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2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3.133.109.30
姓名 江道一(TAO-YI CH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浩虛舟律賦研究
(A Study On Lu-Fu of Hao, Hsu-Chou)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元代祝堯提出「祖騷宗漢」的賦學宗尚,而明代李夢陽嘗言「唐無賦」,倘祝堯與李夢陽兩人所言屬實,則唐代辭賦應當不具備討論的空間。然而宋代李昉《文苑英華》卻以「精加銓擇,以類編次」為編纂標準,收錄大量唐人辭賦,可知唐代辭賦或因元明的文化思潮而招致批評,並非真如李祝二人所稱之一無是處,顯見唐代律賦的研究空間與價值。據簡宗梧先生之研究,律賦實為唐代賦體之典範,唯唐代律賦的價值,在後世文壇仍引發激烈的辯論,因此本文將以律賦作為典範標準,進行後設性思考與研究,並抉發浩虛舟在律賦正典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本文以《賦譜》為參據,考察浩虛舟律賦之典律化傾向。浩虛舟律賦今存八篇,題材思想均出於儒道,偶有摻雜佛家思想;和同時期的作家相比,在思想考察與賦題出典上,都能看出浩虛舟處在中晚唐律賦文學思想的重要交界。同時本文以統計數據之方式,考察浩虛舟用韻、句式,和同時期作家相比,浩虛舟在用韻上技術已相當純熟,無出韻之現象;至於句式,和中唐諸家相比,其結果相當接近《賦譜》所提出的作賦法式。綜合以上,浩虛舟律賦可說是目前研究中最接近「典律」之作品,同時可知律賦大約於浩虛舟的文壇活動時期,完成典律化。
摘要(英) Li, Meng-yang 李夢陽 said: “Fu doesn’t exist in Tang dynasty. 唐無賦”In this case, we couldn’t find any Fu masterpieces in Tang Dynasty唐朝. However, Li, Fang 李昉, from Song Dynasty 宋朝, edited “Wen-yuan-ying-hua”文苑英華, in which many Fu elite pieces from Tang Dynasty were collected and edit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point ‘Make Chu-sao and Han-fu great again 祖騷宗漢’ of Chu, Yao 祝堯 was allied to the view on the Gu-fu 古賦; so was the view of Hsu, Shih-Tcheng 徐師曾, the authour of Wen-ti-ming-pien 文體明辨. There was a different pattern of literature between them and Li, Fang, thus getting the scholars intrigued and manifesting interest in studying. According to Chian, Tshung-wu 簡宗梧, Lu-Fu 律賦 was the paradigm in its age, but it went through centuries with anomalies accepted. Consequently,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on Lu-Fu to research would be approached with metacognition.
Based on “Fu-Pu 賦譜” , this essay would research into the eight Lu-Fu pieces of Hao, Hsu-chou and the their canonization. These eight Lu-Fu pieces were written in Tang Dynasty, when Buddhism and Taoism were the mainstream religions, hence some Buddhist and Taoist thoughts in his works. In spite of the assigned topic by the setter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科舉考試, his works sometimes are evidence of more profound Buddhism influence compared to his contemporaries, which i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in Lu-Fu. On the other hand, this essay also studies the rhymes, sentence patterns and the structure of paragraphs as stated in the static analysis. Overall, Hao, Hsu-chou Lu-Fu works are more closed by the paradigm as the foundation of “Fu-Pu”. In conclusion, his Lu-Fu pieces have been the most acclaimed works in Lu-Fu studies so far, and the literary circle has acknowledged the contribution of Lu-Fu.
