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8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7 、訪客IP:3.140.198.43
姓名 林子豪(Tzu-Hao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川劇《洞庭配》之研究
(A Study of Sichuan Opera, Amazing Story of Dongting Lake)
相關論文
★ 明清戲曲散齣選本考論★ 明末清初私人養優蓄樂之探討──以李漁家班為例
★ 「士不遇」與「崇俠尚奇」:論唐俠女在明戲曲中的改編★ 《琵琶記》與明代社會
★ 桃園縣國中戲劇教育之研究★ 白樸及其《牆頭馬上》研究
★ 論元雜劇中的母親形象★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 劇與詩的競合──《王西廂》戲劇性價值之研究★ 杜麗娘形象的心理解讀——「情慾」與「道德」的情感矛盾
★ 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 爭鳴出版業──晚明文人馮夢龍的個案研究
★ 政治、宣傳、文藝、美學──中國大陸「十七年」戲曲論爭研究★ 延續與創新——新編崑劇音樂研究
★ 論王季思中國古典悲劇的觀念:以《趙氏孤兒》為研究重點★ 《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接受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主要從「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三個視角出發,研討川劇《洞庭配》,探尋其以洞庭湖水為主要書寫選材的動機因素。進而將「小說」與「劇本」兩者間比照後論述其差異,再佐以傳奇本《洞庭緣》可能影響或延續之處進行探討,即從「情節」、「人物」、「愛情主題」以及「信物」四個部分進行評析。於後再從「文學手法」、「美學性」和「地域文化」三個面相著手,探討劇本之於小說所獨立而出的文學特色、美學風格和地域文化的展示。最後則探討幫腔在四川聊齋戲曲劇本的使用情形以及在文本情節氣氛的營造渲染,解析在文本中的功能與意義。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cus on three perspectives, “the beauty of nature”,“the beauty of society”, and “the beauty of the art”, from the Sichuan opera, The Amazing Story of Dongting Lake, and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choosing Dongting Lake as main writing material. Thus, the study compared the different versions from novel and libretto and took Legends of the Qing Dynasty, Love of Dongting Lake, as reference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actor or continuity from four parts, “plot”,“character”, “love theme”, and “credential”. Moreover, the study explored the three key aspects of libretto which are “literary techniques”, “aesthetic”, and “regional culture”. At last, the study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vocal accompani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ual atmosphere in textual function and meaning.
關鍵字(中) ★ 川劇
★ 洞庭配
★ 聊齋誌異
★ 洞庭緣
★ 改編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界義……………………………………………………5
第三節、文獻回顧……………………………………………………………6
一、《聊齋誌異˙織成》、《洞庭配》及《洞庭緣》的研究內涵……6
二、聊齋戲研究……………………………………………………………9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10
第二章、川劇文學發展與題材動機……………………………………………12
第一節、川劇歷史演進軌跡…………………………………………………12
第二節、川劇的喜劇特點……………………………………………………16
第三節、川劇創作「洞庭湖」題材動機因素………………………………20
一、自然美:地理環境與文人地景想像…………………………………20
1.地理條件:洞庭湖地理環境與洪水狀態……………………………… 20
2.歷史與人文條件:洞庭湖於歷代文人創作之情懷…………………… 21
3.洞庭湖文學及其神話…………………………………………………… 25
二、社會美:風土民情與民眾結構………………………………………26
三、藝術美:敘事手段……………………………………………………28
四、從川劇藝術思維連結劇本改編題材取捨……………………………30
第三章、從小說到戲曲之改編…………………………………………………34
第一節、從「情節改編」討論………………………………………………34
一、情節改編之川劇意義…………………………………………………35
二、主題性與結局探討……………………………………………………37
第二節、從「人物形象改編」討論…………………………………………39
v
一、人物改編過程中之差異………………………………………………39
二、小說與戲曲人物描寫比較……………………………………………41
1. 情慾釋放:柳治春與柳生…………………………....…..………… 41
A.戲曲本中柳治春真實身分初探…………………..…......…………41
B.柳生與柳治春人物評析………………………...……….....………41
2.自由的綁縛:織成…………………………………………....……… 49
3.父權的變革:洞庭君…………………………………….…...……… 55
A.洞庭君各本狀況…………………………..………………......……55
