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5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18.188.40.207
姓名 呂建錝(LU,CHIEN-TS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清末變局下知識份子的應變與調適 -以姚瑩為例
(Reactions And Adaptations Of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Under The Western Impact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of Yao Ying)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姚瑩於鴉片戰爭後著成的《康輶紀行》為主要分析的文本,並以戰前所作諸書,如:《東溟文集》、《後湘詩集》、《識小錄》等著作為參照,佐以奏牘、書簡等官私文書,觀察姚瑩在西力衝擊下之轉變與歷程。
嘉道時期的衰弱,促使知識份子更加關注社會問題並求改善之道。姚瑩曾長期仕游於閩、粵、江、浙等沿海地區,除了豐富其實務經驗外,並廣泛與各地之文人群體有交流。在學術與政事方面,皆曾提出其獨到之見解,他特重實效,主張「天下不能有常無變」,並深化了桐城派當中關於「經濟」的思想。
在鴉片戰爭後,其述論的材料,又加入許多域外見聞,從其肯定西方與反省中國的語氣當中,亦見得其夷夏觀念已有所動搖,其中又特別肯定西方人對於地理知識之重視。故戰後於貶謫西藏之際,他已著手《康輶紀行》一書之創作,書中除了記錄西藏事之外,並留心藏外西方勢力之動向,並以在臺審訊英人顛林所得資訊為基礎,參酌既有之輿圖與時人著作,繪成「今訂中外四海總圖」,賦予中國新的定位。
姚瑩雖能肯定西方之所長,然亦積極地從古籍中尋找例證,試圖從「古即有之」的角度自我解釋,一方面探索未知的西方,另一方面則將新世界納入舊有的架構當中。此亦體現出西力衝突之際,傳統知識份子應變與調適的過程。
摘要(英)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The Chronicles of the Traveling to Kang” written by Yao Ying after the Opium Wars as the text for main analysis, and referred to various books written before the wars, such as “Collection of Articles of Dong Ming,” “Hou Hsiang Poetry Collection,” and “Brief Record.” Moreover, this study also reviewed official and private letters, such as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and correspondences to observe the process how Yao Ying was changed under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The decline during the Jia-Dao period forced the intellectual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issues and seek improvement solutions. Yao Ying was a long-term government official stationed at coastal areas, such as Fujian, Guangdong, Jiangsu, and Zhejiang, which enriched his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enabled him to comprehensively exchange with literati groups in various places. Yao Ying proposed unique perspectives in both the academic and political aspects. He attached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suggested that “the world can never remain the same, and changes are necessary,” and deepened the idea about “Jing ji” (practical statesmanship) of Tongcheng School.
After the Opium Wars, Yao Ying included many overseas views into the materials h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His affirmative attitude towards western culture and reflection on China also revealed his concept of disdaining the foreign culture had been shaken. In particular, he affirmed how the western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geograph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after he was demoted to Tibet, he started to write the book “The Chronicles of the Traveling to Kang,” which recorded the events taking place in Tibet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rends outside Tibet. Besid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interrogation with the British man Denham in Taiwan, he referred to the existing atlas and writings of the people at the time to draw the “New Atlas of China and Four Oceans” to endow China with a new status.
Although Yao Ying affirmed the strengths of western culture, he also aggressively sought examples from ancient books in an attempt to find self-explan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ence of similar examples in ancient times.” On the one hand, he explored the known western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he included the new world into the existing framework, which also embodied how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responded and adjusted to the conflicts against western culture.
關鍵字(中) ★ 姚瑩
★ 桐城
★ 知識份子
★ 西藏
★ 鴉片戰爭
關鍵字(英) ★ Yao Ying
★ Tongcheng
★ Intellectual
★ Tibet
★ Opium Wars
論文目次 中文提要 …………………………………………………………… i
英文提要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圖表目錄 …………………………………………………………… v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研究回顧 5
三、 文獻與史料 19
四、 研究方向與架構 21
第一章 鴉片戰爭前的姚瑩 23
第一節 桐城時期 23
第二節 從閩粵、北京到江蘇 30
第三節 姚瑩的經世思想 52
第二章 姚瑩與鴉片戰爭 60
第一節 臺灣與臺灣道的特殊性 60
第二節 臺地的治理 65
第三節 鴉片戰爭期間的臺灣防務 72
第四節 姚瑩的西方經驗 83
第三章 鴉片戰爭後的姚瑩 97
第一節 臺灣之獄 97
第二節 謫貶、宦遊與經世思想的轉變 108
第四章 姚瑩的域外史地著作-《康輶紀行》 123
第一節 赴藏前的域外觀察-《識小錄》、《東槎紀略》、《英吉利地圖說》 123
第二節 《康輶紀行》內容分析 129
第三節 《康輶紀行》與時人述論的比較 176
結論 197
參考書目 201
附錄 21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古籍與史料
(一) 官書、政書

《明太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