關鍵字(中) ★ 浩虛舟
★ 律賦
★ 賦譜
★ 賦
★ 唐賦
關鍵字(英) ★ Hao, Hsu-Chou
★ Lu-fu
★ Fu-pu
★ Fu
★ Fu in Tang Dynasty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律賦文學價值的再評定 1
二、 浩虛舟於文學史的缺席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7
一、 研究範圍 7
二、 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6
一、 唐代賦格研究 17
二、 唐代律賦研究 18
三、 唐代律賦賦家研究 21
第二章 浩虛舟律賦題材之研究 24
第一節 各賦賦題與賦文題旨 26
一、 古事 26
二、 事理 34
三、 景物 36
第二節 題源考究分析 40
一、 命題及出典 40
二、 典源分布分析 42
第三節 內容訴求 44
一、 格物見理 44
二、 修身治國 46
三、 黃老哲學 51
第四節 浩虛舟律賦題材之典律化傾向 54
一、 中唐各家與浩虛舟律賦思想同異──文本的分析 54
二、 中唐各家與浩虛舟律賦思想同異──題源的考察 58
第三章 浩虛舟律賦之用韻研究 78
第一節 用韻次序 79
一、 依次用韻 79
二、 未依次用韻 79
第二節 韻題平仄與位置 82
一、 題下限韻之平仄 82
二、 題下限韻平仄之分析 84
三、 題下限韻之位置 84
第三節 韻部分析 86
一、 韻部使用情形 86
二、 用韻分析 86
三、 用韻頻率 88
四、 首句入韻 89
第四節 浩虛舟律賦用韻之典律化傾向 93
一、 題韻字數 93
二、 用韻頻率 95
三、 題韻平仄 96
四、 特殊用韻 98
第四章 浩虛舟律賦之句式研究 106
第一節 構句句型 107
一、 發、漫、送 107
二、 壯、緊、長 113
三、 隔 121
第二節 句式之組合形態 130
一、 符合《賦譜》之句式組合 131
二、 不符合《賦譜》之句式組合 135
第三節 句式分析 140
一、 句型分析 140
二、 字數分析 143
三、 句式組合分析 146
第四節 浩虛舟律賦句式之典律化傾向 152
一、 句型 152
二、 字數 154
三、 句式 157
第五章 結論 160
一、 透過題材內容的分析,論證浩虛舟律賦之典律價值 160
二、 透過用韻的分析,論證浩虛舟律賦之典律價值 161
三、 透過句式分析,論證浩虛舟律賦之典律價值 162
四、 透過整體觀照浩虛舟之律賦創作,完成中唐律賦研究的重要拼圖 164
附錄:浩虛舟律賦表格化整理 166
參考文獻 182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周]莊周著,[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宣統元年刻本。
〔漢〕焦延壽著,徐芹庭,徐耀環註解:《焦氏易林解譯》,新北:聖環圖書公司,2013年。
[漢]董仲舒著,[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漢]葛洪著,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崢整理:《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校刊:《漢書補注》,清光緒二十六年王氏虛受堂刻本。
[漢]袁康:《越絕書》,龍溪精舍叢書本。
[漢]蔡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魏]王肅:《孔子家語》,光緒六年掃葉山房藏刻本。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晉]范瞱,[唐]李賢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梁]真諦譯,[唐]法藏等疏譯:《大乘起信論義記》,光緒戊戌年金陵經刻處本。
[梁]任昉:《述異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影印叢書集成新編,1985年。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房玄齡撰,王雲五主編:《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廿四史,2010年。
[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元和姓纂四校記》,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年。
[唐]成玄英疏,嚴靈峯編輯:《南華真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唐]李匡乂:《資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王昌齡撰,張伯偉校考:《詩格〉,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唐]佚名撰,張伯偉校考:《賦譜》,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五代]王定保著,陽羨生校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彭年:《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宋]孫光憲著,林艾園校點:《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宋]洪邁:《容齋續筆》,《全宋筆記》第五編三,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收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
[宋]王應麟撰,武秀成、趙庶洋校證:《玉海》,浙江:浙江書局光緒九年重刊本,1983年。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宋]吉天保:《孫子集注》,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乙卯刊本。
[明]李夢陽:《空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冊 1262。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
〔清〕彭定求等:《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陳元龍:《御定歷代賦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清]胡文英著、徐復校議:《吳下方言考校議》,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清]覺羅石麟監修,儲大文編纂:《山西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四庫全書,冊544。
[清]徐松:《登科記考》,道光十八年刻本。
[清]譚宗浚:《希古堂集》,光緒十六年刻本。
[清]李調元:《賦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余丙照,《增註賦學入門》,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王芑孫:《讀賦卮言・官韻例》,韓泉欣、孫福軒編輯點校:《歷代賦論彙編》上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清]浦銑:《復小齋賦話》,何沛雄編:《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緒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
[清]皮錫瑞撰,吳仰湘點校:《孝經鄭注疏》,收於吳仰湘編:《皮錫瑞全集》,北京:中華,2016年。
[清]釋印光重修:《九華山志》,光緒二十年官修化城寺藏影印本。
[清]褚人穫:《堅瓠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日)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序)
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王士祥:《唐代試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山東:山東齊魯書社,2004年。
