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45.38.117
姓名 范鉅昌(Chu-chang F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家地區的「隱形化」發展歷程:以中壢為例
(The Process of the Invisiblization of Hakka Area, take Zhongli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壢客家語言使用選擇逐漸變遷、逐漸隱形於公共場域的現象大體而言乃早期為數眾多的軍營與部隊遷入中壢,在人數上稀釋中壢客庄的人口比例,此一時期也包含在政策面上受推行國語政策影響,使客家人在日常用語選擇多了官方語言。其後源自於工業化、都市化下受經濟影響而觸發社會轉型及另一波近代人口移動,中、南部閩南族群大量搬遷至中壢,閩南語在市井語言的使用選擇中扮演關鍵影響因素,逐漸改變客家人語言在公共場域的使用頻率,本來在經濟上、政治上沒有優勢的客家如今甚至逐漸在人數上也無優勢,出現了各行各業中的客家人在日常生活用語選擇中不再只有客語。
本文對中壢客家地區語言使用選擇變遷的脈絡分析甚為清晰,但成因不同於投身都市客家族群的隱形化現象,本文稱中壢的語言隱形化現象謂之第二類客家隱形化現象。然則對於語言使用選擇的變遷是否涉及族群認同?經研究語言隱形化對於一般客家人在客家認同上並未顯現出危機,客家人選擇語言的內心運作,並不以族群認同為出發點。顯示客家人在語言使用選擇不涉及族群認同,多以經濟上的經驗、需求、情境、溝通方便為最主要之考量,也發現語言隱形化下的客家語言在族群認同功能不彰的情況下,客家人更需要依賴超脫語言以外的族群認同方式,主觀認同論的出現恰能滿足當代客家族群所需,因此語言本作為族群認同原生論的核心,逐漸轉移成為建構論的核心,在建構論中並與文化、共同祖先等可辨識的特徵內化為個人主觀認同的基礎後,個人再從歷史的、社會的或心理上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等從而對族群形成主觀的認同,以滿足當代客家人因應時代、社會變遷的需求。
如今包含政府及民間團體紛從建構的面向、情境的塑造、文化符號的包裝下,使當代客家人不斷調整個人的主觀認同,期盼能對客家族群產生認同感、光榮感、歸屬感。也在所有元素重新包裝的建構過程使每個客家人能夠在心中形成積極對客家族群主觀的認定。因此族群認同的方式的改變在當代已由原生論推向主觀建構論。
摘要(英) The change of the choice of usage of language among Hakka people in Zhongli area began as early when a lot of soldiers moved into this area and decreased the ratio of Hakka people here. In this stage, it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olicy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so-called “National Language”. The Hakka people here had an extra option of language -- the official language, to use in their daily life. After that, Taiwan had undergone a large scal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any Min-nan people from central and south part of Taiwan moved to Zhongli. Min-nan languag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oice of daily use language for civilians and gradually changed the frequency of usage of Hakka language in public occasions. Hakka people were originally minority in terms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then they were also minority in terms of population, too. Hence, the options for daily-used languages for Hakka people here were no longer Hakka language only.

In this research, I made a clear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choice of daily-used languages made by Hakka people in Zhongli area. The reason here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one that caused invisblization of Hakka people in urban life. In this essay, I will call the invisblization of Hakka people in Zhongli area the type 2 invisiblizaiton of Hakka people. But is the choice of daily-use language related to ethnical recognition?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the invisiblization of Hakka language does not result in crisis of ethnical recogni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Hakka people to make the choice of daily-used language is not ethnical recognition. The main considerations are usually necessity and convenience for communication. I also found that Hakka people need factors other than language to form ethnical recognition since language can’t provide what they need. The emergence of Constructionsim satisfied the need of modern Hakka people. And language itself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core of Essentialism to the core of Constructionism. In Constructionism, language, along with other identifiable features such as culture and common ancestors, help modern Hakka people form their ethnical recognition. Based on that, modern Hakka people strengthen their ethnical recognition through histor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value so they can react to the rapid change of society.

