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5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39.238.76
姓名 王立夫(Li-fu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胡適政治觀點之研究:1912-1928
(A Study Of Hu Shih’s Political Views:1912-1928)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胡適(1891-1962)為民國時期著名的知識分子,奉行自由主義。以往對於民初人物的政治觀點研究,較重於實際參與的政治人物,本文試圖從知識份子的角度來探討。由於胡適對近代中國影響頗大,故筆者選擇胡適。胡適,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上庄村人。胡適在1910年至1917赴美留學,之後提倡文學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他曾在八年抗戰期間擔任駐美大使(1938-1942);抗戰結束後,回中國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1946-1949)、晚年在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長(1958-1962)。胡適的政治理念,開始從和平主義到留美時接受新和平主義;回中國後,他提出了「好政府主義」,主張「好人政府」;晚年建立了系統的自由主義概念,容忍與自由。
  本文探究胡適民初的政治觀點,最初為袁世凱時期,首先圍繞他對袁世凱(1859-1916)、革命黨人看法的轉變,因「二次革命」後袁世凱持續禁止言論出版與結社自由,他轉而同情革命黨人;胡適在此時期亦批評袁世凱的作為與推行帝制。「皖系」執政政府,胡適主要批評傾「皖系」的「安福系」操控選舉,進行政治分贓。「直系」執政時期胡適對於「直系」持續批評;對內閣、國會,則因擺脫不了 「直系」背後操縱,他從期望到失望。「臨時執政」執政時期,政治立場產生變化,以和平統一立場參加了段祺瑞舉行的「善後會議」,轉而支持「北洋軍閥」;但他因「善後會議」制止不了「軍閥」爭鬥而退出,對「北洋軍閥」徹底失望。之後,他甚至不得已改變一貫反武力革命的立場,支持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本文藉由上述對胡適政治觀點的探討,嘗試觀察民初自由主義者對於政治的思路歷程。

