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24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18.226.177.223
姓名 黃怡雯(YI-WE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論文名稱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轉型之研究-以台北市與新北市庇護工場為例
相關論文
★ 從台灣賄選案件探討政治因素對於司法審判之影響★ 政治因素對於法院審理之影響分析:以台灣選舉誹謗司法案件為例
★ 陸生來台就學之內容分析-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大紀元及台灣立報四電子報為例★ 我國國立大學合併政策之內容分析
★ 台灣信仰型非營利組織治理活動與模式之研究-以五個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為例★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治理網絡建構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新移民為個案的觀察
★ 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課責之研究 – 以我國中央與地方客家行政機關為例★ 社區治理網絡中非營利組織政策倡議之研究-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之個案研究
★ 地方政府與第三部門的契約委外關係之研究: 以我國社會福利型非營利組織為例★ 我國地方性信仰型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聯盟之研究— 以「財團法人桃園縣寺廟團體公益慈善基金會」 為個案研究
★ 我國臉書使用者個人隱私保護策略之研究★ 地方政府契約委外與信仰型非營利組織
★ 社會企業之組織運作型態探討 ─以The Big Issue為例★ 多元文化下社區發展協會政策網絡之研究-以桃園縣新移民關懷服務據點為例
★ 台灣地方政府新移民職業訓練契約委外 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台灣地方推展志願服務簽約委外之研究:以桃園市志願服務教育訓練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自從2007年7月11日修正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明文將庇護工場定位為提供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場所,屬於身心障礙者就業類型之一後,庇護工場的定位即從以往的過渡訓練轉變為就業安置。再加上法規內對於庇護工場人員、空間、設備及勞雇關係之要求,使得庇護工場之財務負擔日漸加重,進而引發永續經營之困難。故本研究思考是否可借鏡國外培植庇護工場轉型成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之做法,以改善當前我國庇護工場之困境。本研究主要是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之研究方法,實際深入瞭解當前台北市與新北市之庇護工場在經營運作上所遭遇之困難,以及其對於轉型之想法與建議,並對於政府機關之相關法規與學者專家之意見進行彙整,試圖將理論與實際做結合,以探討出可行之發展策略。
而在經過研究分析後發現,當前庇護工場普遍面臨財務狀況不良、經營管理不善以及定位不明等問題,因此將有可能導致其在轉型成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的過程中,遭遇到政府放手無法生存、理念不合、排擠庇護性人員、喪失初衷、形象以及時機尚未成熟等困境,而各界對於轉型之發展策略亦提供不少建議,大略可分為提升硬體設備、改變經營型態、品質提升、專業經營人員的任用、社政與勞政的合作、提升庇護工場認知度、庇護性人員的轉介,以及設立分類標準並保留庇護工場等,希望藉由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對於日後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或法規時能有更全面性的思考。
摘要(英) Ever since the publishing of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Disabled Citizens Protection Act amended and proved on July 11th, 2007, sheltered workshops are positioned as the places to provide sheltered employment by the laws, which is one of the channels to emplo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he sheltered workshops are transformed into job placement from the originally training during transitional period; besides, due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staffs, spaces, equipments and employee-employer relationship at sheltered workshops stipulated i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workshops are facing more financial burden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sustainable ope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tries to figure out whether we can use the foreign experience in transforming the sheltered workshop into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WISEs) for reference,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heltered workshops currently. Wit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 as its research method, the paper looked into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operation of sheltered workshops at New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ity, as well as their opinions and advic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Besides, it also sorted out the provisions stipulated in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by the government and authorities and opinion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trying to integrate the theories into the practice, so as to figure out the feasi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ost of sheltered workshops are facing the problems of poor financial status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indistinct positioning, so they may suffer the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WISEs, such as unable to survive when the governments let go, improper philosophy, squeezing the staffs at sheltered workshop out, losing its original intention, immature image and timing. There are lots of adv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ransformation proposed by people from all circle of life, which can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promotion of hardware equipments, change in management formation, improvement of quality, employment of professional operating personnel, cooperation with social and labor departments, enhancement of cognition of sheltered workshops, referral of sheltered peopl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s of classification and reservation of sheltered workshops. It expects to provide the governments with the findings and advices for reference in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關鍵字(中)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 庇護工場
