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28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5 、訪客IP:3.145.88.101
姓名 徐祥峯(Hsiang-Feng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外台歌仔戲胡撇仔戲服飾研究--以台北藝人為例
(The case study of the outdoor opera (o-pe-la)costumes)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在地孕育的劇種-¬-歌仔戲,由於是個年輕劇種,較沒有歷史的包袱,又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不同政權的統治,因此包容性與吸收能力較強,不管什麼樣的元素,只要認為有幫助於演出效果,就可以直接置入於歌仔戲中,養成「拿來就用」的習慣風氣,而服飾的變化亦是如此。

歌仔戲初登正式舞台時,演出內容較多是傳統劇目,服飾造型部分大多承襲自其他傳統戲曲系統,但經過內台時期又受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的影響,有了「新劇」的衝擊以及其它因素,產生了「胡撇仔戲」。因為這層的關係,影響了歌仔戲原有的表演模式與服飾穿著,開啟了胡撇仔戲的創新之路。

內台時期的胡撇仔戲在服飾上已經有所變革。當轉出外台演出時,因為胡撇仔戲通常在晚上演出的關係,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和演員愛美的天性以及多種因素下,使得產生一連串追求亮麗的外台胡撇仔戲服飾變化。

因應社會的變遷,與內外台的轉換,外台歌仔戲或是胡撇仔戲演出重心逐漸都放在演員身上。外台演出環境逐漸式微,團長與演員們除了削價競爭,尋求演出機會,還有就是利用華麗的服飾裝扮去吸引台下觀眾,讓雇主(請主)滿意,達到另類的宣傳效果。然而演員為重心的演出,演員們就會注重外表的裝扮,購買新的戲服,戲服製作者也會為吸引顧客,除了符合演員的需求,還會額外花心思去設計新款戲服。因此,本研究以演員對於外台夜戲所演出的胡撇仔戲服飾的需求觀念,與各種會影響該服飾變化的因素,去統整出不同時期外台胡撇仔的戲服類型與樣貌。進而,歸結討論現今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樣式與用途。

本論文研究對象為外台胡撇仔戲,包括胡撇仔戲的概括範圍,表演要件和型態。同時,整理研究外台胡撇仔服飾的歷史脈絡,角色的區別等,進而探討外台胡撇仔服飾的布料需求以及市場和演員個人的需求。並從演員、觀眾、戲服創作者等角度,分別了解他們的審美觀念,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外台胡撇仔服飾文化。最後做出總結,透過結合大眾通俗文化與物質文化,結合戲曲服飾美學的綜合析論,歸納外台胡撇仔服飾的價值,並對其未來提出展望,及省思文化意涵的傳承。
摘要(英) Taiwanese opera originated in Taiwan. It is rather new in the traditional drama history. Therefore there is comparatively no burden of history.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it can experience different regime′s rule, inclusion and make it have strong absorptive capacity. No matter what kind of elements, if it can help to show the effects, it will be directly placed in the opera, to develop "brought on by" customary ethos. This is very common in its costume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the shows were more traditional repertoire. The costumes mostly inherited from other traditional opera systems, but after it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especially on the outdoor stages, with the impact of the "New drama" and other factors, the new style of performance ‘o-pe-la’ was born. It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style and the costumes. It led the traditional Taiwanese opera to a more creative o-pe-la style..

Actually, it had a little change of the costumes in the period of the opera house. However when the shows performed from the indoor to the outdoor, the shows mostly performance at night, they needed more fascinating elements to catch the audiences’ eyeballs. Ev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loved to be the most fabulous on the stage. They were crazy to pursue shinning and fabulous costumes. It brought a hung change for the costumes of the outdoor stages period.

