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55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3 、訪客IP:18.218.48.62
姓名 劉翠玲(Tsui-ling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解放軍反教條主義鬥爭與軍內衝突之研究(1956-1958)
(The Study on Liberation Army’s Anti-Dogmatic Struggle and the Conflicts inside the Army)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中共建國後,為加速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遂開展學習蘇軍先進經驗的活動。但在學習蘇軍經驗中產生了「教條主義」偏差,軍中也因對「反教條主義」認知的不同,從意見的分歧上綱到「反教條主義」鬥爭,這些矛盾與衝突,又以南京軍事學院及訓練總監部的影響最大。
這場「反教條主義」鬥爭,是一把燒向解放軍軍事教育訓練和「現代化」、「正規化」建軍方針的無名火,大批軍事幹部遭到波及,軍隊建設事業受到嚴重的損害。身為建國後第一任國防部長,負責軍隊日常任務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是軍隊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推手,但在「反教條主義」後,改變了對建軍方針的看法,其在「反教條主義」鬥爭中的作為及看法,甚至間接阻礙了軍隊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發展。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是由彭德懷主持,原本會議的議題是想以整風整編的方式進行,而後議題轉變為「反教條主義」,彭德懷秉承毛意,甚至將鬥爭上升到兩條軍事路線鬥爭的高度,使鬥爭的影響層面嚴重化、擴大化,大批軍事將領,也因此在會議上,受到嚴厲的的鬥爭,最後演變為建國以來第一次軍內的鬥爭。
摘要(英) Abstract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RC, in an effort to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in Liberation Army’s construction, a campaign of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Soviet Army was launched. Nevertheless, such process of learning has drifted into a deviation of “dogmatism”. Inside the army, due to the different concepts of “anti-dogmatism”, the discrepancy in opinions has developed into the “anti-dogmatic” struggle. Among all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Nanjing Military Academy and the Department of Supervision and Training were impacted most.

In this “anti-dogmatic” struggle, a large number of military officers were involved and affected, as a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army was seriously damaged. Peng Dehuai, who was the first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se in PRC government, also hold the position of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and was in charge of army’s daily work. He was the key person to move the modern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in army’s construction. However, ever since the “anti-dogmatism” formed, Peng Dehuai has changed his point of view for the strategy of army’s construction. Moreover, what he has done in the “anti-dogmatic” struggle and his relevant opinions have indirect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in army’s construction.

In 1958, Peng Dehuai has hosted the enlarged meeting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riginally the aim of the meeting was to work out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of rect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however, later on the focus of meeting has turned to be the “anti-dogmatism”. Peng Dehuai, who intended to carry out Mao Zedong’s will, has even raised the struggle into the battling of two military lines and has enlarged the impact from the struggle into a severe level. A large number of military officers were therefore criticized and denounced harshly in this meeting, which has eventually turned into the first struggle inside the army in PRC history.

關鍵字(中) ★ 毛澤東
★ 彭德懷
★ 反教條主義
★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關鍵字(英) ★ Mao Zedong
★ Peng Dehuai
★ Anti-dogmatism
★ the enlarged meeting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1958
論文目次 章節目錄

摘要 i
章節目錄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二章 解放軍反教條主義背景之分析 21
第一節 國際因素 22
第二節 國內因素 29
第三節 邁向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軍 35
第四節 建軍路線的紛爭 43
第三章 解放軍內反教條主義鬥爭 61
第一節 南京軍事學院反教條主義的問題 61
第二節 訓練總監部反教條主義的問題 71
第三節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的召開 76
第四章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的波折 87
第一節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議題的轉向87
第二節 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後的發展 107
第三節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後的影響 111
第五章 結論 117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史料
1968年武漢群眾組織翻印,《毛澤東思想萬歲(1958–1960)》(內部學習資料)。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八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彭德懷傳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鄧小平大辭典》編委會主編,《鄧小平大辭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伯承,《劉伯承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二、年譜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燄主編,《彭德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劉繼賢主編,《葉劍英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

劉崇文、陳紹疇主編,《劉少奇年譜1898–1969》,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劉伯承傳編寫組,《劉伯承年譜(送審稿)》(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1983年)。

三、傳記、日記與回憶錄
丁盛口述、金光談話紀錄、余汝信整理編註,《落難英雄—丁盛將軍回憶錄》(香
港:星克爾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李作鵬,《李作鵬回憶錄》,下卷(香港:北星出版社,2011年)。

