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56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9 、訪客IP:3.145.186.6
姓名 何萬滄(wan-tsang h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從邊緣崛起:新竹工業區伯公信仰的公廟化趨勢
(Rise Up from the Edge: Trend of Land Patron Saint Belief Turned Temple in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 宗教與天災:苗栗卓蘭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動的探討★ 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
★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
★ 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 揭西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研究
★ 客語形象詞的文化探討★ 現職與支援教師客語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南桃園國小為例
★ 大埔、豐順客家話比較研究★ 武平中山鎮客家話研究
★ 中寮鄉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 桃園縣觀音鄉白玉村閩式客家話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新竹工業區(舊稱鳳山崎)是位於大眉庄(竹北)、紅毛港庄(新豐)、大湖口庄(湖口)、新埔庄(新埔)等四區交界的地區、屬於生產力偏低的低度開發農庄。清代采訪冊形容鳳山崎:山上一帶平原,周廣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園,庄內居民人口稀少,錯落結盧而居。可見到清代末期,新竹工業區的區塊發展落後,是缺乏開發的農牧之地。
在日治初期,鳳山崎才由望高樓、鳳山崎、竹高屋、寶斗屋等四個地理區塊發展成為一個「鳳山崎庄」,加上番仔湖地區,重要性開始逐步提升,日軍看上其地處高台而強徵為軍事用地,而這個徵用開始加速它的開發,到了國民政府來台,再次擴大軍事用地,民國六十二年開發為湖口工業區,使鳳山崎轉型為工業化與居住的區塊,使它逐漸自成為工業與生活的中心的地區。
隨著一百年歷史的轉變,新竹工業區的地位甚至超越大湖口庄的老湖口與紅毛港庄的新庄子,長期來看,甚至更取代新豐鄉成為政教中心的趨勢。新竹工業區不再是邊陲區,他更成為屬於自己生活中心。先前的研究者,例如施添福、羅烈師、林玉茹等學者,是以清代為主要研究時間範圍,因此沒能正視這個上升或變遷的地方社會,張二文、吳聲淼二位學者對土地公的研究論文,對美濃、北埔地區在墾拓時期伯公的功能兼具保護神的時代意義論述,何瑞玲雖然對鳳山崎地區做家族開發史作研究論述,但對新竹工業區客家伯公信仰的地方史缺乏研究,我站在這些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繼承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來補足這一塊論述。
本論文將從清領時期客家先民來到鳳山崎地區開墾,受到地理、氣候、人文、時代背景中,伯公在客家先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到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居民組成的改變、土地公角色的改變,土地公廟與型制的改變,宮廟文化傳承的隱憂,從田邊角落一方之神,在工業區徵收合併後,扛起工業區內無天神大廟重責大任,變成地方誇越村落的公廟,土地公成為工業區信仰中心的新角色,做完整的研究分析。
工業區伯公信仰在三十餘年中發生劇烈改變,工業區徵收造成伯公廟的集中,環境封閉與工業區大量居住人口集中,是伯公廟公廟化的因素;伯公廟公廟化使建築型制與管理制度化;伯公廟管理者與地方政治勢力的特殊依存關係,關係著伯公廟的發展;伯公廟祭祀活動是爐主與首事的舞台;管理制度保守與封閉,宮廟文化是否有跟上時代腳步,並沒有直接相關。工業區的伯公信仰公廟化,住宅區移入大量就業人口,工商金融交通業蓬勃發展,使新竹工業區自成一個生活中心,不再是落後的邊緣地區。
摘要(英)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formerly Fengshanqi) is located in an area where Damei Village (Zhubei), Hongmaogang Village (Xinfeng), Dahukuo Village (Hukuo), and Xinpu Village (Xinpu) intersect, it’s part of a low development farmland where productivity is relatively low. The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described Fengshanqi to be the following: plain on the mountaintops, surrounded by 30 to 40 miles of vast space; high altitude but dry, with high frequencies of abandoned land; low population density on the farms, residents live in hut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area. It was evident that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in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area was lagging behind, it was a farmland that lacke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arly part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Fengshanqi Village, by combining the four geographical areas of Wanggaolou, Fengshanqi, Zhugaowu, and Baodouwu, got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he Japanese military fancied its high location and recruited the area by force in order to use it as a military base. In 1973, this area was developed into the Hukuo Industrial Park, allowing Fengshanqi to transition into an area that’s both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gradually making this area the center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living.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ic changes, there has been a large migration of employment population into the residential areas. Now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has surpassed the two old centers of Hukou County and Hisnfeng County. Industrial commerce, banking, transportation, police and fire departments, and education flourished, naturally make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a living center, and no longer a border area. Previous researchers, scholars such as Shi Tianfu, Lo Lieshi, and Lin Yuru, have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Qing dynasty as their research timeframe, which was why they did not face this local society that has been on the rise and changing. Even though He Ruiling has published her research paper on the family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he Fengshanqi area, it was still lacking in research in the local history of the Hakka land patron saint faith in the Hsinchu Industrial Park. Using the research by these scholars as my foundation, I will carry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these scholars and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the dissertation in this area. This thesis will provide a complet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tarting with the Hakka ancestors who came to the Fengshanqi area clearing the area for cultivat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Land God (Tudi Gong; Bag Bo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ves of the Hakka ancestors, helping them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geography, weather, and planting. It will continue with exploring the changes of the Land God and its temple, as the area transitioned from an agricultural era to an industrial one. This thesis will also look at how the Land God went from being a corner local God of a farmland to a cross­villages temple and took on a new role as the center of faith in the industrial area.