In response to social changes, many performances shifted from the opera houses to the outdoor stages. The selling point of the opera was not only the drama. It shifted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audiences. And also the opportunity to perform was intensively competitive, the actors and the actresses would like to make extra effort on the costumes.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stumes for the outdoor opera stages. In addition, it will compare with the styles and purposes between the costumes of nowadays and the past.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study of the outdoor stage of Taiwanese opera, including the general scope of o-pe-la,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patterns of the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organiz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n explore the fabric needs for the market and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and actors. And from the actors, the audience, costume creators angles, respectively, to understand their aesthetic ideas, why would such form of outdoor performance happened. Finally to make a summar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mass popular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opera costumes aesthetic value of the outdoor stages, and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s for its future, and reflec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implications.
關鍵字(中) ★ 外台歌仔戲
★ 胡撇仔戲
★ 胡撇仔戲服飾
★ 戲曲服飾
關鍵字(英) ★ Taiwanese opera of outdoor stages
★ o-pe-la
★ the costumes of o-pe-la
★ costumes
論文目次 目 次
摘 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v
圖 目 次 vi
表 目 次 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戲曲服飾的傳統與胡撇仔戲的發展概述 8
第一節 傳統戲曲服飾美學與胡撇仔戲服飾的關係 9
第二節 胡撇仔戲概括定義 11
第三節 外台胡撇仔戲的表演型態要件 18
第三章 外台胡撇仔服飾的發展與類型 28
第一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發展過程 28
第二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要件 47
第三節 外台胡撇仔服飾的款式以及版型 51
第四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角色區別 72
第五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通用材質 74
第六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市場型態 80
第七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創作發想來源 83
第四章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審美觀 87
第一節 藝人對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審美觀 87
第二節 觀眾對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審美觀 90
第三節 戲服創作者對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審美觀 91
第四節 布商對外台胡撇仔戲的服飾布料的審美觀 92
第五章 結論 95
第一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的價值意義探討 95
第二節 外台胡撇仔戲服飾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96
第三節 總結 98
附錄 受訪藝人與布商簡介 101
參考書目 103
參考文獻 1.專書:
Tim Dant,《物質文化》,譯者:龔永慧,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
Dominic Strinati,譯者:袁千雯、張茵惠、林育如、陳宗盈,《概述通俗文化理論》,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社,2009。
上海市戲曲學校中國服裝史研究組編,《中國歷代服飾》,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中國戲曲學院編,《中國京劇服裝圖譜》,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0。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王佩林,《京劇舞台服飾應用匯編》,北京: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出版年不詳。
李薇主編,《中國傳統服飾圖鑒》,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邱婷,《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新北市:獨家出版社,1995。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宋俊華,《中國古代戲劇服飾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沈從文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另有2003年再版本)
林茂賢,《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林鶴宜,《臺灣歌仔戲》,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
林鶴宜,《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台灣戲曲》,台北:稻鄉,2007。
林鶴宜,《台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吳士余主編,《服飾》,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東北戲曲研究院研究室編,《中國戲曲服裝圖案》,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
周錫保著,《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周峰,《古代服裝參考資料(隋唐五代部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周汛、高春明編著,《中國醫官服飾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南京市博物館編,《中國南京市博物館藏文物精品系列圖錄─明朝首飾冠服》,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紀慧玲,《凍水牡丹》,新北市: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
陳芳主編,《台灣傳統戲曲》,台北市:台北學生出版社,2004。
陳幼馨,《台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0。
徐海榮,《中國服飾大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華梅,《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古代服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5) 服飾˙居住卷》,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國立戲曲專科學校、林顯源,《戲話粉墨─歌仔戲小旦服飾表演程式初探》,臺北:國立戲曲專科學校,2005。
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
黃能馥、陳娟娟編著,《中華服飾藝術源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黃能福、陳娟娟、鍾漫天,《中國服飾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靳萍萍,《戲劇服裝設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楊韶榮,《服飾》,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張耀笳編,《中國傳統京劇服裝道具》,臺北:淑馨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馬強、于巧蘭等著,《中國戲曲服裝圖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黃金環,《台灣歌仔戲服裝變遷之研究》,台南:漢家出版社,2005。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喻國雄,《戲曲服裝美學與功能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戲曲學院,2013。
趙少華主編,《中國京劇服飾》,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1999。
趙偉月譯、【英】瑪爾.T.基德著,《舞台服裝》,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趙超,《霓裳羽衣-中國服飾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潘健華,《舞台服裝設計與技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葉志良《大眾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
臧迎春,《中國傳統服飾》,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譚元杰,《中國京劇服飾圖譜》,北京:新華書店,1992。
譚元杰編著,《戲曲服裝設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2. 學位論文:
邱秋惠,《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江秋華,《外臺歌仔戲演員表演概念之探討─九○年代末期台北地區的圈內觀點》,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0。
吳孟芳,《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雅蓉,《野台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葉玫汝,《臺灣外臺歌仔戲人物造型藝術研究》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7。
謝筱玫,《台北地區外台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期刊論文:
林茂賢,〈現今歌仔戲所面臨課題〉,收錄於《台灣戲專學刊6》,台北: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2003。
紀慧玲,〈建構與解構的動態進程-台灣歌仔戲的美學演變歷程〉,收錄於《歌仔戲的發展與生存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陳傳興,〈臺灣戲劇何處去〉,《表演藝術》雜誌,1993。
陳慧玲,〈由胡撇仔戲的發展談外台歌仔戲與通俗文化的融合〉,收錄於《台灣戲專學刊10》,台北: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2005。
陳亮運,〈織品布料與戲劇表演之探討〉,收錄於《台灣戲專學刊3》,台北: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2001。
喻國雄,〈淺談戲曲服裝其美學與功能〉,收錄於《台灣戲專學刊7》,台北: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2003。
劉南芳,〈都馬班來臺始末〉,收錄於《漢學研究 第8卷第1期》,台北:漢學研究資料中心,1990。
劉南芳,〈台灣野台歌仔戲演出類型及其發展途徑〉,收錄於《台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劉南芳,〈試論台灣內台「胡撇仔戲」的發展途徑及其創作特色〉,收錄於《歌仔戲的發展與生存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指導教授 李國俊 審核日期 2016-7-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