Nowadays,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NGOs are trying hard to help Hakka people adjust their recognition through construction, formation of social circumstance, and promo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Hopefully, modern Hakka people can identify themselves as Hakka and feel proud of their culture. To sum up, the way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Essentialism to Constructionism.
關鍵字(中) ★ 語言使用
★ 隱形化
★ 族群認同
★ 中壢客家
關鍵字(英) ★ use of language
★ invisiblizaiton
★ ethnical recognition
★ Hakka people in Zhongli area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 ⅰ
Abstract …………………………………………………………………… ⅱ
謝辭 ……………………………………………………………………… ⅳ
目錄 ……………………………………………………………………… ⅴ
圖目錄 …………………………………………………………………… ⅶ
表目錄 …………………………………………………………………… ⅷ
第一章 從都市客家隱形化談起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9
第二章 從客家語言定位到客家認同定位 …………………………… 14
第一節 從族群、文化與認同談語言關係 ………………………… 14
第二節 從語言使用談客語對客家族群之重要 …………………… 22
第三節 都市化、政策對語言的影響 …………………………… 25
第四節 語言使用轉變下與族群認同之相關性 ………………… 26
第五節 多元文化理論 ……………………………………………… 28
第六節 同化理論 …………………………………………………… 34
第七節 研究設計 …………………………………………………… 38
第三章 都市化與隱形化關聯之分析 ………………………………… 42
第一節 中壢市的歷史、地理、人口、族群 …………………… 42
第二節 中壢都市化過程分析 ……………………………………… 51
第四章 語言變遷中的客家 …………………………………………… 55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移動 ……………………………………… 55
第二節 市井經濟行為中的語言變化 ……………………………… 58
第三節 為數眾多的軍營稀釋客家比例 …………………………… 74
第四節 家庭環境、世代、職業與語言變遷 ……………………… 81
第五節 客語環境:走遍天下到寸步難行 ………………………… 90
第六節 語言變遷對文化的影響 …………………………………… 97
第七節 小結 ………………………………………………………… 100
第五章 認同變遷中的客家 …………………………………………… 102
第一節 尋常百姓的族群認同 ……………………………………… 102
第二節 語言在,認同即在 ………………………………………… 110
第三節 文化在,認同即在 ………………………………………… 114
第四節 語言選擇不涉及認同 ……………………………………… 121
第五節 隱形化下的客語未來與當代族群認同建構 ……………… 132
第六章 結論 ……………………………………………………………… 143
參考文獻 ………………………………………………………………… 157
附錄 ………………………………………………………………………… 1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Crystal .David,2001,《語言的死亡》。周蔚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Babbie .Earl,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劉鶴群等譯。台北:雙葉書廊 。
Jean-Christophe VICTOR,2013,《世界的中心現在是哪裡?》。周盈成譯。大是文化 。
Kottak, Conrad. Phillip,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徐雨村譯。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原著出版於 1972 年)
Lewin,1948,轉引自陳麗華,1997;許文忠,1998:17。
Stevin Pinker,1998,《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譯者:洪蘭。商周出版。
中壢市戶政事務所,網址:http://www.chungli.gov.tw/population/populix_np562.html。
丘昌泰,2004,<新思維面對客家福佬化隱形化>。《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網站,第19期。http: hakka.ncu.edu.tw/hakkapolieco/data/resource/02.doc。
───,2005a,<台灣客家人的福佬化現象:族群同化理論觀察>。收錄於陳世松《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5b,<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收錄於《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2005》。
───,2006,<臺灣都會客家隱形化現象—臺北市與高雄市比較研究>。《客家研究輯刊》網站,第29期,頁23-38。
───,2010,<探索台灣都市客家的圖像>。收錄於江明修《客家城市治理》,臺北:智勝文化。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王保健,2012,<「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發展途徑>。城市學學刊2012年9月第三卷第二期:頁37。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第18期。
───,2005,《婚姻對女性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閩客通婚為例》。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0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出版社。
王俐容,2004,<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衝突與挑戰>。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
中壢市公所,2009,《中壢市發展史》。
中壢市公所,《中壢市志地理志》。中壢:中壢市公所(未出版)。
中壢郡役所編,1929,《中壢郡要覽》。中壢:中壢郡役所。
中壢市公所,1998,《潺潺溪澗話中壢》。中壢:自刊本。
日婉琪,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刊。
吳錦發,1997:70-71轉引自《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陳國偉,2007:191。
花松村,1996,《台灣鄉土全誌》。第三冊,頁506-507。台北:中一。
吳蘊蓁,2012,《都市客家隱形化現象之析探-以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邵台新,1997,《中國文化史》:大中國圖書公司。
吳乃德,1993,<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林忠正、林鶴玲、陳茂泰等著,頁 27-51)。台北:業強出版社。
李喬,2002,<台灣客家的情節與公共政策>。《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