《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清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87。
丁韙良譯,《萬國公法》,同治三年京都崇實館存板,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8。
文慶纂,《籌辦夷務始末》,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8。
伊桑阿,《大清會典事例(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縣:文海出版
   社,1992。
托津,《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縣:文海出版
   社,1992。
官修,《大清一統輿圖》,清乾隆二十五年銅板印行,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
   制中心,2003。
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義》,臺北市:弘文館出版社,1986。
祝慶祺,《刑案匯覽》,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道光棠樾慎思堂刻
   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廷玉、嵇璜、劉墉撰,《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傅恆,《皇清職貢圖》,揚州市:廣陵書社,2008。
嵇璜、劉墉等撰,《清通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3。
清高宗御撰,《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3。
清世宗御撰,《大義覺迷錄》,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7。
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據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影印,臺北市:新文豐出版
   社,1976。
福趾等纂(清),《欽定戶部漕運全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藏清光緒二年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1965。

(二) 經書、史書、志書

王定安,《重修兩淮鹽法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光緒三
   十一年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檢心修;劉文淇、張安保纂,《重修儀徵縣志》,據清光緒十六年刻本影印,南京
   市:鳳凰出版社,2008。
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
田明曜修,陳灃纂,《重修香山縣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
艾儒略,《職方外紀》,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
林豪,《澎湖廳志稿》,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洪北江主編,《標點校勘清史稿》,臺北市:洪氏出版社,出版時間不明。
范寧集解,《春秋穀梁傳范氏集解》,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
范曄,《後漢書》,收入許嘉璐主編,安平秋副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市:漢語
   大詞典出版社,2004。
夏燮,《中西紀事》,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7。
徐繼畬,《瀛環志略》,臺北市:京華出版社,1968。
徐繼畬著;宋大川校注,《瀛寰志略校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7。
桂文燦,《經學博采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11。
班固撰,《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市:鼎文出版社,1991。
袁昶,《(嘉慶)衛藏通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光緒二十年漸西村舍刻本影
   印,上海市:古籍出版社,1995。
馬少雲、盛梅溪纂,《衛藏圖識》,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0。
康義勇,《論語釋義》,高雄市:麗文文化出版社,1993。
張廷玉,《明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75。
梁廷柟,《夷氛聞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梁廷柟,《海國四說》,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
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巿:河洛出版社,1974。
陳建著; 錢茂偉點校,《皇明通纪》,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陳登龍,《裏塘志略》,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9。
黃沛翹,《西藏圖考》,臺北市:廣文書局,1968。
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
廖大聞等修,金鼎壽纂,《安徽省桐城續修縣志》,據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臺北市:
   成文出版社,197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福建通志臺灣府》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劉昫等,《二十五史-舊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歐陽修等,《二十五史-新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潘錫恩 ; 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志》,據四部叢刊續編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8。
蔣良騏纂;王先謙修,《十二朝東華錄》,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3。
謝清高口述,楊炳楠筆受,《海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
魏源,《海國圖志》,道光二十七年刻版,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
魏源,《增廣海國圖志》,光緒二年刻版,臺北市:珪庭出版社,1978。
酈道元著,王先謙校,《合校水經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三) 奏牘、文集、詩集

方東樹,《攷槃集文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年刻
   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方東樹,《儀衛軒詩集》,收入唐籛,《八百軒近體詩稿(一)》,據同治七年刻本影印,
   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10。
方苞,《方苞集˙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方苞,《方望溪遺集》,安徽:黃山書社,1990。
方苞,《望溪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0。
王先謙編,《郭侍郎奏疏》,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
王灼,《悔生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王通撰,《文中子中說》,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包世臣,《安吳四種》,台北市,文海出版社,1968。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7。
全祖望,《鮚埼亭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8。
朱琦,《怡志堂詩集初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咸豐七年
   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吳嵩梁,《香蘇山館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木犀軒
