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許妤?(Yu-Sha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1962年七千人大會之研究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摘要
七千人大會是中共建國以來舉行規模最大的一次工作會議,且對後來的歷史走向有深遠的影響。中共中央領導人在會上坦率承認經濟決策與方針的錯誤,此會亦鼓勵發言,與會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毛澤東希望通過這種「出氣會」,解決上下通氣的問題。
劉少奇在會議上更公開表明連續三年的大饑荒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卻因此與毛澤東的看法產生了分歧。這些分歧點包括了在起草大會報告過程的意見不一、對形勢困難的估計不同、會後調整經濟措施的決心及對四清運動看法及做法上的分歧。而中共中央領導人對「三面紅旗」和當前經濟形勢問題認識的不一致,讓之後的經濟調整政策一度受阻。
會後,經濟調整工作雖扭轉了困難形勢,但在未能徹底糾正「左」傾思想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探索也產生了負面影響。這次會議對一些重大問題並未徹底解決,會議上的發言精神也沒有堅持到底,毛澤東與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及之後社會主義運動上的衝突,亦導致了路線鬥爭的升高及惡化,更為日後「文化大革命」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
摘要(英) |
Abstract
Seven Thousand People Congress was the greatest conventio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and it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hina. In the congress, the central leaders of CCP acknowledged the faults about the economic policies frankly. The congress encouraged the attendants to speak out which built a democracy atmosphere for criticism and self-criticism. Mao attempted to solve the economic problems through the meeting of venting resentment.
Liu Shaoqi reported frankly that the Three Year Great Famine was “three-tenths natural calamities and seven-tenths man-made disasters”, which was against Mao Zedong’s opinion on the issue. The discrepancies included the disagreement to Liu’s report, the different estimation toward economic situation, the varied determination of economic adjustment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actions about the Four Cleanups Compaign. The divergent opinions of the main leaders of CCP about the Three Red Banners and economic situation had once impeded the follow-up economic adjustment.
Although the economic situation had been fixed later,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congress failed to remove the extreme Left-wing politics thoroughly, it had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ongoing exploration of socialism. The congress didn’t solve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completely, and the discussion didn’t persistently carry out the congress spirit to the end. The conflict between Liu and Mao in the congress and in the later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enlarged the struggle between two Lines. As a result, the congress was one of the great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outbreak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關鍵字(中) |
★ 七千人大會 ★ 三面紅旗 ★ 大躍進 ★ 毛澤東 ★ 劉少奇 |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
章節目錄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辭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七千人大會召開的背景
第一節 經濟狀況的緊張…………………………………………………………………………14
第二節 政治情勢的發展…………………………………………………………………………28
第三節 糧食問題的告急…………………………………………………………………………39
第三章 七千人大會召開的始末
第一節 七千人大會的籌備過程 …………………………………………………………………………49
第二節 七千人大會召開的經過 …………………………………………………………………………56
第四章 七千人大會的影響
第一節 會議成果、局限性與啟示…………………………………………………………………………89
第二節 會議的後續發展及在經濟上的調整………………………………………………………98
第三節 毛澤東與劉少奇的衝突 …………………………………………………………………………109
第五章 結論 ………………………………………………………………………………127
徵引書目 …………………………………………………………………………………133
|
參考文獻 |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1961—196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1。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5。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20。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8。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10。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11。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13。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選集》,卷5。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卷7。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卷8。