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52.14.224.197
姓名 陳坤佑(Kun-Yo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臺灣˙東亞˙世界:王韜的《循環日報》視界研究
(Taiwan.East Asia.World:A Research on the Vision of Wang Tao′s 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
相關論文
★ 第二代洋場才子的文化創新:蔡爾康與《字林滬報》研究1882-1888)★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 洋場形象的奠基者:袁祖志研究★ 海上「新」選家:蔡爾康編譯事業研究
★ 徐念慈的文化啟蒙事業研究★ 鄒弢(1850-1931)研究——才子、通人與酒丐
★ 民初上海婦女報刊的「自由戀愛」觀念研究(1915-1925)★ 十九世紀「江南/海上」美人圖/詠研究 ——才子、女性及文化市場脈絡
★ 追憶與重建—— 論《申報》館第一份文藝期刊 《瀛寰瑣紀》的文化復興★ 新「聞」時代:海上報刊形塑與文人知識領域之重構(1853-1889)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王韜在港時期(1862-1884)創辦之《循環日報》與文化活動為中心,勾勒其牽動的1870年代亞際文化影響與動態結構。基於王韜在出版業、報刊、文壇具有的重大影響力,藉由以他為中心的討論,對於重新審視並強調他作為不同語言、國家與文化間樞紐人物的重要特質有所助益。
經由分析因牡丹社事件發生而編輯登載在王韜創立的香港中文報紙《循環日報》之〈臺灣番社風俗考〉,探討其生產與流通的歷程可以發現不同於過往史冊中的論述,王韜結合晚清中國當時的文化語境並自創新說,強調「夫番社,亦人耳」的新番民認識論;並進一步呈現《循環日報》不單聚焦在臺灣番民之上,更展現出關注臺灣海防、中日關係與競爭等的多維視野,體現東亞三地——香港、上海、日本的跨域文化交流,統攝多國間的國際消息並展露其間的複雜角力,揭示出一幅晚清世界權力輿圖。最後加入《處蕃始末》等資料具體描繪當時亞際思想文化的碰撞歷程,顯示出王韜溝通中西、連接香港與世界的意圖。
摘要(英) This study intends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sian cultural impact and the dynamic structure, which is based on 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 founded by Wang Tao, and his cultural activities during his stay in Hong Kong(1862-1884). Since Wang Tao had a large influence in publishing, newspapers and literary circles, researching on Wang Tao′s literature can help to reconsider and emphasize his attribute as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countries and cultures.
By analyzing “Tai Wan Fan She Feng Su Kao”, published in 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 and discussing how it was published and issued, we can find some differences from the history facts. He innovatively combined his annotations with Chinese cultures, and proposed that indigenous people were also part of the nation. Besides, the newspapers did not merely focus on aborigines in Taiwan, but were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maritime defense of Taiwa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competitions. This reflect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hree regions in East Asia——Hong Kong, Shanghai, and Japan, collecting messages from many countries to show the competitions, and revealing the superpowers of the world in Late Qing. Finally, , the history of the mutual impact between Inter-Asian cultures is demonstrated with Chu Fan Shi Mo, showing that Wang Tao intended to promote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nnect Hong Kong with the world.