   刻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集,《鶴徵錄》,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清嘉慶十五年漾葭老屋刻本,北京市:北
   京出版社,2000。
杜甫著,蔡夢弼箋,《草堂詩箋(千家注杜詩)》,臺北市:廣文書局,1971。
周敦頤,《周子通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
孟保,《西藏奏疏》,收入《四書未收書集刊》,清道光刻本,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2000。
姚瑩,《中復堂全集 - 中復堂遺稿,續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溟文外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溟文後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溟文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溟外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溟奏稿》,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附錄˙年譜》,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姚氏先德傳》,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後湘詩二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後湘詩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後湘詩續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漢章、張相同撰,《古今尺牘大觀》,臺北市:中華書局,1966。
姚鼐,《惜抱軒詩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嘉慶三年刻增修本影印,上海市: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洪亮吉,《更生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光緒三年洪氏授經堂刻增修本影
   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徐繼畬,《松龕先生全集》,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7。
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9。
張祥河,《小重山房詩詞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道光刻光緒
   增修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張際亮,《思伯子堂詩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張應昌,《清詩鐸》,出版地不詳:中華書局,1960。
陳 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陳用光,《太乙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年刻
   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陶澍,《陶雲汀先生奏疏》,長沙市:岳麓書社,2010。
陸游,《劍南詩稾》,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
   市:臺灣商務,1983。
黄宗羲,《南雷文定三集》,收入沈善洪,《黃宗羲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
曾國藩,《曾文正公(國藩)全集˙書札》,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馮桂芬,《顯志堂稿》,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1。
劉大櫆,《論文偶記》,收入王水照《歷代文話》,上海市:復旦大學,2007。
劉開,《劉孟塗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道光六年姚氏檗山草堂刻本影印,上
   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收錄於《歷代文話》,上海市:復旦大學,2007。
蔡正孫,《詩林廣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厲鶚撰,《方望溪先生全集》,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戴氏原刊本影印,臺北市:臺灣
   商務印書館,1965。
韓愈,《韓昌黎集》,宋朝廖氏世綵堂刻本。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顏真卿,《顏魯公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
魏源,《魏源全集》,長沙市:岳麓書社,2004
蘇軾著,陳繼儒輯,《蘇東坡全集》,臺北市:新興書局,1955。

(四) 筆記、年譜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七十一,《西域聞見錄》收入徐松《欽定新疆識略》,北京市:學苑出版社,2006。
朱景英《海東札記》,南投市:臺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1996。
王宗稷,《東坡先生年譜》,收入《唐宋八大家年譜˙5》,據明天啟元年刻本影印,(北
   京市:北京圖書館,2005)。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吳孝銘,《樞垣題名》,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浙江圖書館藏道光十八年七峰別墅刻
   增修本影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8。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林 豪,《東瀛紀事》,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林則徐,《林文忠公日記 》,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金安清撰,《水窗春囈》,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姚永樸,《舊聞隨筆》,臺北市:廣文出版社,1976。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寸陰叢錄》,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東槎紀略》,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康輶紀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 - 識小錄》,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4。
姚濬昌,〈姚石甫先生年譜〉,收入《晚清明儒年譜》,北京市:北京圖書館,2006。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1986。
桂超萬,《宦遊紀略》,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陳 衍,《臺灣通紀》,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陳康祺,《郎潛紀聞》,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
黃叔璥編,《國朝御史提名》,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山東圖書館藏光緒刻本影印,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梁章鉅,《樞垣記略》,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蔣彤,《李申耆(兆洛)年譜》,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9。

(五) 資料彙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鴉片戰爭檔案史料》,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彙編》,北京市:
   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阮元等撰;馮立昇、鄧亮、張俊峰主編,《疇人傳合編校注》,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