B.洞庭君形象比較……………………………..……………...……...56
4.小人物悲喜:蟹姥與崔媼…………………………………………… 61
A.主要性格比較………………………………………………………..61
B.蟹姥名稱釋義………………………………………………………..65
C. 崔媼與蟹姥形塑上差異…………………………………..………..66
5.群體意識:夏可仲、梅占魁、宋萬川………………………………70
第三節、從「愛情主題」討論……………………………………………...73
一、傳統體制的變革──柳治春「續鸞?」的再娶行為…………...73
二、「愛」與「孝」的統一…………………………………………...76
三、「愛」與「忠」的矛盾…………………………………………...78
四、有名無實的愛情…………………………………………………...78
第四節、「水晶戒方」在文本中的意義…………………………………...82
第四章、地域文化、文學手法和美學性探討………………………………...89
第一節、 文學手法探討…………………………………………………….89
一、示現………………………………………………………………...89
二、引用………………………………………………………………...91
三、文人意象傳承……………………………………………………...94
vi
四、複沓與重疊………………………………………………………...97
第二節、美學性探討………………………………………………………...100
一、雙向性……………………………………………………………...101
二、真而不實…………………………………………………………...103
三、戲劇時空…………………………………………………………...103
第三節、文本中的地域特色………………………………………………...106
一、文化習俗…………………………………………………………...106
二、語言風格…………………………………………………………...107
第五章、川劇幫腔特色與功能………………………………………………...109
第六章、結論……………………………………………………………….......113
參考書目………………………………………………………………...............116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時間先後排序)
(先秦)莊周:《莊子》,中國古籍資料庫。
(漢)劉安撰、(漢)許慎注:《淮南洪烈解》,中國古籍資料庫。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禮記》,四部叢刊景宋本,中國古籍資料庫。
(三國)康僧鎧譯:《大無量壽經》,中國古籍資料庫。
(晉)常璩:《華陽國志》,中國古籍資料庫。
(晉)王嘉:《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晉)葛洪:《抱朴子內外篇》,中國古籍資料庫。
(南朝宋)劉義慶著,蔣凡、李笑野、白振奎評注:《世說新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年3 月第1 版。
(唐)王建:《王司馬集》,中國古籍資料庫。
(五代)李璟、李煜:《南唐二主詞》,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蘇軾:《蘇文忠公全集》,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蘇軾:《東坡詞》,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李昉:《太平廣記》,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楊萬里:《誠齋集》,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陸遊:《劍南詩稿》,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李昌齡:《太上感應篇》,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周密:《武林舊事》,中國古籍資料庫。
(宋)朱熹注:《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3 月第1 版。
(宋)王沂孫:《花外集》,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梅鼎祚編:《宋文紀》,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劉若愚:《酌中志》,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佚名:《萬法歸宗》,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劉宗周:《人譜類記》,中國古籍資料庫。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回》,臺北:三民書局,1970 年4 月初版。
(清)黃燮清:《倚晴樓詩集》,清咸豐七年(1857)刻本。
(清)黃燮清:《倚晴樓七種曲》,清咸豐七年(1857)刻本。
(清)陸繼輅:《洞庭緣》,清光緒六年(1880)嘉興鴛湖盛阜昌刻本。
(清)李漁:《閒情偶寄》,臺北:明文書局,2002 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注會評本》,臺北:里仁書局,1991 年。
(清)陸繼輅:《崇百藥齋文集》卷十四,《續修四庫全書》149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三泰:《大清律例彙輯遍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年,據清光緒二十九年刊本影印。
(清)黃周星:《制曲枝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清代傳記叢刊》104 綜錄類2,臺北:明文書局,1985 年。
(清)曹寅編:《全唐詩》,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2018 年7 月30日,中國古籍資料庫。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國古籍資料庫。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國古籍資料庫。
(清)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中國古籍資料庫。