關鍵字(中) ★ 晚清
★ 王韜
★ 《循環日報》
★ 〈臺灣番社風俗考〉
★ 亞際文化
關鍵字(英) ★ Late Qing
★ Wang Tao
★ 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
★ “Tai Wan Fan She Feng Su Kao”
★ Inter-Asian cultur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研究動機、方法與回顧 1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5
三、前人文獻回顧與探討 8
四、章節安排與說明 14
第二章 滬港人脈˙西東行蹤˙《循環日報》 18
一、墨海因緣:秉筆華士與麥家圈文化的報業契機 18
二、香海羈蹤:王韜與香港華人知識社群的往來 24
三、《循環日報》的刊行流通與銷售 36
四、結語 43
第三章 〈臺灣番社風俗考〉與《臺事紀聞》鉤沉 49
一、八瑤灣事件、琉球與臺灣番民問題的呈現 51
二、〈臺灣番社風俗考〉的番民文化重構 57
三、「征番者,滅琉之見端也!」——《臺事紀聞》及其反思 68
四、結語 71
第四章 《循環日報》的臺灣詮釋與亞洲秩序 76
一、從臺灣生番的身份管窺亞洲秩序 76
二、世變中鑒照日本與西方的新聞主體 86
三、訴諸世界新規則:《萬國公法》的應用 94
四、結語 99
第五章 亞洲局勢的消長:以日本公文檔案《處蕃始末》和《循環日報》的興亞會報導為中心 105
一、日本看中國:《處蕃始末》的海內外報刊輿論動向 105
二、亞洲新時代?《循環日報》上的興亞會質疑 111
三、結語 121
第六章 結論 127
附錄一:〈臺灣番社風俗考〉所刊報刊、出處與作者修訂 130
附錄二:〈臺灣番社風俗考〉原文 136
徵引書目 156
參考文獻 一、報刊
《上海新報》,上海:字林洋行,1862-1872,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館藏微縮資料。
《中西聞見錄》,1872-1875,東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The Digital Library from the Meiji Era)。
《六合叢談》,上海:墨海書館,1857-1858,收於沈國威編著:《『六合叢談』(1857-58)の學際的研究》,東京:白帝社,1999年。
《申報》,上海:申報館,1872-1949,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館藏微縮資料。
《亞細亞協會報告》,1883-1885,收於黑木彬文、鱒澤彰夫編《興亞會報告.亞細亞協會報告》第二卷,東京:不二出版,1993年。
《東京日日新聞》,1874,千葉市美術館編,《文明開化の錦絵新聞:東京日々新聞.郵便報知新聞全作品》,東京:国書刊行会,2008年。
《香港華字日報》,香港:德臣報館,1895-1940,香港中央圖書館藏(Collection of Old HK Newspapers)。
《教會新報》,1868-1874,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循環日報》,香港:中華印務總局,1874-1886,東京國立國會圖書館製作,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館藏微縮資料。
《萬國公報》,1875-1906,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遐邇貫珍》,香港:英華書院,1853-1856,收於松浦章、內田慶市、沈國威編著:《遐邇貫珍——附解題索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漢城旬報》,漢城:博文局,1883-1884,韓國媒體振興基金會資料庫(mediagaon)。
《臺灣日日新報》,1898-1944,見於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興亞會報告》,1880-1882,收於黑木彬文、鱒澤彰夫編《興亞會報告.亞細亞協會報告》第一卷,東京:不二出版,1993年。
The Colonist, 1857-1920,國立紐西蘭圖書館藏(Papers Past)。
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Hong Kong: Hong 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4-1941,香港中央圖書館藏(Collection of Old HK Newspapers)。
The Press, 1861-1945,國立紐西蘭圖書館藏(Papers Past)。
The Times, 1785-1900,見於泰晤士報資料庫(Times Digital Archives)。
Transactions of the Ethn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61-1869,見於美國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Wanganui Chronicle, 1874-1919,國立紐西蘭圖書館藏(Papers Past)。
二、古籍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九零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元穉編:《甲戌公牘鈔存》,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九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六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3年。
王韜:《扶桑遊記》,據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二輯‧扶桑遊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王韜:《弢園尺牘》,臺北:文海出版社,據「光緒二年丙子秋九月以活字版排印天南遁窟所藏」版印刷,1983年。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光緒九年鉛印本,1995年。
王韜:《普法戰紀》,據同治十二年歲次癸酉秋七月中華印務總局活字版排印本。
王韜:《臺事紀聞》,《臺灣文獻匯刊》第六輯第六冊,廈門:廈門大學、九州出版社。
王韜:《甕牖餘談》,臺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
王韜:《瀛壖雜志》,臺北:新興出版,1976年。
王韜:《蘅華館詩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六年鉛印弢園叢書本,1995年。
王韜著,方行、湯志鈞整理:《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7年。
王韜著,李天綱編校:《弢園文新編》,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王韜著,陳尚凡、任光亮校點:《漫游隨錄.扶桑游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田中不二麿編錄:《臺灣土番考 全》,東京:早稲田大学図書館。
田代幹夫:《臺灣軍記》,堺屋仁兵衛等出版,1874年。
吉田正春:《波斯之旅:回疆探險》,東京:博文館,1894年。
早稻田大學編:《大隈関係文書》,東京:早稲田大学図書館。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三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吳廣霈:《南行日記》,收於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光緒二十三年上海著易堂本。
