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55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34.104.173
姓名 蔡靜月(CHING-YUE TS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苗栗山腳公學校之研究(1912-1945)
相關論文
★ 消極治臺論之商榷-大清帝國治臺政策再審視★ 戰後臺灣登山活動之研究
★ 日治時期的台灣留日美術家-以東京美術學校為研究中心★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與回應-以新莊郡為例
★ 從茶箍到雪文─日治時期台灣肥皂之研究★ 近代日本農場試驗與稉稻在台開展之研究
★ 戰後台灣初等音樂教育之研究—以音樂教科書為分析場域(1952-1968)★ 廣告與國家:戰後臺海兩岸主要報紙醫藥廣告之研究(1949-1966)
★ 戰後初期《國語日報》之研究(1948-1954)★ 民國東南沿海海盜之研究(1912-1937)
★ 日治時期桃園龍潭公學校之研究★ 戰後台灣國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的編寫與分析
★ 戰後臺灣海域海洋污染及政府因應措施之研究(1950-2001)──以輪船海難為例★ 桃園市新坡國民小學之研究(1923-2013)
★ 臺灣初等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發展:以臺南師範學校為例(1899-1987)★ 日治時期臺灣學童沙眼防治之研究-以體檢制度、衛生用水及醫療資源為分析場域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本文以日治時期苗栗二堡山腳公學校(今苗栗縣立山腳國小)為研究主體,從山腳公學校的發展、學生的來源與表現、教師的表現與宿舍記憶等三方面進行探討。
第一章「山腳公學校的發展」,旨在介紹教育政策變化、學校沿革發展、課程活動實施及皇民化時期的學校發展概況;由山腳公學校的創立過程可見學校運作與政府教育政策息息相關。配合公學校的進行,相關的課程活動也因而開始在臺灣推行,一改臺灣自清領時期以來的傳統教育方式,新式教育下的模式逐漸滲透至臺灣社會,漸漸改變教育場域。
第二章「學生的來源與發展」,以學籍資料進行學童改姓名與未來志向之統計分析,並探討畢業生成就表現與校園生活回憶;自1918年到1945年學籍資料簿中家長職業欄歸納出,山腳地區以農業人口為主,另以學生的未來志向發展資料可見比例最高是繼續升學,或可說明農家子弟在新式教育下希望藉由教育改善未來出路的抉擇。
第三章 「教師的表現與宿舍記憶」,對教師來源與發展進行探討,並說明臺日籍教師形象與教職員宿舍生活概況;日治時期公學校學生,多數對於老師形象抱持肯定,且不分臺日籍教師。以山腳公學校為例,根據訪談資料可見多數學生對臺日籍教師的印象是教學認真負責、嚴守道德操守的形象。
摘要(英)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d on Miaoli Erbao Shan Jiao National School (so-called Miaoli Shan Jiao Elementary School today) as a studying case. We discuss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 Jiao N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ource and performance, teachers’ performance and dormitories’ memories.

In Chapter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 Jiao National School, we introduced the changes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e execution of the course activiti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Kominka Policy. Due to the progress of national school, the related course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accordingly. Therefore, the style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Qing dynasty was changed. The new style of education had gradually permeated through the Taiwan community and changed the education area.

In Chapter 2, the Students’ Source and Performance, we analyzed the students’ database regarding the renamed names and the future plans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and memories in the school for the graduated students as well. We summarized the vocations for the students’ parents with the students’ database from 1918 to 1945. We found that the people in the Shan Jiao area were mainly working on agriculture. In addition, there were high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from the students’ future plans. Therefore, the data proved that the students under agricultural parents hoped to improve their career selections through the new style of education.