   社,2012。
胡秋原主編,《近代中國對西方及列強認識資料彙編》,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
   究所,1982。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
莫友芝著;張劍點校,《宋元舊本書經眼錄 ; 郘亭書畫經眼錄》,北京市:中華書局,
   2008。
賀長齡,《清經世文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
葛士濬,《清經世文續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齊思和、林樹惠、壽紀瑜編;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0。

二、 時人著述

Aryal, I. R.;Dhungyal, T. P.著,四川外語學院譯,《新編尼泊爾史》,四川省:四川人民
   出版社,1973。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10年號》,北京市:中國廣
   播電視出版社,2009。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11年號》,北京市:中國廣   
   播電視出版社,20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12年號》,北京市:中國廣
   播電視出版社,2011。
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
尹全海,《清代巡臺御史巡臺文獻》,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9。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臺制度研究》,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
王家儉,《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臺北市:大立出版社,1984。
王家儉,《魏源年譜》,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
王堯、王啟龍、鄧小詠著,《中國藏學史:1949年前》,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3。
王爾敏,《近代經世小儒》,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王鎮遠,《桐城派》,臺北市:群玉堂出版社,1911。
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社,1999。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吳家恆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臺北
   市 : 時報出版社,2015。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3。
吳伯婭,〈陳昂父子與《海國聞見錄》〉,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編,《清史論叢2012號》,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吳俊才,《印度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1。
吳俊才,《印度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10。
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呂實強,《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反基督教問題論文集》,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11。张羽新编著,《清朝治藏典章研究》,北京市: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李志夫譯,《印度通史下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81。
李其霖,《淸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李乾朗,《古蹟入門》,臺北市:遠流,2000。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市:中研院近代史
   研究所,1982。
李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市:允晨文化,2002。
杜 瑜,《輿地圖籍-『異域錄』與『大清一統志』》,瀋陽市:遼海出版社,1997。
杜家驥,〈清代揚州的鹽務官敘略〉,收錄於馮明珠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恭賀陳
   捷先教授八秩華誕論文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11。
汪崇篔,《明清徽商經營淮鹽考略》,成都市:巴蜀書社 2008。
汪榮寶,《清史講義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孟 森,《明史講義》,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4。
孟 森,《清史講義˙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0。
孟 森;楊國楨導讀,《明史講義》,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4。
房德鄰,《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市:文津,1991。
林富士、傅飛嵐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1999。
林樹惠、壽紀瑜、齊思和編,《鴉片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芭芭拉.麥卡夫(Barbara D. Metcalf)、湯馬斯.麥卡夫(Thomas R. Metcalf)著;陳琦郁
   譯,《蒙兀兒之後:印度五百年的蛻變,從伊斯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統治、英國  
   殖民地到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誕生》,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2011。
芭芭拉.麥卡夫(Barbara D. Metcalf)、湯瑪斯.麥卡夫(Thomas R. Metcalf)著;陳琦郁
   譯,《劍橋印度簡史》,臺北縣: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
青海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編著,《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北京市: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姚薇元,《鴉片戰爭史實考》,武漢市:武漢大學,2007。
施立業,《中國近代思想嘉文庫-姚瑩卷》,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
施立業,《姚瑩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4。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馬 勇,《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馬 森(Mary Gertrude Mason)著;楊德山譯,《西方的中國及中國人觀念 (1840-
   1876)》,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
張 維、梁 揚《嶺西五大家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張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2。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
梁庚堯編著,《中國社會史》,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1987。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1821-1874)》,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
   社,2013。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丁酉重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89。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1963。
