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356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37.192.3
姓名 李文美(Wen-me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環境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國小六年級學生實施河川環境教育課程之學習成效探討-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
(Studying the Learning Effect of Implementing Riv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n Sixth Graders– A Case in TaoyuanCountyElementary School)
相關論文
★ 中國塵霾長程傳輸對臺灣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的影響★ 高級中學學生「環境教育認知」評估之研究
★ 以高級氧化程序礦化水中對-硝基苯酚之研究★ 中南半島生質燃燒於長程傳輸路徑上之光學與化學特性探討
★ Wind Power Assessment for the Bay Islands, Honduras★ 評估未來臺灣再生能源發電之供電特性
★ 顯影去墨(膜)廢液前處理之研究★ 數值風場改進及其應用於都市風能評估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利用自編的「國小六年級學童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進行前、後測,以分析、探討河川環境教育課程的學習成效。研究過程採準實驗研究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共有三個組別,實驗組1參與台灣河川環境教育課程與在地老街溪環境教育課程,實驗組2參與台灣河川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控制組則只是進行一般的教學。
經由前、後測統計分析,本研究結論共有以下六點: 1. 學童主要獲得河川保育知識的來源是老師課外補充;2. 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知識有顯著影響,課程中如果增加在地教學與戶外教學,讓學習與生活經驗更貼近,學習效果會更佳;3. 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態度有顯著影響,實驗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童的保育態度更正向積極; 4. 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行為有顯著影響,參與河川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是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河川保育的行動力;學童能對所得的河川保育概念轉換為宣導與分享的積極行動;5. 影響學童河川保育知識的變項為「母親教育程度」;影響學童河川保育態度的變項為「性別」、「環保活動的經驗」;影響學童河川保育行為的變項為「環保活動的經驗」;6. 學生在河川環境教育課程的實施之後,其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間的相關分析,呈正相關。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以供國小未來河川環境教育實施之具體參考及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is tostudy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a teaching experiment which implemented river environment education on the sixth graders. The experiment utilized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executed pre and post of river conservation lessons. The questionaaires were designed in terms of riv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The research process is a quasi-experiment which adopted nonequivalent pretest and posttest. Those six grad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one experienced self-designed Taiwan and in-place Laojie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ssons; group two only took part in the self-designed Taiwan riv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sson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accepted general environmental less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o and post tests, six conclusionswere made as follow. For the sixth graders, first, the main source of riv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was obtained from teachers’ extra curricular supplements in school. Second, river conservation cours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acquisition of relevant knowledge. The neighbornood on-site teaching could make learning and living closer and therefore benefit the learning effect. Third, river conservation course obviousl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attitude for participating students who became more positive and enthusiastic about the river conservation affairs.Fouth, river conservation course has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 behavior towards river conservation acting. The lessons can lead the studentsto actively paticiapting activities about the river conservation. The concept of river conservation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practical behavior by propagating and sharing. Fifth, as for thos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learning, it is found that mother’s education level would influence the acquisition of riv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for those students; 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and the experience of environmental activity would influence the attitude about river conserva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environmental activity is the key to influence the behavior toward river conservation. Las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conservation lesson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in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for paticiapt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our concrete research 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n primary schools and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future relevant studies.
