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18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18.221.41.214
姓名 張旭南(Hsu- Na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臺灣京劇教育體系變革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ngju Educational System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陳小潭《國劇月刊》研究★ 臺灣的京劇創作與改編(1949-1965)-由政治與社會觀點的考察
★ 當代台灣京劇青年之生涯意識★ 報刊媒體與京劇坤伶的明星化(1912-1937)
★ 21世紀市場化語境下戲曲的困頓與重新定位——以京滬寧京劇與崑曲中探索案例為研究對象★ 元曲中的博戲研究
★ 客家戲幕表戲研究★ 戲曲創作中「人稱視角」的編劇學研究
★ 臺灣京劇唱片考辨(1926~1945)★ 名與目:《紅樓夢》的視覺書寫
★ 夢、甜、香:《紅樓夢》的香事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京劇,在2010年獲選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簡稱「代表作名錄),成為人類世界重要的文化財。
也因此再看京劇,它已不僅是地域性質的藝術型態,而是承載了跨越疆界、時代,同人類的生命呼吸而感受的藝術體質,隨著歷史人文的軌跡並行。非物質文化為「京劇」定義與表彰了世界價值的地位,使得近代的研究更具有意義,成為華人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藝術,其傳承體系與發展,牽動著人才培養的教育系統建構,並視為京劇藝術能歷久而彌新的重要因素。緣此,本論文以「臺灣京劇教育體系變革之研究」為題,以臺灣所立基之京劇教育體系為研究主體,通過體制與人才養成教育之觀察,探討其建構、變革與發展過程。
論文內容計畫朝向臺灣京劇教育屬於體制的、核心的、人文的、現代的、創作的、新式的各層面做研究,含括於「京劇教育體制之傳承與奠基」、「京劇教育之表演、樂隊與服裝容妝」、「京劇教育之文史教學發展」、「京劇教育體系擴張與現代創新」以及「京劇教育之編導課程建構」五大區塊研究,探討迄今近七十年來的時代推移與階段發展的衍變歷程。
有關體制方面的變革以西元1954年起臺灣建構京劇教育體系之始,有關於傳統科班與新式戲校的體制融合與繼承,從各校的體制轉換,到職業教育、藝術教育之脈絡與關聯,探析其變革的歷程。
第一波以西元1954年起陸續成立的軍中小班與由私轉公的復興劇校等教育制度為研究方向;第二波以西元1989年後,探討體系建構中屬於教師教學、訓練人才的核心教育與系統化走向,從第一代師資繼承傳統、面向現代的勢態,其豐富的技藝識能為教育部《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奠基了充實的京劇教育的體系,尤其建構了各行當教學劇目,成為京劇教育養成階段的重要劇目體系。
第三波探西元1999年時歷經多重變革而現存唯一的「臺灣戲曲學院」,分析「十二年一貫制」教育的擴充所帶來的轉型與「多元化」的時代現象,京劇是如何轉身、融合於現代化的世界。另從兩岸京劇教育交流,及至國際化推進文化外交到跨文化教育推廣等型態的變化觀察,所給予的體系革新與發展。
京劇的文史教育,主要在教育部推動各劇校之輔助教學方法,探討「劇本集成」、「文史補充教材」與「劇本研讀」三大教材之研發,提供劇藝教學劇目學習延伸的方法,以人文知識培養學生對人文感受力與藝術創造力的啟發;教師則可透過教材來建立教學的原理與方法,進而發展教學的專業工作。
京劇創作在現代化後,借鑑學習了現代劇場,同時在跨入高等教育之際,將創作所需的編導職能結合京劇教育養成,為京劇人才開拓新的舞台與產業價值。京劇編導教育將探討臺灣的京劇教育「十二年一貫制」學程中結合編劇、導演所建立的專業職能與應用教學。
二十一世紀又進入一次新的世代轉換,京劇教育的下一步如何前進,是我輩要思考的課題。本文結論於回顧與省思,提出了四個面向是需要持續更新,分別以「京劇的產業鏈價值」、「創新教育與課程地圖建構」、「人文教育的敘事研究」以及「兩岸交流與國際化持續推展」四項觀點分析建議,並展望未來京劇教育在「人才培育新觀念」與「藝師生命史與敘事教育」等進行研究,為京劇教學與學生學習,更新方法與翻轉經驗。
現今社會快速發展,文化生態變化急遽,鑑往得以知今,可以開來,本文以臺灣京劇教育近七十的敘事框架,研究論述教育建構的體系脈絡及變革歷程,希望通過本文將京劇現今傳統與創新併軌的體質,為臺灣京劇教育體系作更新的視角與論述。
摘要(英) Jingju was selected as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under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in 2010, making it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for humanity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fore, when we look at Jingju, it is no longer just a regional art form, but an art form that transcends borders and generations, breathes the same way as humans, and follows the track of history and humanity.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as defined and recognized Jingju’s world value that makes the recent research of Jingju more meaningful; and, furthermore, has become a representative of world art for Chinese people. The system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Jingju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Jingju to be able to remain new over the years. Thus, the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Jingju Educational System in Taiwan,”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Jingju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and probes it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observation of its systematic framework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core, humanistic, modern, creative, and new aspects of Jingju education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five areas of "Inheritance and Foundation of the Jingju Educational System," "Performances, Orchestras, and Costumes in Jingju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Jingju Education," "Expansion of the Jingju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odern Innovations," and "Establishment of Playwriting and Directing Course Mapping in Jingju Education.” The study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ime 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nty years.