李德,舒雲編,《林彪日記》,下冊(香港:明鏡出版社,2009年)。

東方鶴,《上將張愛萍》,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邱會作,《邱會作回憶錄》,上冊(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1年)。

張宗遜,《張宗遜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

逢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949–1976》,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張震,《張震回憶錄》,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張震,《張震回憶錄》,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陳毅傳》編寫組著,《陳毅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程光,《歷史的回顧:邱會作與兒子談革命經歷與若干歷史問題》(香港:香港北星,2011年)。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粟裕傳》編寫組,《粟裕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彭德懷傳編寫組,《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楊得志,《楊得志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葉劍英傳》編寫組,《葉劍英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廖漢生,《廖漢生回憶錄(續)》(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劉伯承傳》傳編寫組,《劉伯承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劉漢,《羅榮桓元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蕭克,《蕭克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鍾期光,《鍾期光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

聶榮臻,《聶榮臻元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

四、專書
人民出版社編,《一代名將—回憶粟裕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丁家琪,《從少尉到元帥—中國元帥葉劍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丁凱文、司馬清揚合著,《找尋真實的林彪》(臺北:時英出版社,201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黨史重大事件述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回憶鄧小平》,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王亞志回憶,沈志華、李丹慧整理,《彭德懷軍事參謀的回憶:1950年代中蘇軍事關係見証》,(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偉、何念選,《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 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年)。

李智舜,《毛澤東與十大元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著者發行,華世出版社總經銷,1979 年)。

李澄、曉季、王立兵,《建國以來軍史百樁大事》(北京:知識出版社,1992年)。

邸延生,《歷史的真言—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紀實》(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年大事記1927-1987》(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

軍事歷史研究部、軍事圖書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第一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柳建輝主編,《中國共產黨史稿》,第8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

姜華宣主編,《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紀事(1921–200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袁偉主編,《毛澤東軍事活動紀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

郭化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大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楓,《四大野戰軍征戰紀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張萬和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張樹軍、史言主編,《中國共產黨重大事件實錄:紅色檔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馮建輝,《從陳獨秀到毛澤東:中共六任領袖新視角》(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程敏主編,《中國共產黨黨員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黃震遐,《中共軍人誌》(香港:當代歷史研究所,1968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楊鳳安、王天成著,《北緯三十八度線:彭德懷與朝鮮戰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

廖國良等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滕敘?,《風雨彭門:彭德懷家風、家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鄭文翰著,王焰、王亞志、王承光補注,《祕書日記裏的彭老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朋主編,《中共黨史口述實錄》(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10年)。

劉武生主編,《毛澤東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鞠開,《在跟隨粟裕的日子裡》(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五、英文專書
Frederick C.Teiwes&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rward,1955–1959(Armonk, N.Y.:M.E.Sharpe, 1999)

六、期刊
尹家民,〈1958:軍隊”反教條主義”風波中四大元帥〉,《湘潮》,期8(2008年),頁51–56。

王穎,〈1958中南海懷仁堂批判劉伯承時有人鼓掌〉,《文史博覽》,期11(2005年),頁6–11。

四季草廬,〈粟裕與彭德懷:因公失和卻不因私報復〉,《報刊薈萃》, 期5(2009年),頁18–19。

庄金興、夏明星,〈被譽為「諸葛先生」的”參謀上將”李達〉,《黨史博采》,期1(2005年),頁37–42。

朱啟友,〈毛澤東與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黨史研究與教學》,期1(2007年),頁23–36。

朱楹,〈粟裕大將蒙冤始末〉,《文史精華》,期12(2000年),頁4–10。

佚名,〈粟裕與陳毅、聶榮臻、彭德懷分歧與誤會始末〉,《黨史天地》,期1(2006年),頁53。

吳欣峰,〈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真相〉,《炎黃春秋》,期1(2004年),頁6–11。

李霄凌,〈"黨內的孫武”劉伯承〉,《縱橫》, 期10(2005年),頁33–38。

李新市,〈劉伯承創辦軍事學院:新中國軍隊走上正規化〉,《黨史縱覽》,期12(2012年),頁15–18。

李意根,〈紅四方面軍高級指揮員余天雲之死〉,《黨史縱橫》,期3(2010年),頁46–50。

孟東,〈軍委訓練總監部的建立與撤銷〉,《黨史博覽》,期10(2004年),頁49–52。

金風,〈劉伯承檢討前後的掌聲〉,《炎黃春秋》 ,期7(2005年),頁28–31。

周炳欽,〈蕭克將軍與共和國元帥的相識相交(續)〉,《百年潮》,期4(2009年),頁47–51。

林蘊暉,〈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紀實〉,《黨史博覽》,期3(2005年),頁4–9。