摘要(英) Hu Shin(1891-1962) was the Republic of China’s best-knownintellectual, liberal.Previous study for the characters’political opinions, is more focus on actual participation of political figures, this article look more into the intellectual perspective. Due to Hu Shin’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 so the writer chooses Hu Shin. Hu Shin’s original name was simen and originally wrote under Hu Hung-hsing,Later, he renamed himself Hu shin, courtesy name Shin Chih, Tian Feng , Zang Huei as his pseudonym.He was originally from Anhui Jixi Shanhuai village. During 1910-1917 he stud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finished the school, he advocated revolution as one of the movement leaders , he had served a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1938-1942); After the way ended, He came back China to be the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1946-1949). In his old age, He was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Academia Sinica(1958-1962). Hu’s political philosophy was from Pacifism to New Pacifism he learned in America.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he proposed“Good government”, suggesting that“Good government”,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iberalism, tolerance and freedom in his later yea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litical view of Hu Shi.Starts with the initial period of Yuan Shi-kai(1859-1916), Inspe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 ideas on Yuan Shikai and Revolitionary Party. After the “Second Revolution”, Yuan Shikai continued prohibition of publica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he turned to sympathy for the Revolutionary party;Hu also criticized the Yuan Shikai and the implemen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Yuan monarchy.By the time “Wan party” Government in power, his main criticism pour to the election manipulation of“Wan party” and “Anfu party” and conducted the political spoils.During the “Zhi party” rign, Hu Shi’s criticism on Zhi party was never stop; on the cabinet, the parliament, could not escape the “Zhi party” manipulation, this made, Hu Shi’s expectations turned into disappointment. “Provisional administration” ruling period,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postion, Hu Shi changed his mind and turned to help “northern warlord” after Hu Shi attended Duan Qi-Rui’s “reconstruction conference” with the peaceful unified perspective;But because of “the reconstruction confernce”, Hui Shi cannot stop“northern warlord” from dropping out of the battle. Hui Shi was complinety the disappointed in the “northern warlord”.Later he even had to change his stand of anti-armed forces revoiutionart, turing to support Guangzhou national Government “Northern Expedition”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Hu Shi’political views, try to observe the history and the beginning of liberal political ideas.
關鍵字(中) ★ 胡適
★ 自由主義
★ 民初
★ 政治觀點
關鍵字(英) ★ Hui Shi
★ The Concept of Liberalism
★ early Republic
★ political Views
論文目次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辭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緒論 1
第一章 生平經歷與政治理念的形成 11
第一節 生平經歷 11
第二節 政治理念的形成 23
第二章 袁世凱時期到「皖系」執政時期的政治觀點 34
第一節 胡適對袁政府時政的看法 34
第二節 對袁世凱時期中日關係的觀點      45
第三節 對「皖系」執政的政治見解 53
第三章 「直系」到「奉系」執政時期的政治看法 63
第一節 「直系」執政時期對政府的觀點 63
第二節 「直系」執政時期對國會的看法 75 第三節 「聯省自治」的見解 81 第四節 「臨時執政」時期到「奉系」執政的政治觀點 91
結論 104
參考書目 10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年譜、文集、選集)
(一)年譜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1冊:1891-191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2冊:1919-192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3冊:1928-193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4冊:1933-1936,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5冊:1937-1946,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6冊:1947-1953,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7冊:1954-195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8冊:1959,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9冊:196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校訂版﹞》,第10冊:1960-196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曹伯言、季維龍編著,《胡適年譜》,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耿雲志,《胡適年譜1891-1962﹝修訂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王世儒編撰,《蔡元培先生年譜》,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1872-194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二)文集、選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書信選》,上冊,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3。
王弼注、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呂祖謙編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胡適,《胡適選集》,第3冊:歷史、政論,臺北:文星書店,1966。
胡適,《胡適選集》,第4冊:序言、雜文,臺北:文星書店,1966。
胡適,《胡適選集》,第7冊:演說,臺北:文星書店,1966。
胡適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編,《胡適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2011。
胡適著、曹伯言選編,《胡適自傳》,合肥:黃山書社,1986。
胡適,《四十自述》,收錄於胡適,《胡適作品集》,第1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適,《我們的政治主張》,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9冊,臺北:遠流出版出版公司,1986。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23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適,《胡適演講集(二)》,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25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貳拾壹卷:時論 (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貳拾参卷:(1907-1928)書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肆拾卷:英文信函 (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肆拾貳卷:譯文 (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梁實秋、羅隆基著,《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1930。
梁錫華,《胡適秘藏書信選》,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90。
陳獨秀著、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張奚若著;孫敦恆、徐心坦、文學宓選編,《張奚若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二、憶述資料(日記、回憶錄、口述訪談)
(一)日記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一)》,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34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二)》,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35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三)》,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36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四)》,收錄於《胡適作品集》,第37冊,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1冊:1921年4月-1921年8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2冊:1921年9月-1922年4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3冊:1922年5月-1922年10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4冊:1923年4月-1922年12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5冊:1924年1月-1926年12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6冊:1926年12月-1928年4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1冊:1928年5月-1928年9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8冊:1928年10月-1929年8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1冊:1906-1914,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2冊:1915-1920,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3冊:1906-1914,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4冊:1921-192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5冊:1928-192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8冊:1940-195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貳拾捌卷:日記(1915-1917)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参拾卷:日記(1923-1927)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二)回憶錄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臺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
(三)口述訪談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著,《胡適口述自傳》,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三、專著
毛子水,《胡適傳》,收錄胡不歸等著,《胡適傳記三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
李建軍,《學術與政治-胡適的心路歷程》,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7。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李劍農,《戊戌以後三十年中國政治史》,北京:中華書局,1980。
李金銓,《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08。
吳相湘,《胡適「但開風氣不為師」》,收錄在胡不歸等著,《胡適傳記三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
邵建,《胡適前傳》,臺北:秀威資訊,2004。
邵建,《瞧,這人。日記、書信、年譜中的胡適1891-192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沈毅,《論證與啟蒙:近代同人報刊研究-以《努力週報》為中心》,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11。
沈威衛,〈一代學人胡適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沈威衛,〈無地自由:胡適傳〉,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
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4。
【英】約翰.斯圖雷特.彌爾(John Stuart Mill)著、孟凡禮譯,《論自由》,臺北:五南文化,2013。
張忠棟,《胡適五論》,臺北:允晨文化,1987。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增訂版﹞》,臺北:東華書局,2001。
唐啟華,《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美】格里德(J.B.Grieder)著、魯奇譯,《胡適與中國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3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7。
謝彬,《民國政黨史》,臺北:文星書店,1962。
賈逸君,《中華民國政治史》,北京:上海書店,1990。
歐陽哲生,《自由主義之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羅志田,《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1891-1929》,北京:中華書局,2006。
四、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
吳元康整理,〈胡適史料續輯〉,《民國檔案》,第3期,2008年,頁5。
周亞孟,〈從努力周報看胡適的自由主義思想〉,《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年,頁70-73。
宣慧晴,〈《努力周報》的同人性質與政治關聯-兼論這一時期胡適的政治思想〉,《東南傳播》,第5期,2012年,頁113-114。
郎學初,〈胡適與國民政府〉,《船山學刊》,第3期,2007年,頁176-178。
鄭偉康,〈論政還是啟蒙:《努力周報》創辦目的再探究〉,《傳播與版權》,第5期,2014年,頁1-3。
蘇繼紅,〈胡適與北洋軍閥〉,《北方論叢》,第3期,2003年,頁57-61。
(二)專書論文
李達嘉,〈胡適在「歧路」上〉,收錄於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頁213-252。
呂實強,〈胡適對學生運動的態度〉,收錄於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頁253-274。
林載爵,〈論自由〉,收錄於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頁275-301。
張忠棟,〈從《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論〉,收錄於張忠棟,《胡適五論》,臺北:允晨文化,1987,頁1-65。
陳儀深,〈胡適與蔣介石〉,收錄於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頁97-112。
潘光哲,〈胡適與《努力週報》的創辦〉,收錄於李金銓,《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08,頁81-108。
蔣永敬,〈胡適與國民黨〉,收錄於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頁67-95。

(三)學位論文
封德徐,〈胡適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班布爾日,《重塑權威的努力與精英政治的困窘:《努力週報》與1920-30年代自由主義政治思潮研究》,贛州:贛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9。
鄭貴和,〈胡適自由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五、報刊雜誌
《努力週報》,1922年6月16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6月25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7月16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7月23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7月30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8月6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8月13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8月27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9月17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10月1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11月5日,版1。
《努力週報》,1922年11月26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1月21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1月28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2月21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3月11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3月16日,版1。
《努力週報》,1923年3月25日,版1。
 胡適等主編,《獨立評論》,1號,1932年5月10日,北平:獨立評論社,1932,。
 胡適等主編,《獨立評論》,244號,1937年7月25日,北平:獨立評論社,1932。               






指導教授 吳振漢 審核日期 2015-1-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