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5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18.190.219.65
姓名 李翊媗(Yi-Hsuan,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代內港北溪中下游里族社群面對外來勢力的回應與社經變遷
相關論文
★ 鋼筆與臺灣的社會文化★ 臺灣戰後水利興建與工業─ 以石門水庫為例(1945-1980)
★ 瑞芳金礦的開採與聚落社會,1889-1971★ 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的農業發展(1956-1987年)
★ 日治時期臺灣歲計制度建立之研究(1895-1899)★ 戰後國營造船業的公司制度與業務發展-以台船公司為例(1945-1955_
★ 戰後臺灣觀光事業-兼論觀光外匯之影響(1956~1987)★ 從國營到民營:戰後臺灣國營紡織業之變遷(1950-1972)
★ 從復員救濟到內戰軍運-戰後中國變局下的民航空運隊(1946-1949)★ 美援與石門水庫之興建-以經費、技術為中心(1956-1964)
★ 從基層金融到商業銀行-「板信」之研究〈1957-1997年〉★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發展之研究(1972-2003)
★ 從傳教到醫療企業化-桃園天主教聖保祿醫院之研究(1960-1999)★ 宏碁與台灣品牌電腦資訊業之研究(1976~2004)
★ 美援與臺灣遠洋漁業之發展(1951-1965)★ 美援黃豆與臺灣食用油脂工業發展之研究(1951-1963)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題目:清代內港北溪中下游里族社群面對外來勢力之回應及社經變遷

摘   要

本文利用西班牙、荷蘭時期的文獻、清代古文書與日治初期伊能嘉矩的口訪紀錄等,討論清代居住在內港北溪(今基隆河)中下游的里族社群,在面對外來政權及漢移民勢力所帶來的社經衝擊。一方面說明何謂「里族社群」,一方面探究該社群形成的原因、傳統生活方式、生活領域及其面對外來勢力的回應方式。
整體而言,西、荷時期里族社群的生活型態及勢力範圍變化不大,但清政府的治理政策及漢移民的湧入,里族社群如同臺灣其他村社般面臨部落內部權力的解構與重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社經生活,包括內部關係與土地觀念、宗教信仰,乃至文化習俗皆有所改變。不過,里族社群的原始信仰亦影響了漢移民。
值得注意的是,日治初期里族社群仍保留部分傳統飲食、服飾、會飲,以及早晚兩季祭祀祖靈的文化。換言之,里族社群在面對外來政權與優勢漢移民文化時,並非全然放棄固有生活方式,在面對異文化的調適過程,里族社群對漢移民的排斥程度並無中部平埔族群強烈(引發大甲西社事件),且未出現類似「打里摺」的排他性組織,仍保有自我認同。






關鍵字:內港北溪、里族社群、治理政策、回應方式、認同
摘要(英)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ocuments of Spanish Formosa, Dutch Formosa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dictated information by Ino Yoshiminori, etc., to discuss the LiZu She group living around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Neigang North River(now, it is the so-called Keelung River)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hen facing the socio-economic shock of foreign governments and Chinese immigrants. On the one hand, explain what LiZu She group is,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oup, traditional lifestyle, living areas and ways to respond in the face of foreign forces.

Overall, during the Spanish Formosa and Dutch Formosa period, LiZu She group changed not much in their lifestyle and sphere of influence. But the Qing’s governance policies and the influx of Chinese immigrants changing the LiZu She group’s socio-economic life and became disadvantaged gradually. Including its internal relations and concepts of land, religion, and even cultural customs. In addition, their beliefs also affect Hans’ immigrants’ faith.

But in the initial Japanese Rule Period, substantially, LiZu She group still remain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diet, dress, drink culture, and early and late, two seasons of ancestral-spirit worshiping ceremony. In other words, LiZu She group didn’t entirely renounced their natural lifestyle when facing foreign governments and advantaged Chinese immigrants, but still maintain their seif-identity in response to cross-cu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Key word:Neigang North River, LiZu She group,governance policies,ethnic identity
關鍵字(中) ★ 內港北溪
★ 里族社群
★ 治理政策
★ 回應方式
★ 認同
關鍵字(英) ★ Neigang North River
★ LiZu She group
★ governance policies
★ ethnic identity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謝詞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資料與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原始地理範圍與傳統生活方式
第一節 「里族社群」內涵與村社規模           17
第二節 原始地理範圍                 25
第三章 傳統社會經濟生活               30



