the culture of father/mothers’ native countries and mainstream culture of Taiwan society. This research interviewed 15 junior-high-school respondents who lived in the Guanyin District, Taoyuan City by using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method. Aim to figure out what they feel and notice of their cultural self-identify, involvement, belonging and integration during their growing process. The outline of the interview is based on three aspects: "cultural involvement", "cultural belonging"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er’s participation and observation,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cultural involvement" and "cultural belonging", the new-immigrants’ second generations are generally able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home country cultures. But due to lack of environmental and connection from their father/mothers’ native countries. They have insufficient motivation to learn about their cultural involvement and belonging.
2. In term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for the new-immigrants’ second generations, the culture of Taiwan and their home country are parallel exist in their daily lives, but it differs greatly between the practices of both culture in their daily activities.
3. For the new-immigrants’ second generations, their experiences of returning to their native country tend to be the touristic experience, rather than ingroup consciousness.
4. The innate blood, birthplace and acquired environment of growth, learning content, etc. Thes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self-identity and nationality recognition of those new-immigrants’ second generations.
5. As the respondents are junior-high-school age students. They have a limited capacity on choosing their activities. For instance, the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relevant activitie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visiting/returning to father/mothers’ native country. This cannot represent their own willing. Thus, this can also affect their cultural display and experiences.
Based upon the investigations and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recommendation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關鍵字(中) ★ 新移民二代
★ 文化認同
★ 文化投入
★ 文化歸屬
★ 文化統合
關鍵字(英) ★ mmigrants’ second generation
★ cultural identity
★ cultural involvement
★ cultural belonging
★ cultural integra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新移民第二代在台灣相關背景--------------------------------------------- 11
一、台灣的跨國婚姻移民----------------------------------------------------- 11
二、台灣的新移民子女與相關研究----------------------------------------- 16
第二節 文化認同------------------------------------------------------------------------- 23
一、文化之傳遞與變遷-------------------------------------------------------- 23
二、文化認同-------------------------------------------------------------------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方法、對象、期間--------------------------------------------- 38
第二節 訪談大綱------------------------------------------------------------------------ 44
第四章 新移民二代文化認同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47
第一節 新移民二代於「文化投入」層面之認同現象--------------------------- 47
第二節 新移民二代於「文化歸屬」層面之認同現象-------------------------- 72
第三節 新移民二代於「文化統合」層面之認同現象--------------------------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6
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1
附錄------------------------------------------------------------------------------------------- 117
附錄一 青少年參與意願書暨家長知情同意書------------------------------------ 117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田晶瑩、王宏仁 (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 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3-36。
李瑛 (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 《教育研究月刊》,200601第141期,頁25-36。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李國基 (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藹慈 (2013)。〈訪談研究法〉,收錄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4。台北:五南。
李淑菁 (2016)。〈反歧視教育〉,收錄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頁167-192。台北:高等教育。
李秋娟 (2016)。《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新住民之國中在學子女的生活適應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論文。
吳瓊洳 (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卷23,2期,頁187-204。
吳瓊洳、蔡明昌 (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新移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卷33,頁459-488。
吳瓊洳 (2016)。《新住民及其子女雙重文化認同及其影響之研究》。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
吳忠基 (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論文。
林開忠 (2006)。〈跨界越南女性文化邊界的維持與變遷:食物角色的初探〉,《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63-82。