The institutional modification start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ingju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in 1954,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succession of the systems of the traditional and professional Jingju training and the new-style Jingju school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as well as the link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eriod,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the small classes in military schools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Opera Troupe” (from private to public) were established one after another since 1954 as the direction of the study. After 1989, in the second period, the core educ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were explored, and the first-generation teacher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s and oriented to the modern trend, and their rich technical knowledg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andard Curriculum in Jingju Schools." A solid system of Jingju education, and in particular, constructed a repertoire of plays for teaching various subject of study,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repertoire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al Jingju education.

In the third period, after 1999, by the analyzing of the only existing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to engag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twelve-year system" of Jingju education; as well to understand how Jingju has transform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modernized world. In addition, from the Jingju education exchanges cross-strait to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diplomacy internationally, and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es in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given the syste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otes the auxiliary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Jingju schools b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major teaching materials, namely, "script integratio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cript study", to provide an extension of Jingju repertoire learning; and, moreov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nsibility for humanities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through humanistic knowledge. Teachers can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through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n develop professionalism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creation of Jingju has learned from the modern theatre after its moderniz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when enter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function of playwriting and directing required for the creation of Jingju combined with Jingju education cultivation, which opens a new stage and industrial value for Jingju talents. The Jingju playwriting and directing education will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functions and applied teaching of playwriting and directing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aiwan′s 12-year Jingju education program.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s confronted a new generational transition, and the next step in Jingju education is a topic for our generation to consider.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a review and reflection, and proposes four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renewed, namely, "the valu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Jingju,"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course map construction," "narrative research i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cross-strait exchanges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well as prospecting to the future study of Jingju education in the "new concept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life of the artists and narrative education,” for Jingju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to update the methodology and reverse experience.