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文選》,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文選》,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論黨的建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研究組編著,《劉少奇(1898—196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逄先知、馮蕙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卷5。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崇文、陳紹疇主編,《劉少奇年譜(1898—1969)》,下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力平、馬芷蓀主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力平、馬芷蓀主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楊勝群、閆建琪主編,《鄧小平年譜(1904—1974)》,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佳木、劉書楷主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陳雲文選》,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 專書
丁抒,《人禍:「大躍進」與大饑荒》。香港:九十年代雜誌社,1997年。
丁凱文、司馬清揚,《找尋真實的林彪》。臺北,時英出版社,201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黨的文獻》編輯部編,《中共黨史重大事件述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1990.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1991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1949—198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凡西,《毛澤東思想論稿》。桃園:連結雜誌社,2003年。
王光美、劉源,《你所不知道的劉少奇》。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王駿,《毛澤東與中國工業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臺北:漢京出版社,1988年。
司馬清揚、歐陽龍門,《新發現的周恩來》。紐約:明鏡出版社,2009年。
李德、舒雲,《林彪日記》。紐約:明鏡出版社,2009年。
吳江,《政治滄桑六十年:冷石齋憶舊》。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江編,《〈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年。
吳冷西,《回憶領袖與戰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
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吳法憲,《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下卷。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發行,2008年。
宋連生,《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始末》。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沈志華,《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年。
李銳,《盧山會議實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冊。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
李安增,《歷史與經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當代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年。
李海文,《中共重大歷史事件親歷記:1949—1980》。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辛子陵,《毛澤東全傳(1959—1976)》。臺北:書華出版社,1993年。
林克、徐濤、吳旭君,《歷史的真實—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香港:利文出版社,1985年。
林蘊暉,《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1958—196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
林蘊暉、范守信、張弓《凱歌行進的時期》。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金沖及、黃崢主編,《劉少奇傳(1898—1969)》,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1949—1976)》,冊3。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1949—1976)》,冊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金沖及主編,《陳雲傳》,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金沖及主編,《朱德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馬齊彬、陳文斌等主編,《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89年。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3年。
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究中心輯,《中共機密文件彙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8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明顯,《晚年毛澤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錫文,《中國農村改革:回顧與展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清泉、宋廣渭,《陸定一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年。
陳曉農編纂,《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香港:陽光環球出版社,2005年。
張素華,《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
張樹德,《紅墻大事: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歷史事件真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張樹軍,《中國共產黨重大事件實錄:紅色檔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程中原,《張聞天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黃崢,《劉少奇一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黃崢,《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馮客(Frank Dikotter)著,郭文襄、盧蜀萍、陳山譯,《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臺北:INK印刻文學,2012年。