In Chapter 3, the Teachers’ Performance and Dormitories’ Memories, we discussed the teachers’ source and progress. Furthermore, we described the teachers’ images from Taiwan and Japan and the life status in teachers’ dormitories. The students in national school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ere mostly positive for their teachers’ images, no matter whether they were from Taiwan or Japan. For instance, the teachers’ images from the most students in the Shan Jiao National School were teaching hard and following the morals.
關鍵字(中) ★ 山腳公學校
★ 皇民化政策
★ 教師形象
★ 日式宿舍群
關鍵字(英) ★ Shan Jiao National School
★ Kominka Policy
★ Teachers’ Images
★ Japanese-style
論文目次 目錄
頁次
緒論………………………………………………………………… 1
第一章 山腳公學校的發展………………………………………… 18
第一節 教育政策的演變與學校發展…………………………… 18
第二節 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 ………………………………… 27
第三節 皇民化時期的展現 …………………………………… 34
第二章 學生的來源與表現 ……………………………………… 38
第一節 學籍資料的分析 ……………………………………… 38
第二節 畢業生的進路…………………………………………… 53
第三節 校園生活的回憶………………………………………… 59
第三章 教師的表現與宿舍記憶…………………………………… 64
第一節 教師的來源與異動 …………………………………… 64
第二節 教師的形象與表現……………………………………… 77
第三節 教師及家眷的宿舍經驗與記憶………………………… 82
結論…………………………………………………………………… 90
參考書目……………………………………………………………… 95
附錄一………………………………………………………………… 99
附錄二…………………………………………………………………100
附錄三…………………………………………………………………101
附錄四…………………………………………………………………104
附錄五…………………………………………………………………10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一般史料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8-1921年。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6年。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16-1944年。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灣支社,1942年。
中村文生編,《在臺の信州人》,臺北:日本公論社臺灣支局,1925年。
太田肥洲,《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臺北:臺灣評論社,1940年。
王志宇,《苑裡鎮志‧政事篇》,苗栗:苑裡鎮公所,2002年。
王振勳,《苑裡鎮志‧土地篇》,苗栗:苑裡鎮公所,2003年。
谷元三,《大眾人士錄-外地海外篇》,東京:帝國祕密探偵社,1941年。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高木正信,《新竹大觀》,新竹:臺灣經世新報新竹支局,1928年。
陳運棟,《重修苗栗縣誌‧人物志》,卷32,苗栗:苗栗縣政府,2005年。
鳥居兼文,《芝山嚴史》,臺北:芝山巖史刊行會,1932年。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黃鼎松,《重修苗栗縣志‧人文地理志》,卷4,苗栗:苗栗縣政府,2005年。
黃麗鈴,《山腳國小九十週年紀念專輯》,苗栗:山腳國民小學,2002年。
臺灣總督府,《建功神社誌》,臺北:臺灣總督府,1928年。
臺灣總督府,《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1911 年。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

二、專書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 年。
吳文星、周婉窈、許佩賢、蔡錦堂、中田敏夫、富田哲等編,《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林玉体,《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出版社,2003年。
林呈蓉,《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林茂生,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
有限公司,2000年。
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
會,1999年。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1993年。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 年。
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新北:東村出版
社, 2012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文化事業公司,2005 年。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苑裡鎮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工作報
告書》,苗栗:苗栗縣文化局,1997年。
彭煥勝主編,《臺灣教育史》,臺北:麗文出版社,2009年。
臺灣教育會著,許錫慶譯,《臺灣教育沿革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0年。
鄭政誠,《南臺灣的師培搖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年。
鄭麗玲,《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臺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15年。

三、期刊雜誌與論文
王錦雀,〈日本治臺時期殖民與教育政策之演變〉,《公民訓育學報》,第11
輯,2002年2月,頁131-158。
何治萱,〈從書院教育到公學校教育:清末到日治時期苗栗地方社會的變遷
(1889-1927)〉,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論文,
2009年。
何憶如,〈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教育之議論),收錄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
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
館,1997年,頁153-164。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
科書的分析〉,收錄於氏著,《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
集》,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頁215-294。
胡博荏,〈日治時期桃園龍潭公學校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年。
徐輝閔,〈日治時期舊城公學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許佩賢,〈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地方青年教師的「發達之路」及其限制―以張
式穀的軌跡為中心〉,《新史學》,第24卷第3期,2013年9月,頁135-
183。
許佩賢,〈日治時期的公學校畢業生與臺灣社會〉,《國史館館刊》,第41期,
2014年9月,頁133-156。
陳秋月,〈日治時期新竹公學校學籍介紹〉,《竹塹文獻》,第31期,2004年12
月,頁39-49。
黃詩蘋,〈1920年代公學校的學習樣態-以1920年新竹公學校的學籍簿為中
心〉,《竹塹文獻》,第31期,2004年12月,頁50-63。
謝佩錦,〈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教師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班論文,2005年。

四、口述訪談
朱輝村訪談稿,訪談地點:朱輝村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3月13日。
邱金榮訪談稿,訪談地點:邱金榮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1月16日。
陳世榮訪談稿,訪談地點:陳世榮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1月23日。
葉文輝訪談稿,訪談地點:葉文輝自宅,訪談日期:2015年3月5日。
鄭基松訪談稿,訪談地點:鄭基松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1月23日。
鄭蒼意訪談稿,訪談地點:鄭蒼意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3月20日。
戴瑞安訪談稿,訪談地點:戴瑞安自宅,訪談時間:2015年1月16日。

五、書信稿
林恭敏書信稿,2006年6月7日。
張承中書信稿,2007年2月2日。
詹阿清書信稿,2007年2月2日。
劉鐵樹書信稿,2002年。
譚蘭興書信稿,2006年11月28日。
指導教授 鄭政誠 審核日期 2015-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