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2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41.24.134
姓名 廖鈺婷(Yu-Ting Li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焦竑一貫之學研究
(The study of Jiao Hong′s One Principle Runs Through it all)
相關論文
★ 劉備與諸葛亮管理蜀漢之研究★ 焦循《左傳》杜注研究
★ 項安世《易》學研究★ 王陽明「心外無物」的思想探賾
★ 楊伯峻《論語譯注》義理研究★ 程廷祚《易》學思想研究
★ 《論康有為經世儒學的理論基礎與孔門傳承重構》★ 郭雍《易》學研究
★ 惲日初對劉蕺山思想之詮釋研究★ 王又樸《 史記七篇讀法》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的研究動機在於焦竑身為身為晚明有影響力的學者,但他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現今的研究者不多,然而關於焦竑的學術、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尚有許多值得詳加探討的議題未完全展開。筆者欲探究焦竑的哲學思想,並與晚明思想史上的學術思潮一起討論,希望能夠釐清與建構焦竑哲學的特色,及其在晚明哲學中應的定位與影響。
焦竑對心性的理解,可從以虛寂本體理解,而不從道德根源的角度立論,以虛寂本體無限、不能用善惡匡限的角度說明至善,所以不如孟子、陽明從道德根源談至善明確、易解。其工夫實踐約可分成兩個進路,首先是本體工夫,乃順著心性以虛寂為至善而發,務在清除使性不能顯現的障蔽;另一個是外在的博學工夫,以虛寂知道難知,故須藉問學作為契道、成聖的方便,所以焦氏的工夫論以,學有所本、本立道生為特色,但他對博學的解釋,不如朱子那般定義明確,再加上其在思想方面無一套系統性的著作,致使後人在討論焦竑的思想特徵時,容易將他的心性與博學工夫割裂成兩套,實則焦氏在博學、考據的成就,與他對虛寂本體的理解、工夫實踐有密切的關聯。
就心性、工夫的論述看來,焦竑在後世被誤解為只重本體不談工夫的狂禪,是其來有自;但從理論架構看來,焦氏是由儒家虛寂本體貫徹對空、無的理解,依舊是從儒家重本體的角度解釋佛老,但此本體已不是先秦以仁義禮智為內容的道德本體,而是以其虛故能創生、有無限可能的虛寂本體。
本文題目《焦竑一貫之學研究》的「一貫之學」,乃指涉焦竑以虛寂本體為主軸,融會三教心性、工夫論,自己新發展出的一貫之學,非先秦儒家以忠恕、仁、禮為內容的一貫之學。焦氏更由此一貫會通三教,並就虛寂本體,言三家之道本質是一而未曾三分,有相互溝通的可能性。故焦氏未曾欲以某一家融合、取代另外兩家,若僅從焦氏會合三教批評他是狂禪,是相當可議的。
摘要(英) In order to know more about Jiao Hong, an extremely influential scholar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is contributions are always been ignored, so nowadays there are less and few people want to go into serious research on this critical scholar.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big issues in Jiao Hong’s research that haven’t been discussed, such as his unique insights into the philosophy aspect and his contributions in Chinese scholarship. So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wants to go into serious research on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and compares it with other Late Ming Dynasty’s philosophers. Besides, clarify and build up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and figure out his influence and the academic posi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s philosophy.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is that “the highest excellence(至善) cannot be measured totally by ethical standards.” To explain this notion, Jiao Hong used the concepts of “source of emptiness (虛寂本體)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unlimited”, and “the highest excellence(至善) cannot be confined to the restriction of good or bad.” So unlike Mencius(孟子) and Yang Ming(陽明), two well-known Chinese philosophers,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aren’t that clear-cut and easy to explain. There are two direct methods to accomplish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First, clear up all the obstacles that will veil your mind, and let your mind freely emancipate. Because it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emptiness but also the highest excellence. The other one is, work far and wide on pursuing knowledge. Since the source of emptiness (虛寂之道) is hard to perceive accurately, Jiao Hong advocates pursuing knowledge widely as a way to tally with the doctrine and become a person whose mind is close to ancient sages. The essential quality of Jiao Hong’s practical theory(工夫論), is that pursuing knowledge is the key to know mind is source of emptiness ,and because it is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t will help people become sage. However, about how to extensively pursue knowledge, unlike Zhu Xi(朱子), Jiao Hong didn’t have a precise definition). In addition, he didn’t put all of his philological studies into a systematic conformation. So these are all the reasons that make the researchers, who study Jiao Hong’s philological theory, easy to separate his two methods with his achievement at the aspect of Exegesis and Chinese Exegetics. But actually, Jiao Hong’s achievement at the aspect of Exegesis and Chinese Exegetics, and his philosophy ideas do relate.