關鍵字(中) ★ 河川環境教育
★ 國小六年級
★ 河川保育知識
★ 態度
★ 行為
關鍵字(英) ★ Riv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sixth graders
★ riv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 Attitude
★ Behavior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前言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第二章文獻探討 3
2.1環境教育 3
2.1.1環境教育的定義 3
2.1.2環境教育源起與發展 6
2.1.3九年一貫課程中的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與內容 6
2.1.4環境教育課程教學法 26
2.2河川環境教育與課程 32
2.2.1河川的重要性 32
2.2.2河川環境教育課程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 43
3.1研究流程與設計 43
3.1.1實驗設計 45
3.1.2研究假設 45
3.2課程設計 48
3.3研究對象 51
3.3.1預試樣本 51
3.3.2研究樣本 51
3.4問卷編製 53
3.4.1問卷初稿內容 53
3.4.2預試問卷編寫 54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分析 67
4.1敘述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67
4.2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2
4.2.1學童性別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2
4.2.2學童父親教育程度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3
4.2.3學童母親教育程度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4
4.2.4學童是否居住學區內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5
4.2.5學童是否曾經參與過環保活動與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關係 77
4.3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知識之影響 79
4.3.1河川保育知識結果整體分析 79
4.3.2河川保育知識各面向結果分析 83
4.3.3河川保育知識量表答對率分析 89
4.4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態度之影響 92
4.4.1河川保育態度結果整體分析 92
4.4.2河川保育態度各面向結果分析 96
4.5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河川保育行為之影響 102
4.5.1河川保育知識結果整體分析 102
4.5.2河川保育行為各面向結果分析 106
4.6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性討論 111
4.6.1河川保育知識構面與各面向間的相關程度 111
4.6.2河川保育態度構面與各面向間的相關程度 112
4.6.3河川保育行為構面與各面向間的相關程度 113
4.6.4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三者之間相關程度 11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17
5.1 結論 117
5.2 建議 120
5.2.1對於學校實施河川環境教育的建議 120
5.2.2未來研究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一、古書 123
二、中文文獻 123
三、英文文獻 133
附錄 135
附錄一河川環境教育課程教案 135
附錄二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學習單 149
附錄三專家名單 161
附錄四專家效度問卷 162
附錄五預試問卷 178
附錄六正式問卷 187
附錄七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剪影 194
附錄八外審委員意見回覆表 203
附錄九口試委員意見回覆表 207
參考文獻 一、古書
1.〔清〕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刷館,1983。
2.〔宋〕蘇軾:《蘇東坡集》,台北:台灣商務印刷館,1968。
二、中文文獻
(1)期刊
1. 王順美譯(1989):全球河川環境教育工作網(Stapp演講稿),環境教育研討會專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50-51。
2. 王鑫(1989)。環境教育及戶外教學活動設計舉例。環境教育季刊,2,63-69。
3. 王鑫 (1998)。我國環境簡史。全國環境教育計畫整合及推行計畫報告書。台北: 中華民國環境協會。
4. 石明卿(1989)。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265-318。
5. 李永展 (1991)。環境態度與保育行為之研究: 美國文獻回顧與概念模式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6,73-98。
6. 李玲玲、楊育昌 (2002)。台灣水資源政策之探討。節約用水季刊,28,23-27。
7. 汪靜明(1990)。國內環境教育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15-22。
8. 汪靜明 (1995)。河川環境教育理念─建構台灣河川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育季刊(25):19-37
9. 汪靜明 (1996)。台灣中部區域環境教育課程及推動政策。環境教育季刊,29,2-16。
10. 汪靜明(1999)。水資源環境教育的理念。水資源管理季刊,5,63-70。
11. 汪靜明 (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12.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13. 汪靜明(2004)。河川生態工法之生態評估原理。水資源管理會刊,6(2),14-24。
14. 汪靜明(1999)。台灣河川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9,7-22。
15. 汪靜明、葉國樑、杜銘章 (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北區中等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計畫實施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16. 周儒 (199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現代教育論壇(三): 環境教育國小階段之角色探討,18-21。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立教育資料館。
17. 周儒、黃淑芬(譯) (1994)。Thomas J.Rillo著。戶外教育的真義。環境教育季刊,20,52-63。
18. 邱秀玲(1998)。以STS教育實踐生活科技課程。台灣教育,575期,45-51。
19. 高翠霞(1988)。環境教育之理念。環境教育季刊, 3, 8-11。
20. 張子超 (2000)。國民小學實施環境教育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32,31-34。
21. 許世璋 (2005)。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著重於城鄉間與世代間之比較。環境教育學刊,13(4),441-463。
22. 陳文典(1998)。STS 理念下的教學。台灣教育,575,p.10-19。
23. 游家政 (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對教師的衝擊。發表於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主辦之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學術研討會,台灣花蓮。
24. 黃政傑 (1988)。台灣地區國小、高中、大學學生環境意識之調查研究。台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5. 黃乾全(1991)。學校環境教育之探討。健康教育,67期,54-55。
26. 黃萬居、黃詩惠、楊宇婷 (2008) 運用STS教學將環境教育融入國小生活課程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12 (9) 19-36。
27. 黃鴻博(1998)。以STS教育理念改進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12期,3-17
28. 楊冠政(1992)。環境行為相關變相之類別。環境教育,15,10-24。
29. 楊冠政 (1995)。環境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20,1-33。
30. 楊冠政 (1997)。環境教育簡介。科學教育月刊,2,4-9。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出版。
31. 楊冠政、蕭次融、呂光洋、Stapp,W.B.(1991)。台灣河川環境教育模式及評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1-0421-S003-001-Z),未出版。
32. 劉美慧 (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199。
33. 歐用生 (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22-32。
34. 歐用生 (2002)。讓知識與統整課程交心--設計有學術生命力的統整課程。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主辦:優質教育基金學校統整課程經驗交流。
35. 歐姿妤、翁瑞禧、黃貞觀 (2010)。環境教育課程對專科學生環境保護認知與態度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7:1-20。
36. 歐陽嶠暉(1992)。環境保護教育邁向新里程。環境工程會刊,3(1),16-18。