林蘊暉,〈朱可夫事件與彭德懷廬山罷官〉,《讀書文摘》,期1(2009年),頁30–34。

胡兆才,〈粟裕蒙冤昭雪的前前後後〉,《黨史文匯》,期11(2002年),頁11–16。

胡兆才,〈劉伯承被批判之前前後後〉,《黨史文匯》,期10(2001年),頁6–9。

柳績、李姜,〈試析大躍進運動的蘇聯因素〉,《黨史文苑》,期20(2007年),頁17–18。

容全堂,〈蕭克蒙冤30年的兩次平反〉,《黨史博覽》,期7(2012年),頁26–28、50。

馬宏驕,〈劉伯承元帥與1958年中央軍委”反教條主義”會議〉,《黨史文苑》,期6(2001年),頁26–27。

夏明星、華靈強,〈解放軍訓練總監部的反“教條主義”〉,《黨史博采》,期2(2009年),頁40–44。

師哲,〈波匈事件與劉少奇訪蘇〉,《百年潮》,期2(1997年),頁11–17。

高連升,〈淺析1958年解放軍反「教條主義」的鬥爭〉,《軍事歷史》,期1(1994年),頁7–10。

徐隧志,〈劉伯承與南京軍事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期2(1994年),頁37–44。

徐慶全,〈粟裕冤案平反的曲折歷程—訪粟裕夫人楚青〉,《炎黃春秋》,期2(2004年),頁1–7。

唐鴻毅,〈彭德懷和黃克誠〉,《文史月刊》,期4(2004年),頁6–12。

陶朱問、賀開利,〈劉伯承與彭德懷的是是非非〉,《書屋》,期3(2004年),頁20–26。

梁丞,〈粟裕大將的蒙冤與平反〉,《百年潮》,期8(1999年),頁4–10。

陳宇,〈彭德懷的軍事祕書談彭德懷〉,《軍事歷史》,期5(1998年),頁2–9。

陳金飛,〈從反對教條主義轉向批判修正主義-淺析匈牙利事件對毛澤東的黨內鬥爭思想的影響〉,《宜賓學院學報》,期6(2004年),頁17–20。

張馭濤,〈論我軍50年代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軍事歷史》,期2(1989年),頁3–7。

陳瑤,〈論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西安石油學院學報》,期3(2000年),頁53–57。

散木,〈“朱可夫事件”的漣漪〉,《同舟共進》,期3(2012年),頁52–56。

舒云,〈劉伯承和南京軍事學院〉,《黨史博覽》,期6(2001年),頁12–19、40。

賀吉元,〈毛澤東力批反冒進始末〉,《文史精華》,期1(2013年),頁19–22。

黃禹康,〈彭德懷與劉伯承的歷史誤會〉,《領導文萃》,期20(2010年),頁67–71。

黃禹康,〈一代”戰神”劉伯承掛印罷官揭祕〉,《湘潮》,期4(2007年), 頁35–38。

楊宗建,〈論毛澤東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分析和批判〉,《黨史文苑》,期12(2010年),頁28–30。

董保存,〈關於1958年反教條主義對蕭克將軍的訪談〉,《黨史博覽》,期2(2001年),頁9–15。

楊奎松,〈淺淡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 年),頁137–155。

翟清華,〈毛澤東與彭德懷學習蘇軍思想之嬗變〉,《南京政治學院學報》,期1(2001年),頁60–63。

趙泉鈞,〈兩種社會主義建設方針之爭:反冒進與反反冒進〉,《寧波大學學報》,卷9期4(1996年),頁49–57。

齊德學,〈彭德懷與1958年反教條主義鬥爭〉,《軍事歷史》,期5(1998年), 頁45–46。

潘宏,〈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反”教條主義”鬥爭原因及影響解析〉,《軍事歷史》,期2(2012年),頁30–33。

劉志青,〈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學習蘇軍的爭論與結局〉,《黨史博覽》,期1(2005年),頁4–10。

《劉伯承傳》編寫組,〈劉伯承元帥1958年前後〉,《黨史博覽》,期6(1996年),頁17–24。

蔡金剛,〈另類烈士:大校右派蔡鐵根〉,《炎黃春秋》,期9(2012年),頁32–39。

黎彥,〈1960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是非探析〉,《軍事歷史研究》,期2(1991年),頁55–68。