第三章 面對外來勢力之回應
第一節 冰冷事件                   37
第二節 土地概念與社域變化              43
第三節 人口變化                   52
第四節 淺山地帶「山租銀/山稅銀」性質        58

第四章 社會經濟生活之變化
第一節 經濟生活與社群互動轉變            65
第二節 土地私有化及信仰變遷             82
第三節 生活方式之變與不變              89

第五章 結論                       93

附錄:里族社群相關契約文書               99

參考書目 129






圖目次

圖2-1 西、荷時期里族社群社址 28
圖2-2 清代里族社群社域範圍 29
圖3-1 里族社群與今苗栗等地聯繫路徑推測圖 41
圖3-2 清代里族社群社址與他社相對位置圖 42
圖3-3 清代里族社群土地重疊區域圖 46
圖3-4 清代里族社群山租/山稅銀分布區域 63
圖4-1 清代里族社址與砂金開採位置圖 71













表目次

表2-1 淡水河流域東印度公司部落戶數調查表(1647-1655) 20
表2-2 淡水地方會議番社戶口表 22
表3-1 里族社群土地分布區域 44
表3-2 清代里族社群生活領域範圍 51
表3-3 荷蘭時期里族社群人口數暨戶數 53
表3-4 清代里族社群人口數比較表 57
表4-1 清末里族社群賦稅資料 80






參考文獻 參考及引用書目

壹、 中文
一、史料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01)第635冊,1號。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15年保存公文類纂》(1897)第11094冊。
《何氏祖譜》。由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提供,編號1214374。頁3、5、8-10。
 《林氏族譜》。由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提供,編號1214375。頁22-27。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索書號:A909.2232.704。
丁紹儀  
  1957[1848]《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2種(以下簡稱文叢)。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臺銀經研室)。
不著撰者  
  1994[1819]《臺灣府賦役冊》,文叢139種。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六十七  
  1961[1747]《番社采風圖考》,文叢9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王必昌
  1958[1752]《重修台灣縣志》,文叢133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吳子光  
  1996[1836]《臺灣紀事》,文叢36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吳密察(編)  
  2008《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余文儀
  1962[1741]《續修台灣府志》,文叢121種。臺北:臺銀經研究室。
李元春  
  1958[1806?]《臺灣志略》,文叢18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沈茂蔭
  2006[1893]《苗栗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周元文  
  1960[1710]《重修台灣府志》,文叢105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周鍾瑄  
  1962[1717]《諸羅縣志》,文叢141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姚瑩  
  1958[1829]《東槎紀略》,文叢7。臺北:臺銀經研室。
郁永河  
  1996[1679]《禆海遊記》,文叢44。臺北:臺銀經研室。
高拱乾  
  2004[1694]《臺灣府志》,文叢65。臺北:臺銀經研室。
高賢治(編)  
  2002《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以下簡稱臺北文獻會)。  
  2003《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臺北文獻會。  
  2005《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文獻會。  
  2007《大臺北古契字四集》。臺北:臺北文獻會。
張炎憲、曾品滄(主編)  
  2003《楊雲萍藏台灣古文書》。臺北:國史館。
許雪姬(編)
  1997《宮中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連橫  
  1987[1924]《雅堂文集》,文叢208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陳培桂  
  1969[1871]《淡水廳志》,文叢172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陳衍  
  1984[1922]《台灣通紀》,文叢12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黃叔璥  
  1986[1724?]《臺海使槎錄》,文叢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董天工  
  1961[1753]《臺海見聞錄》,文叢129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  
  2006《台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地契文書》。臺北:臺北文獻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  
  1966《臺案彙壬錄》,文叢277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863《臺灣私法物權篇》,文叢15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994《清代臺灣大租取調書》,文叢152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劉良璧  
  1961[1741]《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7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劉澤民(編)  
  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上)》。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以下簡稱文獻館)。
  2004《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南投:文獻館。
鄭用錫  
  1998[1834]《淡水廳志稿》。臺北:臺銀經研室。
謝繼昌(主編)  
  1996《凱達格蘭古文書》。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二、專書
王世慶
  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尹章義
  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汐止鎮誌編輯委員會(編)
  1998《汐止鎮志》。臺北:汐止鎮公所。
吳佳芸
  2011《從Basay到金雞貂——臺灣原住民社群關係之性質與變遷》。臺北:國史館。
李壬癸
  2011《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前衛。
松山區志編輯委員會(編)
  2010《松山區志》上冊。臺北:松山區公所。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南港區志編輯委員會(編)
  2008《南港區志》。臺北:南港區公所。
洪敏麟
  198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麗完
  2009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
張子文、 郭啟傳、 林偉洲(編)
  2003《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翁佳音
  199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局。
陳金讚
  2000《內湖傳家寶——千年第一本鄉土誌》。臺北:陳金讚。
曾迺碩、王月鏡、金永麗(主編)
  1988《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人口篇。臺北:臺北文獻會。
詹素娟、張素玢
  2001《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文獻會
詹素娟、劉益昌(主編)
  1999《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臺北:臺北文獻會。
劉昭民
  1994《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