彭德懷傳記組著,《彭德懷全傳》,冊4。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葉匡政,《大往事:縱橫歷史解密檔案》。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楊先材,《共和國重大事件紀實》,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楊尚昆,《楊尚昆日記》,下冊。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下篇。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愛德加.斯諾(Edgar Snow)、賀和風譯,《漫長的革命》。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董邊、?德山、曾自,《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廖蓋隆,《黨史探索:歷史經驗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1954—1971)》。臺北:新新聞文化出版社,1997年。
劉武生,《「文革」中的周恩來》。香港:三聯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
劉武生,《周恩來的晚年歲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劉建祥,《你不知道的毛澤東晚年故事》。臺北:漢湘文化出版社,2005年。
錢庠理,《歷史的變局:從挽救危機到反修防修(1962—1965)》(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5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蕭冬連,《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年。
蕭冬連,《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8年。
總參謀部《羅瑞卿傳》編寫組編著,《羅瑞卿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羅平漢,《人民公社化運動始末》。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8年。
羅東進,《我的父親羅榮桓》。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費正清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關心譯,《毛澤東最後的革命》。香港:星客爾出版社,2009年。
蘇?康、羅時敘、陳政,《「烏托邦」祭》。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年。
龔育之,《龔育之自述》。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
三、 期刊
支中,〈“七千人大會”上的毛澤東、劉少奇及林彪〉,《縱橫》,期12,2000年,頁4-12。
王年一,〈文革漫談〉,《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97,2006年,頁36-54。
王素莉,〈七千人大會前的共識與歧見—一九六一年北京會議、廬山會議若干議題述評〉,《中共黨史研究》,期6,2012年,頁17-26。
王海光,〈張力與局限—七千人大會會議方式探析〉,《中共黨史研究》,期6,2012年,頁27—40。
王雙梅,〈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對執政黨建設的探索和發展〉,《黨的文獻》,期1,2003年,頁47-54。
王河,〈關於“七千人大會”的歷史思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期4,1993年,頁22-27。
王暘,〈對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思考〉,《張家口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期2,1995年,頁62-68。
王聿文,〈“七千人大會”五十周年的思考〉,《炎黃春秋》,期4,2012年,頁8-16。
古小丹,〈共和國決策者的自省—“七千人大會”紀事〉,《黨史縱橫》,期4,2002年,頁35-36。
王鵬、霞飛,〈陳雲在“文化大革命”中〉,《黨史博采》,期1,2005年,頁31-36。
申再望,〈青山無言─回憶父親李井泉〉,《黨史文苑》,期19,2009年,頁13—17。
朱佳木,〈紀念七千人大會 堅持和發展民主集中制〉,《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卷5期2,2012年,頁23-25。
安熠輝,〈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文史精華》,期1,2003年,頁11—15。
任全才,〈七千人大會”的主要歷史成果〉,《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期3,2000年,頁82-86。
任曉偉,〈“七千人大會”期間中國共產黨對黨內民主的思考〉,《科學社會主義》,期3,2012年,頁32-35。
吳冷西,〈同家英共事的日子(中)〉,《黨的文獻》,期5,1996年,頁79-86。
吳其樂,〈從“大躍進”的失誤看當前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性〉,《福建黨史月刊》,期10,1994年,頁35-38。
李艷,〈七常委與七千人大會〉,《黨史博覽》,期3,1995年,頁4-10。
李彥春,〈七千人大會的現代啟示錄〉,《黨建》,期9,2007年,頁54-55。
李靖炎,〈七千人大會的功績及其局限性〉,《炎黃春秋》,期8,2007年,頁3-9。
李曦沐,〈親聆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縱橫》,期11,2003年,頁13-14。
李建華,〈可貴的黨內集體自我監督精神—對黨的實事求是年“ 七千人大會”的回顧與思考〉,《天津黨校學刊》,期2,1998年,頁40-42。
李保文,〈一位老縣長憶“七千人大會”〉,《黨史文匯》,期3,2006年,頁41-45。
李生峰,〈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對執政黨建設的主要理論貢獻〉,《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期5,2011年,頁66-69。
汪文首;譚炳華,〈論毛澤東與劉少奇文革前在調查研究上的差異、原因與後果〉,《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2期3,2010年,頁3-5。
何雲峰,〈七千人大會與領袖接班人問題〉,《史學月刊》,期12,2007年,頁78-86。
何雲峰,〈從政治溝通視角看七千人大會〉,《長白學刊》,期1,2010年,頁134-139。
林蘊暉,〈論中國國情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兼評「『一窮二白』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中共黨史研究》,期1,2000年,頁92。
周燕,〈顧全大局的李井泉〉,《黨史博覽》,期11,2009年,頁29—35。
胡安全,〈“大躍進”之後的反思與總結—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探索〉,《歷史教學問題》期5,2003年,頁30—33。
范建明,〈〈20世紀60年代包產到戶實踐受挫原因析論〉,《求索》,期5,2004年,頁245-247。
唐正芒,〈糧食問題:七千人大會上的重要議題〉,《黨史博覽》,期12,2007年,頁13-16。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93,2006年,頁75-89。
翁有為,〈毛澤東晚年失誤與其階級鬥爭觀〉,《史學月刊》,期3(2000年)頁146-147。
孫鋼、孫東升,〈“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提出和貫徹〉,《黨的文獻》,期6,1990年,頁16—19。
徐珊珊,〈七千人大會與黨內民主精神的發揚〉,《西安社會科學》,卷25期4,2010年,頁38-40。