林崇熙,2001,《誰是客家人?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的族群認同》。發表於《第一屆文化山海觀》,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
林火旺,1999,<Will Kymlicka的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
林瑞玲,2010,《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的可能關係-以中壢市新興國小之家長為例的經驗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林瑞華,2012,《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台灣人社會融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林曉蓉,2010,<書寫地方-客家文化園區的空間實踐>。收錄於莊英章、羅列師主編,《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
周大鳴,2003,<從漢化到畲化談族群的重構與認同>。收錄於《族群與族際交流》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編:民族出版社。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客家雜誌,2007,<全球化浪潮下的台灣客家文化發展>。客家雜誌206:1-2。
范振乾,2002,《存在才有希望-台灣族群生態客家篇》。
洪惟仁,2003,<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收錄於施正鋒,《各國語言政策》。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
───,2004,<多元族群與民族國家的建構--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以及憲政主義> 發表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聯合文學。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序言。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
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徐正光,1998,《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
───,2002,《台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莊華堂,1993,<為有源頭活水來>。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陳胤安,2010,<族群、文化與認同的形成-從客庄教會到客家教會>。收錄於莊英章、羅列師主編,《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
陳板, 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錄於徐正光《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國偉,2007,《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臺原出版社。
桃園縣政府,1993,《桃園縣政府統計要覽》。第53期。
梁榮茂,1993,<客家文化的危機與轉機>。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張玉珮,2010,<魯蠻與兔肥-解構客家電影的符號意象>。收錄於莊英章、羅列師主編,《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
張錦華,1997,<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收錄於《廣播與電視 3》。
───,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論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張茂桂,1997,<從「五月抗議」看臺灣的轉化>。《國家政策雙週刊》。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1993,《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斬社》。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游勝冠,1997,<重寫」鄉土文學論戰-國家認同與鄉土文學論戰的歷史解釋>。鄉土文學運動二十週年回顧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委員會。
黃宣範,1993,<語言轉移、選擇與語言衰亡>。收錄於《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
───,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榮洛,1993,<客人頭福佬尾>。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黃恒秋,1993,<我本客屬人>。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黃河、陳信木,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之抽樣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厚源,2002,《人與地學訊》。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81,《臺灣總督府》。
彭欽清,1995,《心懷客家》。苗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曾逸昌,2003,《客家概論》。高雄復文。
曾喜城,2012,《「六堆客家研究」計畫之總計畫》。美和客家研究中心上冊。
彭瑞金,1993,<當客家不再客家>。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
彭兆榮,1998,<主客之間-以福建省寧化縣巫姓為例>。收錄於《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廖經庭,2011,<「硬頸」客家人-近代台灣客家族群「硬頸」形象敘事分析>。收錄於莊英章、羅列師主編,《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1968,《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第二卷第一冊,南投。
管仁健,1995,<忍見客家成「隱形」>。《客家雜誌》,第66期,十二月:頁34-36。
豪格(Hogg,Machael A)、阿布拉姆斯(Abrams, Dominic),2011,高明華譯,《社會認同過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熊瑞梅,1990,<台灣都會人口變遷及有關區位擴張的假設檢定>。《中國社會學刊》,頁 65-95。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蔡文輝,1984,《社會學》。三民書局。
蔡芬芳,2002,<比利時語言政策>。台北:前衛。
劉還月,1993,<自傲的血統,自卑的民族>。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2000,《台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
劉阿榮,2002,<我們共同的命運-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國立中央大學。
蔣炳釗,1998,<客家文化是畲、漢兩族文化互動的產物>。收錄於《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劉大可,2009,〈群體認同與符號-以客家地區為中心的考察〉。收錄於江明修、丘昌泰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