Even though it is reasonable that the researchers classify Jiao Hong’s philosophy ideas as Kuan Chan(狂禪) . Consider the aspect of his theory conformation, his philosophy ideas totally originate from the Confucian way to realize the source of emptiness, even when he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Buddhist śūnyatā or Taoist Wu
. So his philosophy ideas to translate Buddhism and Taoism are still based on Confucian viewpoint. Additionally, it’s worth noticing that the existing source is no longer Qin Dynasty’s ethical features, which are on the basis of Ren(仁),Yi(義),Li(禮),Zhi(智),but he source of emptiness.
The dissertation’s topic is “the study of Jiao Hong′s One Principle Runs Through it all”. The “One Principle ”there means that Jiao Hong utilizes source of emptiness as his philological studies’ major conformation, integrate, practical theory, and develop his own one principle. So the way Jiao Hong explained the principle is different from Confucianism in Qin Dynasty, who explain the principle is based on ethical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source of emptiness, Jiao Hong even advocated that the ultimate thinking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s the same and shouldn’t be separated into three. Each of them has possibility to communicate. It will be very disputable to criticize Jiao Hong as Kuan Chan. Because he never tried to combine three kinds of philosophy into one or replace another two by the other one.
關鍵字(中) ★ 焦竑
★ 晚明
★ 泰州學派
★ 澹園集
★ 焦氏筆乘
關鍵字(英) ★ Jiao Hong
★ Late Ming Dynasty
★ Tai Zhou School
★ Dan Yuan Ji
★ Jiao Shi Bi Cheng
論文目次 凡例 i
摘要 iii
Abstruct v
誌謝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前人研究成果評述 6
第三節:焦竑之師承與交遊 11
第二章:虛靈寂感的心性論 17
第一節:論虛靈寂靜之性 17
第二節:論感通應物之心 25
第三節:論情欲之常與私欲妄情 32
第三章:克己復體的復性工夫 40
第一節:無執論去妄 41
第二節:復性即是復仁、禮之體 49
第三節:克己以復性復體 57
第四章:博學的主張與實踐 67
第一節:焦竑對「學」的理解 67
第二節:焦竑博學的實踐面向 79
第三節:博學即約體的一貫之學 92
第五章:結論 103
第一節:焦竑一貫之學內的三教合一思想 103
第二節:綜論焦竑思想 112
參考書目 11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
﹝魏﹞王弼、﹝晉﹞韓康柏:《周易王韓注》,收入《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唐﹞ 李翱:《李文公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 朱熹編著:《四書章聚集註》,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4年。
﹝宋﹞ 朱熹著,黎靖德點校:《朱子語類》,臺北市 : 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收入《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明﹞ 王 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1987 年。
﹝明﹞ 王守仁 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 李贄 著,張建業 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 李贄 著,張建業 等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明﹞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新北:文海出版社,1960年。
﹝明﹞ 焦竑 著,李劍雄 點校:《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明﹞ 焦竑 著,李劍雄 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明﹞ 焦竑:《老子翼》,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明﹞ 焦竑:《莊子翼》,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明﹞ 羅汝芳 著,方祖猷等 編校整理:《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清﹞ 永瑢等 著:《合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四庫未收書目禁燬書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清﹞ 紀昀 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 王先謙 編著:《莊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清﹞ 江永 編,戴震 審定:《古韻標準‧例言》,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 張廷玉 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 陳作霖《金陵通傳》,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文成出版社,1960年。
﹝清﹞ 黃宗羲 著,沈芝盈 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二、專書
(以下按照姓氏筆畫排列)
﹝日﹞ 岡田武彥 著,吳光、錢名、屠承先 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 正中書局,1981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何炳棣著 ,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余英時:《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學出版社,2004年。
吳汝鈞:《佛教的當代判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李劍雄:《焦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興源:《晚明新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年。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袁光儀:《李卓吾新論》,臺北:臺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
袁光儀:《彼我同為聖賢 : 耿定向與李卓吾之學術論》,臺北 : 文津出版社,201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彭國翔:《陽明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劉海濱:《焦竑與晚明會通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鄭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錢新祖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學的重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龔杰:《王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三、專書論文