李仙得(C. W. Le Gendre):《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Reports on Amoy and the Island of Formosa),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李仙得(C. W. Le Gendre)原著,黃怡譯:《南台灣踏查手記》,臺北:前衛出版,2012年。
李仙得(C. W. Le Gendre)著,費德廉(Douglas L. Fix)、蘇約翰(John Shufelt)主編,羅效德、費德廉譯:《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臺灣史博館,2013年。
村井靜馬編、鮮齋永濯畫:《明治太平記》,東京:東京書林延壽堂,1876年。
社科院近代史所編輯部編:《近代史資料》總94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長岡護美:《雲海詩抄》,東京:長岡護美自印出版,1900年。
思痛子:《臺海思慟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津江左太郎:《臺清紀事》,東京:長野龜七發行,1875年。
紀念事業出版委員會編:〈資料篇:臺灣信報〉,《西鄉都督與樺山總督》,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昭和十一年刊本影印,1999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零五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馬建忠:《南行記》,收於王錫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光緒二十三年上海著易堂本。
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著,倪文君譯:《1867年以前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列傳及著作目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理雅各(James Legge)著:《智環啟蒙》,香港:英華書院,1856年。
郭嵩燾:《郭嵩燾全集.十一.史部四.日記一》,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
郭嵩燾:《郭嵩燾全集.十一.史部四.日記四》,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
陳璞:《尺岡草堂遺集.遺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五年刻本影印,1995年。
黄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惠頓(Henry Wheaton)著,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譯:《萬國公法》,據同治三年京都崇實館版印,臺北:中國國際法學會,1998年
湛約翰(John Chalmers)著,西村茂樹手抄本《英粵字典》,收於東京:古典籍資料室,明治年間。
黃得峰、王學新譯:《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年。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著,陳政三譯:《征臺紀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臺北:原民文化,2003年。
落合泰藏:《明治七年生番討伐回顧錄》,東京:國光印刷株式會社,1920年。
落合泰藏著,下條久馬一註,賴麟徵譯:〈明治七年牡丹社事件醫誌〉(上)、(下),《台灣史料研究》1995年2月第五號、1995年8月第六號。
福澤諭吉:《華英通語》,收於《福澤全集》卷一,東京:時事新報社,189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同治甲戍日兵侵臺始末》,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臺灣始末》,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四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德國花之安著,清國王炳堃訂,日本小林病翁重訂訓點:《德國學校論略》,東京:求志樓,1874年。
編著者不詳:《琉球事件に関する報知新聞抜き書き》,那霸:沖繩縣立圖書館,1879年。
諸家:《清代琉球紀錄集輯》,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九二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樺山資紀著,楊南郡譯註:〈日軍攻台急先鋒在琅嶠——樺山資紀:《台灣記事》〉,《台灣百年花火》,臺北:玉山社,2002年。
蕃地事務局編:《太政類典・雑部(草稿)・明治七年~明治九年・第二巻・台湾部二》,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台湾事件 新聞抜萃 明治7年5月~7年10月》,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甲戌五月之二・第十一冊》,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辛未壬申・第一冊》,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附録之二十二・漢新聞》,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附録之二十三・漢新聞》,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附録之二十五・漢新聞》,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蕃地事務局編:《處蕃始末総目・下》,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鍾叔河主編:《漫游隨錄/王韜著 環游地球新錄/李圭著 西洋雜志/黎庶昌著 歐游雜錄/徐建寅著》,收於《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鄺其照原著,永峰秀樹訓譯:《華英字典》,東京:竹雲書屋,1881年。
魏源、賀長齡主編:《皇朝經世文編》卷十五,收於《魏源全集》第十四冊,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魏源、賀長齡主編:《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二,收於《魏源全集》第十五冊,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魏源、賀長齡主編:《皇朝經世文編》卷五十三,收於《魏源全集》第十五冊,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收於《臺灣文獻叢刊》第三零八種,臺北:臺灣銀行,1972年。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彙刊三十種》叢書,臺北:文海出版,1988年。
Alexander Wylie,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Taipei: Ch′eng-Wen, 1967.