劉穎,2012,《語言學概論》。重慶大學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鍾肇政,1993,<你聽得懂不懂> 。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2004,《台灣客家族群史總論》。序言。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謝劍、郭冠廷,2002,《各國族群政策之比較研究》。
蔡宏進,2004,《台灣的人口與人力研究》。唐山出版社。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運動族群史---政治篇(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羅香林,1973,《客家源流考》。
羅肇錦,1990,《台灣的客家話》。臺原出版。
───,1991,<台灣客家話的本質和變易>。收錄於徐正光《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正中。
───,1993,<看不見的族群> 。收錄於《台灣客家人新論》。臺原出版社。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
───,2012<抱殘守缺是客家文化推廣的基本理念>。收錄於《新世紀臺灣客家:十年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




二、英文部分
Abramson, Harold J.. 1980.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In Stephan Thernstrom 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150–160.
Baker, Colin .2006. Endengered Languages: Planning and Revitalization. In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4th ed., By Colin Baker, 43-66. Buffalo, N.Y.:
Multilingual Matters.
Barth, Ernest A.T. and Donald L. Noel. 1972. “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the Analysis of
Race Relations.” Social Forces. 50(3): 333-348.
Barth, Fredric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 London: Allen and Unwin.
Brubaker, Rogers. 2001. “The Return of Assimilation: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Assimilation
and its Sequel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4: 531-548.
Burkey, Richard M.. 1978. Ethnic and Racial Groups: The Dynamics of Dominance.
Menlo Park, Calif.: Cummings.
C. Taylor《肯認政治》(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1994:38-39)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ordo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rschman, Charles. 1975. Ethnic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eninsular Malaysi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Hunt, Chester L. and Lewis Walker. 1974. Ethnic Dynamics: Pattern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Various Societies. Homewood, Ill: Dorsey Press.
Kymlicka, Will. 1989. Liberalism, Community and Cul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Will.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Will. 2001. Politics in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ger, Martin. 1991.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 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Belmont, CA: Wadsworth
Patten, Alan. 2000. “Equality of Recognition and the Liberal Theory of Citizenship,” in
Catriona McKinnon, and Iain Hampsher-Monk, eds. The Demands of Citizenship, pp.
193-211. London: Continuum.
Tajfel, Henri.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Pp.63.
Turner, J. C., M.A. Hogg, P.J. Oakes, S.D. Reicher & M.S. Wetherell.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Van den Berghe, Pierre L. 1978. Race and Racis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Wiley.
Vander Zanden, James Wilfrid. 1983. American Minority Relations. New York : Knopf..
Wievorka, Michael. 1998. “Is Multiculturalism the Solu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
21, No. 5, pp. 881-910.
Wilkie, Mary E.. 1977. “Colonials, Marginals and Immigrants: Contributions to a Theory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 67-95.
Yinger, John Milton.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inic
and Racial Studies 4(3): 249-264.
Young , Iris Marion. (1990). Jus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ceton , NJ : Princeton
Univ. Press . Ch6 :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Young, Iris Marion. (2007). “Structural In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Willem
Laden, Anthony Simon, and David Owen (eds.), Multicultur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pp.60-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bi Chang) 審核日期 2014-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