(清)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戲劇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元鵬飛:《古典戲曲腳色新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年。
王國維:《論曲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臺北:臺灣書店,1998 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院文哲所,2005 年。
四川省川劇院研究室音樂組:《川劇高腔曲牌:第一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6 年。
左鵬軍:《近代傳奇雜劇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年。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 年。
朱守亮:《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
朱萬曙:《明清戲曲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朱一玄編:《聊齋志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年11 月第1版。
(法)西蒙˙波娃:《艱第二性—女人》,長沙:湖南文藝出版,1988 年3月。
何天傑:《聊齋的幻幻真真》,臺北:遠流,1990 年。
岑大利、高永建:《中國古代乞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李志遠:《明清戲曲序跋研究》,北京:知識產權,2011 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年。
李靈年:《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瀋陽:遼寧教育,1992 年。
李致編:《川劇傳統劇目集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杜建華:《〈聊齋志異〉與川劇聊齋戲》,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4 年。
沈新林:《同源而異派──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比較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年。
沈惠如:《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5 月。
宋俊華:《中國古代戲劇服飾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7月第1 版。
吳梅:《顧曲麈談》,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 年。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年。
林植峰:《聊齋藝術的魅力》,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年4 月第1 版。
佴榮本:《笑與喜劇美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年11 月。
周妙中:《清代戲曲史》,開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孟瑤:《中國戲曲史》第二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 年。
(日)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中國近世戲曲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施旭升:《戲曲文化學》,臺北:秀威資訊,2015 年1月。
胡連元:《美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許祥麟:《中國鬼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年12 月第1 版。
孫光浩:《聊齋志異是與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年。
陶君起:《平劇劇目初探》,臺北:明文書局,1982 年。
袁世碩、徐仲偉:《蒲松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袁世碩:《蒲松齡》,天津:新蕾出版,1993 年。
馬振方:《聊齋志異評賞大成》第一冊,臺北:建安出版社,1996 年。
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齡和《聊齋志異》》,北京:三聯書店,1994 年。
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齋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馬瑞芳:《聊齋誌異創作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 年。
(波蘭)格洛托夫斯基:《邁向質樸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 年。
張德成編:《川劇高腔樂府》,成都: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所,1978 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 年。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年。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年。
張敬、曾永義等著:《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張稔穰:《聊齋志異藝術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年12 月第1版。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 元明清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0年。