37. 蕭新煌 (1991)。水的聯想--台灣民眾對水的認知、態度與行為。收錄於蕭新煌等著,水的關懷: 河川環境與水源保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時報。
38. 謝瑞麟、李至倫 (2002)。國家政策論壇。河川環境分區管理,2(1),184-189。
39. 蘇宏仁 (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2-12。
2.書籍
1. 方潔玫(譯) (2005)。Joseph Cornell著。共享自然的喜悅。台北:張老師。
2. 王佩玲 (2011)。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反思教學篇。台北:天空數位圖書。
3. 王美芬、熊召弟 (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4. 王家祥、張美惠(譯) (2005)。Joseph Cornell著。與孩子分享自然。台北:張老師。
5. 王惟芬(譯) (2012)。The Atlas of Wate Maggie Black、Jannet King 著。水資源地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 王漢泉 (2006)。臺灣河川生態全紀錄。台北:展翊文化出版社。
7. 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1992)台灣河川生態與污染。台北縣: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檢驗所。
8.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 汪靜明 (1990)。河川生態保育。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0. 周儒、呂建政(譯)(1999)。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 E. L. 著。戶外教學。台北:五南。
11. 金恆鑣(譯)(2002)。約翰‧雷恩著。拯救鮭魚736 :一條見證水域生態危機的魚。台北:新自然主義。
12.張子超主編 (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師大書苑。
13.張志傑 (1994)。環境生態學。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4.張春興 (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15.教育部 (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16.郭生玉 (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出版社。
17.陳伯璋 (1986)。教育研究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出版社。
18.陳伯璋 (1998)。潛在課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19. 楊冠政 (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20. 楊冠政 (1998)。環境教育。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明文書局。
21.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Glynn S.M., Yeany R.H., & Britton B.K. 著。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22. 劉佩雲、簡馨瑩(譯) (2003)Beau Fly Jones, Claudette M. Rasmussen, and C Moffitt 著。問題解決的教與學。台北:高等教育。
23. 樓基中 (2010)。水資源與環境保護: SOS環保救地球。台北:五南出版社。
24. 歐用生 (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25. 歐陽嶠暉 (1900)。水世紀-水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26. 歐陽嶠暉等(1995)。水世紀﹘水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27. 歐陽嶠暉、曾迪華、廖述良、吳瑞賢、張添晉(1997)水資源利用與保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8. 蘇宏仁等 (2012)。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台北市:華杏出版機構。
29. 行政院環保署(2010)。環境教育。http://l aw.moj .gov. tw/News /news_detail .


3.論文
1. 毛群欽(2003)。大高雄地區國中小學生環境態度與水汙染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2. 王怡文 (2012)。在地化環境特色水資源數位遊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水資源保育態度與水資源保育行動之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 王承斌(1993) 。國中工藝科環境教材之內容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4. 王建仁 (2012)。石門水庫集水區內水資源教育與國小學生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縣後山四校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5. 王財隱 (2003)。中部地區國小學生環境災害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颱風、地震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6. 王惠玲 (2012)。國小低年級校園環境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7. 王雅珍 (2004)。台北市自來水園區戶外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對象。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8. 江慧如 (2012)。環境教育融入七年級地理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八德埤塘生態公園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9. 何穗青 (2012)。國小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10. 余興全 (1984)。國民中學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1. 呂文雄(2006)。澎湖地區國小學生對環境問題認知與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市。
12. 巫淑梅(2004)。國小水資源保育教學活動之實施極其成效評鑑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13. 李明相 (2007)。桃竹苗地區綠色學校國小學生對環境之是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的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14. 李郁美 (2013)。小學如何推展河川教育?以萬年溪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15. 李蔓麗 (2012)。國小學童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台中市龍津國小四年級為例。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16. 沈廣域(2002)。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17. 林佩舒(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澄清湖與鳥松濕地鄰近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18. 林坤蓉(2002)。水資源教育價值澄清教育效果之研究~以水資源保護區內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9. 林炯旻 (1996)。水里溪集水區國民小學水土保持試驗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20. 林美慧 (2006)。景美溪下游河川環境保育歷程及其發展策略規劃。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1. 林美蘭 (2013)。水資源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22. 林淑慧 (2006)。環境議題實驗教學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3. 林詠勝(2003)。國民小學水資源教育試驗研究--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24. 林齊誠 (2009)。現行國民小學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用書中環境教育融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5. 柯俊欽(2004)。南投縣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意向之調查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6. 涂智慧 (2011)。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27. 張文智 (2003)。國民小學中上年級學童河流地貌概念及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28. 張春莉 (1995)。河川環境教育內涵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9. 張真嫚(2002)。環境公民教育歷程之探討--以國小學生校園惜水行動研究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30. 