林怡萱 (2007)。《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相關議題研究之分析:以90~94學年 度碩博士論文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玉 (2008)。《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秀蓉 (2011)。《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國小 五、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婷、韋煙灶 (2011)。〈桃園閩客交界地帶新屋、觀音、中壢地區族群空間分布特色初探〉。《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論文集》,頁2-1至2-16,廈門場。
林靜宜 (2016)。《越南新住民二代文化認同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論文。
周慶華 (2005)。《身體權力學》。台北:弘智。
邱琡雯 (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第141期,頁108-117。
姜貞吟 (2012)。〈族群內跨網絡婚姻:客家新移民女性社會資本之重建〉,收錄於《現代台灣客家女性》,頁164-217。台北:智勝。
胡蕙萱 (2005)。《都市原住民第二代的都市經驗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人 類學研究所。
客家委員會 (2011)。《民國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夏曉鵑 (2001)。〈「外籍新娘」現象的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43期,頁153-196。
夏曉鵑 (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 會研究叢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馬藹萱 (2005)。《跨國婚姻子女族群認同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報告編號:NSC93-2412-H004-021)。
許殷誠 (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論文。
許秀彩、揚金寶、黃芳銘、黃玉書 (2011)。〈台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習慣與睡眠品質之關係探討〉。《幼兒教保研究期刊》,第7期,頁77-93。
張德聰、周文欽、張鐸嚴、賴惠德 (2006)。《青少年心理與輔導》。台北:國
立空中大學。
張翰璧 (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張亭婷、張翰璧 (2008)。〈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 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台灣東南亞學刊》,卷5(1),頁93-146。
張琬涓 (2013)。《新台灣之子雙文化認同的心理歷程探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玉 (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州 (2010)。〈影響跨國婚姻子女學習成就之因素:父母「外籍身分」的效 果〉。《臺東大學教育學報》, 21卷2期,頁 61 - 89 。
陳麗華、劉美慧 (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卷9,頁117-226。
陳佩君 (2008)。《台灣新移民家庭高中職子女之自我認同內涵與歷程》。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論文。
陳秀美 (2010)。《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文化傳承之研究》,元智大學社會暨 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陳雅雪 (2011)。《雲林縣國小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自尊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 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莫藜藜、賴珮玲 (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 《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 55-65。
楊逸翔 (2011)。《高中原住民族學生學校適應與文化認同—以北部某高中為分析場域》。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論文。
楊若杰 (2013)。《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台灣族群認同、母親原生國族群認同與自尊之關係探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榮彩君 (2007)。《青少年社會化關係、自我認同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 跨國婚配子女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 文。
潘英海 (2003)。〈莿桐花開時—凱達格蘭族認同的迷思〉,《族群意識與文
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
央研究院民族所。
蔡雅雯 (2011)。《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劉玉玲 (2003)。《教育人類學》。台北 : 揚智文化。
劉千嘉、章英華 (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台灣社會學刊》,卷期54,頁131-180。
劉燄輝 (2013)。《臺越跨國婚姻中的家庭與族群文化內涵──以桃園縣男性觀點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樹雯 (2013)。《故鄉?他鄉?新臺灣之子對東南亞籍母親原鄉文化認同》。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慧、陳亮君、鄭玉春 (2010)。〈新移民文化課程方案之實踐與轉化〉,《教育研究月刊》,卷195,頁51-63。
劉美慧 (2016)。〈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收錄於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頁1-35。台北:高等教育。
賴麗萍 (2011)。《走在文化心靈之旅的道路上:三位馬來西亞第二代華人的生命歷程與文化認同之敘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論文。
謝欣縈 (2012)。《新移民子女家庭生活經驗、自我認同與價值觀之研究》。中 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元鳳 (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臺南 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翻譯文獻
Fontana, D. (2005)。《教師實用心理學》,王新超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Ivey, A. E., Ivey, M. B. and Lynn, S.-M.著,陳金燕譯 (2000) 。《諮商與心理治
療:多元文化觀點》。台北市:五南。
Lerner R. M. 著,黃德祥等合譯 (2006)。《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Lassiter,L. E.著,郭禎麟等合譯 (2010)。《歡迎光臨人類學》,臺北市: 群學。
Suzuki, N. (2008)。〈跨國境婚姻〉。收錄於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 ,《跨 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頁275-304。台北:台灣社會研 究雜誌社。
(三)原文文獻
Barnett, H. G., et al. (1954), Acculturation: 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6: 973–1000. doi:10.1525/aa.1954.56.6.02a00030
Bourdieu, P. (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 5-34.
Berry, J. W. (2005).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 697-712.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Kofman , E. (2003)。Foreward. In Nicole Piper and Mina Roces(eds.), Wife or Worker? Asia Women and Migration(pp. ix-x).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指導教授 姜貞吟 審核日期 2017-7-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