Charles William Le Gendre , Is aboriginal Formosa a part of the Chinese Empire? Shanghai﹕Lane, Crawford, 1874.
Hong Kong Blue Book. HongKong: Printed By Noronha & Sons Government Printers.
James Legge, Chinese Classics. Vol. I HongKong: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inting Office, 1861.
James Legge, Chinese Classics. Vol. III HongKong: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inting Office, 1865.
John Chalmers, An English and Cantonese Pocket-dictionary: For the Use of Those who Wish to Learn the Spoken Language of Canton Province. HongKong: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s Printing Office, 1859.
John Chalmers, The speculations on metaphysics, polity, and morality, of “The Old Philosopher, ” Lau-Tsze,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with an introduction. London: Trubner & Co., 60, Paternoster Row, 1868.
Robert Eskildsen, Foreign Adventurers and the Aborigines of Southern Taiwan﹐1867-1874. Taipei: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2005.
Victor E. K. R. von Scheliha, A Treatise on Coast Defense London: E. and F. N. Spon, 1868.
三、近人論著
上海通社編:《舊上海史料匯編》上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
于醒民:《上海,186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等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山本芳美:〈パイワン少女オタイからみる「牡丹社事件」:関係者の記録と国立公文書館所蔵の公文書を中心に〉,《台湾原住民研究》2007年第11號。
孔祥吉:〈同治甲戌日本侵台事件之再研究——潘霨其人及其《致總理衙門函》解讀〉,《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2期。
尹海全:〈論《申報》之獨立輿論及史料價值——以1874年日軍入侵臺灣為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25卷第四期。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學生書局出版。
王立群:《中國早期口岸知識份子形成的文化特徵——王韜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汎森主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橋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
王宏志:〈「賣身事夷」的王韜:當傳統文士當上了譯者〉,《復旦學報》2011年第2期。
王宏斌:〈《防海新論》與同光之際海防大討論〉,《史學月刊》2002年8月。
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與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台大歷史學報》2003年12卷32期。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爾敏:《近代經世小儒》,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8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甘會斌譯:《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世界》,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甘懷真:〈「台灣出兵」與東亞近代國家的再編〉,收於松浦章主編《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第五號,大阪:關西大學,2010年。
甘懷真主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2011年。
吉瑞德(Norman J. Girardot)著,段懷清、周俐玲譯:《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朱錦翔、呂凌柯:《中國報業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西里喜行著,胡連成等譯:《清末中琉日關係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佐藤慎一著,劉岳兵譯:《近代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文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何晉勳:〈六十七兩種《采風圖》及《圖考》之關係考察〉,《臺灣學研究》2008年12月第六期。
余繩武、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紀的香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吳以義:〈王韜研究所提示的中國近代史的複雜性-評忻平《王韜評傳》和柯文《在傳統和現代性之間》〉,《新史學》2000年6月十一卷二期。
吳佩蒨、辛翠玲著:〈竹內好的「自我介紹」:對抗亞洲內部的西方〉,《東亞研究》2008年6月第三十九卷第二期。
吳密察:〈臺灣總督府修史事業與臺灣分館館藏〉,《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年。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1990年。
呂文翠:〈1870年代的亞際文化融匯:由《朝野新聞》所載詩文論王韜與中日菁英社群〉,《中國文學學報》2014年12月第5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呂文翠:〈海上法蘭西——從王韜的法國史志談晚清「海上知識社群」的思想特徵與文化實踐〉,《中國文學學報》2013年12月第四期。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一八四九—一九零八》,臺北:麥田出版,2009年。
忻平:《王韜評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為中心的討論》,臺北:稻香出版社,2005年。
李志茗:〈避難香港期間的王韜〉,《貴州文史叢刊》1996年第六期。
李谷城:《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致忠:〈談《籌海圖編》的作者與版本〉,《文物》1983年第7期。
李祖基:〈陳第、沈有容與〈東番記〉〉,《歷史月刊》2001年162期。
李朝津:〈1867年日韓搆兵事件:朝貢制度網絡功能初探〉,《韓國研究論叢》2008年第一期。
李奭學、胡曉真編:《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15年。