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祁立峰:《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庚舜、董乃斌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周誠明,《唐人生命思想之多元探討》,臺北: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徐志嘯:《歷代賦彙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2001年。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
陳秀宏:《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廖小東:《政治儀式與權力秩序──古代中國「國家祭祀」的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鄭競編:《全漢賦》,臺北:之江出版社,1994年。
P. G. Zimbardo原著;游恆山編譯,黃榮村校訂:《心理學》,臺北:五南書局,1990年。
(三)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于亞飛:《唐代軍旅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7年。
方靜瑛:《徐寅律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王賤琴:《唐代典禮賦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4 年。
付靜:《初盛唐律賦格律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0年。
左燦麗:《黃滔詩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江之陵:《蔣防辭賦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呂海波:《中唐試賦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汪欣:《蔣防律賦之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胡淑貞:《白居易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馬麗:《唐代應試詩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馬寶蓮:《唐律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張凱:《晚唐律賦三大家用韻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陳鈴美:《王棨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漢鄂:《黃滔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彭紅衛:《唐代律賦的演進及其特徵考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8年。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黃雅琴:《王起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趙成林:《唐賦分體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趙俊波:《中晚唐賦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鄧偉月:《唐代詩歌引黃金臺典故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
鄭真先:《唐代治道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鄭艷:《李程律賦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龐國雄:《黃滔律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年。
方姵文:《蔣防律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
黃佳鳳:《白行簡律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
林景梅:《裴度律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
吳怡靜:《獨孤授律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9年。
(四)期刊及學術會議論文(依出版年排序)
王成勉:1986,〈明末士人的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第15卷第9/10期(1986 年4 月),頁65~75。
羅聯添:〈唐代進士科試詩賦的開始及其相關問題〉,收入《唐代文學論集》(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又收入《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7期,1985年5月,頁9~20。
魏仲祐:〈近體詩之一端〉,《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頁39~49。
(美)柏夷(S. Bokenkamp):《賦譜略述》,《中華文史叢論》第49輯,1992年,頁149~161。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權觀念的緣起〉,《東海中文學報》1992年8月第10期,頁61~79。
詹杭倫:〈唐鈔本《賦譜》初探〉,收入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合著《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頁37~58。《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增刊總第7期,1993年9月。
簡宗梧:〈試論唐賦之發展及其特色〉,收入《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109~127。
李立信:〈「辭」、「賦」關係新證〉,《新亞學術集刊.賦學專輯》第13期,1994年,頁51~63。
曹明綱:〈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學術研究》第4期,1994年,頁115~119。
葉樹仁,《讀全唐文補遺(四)》,《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67~71。
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學術月刊》第6期,1994年,頁86~94。
許結:〈明代「唐無賦」說辨析──兼論明賦創作與復古思潮〉,《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11期,1994年,頁77~85。
許結:〈論唐代賦學的歷史形態〉,《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6年,頁43~52。
何新文:〈晚唐律賦的藝術變化〉,《湖北大學學報》第1期,1995年,頁110~118。。
許結:〈古律之辨與賦體之爭:論後期賦學嬗變之理論軌跡〉,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6年),頁69~88。
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6年),頁533~547。。
王基倫:〈中晚唐賦體創作趨向新議〉,收入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96年),頁889~905。
何新文:〈浦銑及其賦話考述〉,《文獻》第3期,1997年,頁50~63。
陳美朱:〈論唐賦的兩極評價〉,《中國文化月刊》第218期,1998年,頁97~116。
簡宗梧:〈生鏽的文學主環:賦〉,《國文天地》第6期,1998年,頁7~11。
王兆鵬:〈試論唐代科舉考試的詩賦限韻與早期韻圖〉,《漢字文化》,1999年,頁11~14。