陳佳華,《中國歷代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1989。
陳室如,《近代域外遊記研究(1840-1945)》,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8。
陳玲、王迦南、蔡小麗編著;林婉媚翻譯,《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1898-1908年在華
   西方人明信片解讀》,香港:中華書局,2005。
陳捷先,《明清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0。
陳慶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陶希聖,《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臺北市:食貨出版社,1979。
黄奮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市:民族出版社,1985。
曾紀澤,《中國先睡後醒說》,收錄於于寶軒,《皇朝蓄艾文編》(臺北市:學生書局,
   1965。
程根榮,《桐城派名家文選》,合肥市:安徽人民,2008
馮爾康,《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臺北市:谷風出版社,1988。
馮爾康、常建華著,《清人社會生活》,瀋陽市:瀋陽出版社,2001。
黃宇和,《兩次鴉片戰爭與香港的割讓:史實和史料》,臺北縣:國史館,1998。
楊書瑋,《臺灣清治末期散文中的文化論述研究 (1871-1895)》,新北市:花木蘭文化
   出版社,2013。
楊嘉銘,〈馬貢與察雅呼圖克圖〉,收入《第5屆兩岸西藏學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
   淡江大學西藏研究中心,2013),頁1~11。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市:大通書局,1987。
漢彌爾頓 (Hamilton, Gary G.),張維安等譯,《中國社會與經濟》,臺北市:聯經出版
   社1990。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2011。
瑪朱姆達(Majumdar, R. C.)等撰 ; 李志夫譯,《印度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1981。
賓漢(Bingham,J.E.),壽紀瑜、齊思和譯《英軍在華作戰記》,收錄於《鴉片戰爭》(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黎光明、王元輝,《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市:中研院史語所,2004。
錢大群撰,《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2007。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二卷佛法與詩境》,臺北市:聯經,2011~2012。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
謝忠志,《明代兵備道制度:以文馭武的國策與文人知兵的實練》,明史研究叢刊之
   五,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2。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2,
韓格理(Gary G. Hamilton)著;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譯,《中國社會與經濟》,臺
   北市:聯經出版社,1990。
藍詩玲(Julia Lovell),《鴉片戰爭》,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15。
龔書鐸,《中國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1988。

三、 期刊論文

小沼孝博,〈「控噶爾國」小考—18至19世紀歐亞東部奧斯曼朝認識之一端〉,《民族史
   研究》(2008),頁153~163。
尹彤云,〈惠棟學術思想研究〉,《清史研究》,第2期(1999),頁90~98。
扎洛,〈披楞瑣議〉,《中國藏學》,第三期(2011),頁42~45。
方盛良,〈姚瑩集外書札四通考釋〉,《文獻》,第6期(2014),頁149~155。
毛聖泰,〈正統與外來的衝突-近代儒教對洋教的抵制〉,《船山學刊》第2期(2008),
   頁232~234。
牛道慧,〈舊廣州貿易時期美國商人與鴉片貿易(1784-1840)〉,《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
   報》,第11期(2013),頁55~84。
王玉坤,〈近代徽州塾師胡廷卿的家庭生計〉,《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期(2015年6月),頁102~107。
王俊義,〈試論鴉片戰爭時期的愛國詩人張際亮〉,《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3期(1979),頁69~79。
王俊義,〈龔自珍魏源參加宣南詩社說辨正〉,《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1979),頁104~107。
王建庭,〈略論姚瑩的邊疆史地研究〉,《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2007),頁45~48。
王娟,〈姚瑩《康輶紀行》論析〉,《池州學院學報》,第5期(2013),頁10~14。
王雲洲,〈評尹全海著清代渡海巡台御史研究〉,《台灣史研究》,19卷第1期(2012年
   3月),頁193~201。
王麗紅,〈鴉片戰爭前后經世致用思潮及影響〉,《滁州師專學報》,第1期(2002),頁
   18~19。
任樹民,〈馬瑞辰、姚瑩交游考述〉,《宜賓學院學報》,第1期(2012年1月),頁
   41~50。
朱文莉、毛陽海,〈簡析西藏噶廈時期的差烏拉制度〉,《中國藏學》,第1期(2002),
   頁55~62。
朱東安,〈關于清代的道和道員〉,《近代史研究》,第4期(1982),頁178~210。
朱新鏞,〈論鴉片戰爭前夕廣東的經世致用學派〉,《廣東社會科學》,第3期(1987),
   頁29~36。
江小角、劉振,〈姚瑩的書院教育實踐及其影響〉,《西部學刊》,第9期(2015),頁
   23~29。
吳多智,〈鴉片戰後師夷新政被延誤之探析〉,《巢湖學院學報》,第1期(2007),頁
   123~126。
吳志華,〈試論魏源思想的歷史地位〉,《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期(1997年4月),頁56~58。
吳志鏗,〈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2期
   (1994),頁85~117。
吳孟復,〈略論梅曾亮與桐城派〉,《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1982),頁77~82。
吳建民,〈經學與古代文學經世致用論〉,《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
   卷第1期(2001年1月),頁65~68。
吳義雄,〈鄧廷楨與廣東禁煙問題〉,《近代史研究》,第5期(2008),頁37~55。
吳學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入臺初期的一個文化面相--「靠番仔勢」〉,《鄉土文化研究
   所學報》,第1期(1999年12月),頁101~130。
吳懷祺,〈評姚瑩的邊疆史地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期(1993),頁
   82~89。
宏偉,〈清代八旗蒙古文人松筠及其漢文著述〉,《蒙古學集刊》,第4期(2012),頁
   54~66。
李永玉〈鴉片戰爭期間擱淺臺灣英船性質考〉,《歷史研究》,第2期(2003),頁
   180~182。
李光和,〈1842~1848清政府對外政策略論〉,《江西社會科學》,第7期(2008),頁
   131~134。
李光和,〈惺忪與萌動—基於兩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對外觀念、體制、對外方略變化的
   歷史考察〉,《理論月刊》,第12期(2010),頁62~65。
李光和,〈論耆英的西洋觀〉,《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4期(2008年7月),頁
   47~50。
李光和,〈論耆英與禁菸辨析〉,《理論月刊》,第5期(2006),頁68~70。
李志茗,〈陶澍幕府_晚清幕府的先聲〉,《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期
   (2008),頁64~69。
李其霖,〈鴉片戰爭前後臺灣水師部署的轉變〉,《臺灣文獻》,第61卷第3期(2010年
   9月),頁75~106。
李若虹,〈論六世班禪進京前后與東印度公司的交往〉,《中國藏學》,第1期(2013),
   頁101~108。