郭沫若:《文藝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年。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5 年。
陳芳:《晚清古典戲劇的歷史意義》,臺北:臺灣學生,1988 年。
陳芳:《清初雜劇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崔豹著、黃中模校:《古今注》,上海:中華書局,1936 年版。
陸又新:《聊齋誌異中的愛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年。
曹其敏:《戲劇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傅謹:《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正中書局,1991 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童祥銘編:《瀘州戲曲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92 年。
葉惠齡:《聊齋志異中鬼狐故事的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2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臺北:中華書局,1995 年。
董挽華:《從聊齋誌異的人物看清代的科舉制度和訟獄制度》,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3 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新北:臺灣商務印書,1988 年。
雷群明:《聊齋藝術談》,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年。
(英)愛德華˙摩根˙佛斯特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
趙景深、張增元編《方志著錄元明清曲家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年1 月第1 版。
劉炳照撰,蔡毅編著:〈玉獅堂傳奇後序〉,《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四)卷十四,濟南:齊魯書社,1989 年。
劉階平:《聊齋手稿與鑄雪齋鈔本研述》,臺北:臺灣中華,1983 年。
劉階平:《聊齋志異遺稿輯注》,臺北:臺灣中華,1969 年。
劉階平編注:《聊齋全集選注》,臺北:中華書局,1975 年。
劉復、李家瑞編。《中國俗曲總目稿》,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1 年。
蔣瑞藻編:《小說考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蔡相煇:《臺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1989 年。
蔡鐘翔:《中國古典劇論概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盧前:《明清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12 月臺二版。
韓鵬杰、朱金萍:《中國古代江湖騙子和騙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年。
聶石樵、鄧魁英:《古代小說戲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5 年。
藍慧茹:《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5 年。
羅敬之編著:《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 年9 月初版。
嚴福昌編:《川劇藝術引論》,成都:巴蜀書社,2000 年1 月。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關德棟、車錫倫編:《聊齋志異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顧俊:《中國古典小說戲劇賞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 年。
亞里斯多德著,傅東華譯:《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三、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周子瑜:〈試談川劇喜劇的特點〉,《南充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 年第1 期。
車錫倫:〈清代劇作家陸繼輅及其《洞庭緣》傳奇〉,《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 年 第3、4 期合刊。
吳瓊:〈中國戲曲劇本結構特點的形成與發展〉,《戲劇藝術》,1983 年第4期。
蔣星煜〈黃燮清及其《倚晴樓傳奇》〉,《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周子瑜:〈略談川劇喜劇審美效果的多樣性〉,《天府新論》,1986 年第1期。
馮建民:〈論程式與情感的同態雙向交感——戲曲藝術心理學枝談〉,《文藝研究》,1986 年第6 期。
王沂:〈論平面狀人物與立體狀人物〉,《劇藝百家》,1986 年第3 期。
斯卡尼科夫:〈劇場空間,戲劇空間,外在的戲劇空間〉,《戲劇》,1991年。
何長江:〈瀟湘神話與洞庭水府——洞庭湖浪漫文學及其文化透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 年第3 期。
毛德富:〈古代戲曲小說中女性三種婚戀心態闡釋〉,《戲曲研究》,1994 年第1 期。
劉宜芳:〈試論《聊齋志異》中夢的特質〉,《雲漢學刊》第2 期,1995 年6月。
張光興:〈蒲松齡與中國的「孝」文化傳統〉,《蒲松齡研究》1997 年第1期。
唐永嘯:〈川劇心理學及其表現心理探索〉,《四川戲劇》,1997 年第6 期。
唐思敏:〈川劇喜劇情節形態概說〉,《四川戲劇》,1998 年第2 期。