李歐梵:《尋回香港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學忠:《從萬國公法到公法外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李瞻:《世界新聞史》,臺北:三民書局,1966年。
汪暉:《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牛津大學,2010年。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沈國威、內田慶市著:《近代啟蒙の足跡:東西文化交流と言語接触:『智環啟蒙塾課初步』の研究》,大阪:關西大學,2002年。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卓南生:〈《香港華字日報》創刊日期考——訂正戈公振1864年創刊之說〉,《新聞研究資料》1988年第三期。
卓南生:〈中國人自辦成功最早的華文日報——《循環日報》〉,《新聞學研究》四十八集,1994年1月。
卓南生著,張國良譯:〈中國第一份中文日報考——關於《香港船頭貨價紙》與《香港中外新報》〉,《新聞研究資料》1987年第三期。
周振鶴:〈新聞史上未被發現與利用的一份重要資料——評介范約翰的《中文報刊目錄》〉,《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一期。
周婉窈:〈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臺灣風物》65卷2期。
周婉窈:〈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月刊》2003年241期。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編:《史學與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1998年。
林呈蓉:《水野遵:一個台灣未來的擘畫者》,臺北:臺灣書房,2011年。
林啟彥、黃文江主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0年。
金觀濤、劉青峰著:《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姚達兌:〈晚清傳教士中國助手的身份認同問題——以王韜、管嗣復、蔣敦復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十一期。
柯文(Paul A. Cohen)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段懷清:〈試論王韜的基督教信仰〉,《清史研究》2011年第二期。
胡春惠編:《近代中國與亞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香港: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1995年。
夏良才:〈王韜的近代輿論意識和《循環日報》的創辦〉,《歷史研究》1990年02期。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年3月第三十三期。
徐興慶:〈王韜與日本維新人物之思想比較〉,《臺大文史哲學報》2006年5月第六十四期。
桑兵:〈「興亞會」與戊戌庚子間的中日民間結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三期。
狹間直樹著、陳威瑨譯:〈中國近代帝國主義與民族國家——與日本的亞洲主義之關聯〉,《東亞觀念史集刊》2014年6月第六期。
馬西尼(Federico Masini)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張志春:《王韜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張海林:《王韜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敏:〈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以王韜為例〉,《史林》2000年第二期。
張愛玲:《惘然記》,臺北:皇冠文化出版,2010年。
張嘉鳳:〈十九世紀初牛痘的在地化-以《(口英)咭唎國新出種痘奇書》、《西洋種痘論》與《引痘略》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四份,2007年。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2004年。
郭漢民:〈王韜與香港〉,《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四期。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出版,2006年。
陳在正:〈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
陳伯熙編著:《上海軼事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陳其南:《臺.博.物.語:臺博館藏早期臺灣殖民現代性記憶》,臺北:臺灣博物館,2010年。
陳昌文:〈墨海書館起訖時間考〉,《史學月刊》2002年第五期。
陳芷凡:〈從東番到Formosa-試探〈東番記〉、〈福爾摩沙報告〉中的性別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008年第六期。
陳芷凡:〈漫說恆春太寂寥?-李仙得筆下的番人形象與其族群關係〉,《台灣文學研究學報》,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第九期。
陳政三:《紅毛探親記:1870年代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臺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陳捷:〈被人遺忘的日本人八戶弘光——19世紀60年代中日民間交往的一例〉,收於《國際漢學研究通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漢學私塾、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04年12月第四期。
陳萱:《明治日本における台湾像の形成:新聞メディアによる1874年「台湾事件」の表象》,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陳鳴:《香港報業史稿(1841-1911)》,香港:華光報業有限公司,2005年。
傅德元:《丁韙良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編,徐亮、陳興華譯:〈表徵的運作〉,《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森田峰子:《中橋和泉町松崎晋二写真場:お雇い写真師、戰争.探偵.博覧会をゆく》,東京:朝日新聞社,2002年。
菊田慎典:〈公文備考〉,《戦史研究年報》1999年3月第二號。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大雁文化出版,2006年。
項潔、翁稷安著:《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黃武智:〈《台海使槎錄》的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以<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為例〉,《興大人文學報》2006年36期。
黃清琦:〈牡丹社事件的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原住民族文獻》2013年4月八期。
楊克隆:〈十八世紀初葉的台灣平埔族歌謠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台灣學報》2009年1期。
