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0722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 、訪客IP:13.59.218.147
姓名 陳韻如(YUN-J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研究所
論文名稱 南庄地區伯公信仰與傳說楹聯研究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語四字詞研究★ 六堆地名與客家發展
★ 客家動物諺語之文化意涵研究★ 在臺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 客家認同比較研究
★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新竹「饒平」與「海陸」客話音韻比較研究
★ 高樹大路關與內埔客家話比較研究★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 客家話體標記的研究★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語法和語用特點研究★ 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
★ 幼稚園客語音韻覺識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 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 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福德正神」為對土地神的尊稱,客家人稱為「伯公」,閩南人稱為「土地公」,稱謂不同,但對伯公信仰則不分族群。伯公信仰深植民間,並融入人民生活中。本文研究以南庄地區伯公信仰與傳說楹聯研究,經由田野調查蒐邏伯公傳說與楹聯采集,透過文獻資料的歸納、分析做為本文研究的題材。全文共分成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文獻探討等。
第二章為南庄地區伯公祠形成背景與伯公信仰探討。主要探討伯公祠形成背景與人文、自然環境的關係;信仰則是針對信仰的發展和特色做探討。
第三章為南庄地區伯公的職掌神能與伯公型制演進。從伯公型制的演進以瞭解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遷。
第四章為南庄地區伯公傳說的內涵分析,並從南庄伯公傳說探討先民的生活背景。
第五章從語文句型與文意內涵兩個層次探討南庄伯公祠楹聯的功能特質。包含楹聯長短句型與對仗句型、頌揚恩澤、歌誦神蹟等楹聯做內涵分析研究。
第六章為結論,說明本文研究成果與對未來的期許。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庄地區伯公信仰傳說和楹聯文化的研究,見證了先民的移墾史與生活形態的演變。研究的素材可配合南庄觀光?業,將古色古香的石板屋宇古蹟與楹聯文化融入觀光旅遊活動並納入鄉土文化教材,讓古蹟與楹聯文化能永續發展並發揮到更高的價值。
摘要(英) “Fude Zhengshen” is a respectful appellation of land deity. It’s titled as “Bag Gung” for Hakka and “Thoo T? Kong for Taiwanese. Except the appellations,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faith of “Bag Gung”. The faith of“Bag Gung” is deeply rooted in folk and close to people’s daily lives. In this thesis, it’s going to analyze the legends and couplets in the area of Nan Zhu?ng by the way of field survey and induction of literatur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that consists of motivation and purpose, research methods, scope and limitation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background of“Bag Gung” temple, mankind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Bag Gung” belief.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try to interpret socio-economic changes from the evolution of “Bag Gung” system in Nan Zhu?ng. In chapter four, we put emphasis on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of“Bag Gung” legend for discussing life background of the ancestors in Nan Zhu?ng. Chapter five offers the analysis on the sentence patterns and intentional connotation of couplets
in order to go into the capability of these couplets at“Bag Gung” temples in Nan Zhu?ng.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future study can be developed in this subject.
The result of this thesis shows that the 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ancestor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ife. We are able to put the cultures of the“Bag Gung” temples and couplets in Nan Zhu?ng into tourism and local culture textbooks to make them much more sustainable and valuable.
關鍵字(中) ★ 南庄
★ 伯公
★ 土地公
★ 信仰
★ 楹聯
關鍵字(英) ★ Nan Zhu?ng
★ Bag Gung
★ land deity
★ belie
★ couplet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誌謝 Ⅴ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文獻探討 7
第五節 田野調查受訪者簡介 12
第二章 南庄地區伯公祠形成背景與伯公信仰探討 15
第一節 南庄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 15
第二節 南庄地區的族群 21
第三節 南庄地區伯公信仰的發展與特色 29
第四節 南庄地區伯公〈祠〉分佈概況 35
第三章 南庄地區伯公的職掌神能與伯公型制演進 47
第一節 南庄地區伯公的種類與職掌神能 47
第二節 南庄地區伯公型制的演進 53
第三節 南庄地區與大都會地區伯公型制的比較 69
第四節 南庄地區伯公與閩南族群土地公的比較 74
第四章 南庄地區伯公傳說的內涵分析 79
第一節 南庄伯公傳說的內涵分析 79
第二節 南庄地區與其他地區土地神傳說的分析比較 85
第三節 從南庄伯公傳說探討先民的生活背景 94
第五章 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的語文句型與文意內涵 101
第一節 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長短句型之探討 102
第二節 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對仗句型之探討 113
第三節 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的文意內涵分析 122