余英時:〈重訪焦竑的思想世界〉,《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頁68-102。
李焯然:〈焦竑之三教觀〉,《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1988年,頁109-140。
周啟榮著,鄭吉雄譯:〈明末清初的訓詁學、文獻考證與經籍研究〉,收入鄭吉雄編:《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93—128。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級其工夫論之意涵〉,《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頁217-275。
容肇祖:〈焦竑及其思想〉,《容肇祖集》,濟南:齊魯出版社,1989年,頁389-442。
鄧克銘:〈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1-36。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113-154。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知性體觀的特色〉,《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37-78。
鄧克銘:〈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頁79-112。
鐘彩鈞:〈論羅近溪的歸宗儒學〉,《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7年,頁102-133。

四、期刊論文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39期(2001年12月),頁171-200。
亢學軍:〈從《焦氏筆乘》看焦竑的文獻考據學成就〉,《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58-61。
朱素娟:〈公安三袁思想受焦竑影響及異同探析〉,《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 9期(2010年3月),頁39-58。
何炳棣:〈「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8期(1991年12月),頁139-147。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11期(1992年6月),頁102-110。
何炳棣:〈答孫國棟教授〈「克己復禮為仁」爭論評議〉〉,《二十一世紀》,13期(1992年10月),頁129-133。
何炳棣:〈答劉述先教授--再論「克己復禮」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0期(1992年4月),頁150-155。
吳震:〈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第5期(2006年5月),頁72-79。
宋家復:〈思想史研究中的主體與結構:認真考慮《焦竑與晚明新儒學之重構》中“與”的意義〉,《臺灣社會研究》,第29期(1998年3月),頁39-73。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14期(1995 年 6 月),頁59-82。
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下),《鵝湖月刊》,第59期(1980年05月),頁7-13。
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第58期(1980年04月),頁2-8。
李劍雄:〈焦竑與公安三袁〉,《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3期,頁119-123。
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 〉,《二十一世紀》,8期(1991年12月),頁148-150。
周群:〈融通儒佛的焦竑文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61-65+76。
林素英:〈焦竑之三教觀〉,《花蓮師院學報》,第6期(1996年6月),頁147-176。
孫國棟:〈「克己復禮為仁」爭論平議 〉〉,《二十一世紀》,12期(1992年8月),頁139-142。
孫國棟:〈敬答何炳棣教授〈原禮〉一文質疑〉,《二十一世紀》,17期(1996年6月),頁138-140。
張克偉:〈焦竑哲學思想匡廓析述〉,《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7年4月),頁38-42。
張學智:〈焦竑的合會三教和復性之旨─兼論中國文化的融釋精神〉,《國際儒學研究》,第16輯(2008年5月),頁372-391。
梅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臺灣社會研究》,第29期(1998年3月),頁1-37。
黃熹:〈從“明道”到“明性”——焦竑《老子翼》思想闡釋〉,《中國哲學史》,第4期,頁58-65。
黃熹:〈從盡性至命到無之境界——焦三教會通思想的邏輯進路〉,《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21-26。
黃熹:〈焦竑三教會通思想的理論依據〉,《中國文化研究》,第4期,頁57-63。
黃熹:〈試論晚明儒學轉向說的理論缺陷——以焦竑思想為中心〉,《孔子研究》,第2期,頁105-112。
楊祖漢:〈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37期(2006年12月),頁 145- 175 。
劉述先:〈再談「克己復禮真詮」──答何炳棣教授 〉,《二十一世紀》,11期(1992年6月),頁150-168。
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 〉,《二十一世紀》,9期(1992年2月),頁140-147。
蔡文錦:〈論焦竑的哲學思想〉,《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3-15+35。
蔡家和:〈從羅近溪分別「體仁」與「制欲」之工夫進路見心學與理學之不同〉,《華梵人文學報》創刊號(2003年,7月),頁69-106。
鄧克銘:〈王龍溪虛寂說的特色〉,《文與哲》,第五期(2004年12月),頁155-174。
謝居憲:〈羅近溪學術宗旨理解的一些評析〉,《鵝湖學誌》,第41期(2008年12月), 頁163 -202 。
韓偉:〈焦竑文論思想探析〉,《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01-106。
韓偉:〈楊慎對焦竑之影響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第2期,頁92-98。

五、學位論文
王琅:《焦竑年譜》,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1年。
王琅:《焦竑學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1999年。
李文琪:《焦竑及其國史經籍志》,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86年。
李興源:《晚明新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沈佩瑾:《焦竑文學觀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7年。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林桐城:《焦弱侯學記》,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1989年。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4年。
洪芬馨:《焦竑老子翼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1997年。
黃元嘉 :《試論泰州學派的傳承與轉化─從王艮到耿天臺》,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中國語文學系碩論,2011年。
謝成豪:《焦竑經學史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13年。
謝京恩:《焦竑與佛教》,新竹: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論,1999年。
謝祐華:《焦竑哲學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研究所碩論,2007年。
鍾沂蓁:《王艮「淮南格物」說的兩種體現》,新竹:國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13年。
劉正遠:《焦竑莊學會通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10年。

六、資料彙編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 》,香港 : 新亞研究所,1968年。
指導教授 楊自平 審核日期 2016-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