陳萬成:〈《賦譜》與唐賦的演變〉,收入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559~573。
簡宗梧:〈1991~1995 年中外賦學研究述評〉,收入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簡宗梧:〈唐文辭賦化之考察〉,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1999年),頁69~91。。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6。
王成勉:2000,〈清史中的洪承疇〉,收於王成勉:《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頁477~499。
彭萬隆:〈《登科記考》訂補八則〉,《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1年。
詹杭倫:〈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1年。
簡宗梧:〈賦與類書關係之考察〉,收入《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漳州:漳州師範學院,2001年。
王士祥:〈唐代省試賦用韻考述〉,《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二輯,2002年,頁111~123。
簡宗梧、游適宏:〈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2年11月,頁21~35。
廖芮茵:〈成仙與養生──唐代文士的服食分析〉,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2年12月),頁16~32。
余恕誠:〈唐代律賦與詩歌在押韻方面的相互影響〉,《江淮論壇》第四期,2003年,頁105~112。。
簡宗梧:〈唐律賦典律研究〉,收入逢甲大學中文系編《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汪小洋、孔慶茂:〈論律賦的文學性〉,《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2月,頁45~49。
簡宗梧:〈賦體典律因子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頁1~28。
林天祥:《論北宋詠物賦的借物言理》,《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33~39。
趙俊波:〈晚唐律賦的散體化傾向〉,《江海學刊》2期,2004年4月,頁165~170。
趙俊波:〈窺陳編以盜竊論唐代律賦語言雅正特點的形成〉,《社會科學研究》3期,2004年5月,頁146~149。
蹤凡:〈《歷代賦彙》的漢賦編錄與分類〉,《國學術史研究》,2004年第4期,頁137~140。
吳在慶:〈科舉試賦及其對唐賦創作影響的幾個問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2期,2004年4月,頁34~39。
趙俊波:〈論晚唐律賦三大家的詠史懷古之作──兼論閩地律賦創作興盛的原因〉,《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2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1~65。。
尹占華:〈論賦的文體特徵的無規範性以及唐賦形式的兩極分化〉,《濟南大學學報》第15卷第6期,2005年,頁27~32。
游適宏:〈一個賦體分類論述的形成──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2005年3月,頁75~89。
鄺健行:〈律賦論體〉,《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68~74。
吳儀鳳:〈唐賦的帝國書寫特質探討〉,《東華漢學》第4期,2006年9月,頁67~111。
孫福軒:〈唐宋賦學論議〉,《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7卷第3期,2007 年5月,頁38~44。
何曉園:〈中唐文人的政治自覺與詩歌創作〉,《深圳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7年5月,頁102~106。
林俊宏:〈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政治論述──以《南華真經注疏》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第32期,2007年6月,頁145~202。
郭建勳,毛錦群:〈論律賦的文體特徵〉,《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2007年,頁61~68。
簡宗梧:〈試論唐賦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收入謝海平主編《唐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
陳成文:〈從「唐無賦」到「賦莫盛於唐」──唐賦評價變遷之考察〉,《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4期,2008年7月,頁115~148。
李冰:〈《賦譜》探微〉,《安徽文學》第11期,2008年,頁189~190。
姜子龍、詹杭倫:〈唐代律賦的「雅」與「麗」〉,《中州學刊》第1期(總第169期),2009年1月,頁200~204。
吳儀鳳:〈唐代典禮賦創作之文化情境探討〉,《政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9 年12 月1日,頁195~229。
劉怡君:〈《唐律疏議‧名例律》「天」與「刑」關係之探析──兼論經學與律學的交涉〉,《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2010年5月,頁153~178。
趙俊波:〈唐代試賦的命題研究──以試賦題目與九經的關系為中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27~131。
何易展:〈論初唐四傑賦之「祖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卷3期,2011年5月,頁163~170。
謝琰,《盆池中的理學》,《文史知識》,第8期,2012年,頁113~117。
黄水雲:〈唐賦節日活動書寫──以《中和節百辟獻農書賦》為主的考察〉,《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3年,頁95~105。
秦金:〈浩虛舟賦研究〉,《河南廣播電是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13年1月,頁29~31。
張興田:〈隋唐科舉試賦制度的歷史考察〉,《國學》2013年6月,頁9~10。
李雨鍾:〈從人「性」論到共「同」體:孟子與荀子的方案〉,《臺大中文學報》第61期,2018年6月,頁49~86。
張彥:〈新世紀以來唐代律賦研究綜述(2000──2014)〉,《成都師范學院學報》第31卷第8期,2015年8月,頁85~90。
陳弱水:〈中晚唐文人與經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3分,2015年9月,頁553~606。
董就雄:〈試論唐代八韻試賦的用韻〉,《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2期,2015年5月,頁239~275。
張巍:〈《賦譜》釋要〉,《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1期,2016年,頁127~160。
程維:〈從律賦格到文章學〉,《中國韻文學刊》第31卷第1期,2017年1月,頁104~111。
(五)西文著作
Kuhn,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Easton, D.,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65.
Watson, J. B., Behavior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0.
指導教授 郭永吉 陳成文(Yung-Chi Kuo Cheng-Wen Chen) 審核日期 2020-8-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