關鍵字(中) ★ 新竹工業區
★ 伯公
★ 公廟化
★ 後祭祀圈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III
圖目次 XI
表目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19
第二章工業區的歷史與土地公信仰 23
第一節 湖口工業區的環境與水文 23
第二節 工業區的開拓史 31
第三節 工業區的多次徵收 44
第四節 工業區信仰與生活圈 58
小結 68
第三章 工業區伯公廟公廟化趨勢 69
第一節 工業區伯公 69
第二節 工業區伯公廟之建築型制 101
第三節 伯公信仰的管理、儀式之變遷 109
小結 124
第四章 伯公信仰與地方領袖 129
第一節 伯公廟與管理組織 129
第二節 公廟化與管理委員 133
第三節 地方領袖與伯公廟 138
小結 146
第五章 結論 149
一、伯公廟的集中與人口集中促成公廟化 149
二、公廟化伴隨著廟宇規模及管理制度的劇烈改變 151
三、管理者與地方勢力的依存特殊關係 152
四、伯公廟祭祀活動是爐主與首事的舞台 152
五、管理制度保守與封閉 153
六、伯公信仰與後祭祀圈 154
參考書目 155
附錄一 土地公真言 158
附錄二 中興寺廟沿革 159
附錄三 波羅圓山福德宮紀實 160
附錄四 戲收支表 163
附錄五 工業區水道圖 164
附錄六 禮斗消災光明燈植福疏章 165
附錄七 徐金堂訪問錄 166
附錄八 公廟化的重要推手 168
附錄九 伯公廟點交公文 168
附錄十 福德正神真經 170
附錄十一 將造經 171
附錄十二-相關照片 173
參考文獻 三元宮管理委員會,《三元宮建醮志》, 庶民文化工作室,1994。
不著撰人,《公羊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3,1972。
王世慶,台灣歷史學家,《樹林之民間信仰的發展》,1972。
王昱,《桃園-新竹臺地區構造活動與地形特徵》,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台灣總督府陸軍幕僚編檔案,台灣總督府陸軍幕僚史草案,台北市,捷幼,1991。
江慶林譯,《臺灣鐵路史》,台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何瑞玲,《客家宗族與在地社會變遷-以新竹新豐鳳山崎何氏宗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吳育臻,《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之變遷》,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0。
吳憶雯,《寺廟與地方社會-以清代竹蓮寺為例》,臺灣源流期刊,2008。
吳聲淼,《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玄伯,〈社祭演變考略—台灣土地廟的調查研究〉,《大陸雜誌》23:3,1963。
李逢時,《全臺詩》,台北市,遠流,2004。
杜立偉,〈關西土地公田野初探〉,《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9。
杜立偉,〈關西地區土地公廟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台灣人文(師大)》5,2000.12。
岡田謙,〈台灣北部村落於祭祀團〉,民族學研究4 〔1〕,1938。
林占梅,〈鳳山崎歸途口號〉。《全臺詩》,臺北:遠流,2004。
林美容,〈土地公信仰的意義〉收錄《民俗采風史料探源—八十七年台灣文化節北區活動成果專輯》,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1,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一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臺灣史論文精選,1996。
金真,﹤福德正神-伯公﹥《客家雜誌》18,台北市,客家雜誌,1991.6。
徐正光,﹤客家建築初探>,《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市:正中書局,1991)。
施士洁,《後蘇龕詩鈔》台北市,台灣銀行,1965。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理社會》,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1。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的三官大帝信仰》,中央大學,2001。
范明煥,《新豐湖口舊地名之研究》,客家委員會學術研究館,2004。
張二文 ,《美濃土地伯公信仰之研究》,台南市:翰林出版社2004。
張二文,《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台南市,翰林出版社2004。
張珣, 〈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打破祭祀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臺北:南天書局,2003。
張勝彥等,《臺灣開發史》[與吳文星 、溫振華、 戴寶村合編],國立空中大學,1996。
梅慧玉,〈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龍華派普渡儀式枝研究:以埔里地母廟為例》,華藝數位,2008。
許秀霞,〈美濃土地伯公信仰初探〉,《台灣文獻》48:1(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地理區域頁804-805﹔下冊,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56。
陳板,﹤土地伯公的地域性與族群性﹥,《七十八年度台灣文化節活動成果總攬》,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4。
陳板,<日久他鄉是故鄉-台灣客家建築初探>,收於徐正光,《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市:正中書局,1991。
陳建汝,〈桃園台地湖口活動斷層及其構造河階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湖口鄉志編輯委員會,《湖口鄉志》,台北,漢皇文化,1996。
黃智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台北,如果出版社,2011。
廖倫光,《塚‧冢土伯公之美學凝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0。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白虎通》,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91。
劉佳怡,〈台灣西北部海岸階地的地形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枝萬,<台灣的民間信仰>,《創大亞細亞研究八號》,日本創價大學,亞細亞研究所,1987。
劉敏耀,〈新竹六家地區伯公廟及其建築研究〉,《中原設計學報》第二卷第一期。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台灣の宗教〉(台北市,翁大圖書),2005.5,毅振,〈福德正神—土地之神〉,《臺北文獻》76,1986。
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台北台灣書房,2010。
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大元書局,2005。
羅烈師,《新竹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指導教授 羅烈師、陳秀琪 審核日期 2016-1-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