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5501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7 、訪客IP:18.225.255.134
姓名 黃美嬌(Mei-chiao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1950年代前期美國對中華民國之政策
(The U.S. Policy Toward the R.O.C. in the Early 1950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RUS)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因意識型態的對立,雙方陣營形成國際冷戰的
局勢。美國於戰後針對蘇聯集團採取圍堵政策,以防止共產勢力於全球擴張而危及美國
國家利益。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美國為避免中共加入蘇聯陣營,不願軍事援華,而對中華
民國的前途採取袖手旁觀的立場。
1950 年6 月韓戰爆發後,杜魯門(Harry S. Truman, 1884-1972)宣布中立臺海,避
免海峽兩岸另起衝突而危及美國西太平洋防線安全。為迫使中共同意韓戰停火,美國新
任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 1890-1969)於1953 年3 月聲明解除中立臺海。韓
戰後,中共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冷戰強敵。
杜魯門政府於韓戰期間為牽制中共武力,開始協助中華民國軍隊針對中國大陸沿海
島嶼進行突襲行動。中共為貫徹解放臺灣的目標並阻止中美雙方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於
1954 年對金門發動九三炮戰,引發臺海一次危機。艾森豪政府以中華民國政府同意聯合
國安理會停火案為條件,完成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宣示協防臺澎,扭轉了杜魯門
時代袖手旁觀的對華政策。
摘要(英) After World War II,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due to the ideological
antagonism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ld War
began. The U.S.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containment toward the Soviet Union
bloc to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sm from jeopardizing the U.S. national interests.
In 1949,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relocated to Taiwan. To keep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joining the Soviet Union bloc, the U.S. did not provide Taiwan with
military aid at the time, taking a hands-off posit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O.C.).
In June of 1950, the Korean War broke out. The U.S.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1884-1972) declared the neutralization of Taiwan Strait to avoid any armed hostilities in the
strait to secure the safety of the U.S. defense l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n March of 1953,
to for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C.) to concur on the armistice agreement of
the Korean War, Truman’s successor Dwight D. Eisenhower (1890-1969) issued a statement
to lift the neutralization of Taiwan Strait. After the Korean War, the P.R.C. became a great
power rival hostil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ar East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Truman government had been assisting the R.O.C. military to raid against the
P.R.C. along the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to concentrate the P.R.C. for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during the Korean War. To achieve its end of liberating Taiwan as well as to
obstruct the signing of 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O.C. and the U.S., the P.R.C.
bombarded Kinmen on September 3, 1954, setting off the First Taiwan Strait Crisis. On
condition that the R.O.C. government concurred on the truce negoti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the Eisenhower government eventually signed the Mutual Defense
Treaty with the R.O.C., declaring to assist in defending Taiwan and the Pescadores. Thus
the U.S. hands-off policy toward the R.O.C. set by the Truman government was
foundamentally changed.
關鍵字(中) ★ 冷戰
★ 圍堵政策
★ 韓戰
★ 臺海一次危機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關鍵字(英) ★ Cold War
★ policy of containment
★ Korean War
★ First Taiwan Strait Crisis
★ “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致謝………………………………………………………………………………iii
目錄………………………………………………………………………………iv
緒論………………………………………………………………………………1
第一章 國府遷臺初期之美國對華政策………………………………………13
第一節 冷戰與美國全球主義……………………………………………13
第二節 國府遷臺…………………………………………………………23
第二章 韓戰爆發後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36
第一節 韓戰爆發…………………………………………………………36
第二節 外島防禦問題……………………………………………………51
第三章 美國有條件協防臺澎…………………………………………………67
第一節 九三炮戰…………………………………………………………68
第二節 兩個方案…………………………………………………………78
結論………………………………………………………………………………94
徵引書目…………………………………………………………………………99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
一、史料
(一)FRUS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49, vol. 7, East Asian-Pacific Are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49, vol. 8,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8.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49, vol. 9,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4.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0, vol. 1,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Washington, D.C.: U.S. Printing Office, 1977.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0, vol. 6,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0, vol. 7, Kore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1, vol. 1,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9.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1, vol. 6, part 1, Asia and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7.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1, vol. 7, Korea and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2-1954, vol. 2,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4.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2-1954, vol. 5, Western Europe and Securit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2-1954, vol. 12,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4.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2-1954, vol. 14, China and Japan,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
The U.S. Dept. of State ed., FRUS, 1955-1957, vol. 2, China,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6.
(二)回憶錄
Acheson, Dean,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Inc., 1970.
Eisenhower, Dwight D., Mandate for Change 1953-1956: The White House Years.臺北:中
央圖書供應社,1963 年。
Truman, Harry S., Memoirs by Harry S. Truman, vol. 2, Years of Trial and Hop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
(三)政府文告:
Office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the U.S. Dept. of Stat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
22, No. 548.
Office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the U.S. Dept. of Stat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
22, No. 551.
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Harry S.
Truman: 1947.
Office of the Federal Register,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Harry S.
Truman: 1950.
二、專書
Kennan, George F., American Diplomac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Gaddis, John L.,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1941-1947.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Leffler, Melvyn P., The Specter of Communis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17-1953.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4.
Tsou, Tang,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5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
Lafeber, Walter, Richard Polenberg, Nancy Woloch, The American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1.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2.