李祖基,〈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2003),頁38~45。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第3期(1972年7月),頁139~187。
李國祁,〈道咸同時期我國的經世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
   冊(1986年12月),頁17~65。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收錄於《中國近代現
   代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86),第29編,頁57。
李渡,〈明代監軍制度述論〉,《文史哲》,第2期(2010),頁137~146。
李鳳珍,〈試析清代達賴喇嘛商上〉,《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
   (2003),頁28~31。
李寬柏,〈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下散商對華貿易的特點〉,《龍巖學院學報》,第5期
   (2005),頁63~65。
李穎科,〈孔子与經世致用之學的起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1995),頁35~39。
汪孔丰,〈姚瑩《談藝圖》與桐城派的江南傳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53卷第4期(2016年7月),頁98~106。
汪孔丰,《姚瑩「經濟」說新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2012年
   3月),頁89~93。
汪崇篔,〈清嘉道時期淮鹽經營成本的估算和討論〉,《鹽業史研究》,第1期(2002),
   頁7~17。
邢甲志,〈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對待中英貿易的態度與政策〉,《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
   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6月),頁100~102。
來新夏,〈姚瑩的邊疆史地研究〉,《津圖學刊》,第2期(1995年5月),頁27~30。
來新夏,〈清人筆記隨錄(三)〉,《中國典籍與文化》,第3期(2004),頁100~105。
周成強,〈論家族文化對明清桐城望族詩人創作的影響〉,《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2期(2015),頁60~64。
周邦君,〈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關懷〉,《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7卷第11期(2008年11月),頁80~85。
周宗賢、李其霖,〈由淡水至艋舺:清代臺灣北部水師的設置與轉變〉,《淡江史學》,
   第23期(2011),頁141~160。
周勇進,〈明末兵備道的職銜與選任—以明末檔案為基本史料的考察〉,《歷史檔案》,
   第2期(2010),頁129~132。
周勇進,〈明末兵備道職掌述論—以明末兵部請敕行稿為基本史料的考察〉,《歷史教
   學》,第24期(2009),頁21~25。
周勇進,〈清代道員職銜考述〉,《清史研究》,第2期(2012),頁36~42。
林鳳女庒,〈清季自強運動興起的一項動力論魏源的經世思想〉,《興大人文學報》,第38
   期(2007年3月),頁337~370。
林鳳女庒,〈論林則徐對近代中國的貢獻〉,《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5期(2008年6
   月),頁321~346。
林齊模,〈臺灣之獄-近代中國第一件涉外案件論述〉,《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3
   期(1895),頁80~85。
邱克,〈閉關時代中國人的西方知識-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英國的認識〉,《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第2期(1988),頁45~56。
邸曉亮,〈清嘉慶朝社會經濟的危機與應對的失效〉,《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5期(2012),頁59~62。
金丹,〈論包世臣書法流派及其現象〉,《書畫藝術學刊》第3期(2007),頁51~66。
金衛國,〈乾嘉道時期天津海防論述〉,《天津職業學院聯合學報》,第4期(2006年7
   月),頁109~113。
金鑠,〈清代臺灣文官制度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4期(1977年7月),頁
   1~40。
侯冬,〈曾燠幕府雅集與乾嘉之際文人心態〉,《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
   (2012),頁77~84。
侯俊云,〈試析鴉片戰爭前清代走私貿易處罰律令〉,《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期(2007),頁111~114。
侯德仁,〈清朝官修西北邊疆史地著作的學術成就〉,《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3期(2012),頁173~179。
姚艷霞,〈湯鵬思想研究綜述〉,《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5期(2008),頁38~41。
姜修憲、王列輝,〈開埠初期閩浙沿海的海盜活動初探〉,《安徽史學》,第2期
   (2006),頁24~30。
柳岳武,〈嘉慶至同治時期的中廓宗屬關係〉,《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2期(2014),
   頁52~62。
段天順,〈以風雅之才求兼濟之學-介紹晚清時期的宣南詩社〉,《中華詩詞》,第3期
   (2015),頁61~63。
茍德儀,〈清代川東道的轄區與職能演變—兼論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性質〉,《中國歷史
   地理論叢》,第3期(2008),頁54~62。
茍德儀,〈清代道臺衙門的書吏與差役-以川東道衙為考察中心〉,《歷史檔案》,第2期
   (2012),頁77~84。
唐屹軒,〈鴉片戰爭的和戰人物品藻與士人網絡〉,《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5期
   (2016年5月),頁61~108。
孫林,〈康區烏拉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期(1981),
   頁52~56。
孫濤,〈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社會意識的反思〉,《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2期
   (2009),頁61。
徐永斌,〈明清時期徽州文士的治生與經商〉,《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期(2013),頁121~127。
徐梓,〈明清時期塾師的收入〉,《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2期(2006),頁30~37。
徐雁平,〈揚州的兩個幕府與兩個書院〉,《南京曉庄學院學報》,第3期(2007年7
   月),頁105~112。
徐靜,〈由「考証」到「經世」的轉變—嘉道西北史地學者沈垚經世治學道路述論〉,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第1期(2014),頁90~94。
秦進才,〈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管窺〉,《衡水學院學報》,第3
   期(2014),頁9~14。
祝春亭,〈鴉片戰爭前清朝對待西器東傳、西學東漸的態度〉,《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第3期(2009年6月),頁76~80。
袁勝昔,〈魏源海國圖誌對英國的研究〉,《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2006),頁84~86。
郝潤華、杜學林,〈魯一同與桐城派關系探微〉,《文學評論叢刊》,第1期(2012),頁
   158~166。
馬玉良、張浩,〈兩次鴉片戰爭時期八旗兵的抵抗鬥爭〉,《民族歷史》,第3期
   (2005),頁62~65。
馬汝珩、張世民,〈嘉道咸時期邊疆史地學的繁榮與經世致用思潮的復興〉,《中國邊疆
   史地研究》,第1期(1992),頁14~28。
馬自毅,〈從天下到主權:從條約、傳教看清末社會觀念的變化〉,《史林》,第6期
   (2004),頁15~22。
馬彥麗,〈朝貢制度的崩潰與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
   期(2008),頁110~111。
高政銳,〈九峰園秋禊与十八世紀末葉揚州文學生態〉,《文藝評論》,第6期(2013),
   頁25~29。
高海燕,〈魏源經世思想的歷史定位〉,《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1998),頁
   123~128。
