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3 、訪客IP:3.139.82.23
姓名 施佩君(Pei-chun Shi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跨域海岸污染之客家環境識覺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
(A Study on Hakka’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on Cross-regional Costal Pollution-Taking Kuanyi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s an Example)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台灣環島海域由於遭受嚴重污染的衝擊,海洋生態早已面臨巨大的浩劫,而海洋是個不斷流動的水體,臺灣海岸的污染除了來自內境陸地,另外也有來自海洋漂流的廢棄物,再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異現象加劇,這些跨域汙染物對台灣沿海的環境生態與居民生活都造成威脅。在傳統生活中便傳達著敬愛天地、注重環境風水的客家,面對環境困境也總是表現出堅強韌性,這樣的族群特質是否有助於環境變化下的適應。本研究起於2012年3月底在桃園縣沿海發現數百包除草劑的生態浩劫事件後,已有海漂實驗推估證實此跨海峽漂流路徑發生的可能,本研究則是進一步以深度訪談進行環境識覺的分析與評估,藉此瞭解觀音鄉沿海客家居民,對跨域污染帶來的危機與海洋永續的障礙是否有所警覺而有所作為。並使用驅動力─壓力─狀態─衝擊─回應(Driving force- Pressure - State-Impact-Response, DPSIR)因果分析架構,強調在地方二十一世紀行動的脈絡下,傳達大眾維護海岸環境的重要性,且須提高應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而政府對於類似的海洋漂流物應該加強觀測與防範,及早對居民提出預警,降低跨域污染對沿海環境的衝擊。
摘要(英) Abstract

The sea area around Taiwan Island is subjected to severe pollution impacts; the marine ecology was already facing havoc. The ocean is constant flowing water, thus except the inland pollution, the pollutants around Taiwan Island also come from ocean drifting wastes, together with aggravation of rec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those cross-regional pollutants pose threats to costal environment ecology and residents’ life. Traditional Hakka life respects and loves the heaven and earth, and pays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 geomancy. They showed great toughness and resilience when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difficulties. Can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 help to adapt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research begins with the ecological catastrophe event of hundreds of packs of herbicides found at Kuanyin’s seashore. Other previous experiments estimated and verified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strait path. This research furth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environment perception through depth interviews, so as to learn whether the Hakka residents in Kuan Yin Township have been aware of crisis brought by cross-regional pollution and ocean sustainable barrier so as to take actions. The cause and effect analysis framework of 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is applied,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ocean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under the local 21st century’s action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climate changes. Moreover, the government shall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and precaution of such ocean drifting objects, by giving the public early warnings and reduce the impacts of cross-regional pollution.
關鍵字(中) ★ 跨域污染
★ 環境識覺
★ 海洋廢棄物
★ 觀音鄉
★ 驅動力─壓力─狀態─衝擊─回應架構
關鍵字(英) ★ Cross-regional Pollution
★ Environment Perception
★ Ocean Waste
★ Kuanyin Township
★ 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Framework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跨域海岸污染 1
第二節 觀音海岸與客家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範疇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海洋廢棄物 14
第二節 地方永續 20
第三節 環境識覺 26
第四節 客家文化特質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環境分析 46
第三節 訪談設計 6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環境識覺差異分析 71
第二節 環境變遷與調適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海岸污染環境識覺 98
第二節 海岸污染改善建議 106
參考書目 114
附錄一、訪談紀錄單 122
附錄二、訪談紀錄彙整表 12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王甫昌,2011,〈福佬(或河洛)人〉。頁183-291,收錄於蕭新煌計畫主持,《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
王俊秀,2004,〈盤長理論系列研究:客家風水在台灣的理念與應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贊助。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
117-156。
王京明等著,陳泰然、包宗和主編, 2010,《全球風險環境的形構 : 氣候變遷對臺灣總體安全的衝擊》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丘立誠,2009,《動態系統導向之澎湖縣水資源永續發展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台北:智勝文化。
江運貴著,徐漢彬譯,1996,《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
朱雙一,2005,《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
杜政榮等,2004,《環境學概論》。台北:空大。
李永展,1999,《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台北:巨流。
,2004,《永續發展策略》。台北:詹氏書局。
,2006,《永續城鄉及生態社區:理論與實務》。台北:文笙書局。