徐文明:〈《聊齋》中的妒婦與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蒲松齡研究》1999年3 期,總第33 期。
周企旭:〈川劇的美學本性與特徵〉,《四川戲劇》,1999 年第3 期。
胡潤森:〈戲劇時空論〉,《戲劇》,1999 年第4 期。
沈新林〈同工而異曲──中國古代小說、戲曲題材的相互為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 卷第1 期(2001 年3 月)。
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節觀念的變
化〉,《語文學刊》2002 年第6 期。
杜建華:〈藝術創造的積累與升華——從聊齋故事、清傳奇到川劇《碧波紅蓮》源流辨析〉,《蒲松齡研究》,2002 年第2 期。
李紅慧:〈善惡報應與女性關懷從劉清韻的聊齋戲談起〉,《江西社會科學》2002 年第10 期。
杜建華:〈川劇聊齋戲--聊齋文化的一個分支〉,《四川戲劇》,2002 年第3 期。
白燕:〈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中的悍婦妒女〉,《社會科學輯刊》2003 年第2 期,總第145期。
凍鳳秋:〈戲中「信物」〉,《戲劇之家》,2003 年第4 期。
杜建華:〈川劇聊齋戲的思想蘊涵〉,《四川戲劇》,2003 年第4 期。
夏春祥:〈「集體記憶」的記憶—臺灣社會中觀念接受史的考察〉,《文化研究學會》,2003 年。
劉春興、劉鳳偉:〈從清代聊齋戲看戲曲改編對小說素材的選擇性〉,《綏化師專學報》第24 卷第1 期(2004 年3 月)。
李祥林:〈川劇文學敘事的方式、立場和風格〉,《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1 期。
鄭秀琴:〈清代《聊齋志異》戲曲改編及其研究?述〉,《蒲松齡研究》2006年第4 期。
蔣維明:〈從乾隆朝後期一個「風絞雪」戲班看川劇的形成〉,《四川戲劇》,2007 年第3 期。
黃麗卿:〈變異與恆常:《聊齋誌異》思想的核心價值〉,《鵝湖》33 卷第8期,2008 年2 月。
陳英仕:〈論蒲松齡之折獄思想〉,《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6 期,2008年4 月。
鄭秀琴:〈論清代「聊齋戲」的改編〉,《戲劇文學》,2009 年第6 期。
馬燕:〈淺析「首因效應」〉,《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 年第11 期。
郭勇:〈晚清四川戲曲改良的歷史還原〉,《四川戲劇》,2009 年第1 期。
郝蔭柏:〈劇本˙戲曲與小說〉,《劇本》,2009 年第12 期。
蔣玉斌:〈清代「聊齋戲」對《聊齋志異》的正確與誤讀〉,《戲劇文學》2009 年第10 期。
似月:〈八年打磨磨好戲《柳毅傳書》書精品〉,《劇影月報》,2010 年第4期。
王家東:〈論中國式大團圓背後所隱藏的深刻社會悲劇性〉,《柳州師專學報》,2010 年第1 期。
楊寶春:〈聊齋戲的藝術形態研究〉,《蒲松齡研究》,2011 年第2 期。
許凈瞳:〈《洞庭緣》與《絳綃記》透露的文人心態〉,《劇作家》,2012 年第3 期。
張丑平:〈古代小說中愛情信物的文化內蘊與敘事意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2012 年第11 期。
賈寶玲:〈論戲曲中的大團圓結局〉,《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2012 年第7 期。
王定歐:〈川劇的文化成因與歷史演進軌跡〉,《四川戲劇》,2013 年第2期。
楊蕾:〈中國古典戲曲色彩傳達中的情感建構〉,《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13 年第2 期。
朱小波:〈《洞庭緣》與《絳綃記》改編研究〉,《青春歲月》2013 年第8期。
黃在敏:〈戲曲創作的立意、邏輯與結構〉,《福建藝術》,2013 年第2期。
杜建華:〈川劇劇目形成發展路徑探索〉,《四川戲劇》,2015 年第7 期。
付貴:〈談川劇高腔的飛句及犯腔〉,《四川戲劇》,2015 年第4 期。
劉燕萍:〈水神、溺籍與歷險——論《聊齋誌異˙織成》〉,《嶺南學報》,2016 年第3 期。
王衛平、陳廣通:〈宿命的悲劇——作為哲學范疇的宿命觀念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投射〉,《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6 年第1 期。
龔銳:〈四川方言中重疊構詞現象探析〉,《漢字文化》,2017 年第24 期。
張蓉:〈也談川劇幫腔的幾個重要作用〉,《四川戲劇》,2017 年第6 期。
陳歡歡:〈四川方言詞匯研究〉,《現代交際》,2018 年第4 期。
四、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排序)
洪白蓉:《幸福的祈思──中國龍女故事類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2001年。
王馨雲:《清代《聊齋》戲曲研究》,臺北:東吳大學,2004 年。
吳淑雅:《《聊齋誌異》勸善懲惡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6年。
劉思毅:《清代「聊齋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6 年。
胡東升:《清代聊齋戲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09 年。
劉芳:《聊齋戲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2012 年。
王哲偉:《聊齋誌異研究─從《聊齋誌異》看蒲松齡的社會批判觀》,臺北:中國文化大學,2014 年。
潘潔汶:《漢族洪水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論鯀禹治水神話及陷湖傳說》,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2013 年。
林怡安:《清代「聊齋戲」對小說的繼承與轉變》,高雄:高雄師範大學,2015 年。
五、網路資源
鳳凰衛視整理報導:〈從結婚自由到離婚自由:中國婚姻模式變遷〉,網址:
http://phtv.ifeng.com/hotspot/60hunyinbianqian/200908/0826_7898_132147
3.shtml 2018 年7 月30 日登錄。
指導教授 孫玫 審核日期 2018-8-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