崔來廷,〈清代甲科世家析論-以桐城張氏為例〉,《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10期
   (2011),頁66~69。
崔纓,張春慧,〈嘉道年間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改革思想〉,《泰山學院學報》,第26
   卷第1期(2004年1月),頁78~80。
張小穩,〈明清時期道的分類及其功能演變—現代行政督察專員區公署制淵源的視
   角〉,《雲南社會科學》,第3期(2010),頁131~135。
張元;丁三青;李曉寧,〈方東樹經世思想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13
   年),頁161~165。
張正樺,〈清代前期驛傳財政初探〉,《史耘》,第13期(2009年6月),頁37~58。
張玉山,〈邊疆史地學與「士林風氣」的近代轉型〉,《求索》,第8期(2011),頁
   242~244。
張秀玉,〈姚瑩的清譽與私囊〉,《歷史文獻研究》,第2期(2014),頁294~300。
張岩,〈清代鹽義倉〉,《鹽業史研究》,第3期(1993),頁50~58。
張迎來,〈略論台灣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地位〉,《現代臺灣研究》,第1期(2014),
   頁61~66。
張維,〈論章學誠姚鼐對考據學的態度〉,《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4),頁
   160~162。
張廣裕,〈藏區一妻多夫制婚姻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
   期(2013),頁32~41。
張藝曦,〈詩文、制藝與經世:以李鼎為例〉,《明代研究》,第25期(2015年12月),
   頁83~114。
張麗珠,〈乾、嘉、道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發揚〉,《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
   年12月),頁255~329。
曹虹,〈道咸經世派的「文儒」理想〉,《嶺南學報》,復刊號(第一、二輯合刊,
   2015),頁289-300。
曹崇巖,〈明代兵備道設置時間探析〉,《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第6期(2009年9月),
   頁37~38。
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與津海關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
   (1996年6月),頁119~140。
梁啟章,梁迅,〈《海國圖志》的地圖學價值與現實意義〉,《地球信息科學學報》,第1
   期(2016),頁49~56。
章平,〈中國近代社會的變與不變〉,《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3期(2010),頁
   162~163。
章永俊,〈清中後期京師學人的交游〉,《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12),頁
   57~67。
章永俊,〈清代邊疆史地學者對傳統學術的認識—以龔自珍、魏源、姚瑩為個案〉,《中
   州學刊》,第2期(2003),頁107~110。
章永俊,〈清道咸時期邊疆史地學者的考證學特點〉,《史學史研究》,第2期(2009),
   頁52~59。
章永俊,〈論姚瑩邊疆史地研究的世界史眼光〉,《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2期(2002),頁1~2。
章永俊,〈鴉片戰爭前后研究邊疆和域外史地的學者群〉,《學術研究》,第3期
   (2007),頁98~104。
章永俊,〈鴉片戰爭前後的社會批判思潮與邊疆觀念〉,《中州學刊》,第3期(2007),
   頁188~191。
章永俊,〈歷史盛衰總結中的世界史眼光—以鴉片戰爭前后中國邊疆史地學者為中
   心〉,《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5期(2004),頁16~19。
章鳴九〈《瀛環志略》與《海國圖志》比較研究〉,《近代史研究》,第67期(1992年7
   月),頁68~81。
許曾紘,〈一則史料的誤用〉,《近代史研究》,第3期(1996),頁276~281。
郭康松,〈對清代考據學批評之批評〉,《史學月刊》,第2期(2002),頁5~10。
陳一石〈川邊藏區烏拉差徭考索〉,《西藏研究》,第1期(1984),頁45~60。
陳恩維,〈梁廷柟《海國四說》及其域外史地研究〉,《史學史研究》,第3期(2007),
   頁64~70。
陳進忠,〈姚瑩和他的歷史地理著作〉,《文史雜志》,第1期(1989),頁8~10。
陳新余,〈道光年間的銀荒與幣制危機〉,《常州工學院學報》,第3期(2004),頁
   9~14。
陳德智,〈清末臺灣安平砲擊事件之研究〉,《台灣文獻》,61卷3期(2010),頁
   151~190。
陶用舒,〈「文章經濟相莫逆,國計民生咸籌議」—陶澍與幕府人員〉,《湖南城市學院
   學報》,第31卷第1期(2010年1月),頁27~31。
陶用舒,〈陶澍利商思想初探〉,《益陽師專學報》,第3期(1984),頁56~63。
傅及光,〈《瀛寰志略》之寫作思想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9期(2012),頁
   261~290。
曾光光,〈桐城派與清代學術流變〉,《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第12期(2004),頁
   58~64。
曾光光、仇鈺奕,〈桐城派與晚清史學經世思潮〉,《暨南史學》,第2期(2015),頁
   98~105。
曾燕、涂楠,〈中國近代新思想的破繭發蒙—徐繼畬「古今一大變局」論內涵辨析〉,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期(2012年),頁189~194。
程仁桃,〈東槎紀略與姚瑩〉,《中國地方志》,第6期(2013),頁56~59。
賀永泉,〈姚瑩的邊疆史地研究〉,《蘭州學刊》,第1期(2000),頁61~63。
馮祖貽,〈《澳門新聞紙》的再探究〉,《貴州社會科學》,第7期(2010),頁124~128。
黃一農,〈紅夷大砲與明清戰爭〉,《科學人》,2月號(2003),頁23~24。
黃一農,〈紅夷大砲與明清戰爭-以火炮測準技術為例〉,《清華學報》,26卷第1期
   (1996年3月),頁31~70。
黃春燕,〈清代桐城家族教育與家學傳播〉,《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
   期(2013年8月),頁91~95。
楊天宏,〈道與道臺研究之「道」—評茍德儀著《川東道臺與地方政治》〉,《社會科學
   研究》,第6期(2010),頁192~193。
楊國強,〈論庚申之變〉,《史林》,第3期(2007),頁1~8。
靳艷,〈從張集馨年譜看咸豐朝財政危機:讀《道咸宦海見聞錄》〉,《濮陽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第1期(2009),頁21~23。
廖美玉,〈閱讀姚瑩為臺入獄詩的幾個視角〉,《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 年12
   月),頁137-178。
廖漢臣:〈鴉片戰爭與臺灣疑獄〉,《臺灣文獻》16卷1期(1965年3月),頁24~52。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家與桐城派關係考論〉,《文學遺產》,第1期(2014),頁
   94~115。
趙紅、曹魯超,〈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山東海防—以山東巡撫托渾布的籌海舉措為中
   心〉,《齊魯學刊》,第1期(2007),頁48~50。
劉如仲,〈巡台御史的設立及其歷史作用〉,《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1),頁
   123~131。
劉伯山,〈清代徽州塾師的束脩—以《徽州文書》第二輯資料為中心〉,《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頁86~94。
劉沙,〈鴉片戰爭時期中國人的英國觀〉,《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
   (2005),頁27~29。
劉佰合,〈包世臣與鴉片戰爭〉,《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2008),頁107~111。
劉東,〈姚瑩舊藏《談藝圖》考述〉,《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第4期(2017),頁
   119~128。
劉建麗,〈略述康輶紀行的史料價值〉,《西藏研究》,第2期(2011),頁36~44。
劉紀曜,〈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朝野的天朝意象及其衍伸的觀念態度與行動
   (1839~1842)〉,《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期(1976),頁241~263。
劉紅霞,〈略論晚清「經世致用」思潮〉,《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3期
   (2003年5月),頁122~124。
劉振,〈姚瑩與方東樹交游述略〉,《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2期