李光中等,2004,《社區林業行動規劃與永續林業經營之研究—以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為例》。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單位花蓮縣野鳥學會執行。
,2010,〈權益關係人參與自然地景保育的策略〉。《台灣林業》36(2),9-14。
李欣輯等,2010,〈水災社會脆弱性指標之建立〉。《建築與規劃學報》10(3),163-182。
吳宜昭等,2010,〈台灣氣候變遷趨勢〉。《國研科技》25:40-46。
呂明倫、謝漢欽,2013,〈鰲鼓海岸地區之生態環境脆弱度評估〉。《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10(1),34-43。
余明憲,2010,《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識覺與調適─後勁地區的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巫孟珊,2003,《集集地震後埔里居民的災害識覺及生活調適》。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雨青,1992,《客家人尋根》。台北:武陵。
林玉芬,2003,《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工業區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韋秀、廖學誠,2005,〈汐止地區店家的洪患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6(4):413-427。
林裕彬、林怡君,2000,〈蘆竹鄉埤塘之環境識覺探討〉。《環境教育季刊》42,35-48。
林郁欽、王秋原,2010,〈Downs 的環境識覺架構之實證研究〉。《德霖學報》24,1-22。
林德昌,2005,《永續發展與聯合國「廿一世紀議程」》。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冠慧,2004,〈全球變遷下脆弱性與適應性研究方法與方法論的探討〉。《全球變遷通訊雜誌》43:33-38。
林麗櫻,2007,《桃園工業發展與桃園社會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彥,2003,〈海洋與海岸管理體系〉。頁21-60。收錄於邱文彥主編,《海洋永續經營》。台北:胡氏圖書。
,2005,〈海岸管理的挑戰、體制與對策〉。《研考雙月刊》29(4),33-42。
柳中明,2010,《臺灣環境變遷解密 : 改變未來的12堂課》。台北 : 日月文化。
胡志平,2005,〈新竹科學園區設置之環境風險認知分析與價值評估〉。《建築與規劃學報》6(1):63–80 。
洪政耀、林雪美,2010,〈新竹縣五峰、尖石鄉坡地災害對居民的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工程環境會刊》25,23-32。
洪鴻智、黃于芳,2010,〈農村工業污染風險知覺的空間特性與決定因素〉。《台灣土地研究》13(2),31-57。
范揚松,1994,<客家族群特性與企業家性格之會通與轉化>。頁336-380。收錄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正光,1991,<序:塑造臺灣社會新秩序>,《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4-9。臺北:正中書局。
徐聖筑,2008,《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磊青、楊公俠編著,2005,《環境心理學 : 環境.知覺和行為》。台北:五南。
桃園縣文獻會,1979,《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中)。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埃貝斯邁爾、西格里安諾著,蘇楓雅譯,2010,《環繞世界的小鴨艦隊》。台北:天下文化。
陳支平,2000,《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臺北 : 南天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志嘉,2007,〈台灣在全球環境變遷下的脆弱性研究與發展〉。《環境與世界》16,47-71。
陳志嘉等,2010,〈土石流災害的社會脆弱性研究—以南投縣水里鄉上安社區爲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2(2),1-28。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頁305-338,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建甫,1990,《環境保護行為模式之研究—以工業區附近鄉村居民反污染行動為例》。台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彥廉等,2009,〈天然災害脆弱性與社經脆弱因子之回顧〉。《災害防救電子報》42,1-9。
張長義等,2002,〈地震災害及潛在危險地區環境識覺與調適行為比較分析研究─以南投埔里與台南白河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維安、黃毅志,2000,〈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9-20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維安,2000,〈臺灣客家族群的產經特質—代序〉。《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頁2-1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翰璧,2008,〈台北縣地方永續發展總體檢─規劃城鄉共榮〉,收錄於蕭新煌、紀駿傑、黃世明主編,《深耕地方永續發展:台灣九縣市總體檢》,頁37-65。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31(4),154-176。
曾坤木,2005,《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台北:文津。
曾喜城,2003,〈台灣六堆客家傳統建築與風水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贊助。
曾憲揚,2011,《預防性聯合永續指標建構之研究—以歐盟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大駿,2012,〈根本解決之道有效管制每一個海洋污染源頭〉,收錄於李錫珍總編輯《海洋經略:永續海洋經營策略》頁48-55。高雄: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黃有志,1998,〈傳統風水觀念與現代環境保護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303-324。
__,1997,《環保新理念》。高雄:高竿傳播公司。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柏鈞,2000,《環境風險知覺之研究—以神木村土石流為例》。台北: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恩譯,波頓(Burton, Ian)著,2010,《環境也是災害 : 你準備好面對了嗎?》。臺北:聯經。
黃蘭翔,1997,〈風水中的宗族脈絡與其對生活環境經理的影響〉。《台灣史研究》4(2):57-88。
黃蘭翔,2000,〈以「風水」觀點論客家人的住家環境〉,頁153-190,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 : 臺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台北,五南。
葉肅科等,2010,《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 : 國立空中大學。
廖文欣,2008,《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秋娥,1991,〈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灣文獻》42(2):117-207。
廖經庭,2004,《一個客家單姓村的形成與發展―以武威廖姓村為例》,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書。
廖學誠等,2011,〈宜蘭海岸地區永續發展綜合評估與策略規劃之研究〉。《地理研究》55:1-20 。
魯開元,2005,〈汐止水患對居民的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真,2005,《中堆客家聚落文化景觀的圖式與重構》。台中: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蔡錦玲,2008,〈海洋生物科技〉。《科學發展》421:42-46。
劉偉麟,2011,《環境永續性與總量管理模式與系統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華真,2011,〈消失的農漁民:重探台灣早期環境抗爭〉。《台灣社會學》21,1-49。