第四節 從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看鄉民的祈願觀 128
第五節 從南庄地區伯公祠楹聯看對社會的教化功能 132
第六章 結論 139
參考文獻 143
附錄一 南庄地區伯公傳說與伯公歷史沿革 147
附錄二 南庄地區福德祠楹聯列表 204
參考文獻 一、專書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60,《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2013,《說文解字〈附音序筆畫檢字〉》,北京:中華書局。
王學新,2003,《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文獻館。
王澤敏,2007,《中華楹聯大全》,北京:北京出版社。
王健旺,2003,《台灣的土地公》,台北:遠足文化。
正一編輯室整編,2002,《朱子治家格言 附‧增廣賢文》,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
朱添順,1986,《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古風出版社。
谷向陽,2007,《中國楹聯學概論》,北京:民侖出版社。
江生松,2007,《北埔客家守護神:伯公》,竹北:竹縣文化局。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晨文化。
李宗侗,1984,《春秋左傳今注今譯》,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乾朗、俞怡萍,2001《古蹟入門》,台北市:遠流出版。
林國平,1996,《閩台民間信仰源流》,台北:幼獅文化。
林水樹,1976,《臺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政府。
周鍾瑄,2005,《諸羅縣志》,台北:文建會。
段玉明,1999,《中國寺廟文化論》,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姜義鎮,2001,《臺灣的鄉土神明》,台北:武陵出版社。
姜信淇、吳聲淼,2004,《客家傳說故事》,新竹:新竹縣兩河文化協會編輯。
袁愈嫈、唐莫堯,1996,《詩經譯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2009,《南庄鄉志》上、下冊,苗栗:苗栗縣南庄鄉公所 。
張翔鷹、張祥麟,2005,《中國對聯故事集成》,台北:線裝書局。
張治,1993,《對聯之研究與學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梁章鉅,1897,《楹聯叢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邱鎮森,2003,《崇聖宮百年志》,桃園市:華夏書坊。
邱宜文,2010,《平鎮地區伯公傳說調查研究》,台北:北商教育中心。
莊朝根,1993,《中國成語大辭典》,台北:世一書局。
楊伯峻,2006,《春秋左傳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8,《論語精選讀本》,台北,臺灣書店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2008,《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連橫,1977,《臺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董維蕙,1994,《中國佛寺詩聯叢話》,台北:里仁書局。
董芳苑,1996,《探討臺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董芳苑,1984,《臺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
陸家驥,1991,《對聯新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香,1978,《楹聯古今談》上、下冊,台北:國家出版社。
陳香,2010,《古今楹聯大觀》,台北:國家出版社。
陳朝龍,1999,《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台灣文獻館。
陳崎、李鴻福,2011,《康熙字典‧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蔡相煇,1993,《臺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
謝東閔,1981,《白話論語‧衛靈公篇》,台北:台灣新生報社。
謝康,1980,《詩聯新話》,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
謝金汀,1982,《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政府。
謝宗榮,2006,《台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台北:博揚文化。
戴寶琳,1970,《臺灣省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簡烔仁,1999,《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鄭鑒樞,1993,《楹聯文學概論》,台北:海天出版社。
鄭志明,1998,《台灣神明的由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
羅肇錦,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羅璋,1970,《中庸析義》,台北:三民書局民。
二、學位論文
王瑋鄉,2012,《台南地地區主祀鄭成功廟宇之匾聯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宋怡心,2006,《楹聯學初探:「以楹聯的主題呈現」為探討核心》,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良,2009,《南投縣廟與楹聯研究—以一八九五年前建立之廟宇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明德,1992,《澳門的匾聯文化》,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沈進禎,2009,《楹聯功能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土論文。
紀秀足,2008,《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洪秀娟,2012,《台南市白河區廟宇楹聯研究》,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二文,2002,《美濃土地公信仰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貞,2010,《桃園地區三官大帝廟宇楹聯研究》,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卿,2008,《鹿港寺廟楹聯研究—以媽祖武聖奉祀為研究場域》,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啟宗,2008,《新店安坑地區廟宇楹聯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三、參考網站
南庄鄉衛星地圖網址:(www.urmap.com/map?center=25.04669916493886,121.51698840237694&zoom=10)  (查詢日期:2016年6月5日 )
苗栗縣地圖網址:( Zh.wikipedia.org/wiki/苗栗縣) (查詢日期:2016年6月5日 )
南庄鄉地圖網址:(zh.wikipedia.org/wiki/南庄鄉) (查詢日期:2016年6月5日 )
大園鄉內海村下厝福德宮:(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24100123/p1 ) (查詢日期:2016年12月5日 )
指導教授 羅肇錦、黃菊芳 審核日期 2017-1-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