中文部分:
一、史料
(一)史料彙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逢先知、金?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上冊。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年。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
出版社,1990 年。
(二)回憶錄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六分冊。北京:中華
書局,1988 年。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七分冊。北京:中華
書局,1988 年。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八分冊。北京:中華
書局,1989 年。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九分冊。北京:中華
書局,1989 年。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一分冊。北京:中
書局,1988 年。
二、專書
入江昭、孔華潤著,孔華潤主編,張振江、施茵、王琛譯,《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下
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年。
王功安、毛磊主編,《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 年。
王瑋、戴超武,《美國外交思想史:1775-2005 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
布魯斯‧康明思著,林添貴譯,《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了解的一段歷
史》(The Korean War: A History)。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年。
田興柱,《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五十周年紀念專輯)》。金門:內政部營建署金
門國家公園,2003 年。
吳昆財,《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對華主張之分析(1947~1950)》。新北市:花木蘭文化
出版社,2011 年。
沃爾特‧拉費伯爾著,牛可、翟韜、張靜譯,《美國、俄國和冷戰》。北京:世界圖書出
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年。
邵玉銘,《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80 年。
唐耐心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臺灣、香港與美國,1945 至1992》(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Uncertain Friendship)。新北市:新新聞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唐耐心著,林添貴譯,《1949 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關係大揭密》(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12 年。
徐焰,《台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1992 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
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臺北:中華日報社,1980 年。
陶涵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下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有限公司,2010 年。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出版,2011 年。
梁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年。
楊天石,《找尋真正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第二冊。香港:三聯書店,2010
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楊奎松、沈志華、李丹慧、牛軍撰稿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 年中蘇關
係若干問題再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年。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台
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11 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中國與俄共三十年經歷紀要》。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5
年。
關中,《美國外交與對華政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9 年。
關中,《意識型態和美國外交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年。
戴超武,《敵對與危機的年代——1954~1958 年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3 年。
三、期刊
王成勉著,〈馬歇爾與中國——國務卿任內之探討〉,《國使館館刊》,復刊第22 期,1997
年6 月,頁205-228。
王振華、張廣華,〈韋國清與奠邊府大捷〉,《炎黃春秋》,期10,1996 年,頁6-8。
沈志華,〈中共進攻臺灣戰役的決策變化及其制約因素(1949-1950)〉,《社會科學研究》,
期 3,2009 年3 月,頁34-53。
沈志華,〈求之不易的會面:中蘇兩黨領導人之間的試探與溝通——關於中蘇同盟建立
之背景和基礎的再討論(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1,2009
年,頁1-13。
杜念中,〈孫立人確實拍發了一通想要政變的密電——美國前國務卿魯斯克透露孫案秘
辛〉,《新新聞週刊》,(臺北)1990 年9 月10 日,頁24-26。
何迪,〈“臺海危機”和中國對金門、馬祖政策的形成〉,《美國研究》,期3,1988 年,
頁40-65。
屈山河,〈美國一度想在台灣搞政變——獨家報導美國中情局最新解密檔案有關孫立人
案的大發現〉,《新新聞周刊》,(臺北)1994 年2 月6 日,頁17-33。
青石,〈1950 年解放臺灣計畫擱淺的幕後〉《百年潮》,期3,1997 年,頁38-46。
青石,〈朝鮮停戰內幕——來自俄國檔案的秘密〉,《百年潮》,期1,1997 年,頁44-56。
周軍,〈新中國初期人民解放軍未能遂行臺灣戰役計畫的原因初探〉,《中共黨史研究》,期1,1991 年,頁67-74。
徐浤馨,〈日本吉田內閣期中國政策的原點——以「等距離外交」為探討對象〉,《國史
館學術集刊》,期18,2008 年12 月,頁165-188。
張偉,〈從解密檔案看新中國參加萬隆會議的準備〉,《百年潮》,期5,2005 年,頁65-70。
張淑雅,〈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一九五○年代中美結盟過程之探討〉,《歐美研究》,
卷 24 期2,1994 年6 月,頁51-99。
張淑雅,〈安理會停火案: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期22(下),1993 年6 月,頁61-106。
張淑雅,〈臺海危機前美國對外的政策(1953-19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期 23,1994 年6 月,頁295-330。
張淑雅,〈臺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期36,2001 年12 月,頁231-290。
楊奎松,〈新中國從援越抗法到爭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變〉,《中國社會科學》,期1,
2001 年,頁193-204。
魏良才,〈杜勒斯的信仰理念及其與1950 年代的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期 9,1992 年6 月,頁197-240。
四、專書論文
梅爾文‧萊夫勒著,陳兼、陳之宏譯,〈冷戰是如何開始的?〉,收入李丹慧主編,《國
際冷戰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103-112。
齊茂吉著,〈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入賴澤涵、于子橋主編,《台
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年,頁69-91。
戴超武著,〈中國、美國與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的結束〉,收入沈志華、唐啟華主編,《金
門:內戰與冷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年,頁158-181。
五、報紙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日報》,1949 年7 月1 日,版1。
周恩來,〈對杜魯門聲明的聲明〉,《人民日報》,1950 年6 月29 日,版1。
〈一定要解放臺灣〉,《人民日報》,1954 年7 月23 日,版1。
〈偉大的勝利,艱鉅的鬥爭〉,《人民日報》,1954 年7 月26 日,版1。
指導教授 齊茂吉 審核日期 2014-6-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