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cultural ecology,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nd we can create the future. This paper takes the narrative framework of Jingju education in Taiwan for nearly seventy years, and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systematic network and the process of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Hoping that through the merging of the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qualities of Jingju in this paper, it will bring newer perspectives and the discussion for the
Jingju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關鍵字(中) ★ 京劇
★ 科班
★ 戲校
★ 一貫制
★ 藝術教育
★ 技職教育
★ 敘事教育
★ 戲曲編劇
★ 戲曲導演
關鍵字(英) ★ Jingju
★ Professional Jingju training
★ Jingju schools
★ Continuous program for same profession
★ Art education
★ Vocational education
★ Narrative education
★ Playwright of Jingju
★ Director of Jingju
論文目次 摘 要 I
誌 謝 V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分析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疇與步驟 10
第二章 京劇教育體制之傳承與實踐 14
第一節 科班教育的形成 14
第二節 教育體制的繼承與在臺奠基 33
第三節 劇校的實驗與確立 46
第三章 臺灣京劇教育之表演、樂隊與服裝容妝 61
第一節 京劇核心教育:表演 62
第二節 京劇鍵連教育:文武場樂隊 100
第三節 京劇環節教育:服裝與容妝 110
第四章 臺灣京劇教育之文史教學發展 120
第一節 劇本集成之輔助教學 121
第二節 文史教材之啟蒙 127
第三節 劇本研讀之深化 129
第五章 臺灣京劇教育體系擴張與現代創新 138
第一節 教育規模的擴張「十二年一貫制」與現代創新 138
第二節 兩岸京劇教育交流與影響 144
第三節 從文化外交到跨文化教育推廣 156
第六章 臺灣京劇教育編導課程建構 187
第一節 戲曲編劇教育之融入 188
第二節 戲曲導演教育之啟動 195
第三節 戲曲編導教程教材之研發 204
第七章 結論 221
第一節 回顧與省思 221
第二節 展望:人才培育新觀念 226
第三節 展望:藝師生命史與敘事教育 231
參考文獻 239
附錄一 藝徒學堂章程 251
附錄二 楊蓮英老師訪談紀錄 253
附錄三 民國七十年「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研訂委員會」設計組委員名單 256
附錄四 民國七十年「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研訂委員會」起草組委員名單 259
附錄五 各劇校歷任校長名單 261
附錄六 民國九十八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藝術群委員名單 262
附錄七 教育部於民國七十八年頒訂《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各行當教學劇目一 覽表 263
附錄八 秦德海老師訪談紀錄 265
附錄九 李秋瑰(光玉)老師訪談紀錄 267
附錄十 陳華彬(復彬)老師訪談紀錄 271
附錄十一文武場樂師與衣箱師傅留臺第一代成員考察【藝師訪問】 275
附錄十二孫阿德師傅紀事 279
附錄十三「加強國劇教育研究與改進五年計劃」新整理精裝本 281
附錄十四《文史》各冊目錄與作者 283
附錄十五《戲曲故事》(一至四)目錄與作者 285
附錄十六之一至六《劇本研讀》一至六冊目錄與作者 287
附錄十七鍾幸玲(傳幸)老師訪談紀錄 301
附錄十八之一至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一貫制課程關聯圖 302
附錄十九之一至四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專業核心能力指標表 304
參考文獻 一、書目 (以姓氏序筆畫序)
《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教育卷》、《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導演、音樂、舞台美術卷》,初版,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2000年12月。
毛家華,《京劇二百年史話》上下卷,初版,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5月。
王安祈,《劇本研讀》(五),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國立編譯館版權所有,初版,台北市1996年3月。
王安祈,《台灣京劇五十年》上、下冊,初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五結鄉,2002年。
王安祈,《當代戲曲》,初版,台北市,三民,2002年。
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編輯委員會,《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五十華誕紀念文集》
(1952—2002),初版,北京,北京市戲曲藝術學校,2002年4月。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初版,台北市,國家,2005年。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二版,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4月。
王耀華等,《海峽兩岸戲曲藝術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福建師範大學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北京大學出版社,國家,2015年4月。
方問溪,《梨園話》,北平,中華印書局,1931年8月1日。
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主編,《2005兩岸戲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初版,台北,文化大學,2005年10月。
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主編,《2011跨越與實踐:戲曲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初版,台北,文津,2011年6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京劇談往錄》,初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月。
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 表演者的秘藝》
初版,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2012年。
史煥章,《中華國劇史》,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編輯委員會,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1月。