劉統,〈1958:反軍事教條主義的歷史真相〉,《同舟共濟》,期4(2010年),頁47–51。

劉統,〈彭德懷與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黨史天地》,期2(2001年),頁10–14。

劉普生,〈論毛澤東同教條主義的鬥爭〉,《湖南科技大學學報》,期1(2006年),頁23–27、95。

蔡曉銘,〈粟裕:第一大將從蒙冤到平反始末〉,《紅廣角》,期7(2011年),頁39–42、44。

劉彌群,〈20年心香一瓣告元戎,女兒眼中的元帥--我的父親劉伯承〉,《軍事歷史》,期11(2005年),頁52–55。

廬明添,〈從1957年蘇聯”反黨集團”事件看黨內鬥爭的教訓〉,《南平師專學報》,期1(2000年),頁4–7。

曉農、疆文,〈彭德懷劉伯承誤會與糾葛〉,《黨史文苑》,期1(2005年),頁26–32。

遲澤厚,〈關於《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真相》一文的補正〉,《炎黃春秋》,期5(2004年),頁62–63。

蕭克,〈建國後的第一次軍內大批判〉,《湖南文史》,期4(2004年),頁17–22。

蕭克,〈憶1958年軍隊反”教條主義”鬥爭〉《百年潮》,期2(1997年),頁4–10。

謝武申,〈”反教條主義運動"與劉伯承蒙冤〉,《黨史縱橫》,期11(2010年),頁34–37。

謝武申,〈”蕭克、李達反黨集團“冤案始末〉,《黨史縱橫》,期2(2011年),頁35–38。

鍾延麟,〈1958年鄧小平在解放軍「反教條主義」運動中之角色與活動〉,《中國大陸研究》,卷49期4(2006年),頁77–98。

蘇振蘭、夏明星,〈解放軍訓練總監部撤銷與反”教條主義”風波〉,《黨史博采》,期2(2009年),頁40–44。

顧保孜,〈第一個被錯誤批判的元帥-劉伯承〉,《領導文萃》,期2(2013年),頁52–56。

七、報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人民日報》,1949年9月30日,版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人民日報》,1955年2月9日,版2。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人民日報》,1956年4月5日,版1。

〈建軍新階段中政治工作的若干問題〉,《人民日報》,1956年9月24日,版5。

〈發動全民,討論四十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人民日報》,1957年11月13日,版1。

〈必須堅持多快好省的建設方針〉,《人民日報》,1957年12月12日,版1。

〈反對濫用紀律〉,《解放軍報》,1956年11月29日,版 1。

〈關於幾年來訓練工作的我見〉,《解放軍報》,1957年2月9日。

〈軍事學院反教條主義的過程表明〉,《解放軍報》,1957年4月4日,版1。

〈元帥和士兵的願望〉,《解放軍報》,1958年2月18日,版1。

〈把我軍辦成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我軍建軍39周年〉,《解放軍報》,1966年8月1日,版3。

〈用先進的軍事理論武裝指揮員的頭腦〉,《解放軍報》,1980年12月31日,版1。

〈追憶粟裕同志〉,《解放軍報》,1994年12月25日,版1、版2。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余天雲〉,《解放軍報》,2006年8月31日,版3。

八、學位論文
王天宇,〈中國近現代政治建軍思想探析〉,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王志嵩,〈中共中央軍委會變遷之研究(1949–197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宇松,〈中共軍事路線的轉變—黨內鬥爭所扮演的角色(1946–197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曾令勛,〈1954年至1965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設史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碩士論文,2000年。

程梁軍,〈中共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反教條主義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蔣虹萍,〈劉伯承與中共50 年代軍事路線紛爭之研究(1949–195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鍾延麟,〈重重帷幕後的總書記:鄧小平與「文革」前的中共政治(1956–196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九、網站
《百度百科》,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383.htm,2013年4月18日。

彭德懷,〈把我軍建設成為優良的現代化的革命軍隊〉《人民網》,
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26570/126575/8139064.html,2013年7月11日。

葉劍英,〈加?政治教育,抓緊軍事訓練〉《人民網》,
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118416/118419/6995137.html,2013年7月20日。

羅榮桓,〈繼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人民網》,
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99988/100014/9080107.html,2013年8月15日。

羅榮桓,〈對政治學院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幾次講話〉,《人民網》,
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99988/100014/9080104.html,2013年8月15日。
指導教授 齊茂吉 審核日期 2014-5-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