★ 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
關鍵字(英) ★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Disabled Citizens Protection Act
★ sheltered workshop
★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6
第五節 相關文獻檢閱……………………………………………………………7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分析架構………………………………………………………11
第一節 庇護工場的定義、類型與功能…………………………………………11
第二節 各國庇護工場的發展狀態………………………………………………24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32
第四節 研究架構…………………………………………………………………46
第三章 台灣庇護工場介紹…………………………………………………………47
第一節 台灣庇護工場之發展與運作……………………………………………47
第二節 雙北市庇護工場之運作情形……………………………………………49
第四章 資料分析……………………………………………………………………55
第一節 當前庇護工場所遭遇之困境……………………………………………56
第二節 轉型所可能遭遇之困境…………………………………………………71
第三節 各界對於社會企業的看法及可行之發展策略…………………………77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88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91
參考文獻 ……………………………………………………………………………93
壹、中文文獻 ……………………………………………………………………93
貳、英文文獻……………………………………………………………………98
參、網路資料 …………………………………………………………………100
附件一 訪談題綱(庇護工場)……………………………………………………101
附件二 訪談題綱(非營利組織)…………………………………………………102
附件三 訪談題綱(政府主管機關)………………………………………………103
附件四 訪談題綱(學者專家)……………………………………………………104
附件五 104年3月全國庇護工場名冊(台北市)………………………………105
附件六 104年3月全國庇護工場名冊(新北市)………………………………109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雲東(2005)。英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制度。就業安全,4(2),108-113。
王雲東、舒靜嫻、林怡君(2007)。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的成本效益分析-兼論東西方身心障礙者就業政策的比較。發表於台灣社會工作管理學會與國立暨南大學主辦。「社會福利發展:東西方的經驗與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江宗仁(2004)。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與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福利業務互動關係之探討:以高雄縣庇護工場之「一家工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未出版。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
江明修、陳定銘(2000)。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頁215-270)。台北:智勝。
吳明珠(2011)。庇護工場轉型社會企業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伯翰(2015)。伊甸基金會推動產業化的跨部門協力模式。文官制度季刊,7(2),47-87。
李宜樺(2007)。我國庇護工場經營管理現況與困境。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基甸(2000)。身心障礙者庇護職場經營概要。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李崇信(2002)。身心障礙者與庇護工廠之我見。就業安全,1(1),64-69。
周佳穎(2009)。我國庇護性就業及其相關服務之探討─兼論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君(2014)。台灣現行庇護工場政策與困境。發表於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台灣法學會社會法勞工法委員會及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主辦。「庇護工場與庇護性就業政策之檢討」學術研討會。
周怡君、賴金蓮(2009)。台灣庇護工場現況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心路基金會。
周惠玲、唐昌豪(2007)。由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訂談庇護工場的回顧與展望。就業安全,6(2),9-14。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75-110。
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地區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1,146-181。
官有垣(2014)社會企業組織在台灣的發展。載於須文蔚(主編)。公益的活水:台灣社會企業的理論與實踐(頁91-133)。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官有垣、邱連枝(2005)。兩個客家非營利組織社區文化產業的現況與影響之探討-以苗栗縣南莊鄉愛鄉協進會及公館黃金小鎮協進會案例。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官有垣、陳錦棠、陸宛蘋、王仕圖(2012)。社會企業:台灣與香港的比較。台北:巨流。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宏熾、林巾凱(2000)。身心障礙者生涯與職業輔導評量常用工具簡介。就業與訓練,9,34-40。
林怡君、王雲東(2009)。從建構台北縣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多元考核指標之研究。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台北縣政府勞工局編印。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三民。
林淑馨(2012)。非營利組織概論。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慶仁(2003)。由美國庇護工廠的發展看台灣推動的願景。就業安全,2(1),83-90。
花敬凱(1998)。歐美、日本等國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歷程與趨勢。特教教育季刊,6(6),27-37。
姚卓英(1978)。傷殘復健概論。台北:杏文出版社。
紀金山(2014)。非營利組織導入社會企業的行動:台灣福氣的個案研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8(3),67-110。
胡美月(2014)。非營利組織衍生社會企業運作模式之研究-以瑪納(非營利組織)、光原(社會企業)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孫本初(1994)。非營利性組織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馬愷之(2005)。德國庇護工場政策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
張書偉(2014)。是公益也是營利的社會企業。會計研究月刊,348,59-65。
張浩峰(2002)。精神障礙者職場工作安全分析之研究-以南北兩庇護工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健鋒(2011)。我國社會企業對於原住民就業問題之因應-以布農文教基金會與光原社會企業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張翠予(2010)。台灣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之經營管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2,418-431。
張德永(2005)。非營利組織的特性、功能與發展趨勢,T&D飛訊,36,5-9。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驗。公共行政學報,33,121-163。