張淑娟 (2002)。國小學童生活用水知識、態度與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31. 張凱倫 (2002)。國小學童對水的三態變化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32. 莊英慧 (2006)。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3. 許慧蓁 (2012)。宜蘭國小教師運用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環境教育的意願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34. 郭儒峰(2006)。以高屏溪為例進行河川環境教育教學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35. 陳國欽(2010)。運用Web Quest於國小五年級進行石門水庫水資源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6. 陳雪芳 (2012)。屏東縣國小實施海洋教育之成效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37. 陳朝堂 (2004)。溫寮溪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動技能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38. 陳瑞燦(2005)。河溪生態工法融入小學環境教育議題之研究-以舊濁水溪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39. 陳慕雪(2009)。STS本位之河川保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教育分項能力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40. 陳麗娥 (2008)。九年一貫課程國小國語教科書中環境教育議題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41. 曾錦斌(2006)。環境教育融入高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河川」議題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2. 黃月美 (2012)。國中學生水資源環境素養學習成效之探討—以新北市新莊區國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資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3. 黃瑞媛 (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對全球暖化之認知態度與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4. 黃裕仁 (2008)。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內容之分。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45. 黃靖惠 (2012)。與社區本位環境教育結合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46. 黃慧貞 (2006)。應用STS理念教學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47. 葉子菁 (2013)。澄清學童水資源迷思概念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48. 詹德木 (2010)。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生河川環境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影響-以桃園縣中壢市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9. 蔡孟勳 (2011)。國小學童對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50. 鄭東昇 (1994)。高中學生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51. 賴月雲(2006)。台南市國小中上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52. 賴銀海 (2005)。桃竹苗地區綠色學校國小學生對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的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53. 薛妙真 (2012)。《國語日報》環境相關報導分析及教學運用—以國小六年級環境教育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4. 鍾宜穗 (2012)。環境議題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知識與態度影響-以台北市新莊區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5. 魏子仁 (2004)。河溪生態工法概念融入台北縣雙溪鄉小學課程境教育議題推動對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6. 魏文南(2000)。國小中、高年級水資源保育概念標準化評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三、英文文獻
1. Aikenhead, G. (1994).What is STS science teaching? In Solomon, J.&Aikenhead, G. (Eds) (1994), STS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Reform(pp.47~59),NY:Teacher College Press.
2. Brody,M.(1995).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water education for educators, scientists, and resource manager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tion ,26(4),18-29.
3. Brody,Michael J.(1993).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water and water resourc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tlanta,G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1230)
4. Beiswenger,Ronald,Sturges,Elaine L.and Jones Richard(1991). Water education in Wyoming: assessing educators′ knowledge of water topics and their use in the elementary curriculum.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3(1),24-29.
5. Disinger, J.F. (1985). What research say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s definifional proble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matics, 85(1), 59-68.
6. McJunkin,Mark Andrew(1991) .Elementary children′s concepts of the water cycle [microform]. Thesis(Ph.D.)-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7.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8. Palmer,J., & Neal, P.(1994).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9. UNESCO-UNEP.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III(1).
10. UNESCO (1978).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nalReport.
11. Wang, S. M. (1997). Effects of the Tansui river education program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7(1):10-23
12. Yager, R.E. (1994).STS:Most pervasive and most radical of reform approaches to“Science”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Workshop on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 Approach in Science Education,Taipei.
13. Yager,R.E. (1993).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s Refor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3(3)145-151.
14. Yager, R. E. (1992). The STS approach parallels constructivist practices.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3(2), 18-20.
15. Yager, R. E. (1990).The science/technology/ societ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 evolution, and rationale. Social Education.54(4),198-201.
指導教授 莊銘棟 審核日期 2014-7-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