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的欣賞:世界戲劇史》,再版,台北市,志文,1985年6月。
包緝庭著、李德生整理,《京劇的搖籃—富連成》,初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2008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台北,書林,2008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初版,台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9月。
朱宗慶,《文化每天都是進行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初版,台北,遠流,2012年12月。
李浮生,《中華國劇史》,初版,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振興國劇研究發展委員會,1969年4月。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初版,台北市,國家,2008年。
李殿魁、劉慧芬《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初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北,2006年。
李玉修/許帷泓/李瑑《腳底真功夫:傳統戲靴製作》,初版,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台北市2011年(民國100年)。
李如茹,《理想、視野、規範:戲曲教育的實踐:北平市私立中國高級戲曲職業學校(中華戲校1930—1940》,初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年11月。
余笑予著,《余笑予談戲》,初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
杜桂萍、李亦輝主編,《辯疑與新說:古典戲曲回思錄》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3年12月。
杜長勝主編,《中國戲曲教育現狀與改革發展研究》,初版,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市,2010年。
林佳儀著,王安祈審訂,《老生老旦一身兼—曲復敏的京劇表演生涯》,台北市文化局,2017年。
吳同賓,《京劇知識手冊》,初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
彼得布魯克著、陳敬旻譯,《開放的門:對於表演與劇場的思考》台北市,書林,2008年。
紀登斯、翟克寬,《復興國劇》,初版,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2年10月10日。
周談輝,《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初版,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85年12月。
周愚文,《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的介入》,初版,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8月。
范麗敏,《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初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5月。
侯佑宗編、劉銘樞講,《中國國劇武場基本練習譜》二本,華藝國劇科製,年代不詳。
馬少波、章力揮、陶雄、于長江主編,《中國京劇史》(上卷),二版,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1月;(中卷),二版,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2月;下卷(第一分冊),北京,中國戲劇,1999年。
馬少波等,《中國京劇發展史》,初版,台北市,商鼎,1991年。
馬寶珠,《中國新文化運動史》,初版,台北,文津,1996年。
姜智主編,中國戲曲學院編《戲曲藝術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教育卷》、《戲曲藝術胡芝風,《戲曲舞台藝術創作規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唐伯弢,《富連成三十年史》,初版,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4月。
徐亞湘,《客家劇藝留真:台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二版,桃園,桃園文化局,2011年12月。
徐城北,《京劇春秋》,台灣初版,台北,臺灣商務,2001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2年,
孫玫,《東西方戲劇縱橫》,初版,江蘇文藝,1996年11月。
柳天依,《郭小莊雅音繚繞:台灣第一位致力於國劇現代化的人物》,初版,台北市,台視文化,1998年。
耿一偉主編,《劇場關鍵字》,台南市,台南人劇團,2008年。
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再版,丹青圖書,台北市,1987年。
張象乾,《近代國劇名伶小傳》,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印製,1989年(民國78年)。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增訂本),二版,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張旭南,《戲曲編劇入門—表演.創意.夢想家》,初版,台北市,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3年12月。
張旭南,《戲曲導演概論》,初版,台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4年12月。
《張庚阿甲學術研討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台北市,東大,1993年。
黃在敏,《戲曲導演藝術論》,北市,文津,1999年。
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初版,《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台北縣,桂冠,2002年。
梁福鎮,《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二版,台北市,五南,2017年4月。
曹駿麟,《氍毹八十—曹駿麟戲劇生涯憶實》,初版,自印,台北市,1997年。
曹小容,《實驗劇場》,台北,揚智文化,1998年。
翁偶虹,《翁偶虹編劇生涯》,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逯興才主編,《戲曲導演教程》,初版,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主編,《國劇打擊樂器教材》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78年7月1日。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主編,《文史》國中、高中文史補充教材一至三冊,初版,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2年9月1日。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一甲子 化育載千秋》60th校慶專刊,初版,台北市,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7年4月。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學報》第1~12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4年。
教育部,《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版,台北市,2005年12月。