許芝綺(2007)。現行制度下身心障礙庇護工場作現況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郭亞陵(2008)。社會企業運作方式及可行性分析-以台北市庇護工場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君榜(2004)。由庇護工場營運計畫申請書探討我國庇護工場現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1999)。喜憨兒也是快樂上班族-台灣心智障礙者就業現況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伶(2003)。以層級分析法探討非營利組織申請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評選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19,39-51。
陳金貴(2014)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載於須文蔚(主編)。公益的活水:台灣社會企業的理論與實踐(頁137-162)。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陳美倫(2007)。庇護誰?論智障者庇護工場的「市場化」。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蘭(2006)。社會事業-公益創投與組織扶植。社會公義創新論壇論文。台北。
陳博(2011)。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之推動現況與展望。就業安全,10(1),85-91。
陳靜江(2006)。美國庇護工場興衰對國內身心障礙者就業啟示。就業安全,5(2),88-93。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彭亦昌(2008)。台北市庇護工場經營績效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韻如(2014)。台灣社會企業定位認知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台北:巨流。
黃佳瑩(2006)。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台灣地區身心障礙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黃崚弘(200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黃湘琪(2014)。公益與營利的蹺蹺板-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生存之戰。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黃穎雯(2010)。庇護性就業-身心障礙者就業的保護?-以庇護性就業者觀點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琇姍譯(2001)。原著:Klosse, S.,Uijl,S.d., Bahlman, T., & Schippers, J.。身心障礙者重返勞動市場:歐陸各國政策比較。台北:洪葉出版社。
劉靜芬(2011)。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蔡幸媚(2012)。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對庇護工場衝擊之研究-「從離開庇護工場學員」的觀點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東豐 (2008)。精神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模式之研究-以服務供給者觀點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鄭文義(1989)。公益團體的設立與經營。台北:工商教育出版社。
鄭勝分(2005)。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台灣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博士論文。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6,65-108。
蕭盈潔(2001)。非營利組織事業化-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藍介洲(2003)。生產與保護-台北市中、重度視覺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之探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文獻
Bantels, R. (1974). The indentity crisi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8(4), 73-76.
Dees, J. G. (1998). Enterprising nonprofi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 55-67.
Flexer, R. W. & Martin, A. S. (1978). Sheltered workshops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settings. In M. E. Snell (Ed.). Systematic instruction of the moderately and severely handicapped. Columbus, OH: Charle 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Johnson, S. (2000). 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anadian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Laurent, V. (1998). Sheltered employment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7(3), 347-365.
Murphy, S. T. & Rogan, P. M. (1995). Closing the Shop: Conversion from Sheltered
to Integrated Work.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Nelson, N. (1971). Workshops for the handicapp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elchat, Marie-Claude: Enterprizing Asian NPO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 A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f Asian Found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CAFO), 2004/5/19.
Rusalem, H. (1972). Coping with the unseen environme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blind person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uster, J. W. (1990). Sheltered Workshops : Financial and Philosophical Liabilities . Mental Retardation, 28(4),233-239.
Salamon, L. M. (1999).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 E.T.Boris&C.E.Steuerle (Eds),Nonprofits and Government: Collaboration and Conflict (pp.329-367). Washington: Urban Institute Press.
Salamon, L. M. (2003). The Resilient Sector: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huster.
Wallin, J. E. W. (1967). Sheltered workshops for older adolescent and adult mental relardates. Springfield, IL: Thomas.


























參、網路資料
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310280055&acttype=view&dataserno=201402080004。
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就業服務-庇護性就業,https://www.wda.gov.tw/home.jsp?pageno=201310280055&acttype=view&dataserno=201402080004。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北市勞動局重申 未以社會企業取代庇護工場>,http://www.co2.taipei.gov.tw/ct.asp?xItem=104069241&ctNode=32637&mp=100082。
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台北市庇護工場介紹,http://www.fd.gov.taipei/ct.asp?xItem=58349660&CtNode=67044&mp=116053。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網站,http://www.labor.ntpc.gov.tw/_file/1075/SG/20251/D.html。
指導教授 陳定銘、孫煒 審核日期 2016-1-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