楊孟哲等著:《一八七四年那一役牡丹社事件:真野蠻與假文明的對決》,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葛兆光:〈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臺大歷史學報》2002年12月第三十期。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敘述》,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鄒振環:〈西方戰爭實錄的敘事視角——晚清《防海新論》漢譯及其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40卷3期。
鄒振環:《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學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熊月之、張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卷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趙建民:〈賴山陽的《日本外史》與中日史學交流〉,《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潘光哲:〈晚清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以蔣敦復與王韜為中心〉,《新史學》22卷第三期。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
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2013年6月第四期。
鄭宇碩編:《中國與亞洲》,香港:商務印書館,1990年。
鄭翔貴:《晚清傳媒視野中的日本》,上海:上海股集出版社,2003年。
蕭永宏:〈《香港近事編錄》史事探微——兼及王韜早期的報業活動〉,《歷史研究》2006年01期。
蕭永宏:〈《循環日報》之版面設置及其演變探微——附及近代早期港、滬華文報紙間的影響〉,《新聞大學》2011年01期。
蕭永宏:〈《循環日報》之編輯與發行考略〉,《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蕭永宏:〈中華印務總局與《循環日報》的創辦——《循環日報》創辦者問題辨證〉,《新聞大學》2007年02期。
蕭永宏:〈王韜與近代早期香港華文報刊業——《循環日報》創辦緣起考〉,《人文中國學報》2013年19期。
蕭永宏:〈王韜撰文《遐邇貫珍》考——兼議王韜報業活動之起點〉,《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02期。
蕭朗:〈花之安《德國學校論略》初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檜山幸夫:〈昭和七年図書館週間 明治七年征台役関係資料展観目録 台湾総督府図書館〉,《中京法學》1987年第二十一卷3、4合併號。
檜山幸夫編:《台灣史料綱文》下卷,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9年。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鍾叔河:《走向世界:中國人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韓南(Patrick Hanan)著,段懷清譯:〈作為中國文學之《聖經》:麥都思、王韜與「《聖經》委辦本」〉,《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四十卷第二期。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1871-74年臺灣事件》,臺北:金禾出版,1992年。
蘇精:〈黃寬與黃勝:容閎的兩名同學〉,《傳記文學》第46卷第二期。
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蘇精:《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臺北:上海印刷廠,1985年。
蘇精:《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顧永新:〈《七經孟子考文補遺》考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Alfred Schutz, On Phenomenology and Social Relations.,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Helmut R. Wagner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Alfres Schutz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 trans. R. M. Zaner and H. T. Engelhardt Jr.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D. R. Howland, Borde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eography and History at Empire′s End.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Douglas L. Fix, “ ‘A highly cultivated country’: Charles Le Gendre’s Mappings of Western Taiwan, 1869-1870”,《臺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第十八卷第三期2011年9月。
Lauren F. Pfister, Striving for the Whole Duty of Man: James Legge and the Scottish Protestant Encounter with China. Frankfurt am Main & New York: Peter Lang, 2004.
Norman J. Girardot,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atrick Hanan, “The Bible as Chinese Literature: Medhurst, Wang Tao, and the Delegates′ Versi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3, No. 1 , 2003.
Paul A. 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Stuart Hall, ed.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Sage﹐1997.
四、學位論文
林婉婷:《書寫傳統與轉擬世相:王韜志怪小說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洪偉傑:《日本人的南方異己想像:以「新聞」媒體為中心(1870-19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范棋崴:《社會賢達:香港華人領袖研究(1860-1911)》,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芷凡:《跨界交會與文化「番」譯:海洋視域下臺灣原住民記述研究(1858-191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蔡如雅:《王韜的新人才觀及其文教實踐與影響》,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瞿芳:《王韜與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簡于鈞:《重訪接觸帶:從西方旅人視野再見19世紀台灣(1860-1885)》,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指導教授 呂文翠(Wen-Tsuei Lu) 審核日期 2016-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