劉靜榆,2012,《搶救台灣藻礁―消失中的生命聚寶盆》。南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劉還月,1999,《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
,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省文獻會。
賴怡忠,2005,〈全球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趨勢〉。《新世紀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1》頁207-230。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戴昌鳳,2003,《台灣的海洋》。台北:遠足文化。
謝公倉總編輯,1986,《觀音鄉誌》。桃園:觀音鄉公所。
蕭秀玲等譯,1991,《環境心理學》。台北 : 心理。
蕭新煌,2002,《臺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文化。
,2005,《蕭新煌的臺灣觀察筆記 : 剖析臺灣轉型的五大挑戰》。台北 : 新自然主義。
蕭新煌等,2008,《深耕地方永續發展:台灣九縣市總體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
羅國彰,2003,《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台北縣汐止市個案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香林,1981,《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古亭書屋。
蘇宏仁等,2012,《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臺北 : 華都文化。
《觀音人》37期,1995年3月18日,第二版。
Bentley, I. Madison, 1899, “The Memory Image and Its Qualitative Fide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1):1-48.
Boulding, Kenneth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hambers, R., 2006, “Vulnerability, coping and policy”, IDS bulletin, 37(4): 33-40.
Chiang,Y.C. et al., 2014, “Adaptive socie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Insight into the socialresilience of a rural region of Taiwan.” Land Use Policy ,36:510– 521.
Downs, R. M. ,1970, “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68-81.
Gold, J.R.,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Lowenthal, D.,1961, “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Toward a Geographical Epistemolog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1(2), 241-60.
Oey,L.-Y. et al. ,2014, “Cross Flows in the Taiwan Strait in Winter.”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44:801-817.
Rahman, A. ,1996, “Peoples’ perception andresponse to flooding: the Banglade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4(4):198-207.
Rokeach, Milton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egnestam, L., 2002,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89).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White, G.F., 1945, “Humans adjustment to flood: a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flood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hicago, 29.
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918004341-260415。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網站 http://www.cpami.gov.tw/。
公民新聞 http://www.peopo.org/news/59617/。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main/2012/07/20/。
公視〈我們的島〉第128集(2001/10/15)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610。
台灣光華雜誌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台灣概覽 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local/ map.hpg & graph_id= 100031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www.ihakka.net/。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ug/21/today-so8.htm。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http://www.yucc.org.tw/news/domestic/20120515-3。
香港新聞網 http://www.hkcna.hk/content/2013/0715/203866.shtml。
科學人雜誌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newscan&id=1949。
財團法人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 http://www.vivianwu.org.tw/02c.php?ser= 53&ser1=6。
時報周刊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3848&page=1。
桃園在地聯盟 http://www.dksi.org/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46。
桃園縣產業園區聯合服務中心 http://www.tyht.nat.gov.tw/c/datan/t3_datan_01.aspx。
桃園新聞網 http://tnews.cc/03/newscon1_5184.htm。
荒野海洋網站 http://ocean.sow.org.tw/。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http://e-info.org.tw/node/87513。
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817427/。
華視新聞網 http://news.cts.com.tw/nownews/life/201405/201405071416687.html。
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512/9580147.html。
經濟部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http://www.moeaidb.gov.tw/iphw/kuangin/。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
聯合新聞網 http://data.udn.com/data/titlelist.jsp?random=0.3637365787395146。
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
ICC國際淨灘行動-台灣 http://www.icctaiwan.org.tw/。
PeoPo公民新聞網 http://www.peopo.org/news/224873。
指導教授 張翰璧、江益璋(Han-pi Chang Yi-chang Chiang) 審核日期 2014-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