   (2015年4月),頁208~211。
劉海峰,〈「穆黨」對道光朝晚期吏治的影響〉,《史學月刊》,第3期(2007),頁
   46~50。
劉海峰,〈道光中后期朝野四大政治派系〉,《滄桑》,第6期(2008),頁17~18。
劉常山,〈陶澍與兩淮鹽務的改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
   頁223~251。
劉瑜,〈清代以來差役烏拉制度研究綜述〉,《普洱學院學報》,第4期(2015年8月),
   頁46~50。
劉曉莉,〈論晚清早期駐英公使出使前的共性特徵—以清政府駐外公使任用條件為研究
   視角〉,《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8),頁114~118。
劉錦,〈邊境糾紛与清朝借助達賴喇嘛處理青海蒙古事務的開端〉,《清史研究》,第1
   期(2013年2月),頁95~103。
劉鴻亮,〈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火炮的技術比較〉,《清史研究》,第3期
   (2006年8月),頁31~42。
劉鴻亮,〈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央雙方火炮發射火藥的技術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7),頁111~118。
劉鴻亮、孫淑雲,〈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火炮炮彈的比較研究〉,《自然辯證法
   通訊》,第3期(2007),頁63~68。
劉鴻亮、孫淑雲,〈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鐵炮材質優劣比較研究〉,《清華學報》,38卷第
   4期(2008),頁564~596。
潘光哲,〈晚清士人對英國政治制度的認識(1830~1856)〉,《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第17期(2000年5月),頁147~196。
潘向明,〈鴉片戰爭前的中西火炮技術比較研究〉,《清史研究》,第3期(1993),頁
   95~104。
蔡國斌,〈論鴉片戰爭以來晚清社會的變化〉,《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
   (2006),頁77~80。
蔣威,〈論清代塾師的職業收入及相關問題〉,《歷史教學(下半月刊)》,第7期
   (2013),頁17~23。
鄭庸、連心豪〈論《海島逸志》的史學價值〉,《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期(2009),頁75~81。
鄭劍順,〈鴉片戰爭時期的人才觀〉,《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1990),頁34~39。
魯道夫G.瓦格納 (Rudolf G. Wagner)著;鍾欣志譯,〈中國的「睡」與「醒」:不對等
   的概念化與應付手段之研究(二)〉,《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
   月),頁3~54。
錢乘旦,〈中譯英國通史類著作述要〉,《歷史教學問題》,第4期(2010),頁55~57
儲蓉蓉,〈姚瑩與中國近代邊疆史地學研究〉,《黑龍江史志》,第7期(2009),頁
   15~16。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治安事功〉,《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4期(2006年3
   月),頁413~444。
瞿林東,〈深沉的民族覺醒意識─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邊疆史地研究〉,《山西師大學
   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4),頁76~80。
魏泉,〈交游與紀念:宣南詩社之題圖詩卷讀解〉,《文藝研究》,第9期(2015),頁
   112~124。
鐘焓,〈控噶爾史料評注〉,《民族史研究》(2010),頁46~91。

四、 學位論文

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巫育山,〈消極治臺論之商榷-大清帝國治臺政策再檢視〉,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9。
林丁國,〈清代臺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東海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999。
張正樺,〈清乾隆朝驛傳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張銓津,〈鴉片戰爭時期的「漢奸」問題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996。
章瑄文,〈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07。
莊勝全,〈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南旭,〈清代臺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所
   碩士論文,2013。
陳德智,〈羈縻與條約 以臺灣樟腦糾紛為例(1867-187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2007。
趙帝凱,〈清朝中國對在華外人的司法態度-兼論領事裁判權〉,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碩士論文,2015。
趙瑜珍,〈魏源中西學思想之建構:以海國圖志、聖武紀為討論中心〉,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劉文婷,〈姚瑩對臺灣社會的觀察及其治安政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8。
薛鼎霖,〈同治前清代臺灣鎮道府職權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8。
謝貴文,〈姚瑩的經世思想與在臺事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5。
謝馨緯,〈魏源經世思想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五、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刑部為馬瑞辰納贖事折〉,查詢日期:2017.6.6 http://havefun.asdc.sinica.edu.tw/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266595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庫,查詢日期:2017.6.16。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cgi/ttsquery?0:0:mctauac:NO%3DNO4139

六、 西文資料

Chang Hsiu-Jung , A chronology of 19th century writings on Formosa : fromthe Chinese
Repository,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the China Review , Taipei : Ts′ao Yung-ho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2008.
Dan Patridge,British Captives In China:An Account of the Shipwreck on the Island of Formosa,of the Year 1842.,(s.l. : Elibron Classic :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2005)
Evelyn S. Rawski ,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5, No. 4 (Feb., 1996), pp. 829-850.
Gully & Denham (Capt),Mr. Gully and Capt. Denmam Captivity In China In The Year 1842.,(London: Chapman and Hall,1844).
Ping-ti Ho ,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Feb., 1967), pp. 189-195.
The Asiatic journal.,n.s.v.37 ,1842
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11,no.1~12., 1842.
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12,no.1~12., 1843.
指導教授 吳學明 審核日期 2018-1-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