三、 論文(含碩、博士論文)
吳守禮
  1952〈乾隆八堵番契釋文與事類集證〉,《文獻專刊》3(3/4):42-43。
李文良
  2004〈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台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11(2):224-225。
  2009〈番租、田底與管事——康熙下淡水社文書所見的臺灣鄉村社會〉,《漢學研究》27(4):229-259。
李毓中
  2006〈西班牙人在福爾摩沙〉,收於《艾爾摩沙: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林玉茹、畏冬
  2012〈林爽文事件前的台灣邊區:以乾隆49年台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
柯志明
  2011〈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成與轉變〉,收於詹素娟主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頁57-132。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洪麗完
  1997〈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3(1):31-96。
  2005〈從清治下「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
  2007〈大肚山西麓平埔原住民生活領域變動與人口流失現象:兼論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1700-1900)〉,《中縣文獻》,11:1-51。
  1985〈清代臺中移墾社會中「番社」之處境〉,《東海大學歷史學報》7:243-274。
  2007〈清代楠梓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4(3):1-71。
  2011〈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41-101。
  2013〈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4):1-50。
  2009〈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以清代臺灣番屯組織為例〉,《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頁3-72。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研究所。
洪麗完、曾獻緯
  2015〈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及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臺灣史研究》22(2):111-150。
洪麗完、楊朝傑
  2011〈從東螺社古文書看區域研究特色〉,《第五屆台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97。臺中 : 私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
康培德
  2003〈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台灣史研究》10(3):1-32。
2003〈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臺大文史哲學報》59:104-110。
陳志豪
  2013〈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與墾莊建構:以竹塹地區的九芎林莊為例〉,《臺灣史研究》20 (4):2-26。
陳宗仁
  2000〈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7(1):1-26。
曾品滄
  1997〈汐止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之發展(1754-1945)〉,臺灣大學歷史所碩論。

曾獻緯、洪麗完
  2015〈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及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臺灣史研究》出版中:1-23。
詹素娟
  1995〈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4):127-163。
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族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臺灣總督府
  1899 〈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臺灣協會會報》15,頁52-53。臺北:臺灣總督府。
謝英宗
2000〈康熙臺北湖古地理環境之探討〉,《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7:85-95。

貳、 外語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等(編)
  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下)》。臺北:稻鄉。
田家康著,歐凱寧譯
  2012《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臺北:城邦。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
  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日本:東京富山房。
  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
  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臺北:遠流。
安倍明義
  1987《台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
陳金田譯
  1990〈臨時臺灣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 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John R. Shepherd(邵式柏)
  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se Mareia Alvarez(荷西・馬利亞・阿瓦列斯)(著),李毓中、吳孟真(譯著)
  2006《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南投:文獻館。
Jose Mareia Alvarez(荷西・馬利亞・阿瓦列斯)(著),李毓中、吳孟真譯著
  2003〈西班牙道明會傳教士在福爾摩沙的傳教〉,《臺灣文獻》54(4):311-323。
江樹生譯
  2002《熱蘭遮城日誌(二)》。臺南:臺南市政府。
許靖華著,甘錫安譯
  2012《氣候創造歷史》。臺北:聯經。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譯
  2015《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臺北:時報出版。
鮑曉鷗著,Nakao Eki譯
  2008《西班牙人的台灣經驗1626-1646:一項文藝復興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南天。





指導教授 洪麗完、李力庸 審核日期 2015-8-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