章重,〈信陽事件揭秘〉,《黨史天地》,期4,2004年,頁40—42。
曹應旺,〈經濟調整中的劉少奇與陳雲〉,《當代中國史研究》,卷13期2,2006年,頁82—87。
曹英,〈毛、劉分岐與“文革”的發動〉,《炎黃春秋》,期11,1998年,頁22-27。
陳永發,〈毛澤東與七千人大會:民主發揚還是文革預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69,2010年,頁127—169。
陳晉,〈七千人大會啟示談〉,《黨的文獻》,期2,2007年,頁82—85。
張金材,〈陳雲與西樓會議〉,《北京黨史》,期1,2011年,頁26-29。
張家康,〈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的歲月〉,《文史精華》,期235,2009年,頁4-10。
張富良、殷安陽,〈“七千人大會”—發揚黨內民主的典範〉,《廣西社會科學》,期5,2002年,頁198-200。
張明軍,〈關於“文革”史研究中幾個問題的再思考〉,《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卷33期6,2004年,頁45-48。
張曙明,〈七千人大會與中共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探索〉,《安徽史學》,期6,2005年,頁123-125。
張素華,〈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的共識與分歧〉,《毛澤東思想研究》,期14,2000年,頁81-84。
張新華,〈黨內民主:歷史經驗正確總結的基本前提—以“七千人大會”的文本為例〉,《重慶行政》(公共論壇),期4,2010年,頁86—88。
常志、鄭克卿,〈毛澤東與劉少奇分歧的由來和演變〉,《黨史博采》,期1,2005年,頁4-8。
項東民、安熠輝,〈吹響“大躍進”衝鋒號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文史精華》,期3,2011年,頁25。
曾成貴,〈劉少奇與“七千人大會”〉,《山西文史資料》,期5,2000年,頁4-6。
賀吉元,〈“七千人大會”內幕紀實〉,《黨史博采》,期8,2012年,頁26-29。
葉紅、謝艷、張同健,〈“文化大革命”起因探討—基於制度經濟學的制度缺失的視角〉,《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卷12期4,2012年,頁40-42。
楊明偉,〈“七千人大會”前後黨對形勢認識的反復—兼談周恩來的困難處境〉,《黨的文獻》,期5,1997年,頁40-44。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的檔案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頁148-154。
楊先材,〈劉少奇對六十年代調整的貢獻及其在調整思路上與毛澤東的差異〉,《中共黨史研究》,期1,1999年,頁56-62。
裴毅然,〈四千萬餓殍—從大躍進到大饑荒〉,《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106,2008年4月,頁46—47。
趙彩霞,〈論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對黨建設理論的歷史貢獻〉,《黨史文苑》,期14,2009年,頁27-28。
趙軍祥,〈彭德懷廬山會議被“罷官”的原因新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史學社會科學版)》,期6,1999年,頁47—50頁。
鄧力群,〈七千人大會到“西樓會議”〉,《當代中國史研究》,期5,1998年,頁1-15。
鄧克金,〈60年代初劉少奇對群眾路線的進一步總結〉,《長春大學學報》,期3,2004年,頁59—61。
樊安群,〈論周恩來在“七千人大會”上表態和檢討的重大作用—兼論周恩來與林彪表態之異同〉,《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0期4,2012年,頁22-26。
劉新起,〈我在縣長任上參加七千人大會〉,《檔案春秋》,期5,2012年,頁42—43。
劉祖蔭,〈毛澤東領袖群體的偉大風采—1962年七千人大會側記〉,《黨史縱橫》,期12,1993年,頁16-18。
劉明鋼,〈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複雜心路歷程〉,《黨史博采》(紀實),期8,2008年,頁9-12。
劉明鋼,〈七千人大會上的劉少奇〉,《文史精華》,期4,2008年,頁24-28。
遲愛萍,〈陳雲在七千人大會前後〉,《黨的文獻》,期4,2012年,頁58-63。
鍾延麟,〈鄧小平與七千人大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101,2007年,頁141-146。
蕭楠,〈也論“文化大革命”的起因〉,《經濟研究專刊》,期50,2009年,頁197-198。
蕭劍忠,〈黨內民主精神的弘揚—對七千人大會的再認識〉,《世紀橋》,期3,2002年,頁8—10。
韓福東,〈一封檢舉信:七千人大會的意外與轉折〉,《中國新聞周刊》,期8,2012
年,頁84-86。
藍桂英,〈呼喚求實精神—“三分天災,七分人禍”辨析〉,《福建黨史月刊》,期11
,1998年,頁32-34。
蘇華,〈關於“七千人大會”前後的一些回憶—袁寶華同志訪談錄〉,《黨的文獻》,期1,2006年,頁13-16。
歐陽雪梅,〈劉少奇與西樓會議〉,《湘潮》,期7,2011年,頁8-11。
四、 論文
邱柏誠,〈人民公社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12年。
吳真瓊,〈中國大陸所有制觀念之演變—以「人民公社」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吳繼平,〈七千人大會存在歷史局限性原因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耿淑,〈1962年七千人大會若干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世熒,〈中共內部政治衝突—劉少奇事件個案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麗,〈七千人大會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陳志杰,〈毛澤東與劉少奇關係研究1949—1954〉,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楊筑?,〈毛澤東晚年發起之政治運動研究(1972—1976)〉,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13年。
蔡美卿,〈毛澤東與劉少奇的合作與衝突(1937—1968)〉,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11年。
謝曲治,〈中共九大前後政治局勢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2008年。
五、 報紙
社論:〈發動全民四十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人民日報》,1957年11
月13日,版1。
社論:〈今年夏季大豐收說明了什麼?〉,《人民日報》,1958年7月23日。
社論:〈土洋並舉是加速發展鋼鐵工業的捷徑〉,《人民日報》,1958年8月8日。
譚震林:〈論我國今年夏季的空前大豐收〉,《人民日報》,1958年8月11日,版1。
六、 公報
〈農業部關於1958年夏收糧食作物生產的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58年第26號(總號153)。
七、 光碟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6年。
八、 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網站:
http://www.hprc.org.cn/gsyj/zhutiyj/qqrdh/lswx/201201/t20120109_176598.html。
《中國政府網》網站:
http://www.gov.cn/test/2008-06/05/content_1006843.html。
《人民網》網站:
http://ccp.people.com.cn/BIG5/33837/2534789.html。
|
指導教授 |
齊茂吉
|
審核日期 |
2014-6-5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