費嘯天(整理人)、陳小潭《國劇武場研究˙鑼鼓經》,初版,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80年12月。
費嘯天,《戲曲故事》(一至四)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國立編譯館版權所有,1994年。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史》,台北,學藝,1994年6月。
溫慧玟計畫主持:《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台北市,文建會,2005年。
喻國雄,《戲曲服裝造型與功能》,初版,台北,臺灣戲曲學院,2013年12月。
鄔塔˙哈根著,胡茵夢譯,《尊重表演藝術》,初版,台北市,漢光,1987年。
傅謹,《戲曲美學》,初版,台北,文津,1995年。
《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7年6月。
董德光、生媛媛、董昕,《中國戲曲教育六十年1949—2009》(上、下冊),初版,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9月。
齊如山,《齊如山全集》(一至十),初版,台北,聯經,1979年12月。二刷2016年8月。
楊惠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初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翟克寬撰稿/編輯,《國立復興具藝實驗學校紀念史冊—傳統劇藝在復興》,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1999年。
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 表演者的秘藝》初版,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2012年,
趙楊,《清代宮廷演戲》,初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9月。
劉南芳主編,《傳統戲曲編劇導演培養計畫活動紀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年5月。
劉琦,《京劇形式特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市,文津,2005年。
鄭榮興、張月英,《臺灣戲曲學刊—戲話粉墨:2005戲曲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初版,台北,臺灣戲曲專科學校,2005年7月。
藍偉瑩,《教學力:深化素養的關鍵》,初版,台北市,親子天下,2019年9月。
盧健英,《絕境萌芽:吳興國的當代傳奇》,初版,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
錢穆,《文化與教育》,初版二刷,台北市,三民,2003年。
鍾幸玲,《2003英文京劇在美國:The Taming of the Shrew導演計畫》,台北市,辜公亮基金會,2004年。
鍾明德著,《從貧窮劇場到藝乘:薪傳葛羅托斯基》,台北,書林,2007年。
魏海敏口述、張必瑜整理,《水袖與胭脂:魏海敏的舞台生涯》,初版,台北市,商周文化,1996年。
蘇桂枝,《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初版,文史哲,台北,2003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初版,台北市,丹青圖書,1987年。
羅勃˙愛德蒙˙瓊斯著,王世信譯《戲劇性的想像力 大師寫給年輕人的藝術通則》台北,原點,2009年。
Ivor F. Goodson, Scherto R. Gill,丁奇芳等譯,《敍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Narrative
Pedagogy: Life History and Learning,初版,台北市,五南,2020年2月。
William Ball, A Sense of Direction , New York: Drama book Publishers,1984.

二、期刊論文 (以姓氏序筆畫序)
王大任,〈國劇教育革新的檢討〉,《教育文摘》、《文藝復興月刊》第九期,1969~1970年。
王士儀,〈釋論國劇高等教育學程規劃與發展〉,《兩岸表演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5月。
王金璐,〈回憶中華戲曲學校〉、張伯駒,〈北京國劇學會成立之緣起〉,《京劇談往錄》,初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月
卡門胡,〈走進梅耶荷德〉,中國《話劇》第3期,2005年。
林適湖,〈台灣高等教育之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2011各國高等教育》52輯季刊,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年12月。
徐沛、黃在敏、劉滬生,〈李紫貴藝術道路初探〉《戲曲藝術》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導演、音樂、舞台美術卷,姜智主編,中國戲曲學院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張東川,〈戰友、難友、朋友—為祝賀阿甲同志京劇活動五十周年〉《張庚阿甲學術研討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
張旭南,〈京劇創作跨文化詮釋之初探—以個人創作經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08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31日。
張旭南,〈戲曲國際化教育劇場之實踐〉,《傳統表演藝術教育研析與展望—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3年11月。
張旭南,〈戲曲現代化之轉向—台灣京劇跨文化現象之研究〉《辯疑與新說:古典戲曲回思錄》杜桂萍、李亦輝主編,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3年12月。
張旭南,〈時裝京劇的形成與劇目發展之研究〉《戲曲學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第12期,2014年。
張旭南,〈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從復興到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半世紀之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50團慶專刊》,初版,台北市,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4年4月。
張旭南,〈探臺灣京劇藝術教育60年之轉折與推移〉《2017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17年11月。
黃尹瑩〈淺論跨文化戲劇/表演:「相遇」的美學〉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第3期,2006年。
陳菲,〈執教廿五年教學心得〉《復興國劇》3期,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1982年(民國71年)10月10日。
復興劇校編輯委員會,《復興劇藝學刊》第9期,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4年(民國83年)7月1日。
陶雄,〈體驗與表現的高度統一—學習阿甲同志戲曲理論與實踐一得〉《張庚阿甲學孫毓敏,〈這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復興劇藝學刊》第16期,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市,1996年4月1日。
裴地南多˙塔維亞尼〈表演者的觀點和觀眾的觀點〉收錄於尤金諾˙芭芭、尼可拉˙沙瓦里斯著,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 表演者的秘藝》初版,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2012年。
葉復潤口述、沈秀怡整理,〈鬚生謳歌—臺灣本土培育的第一代鬚生泰斗〉葉復潤專訪,「臺灣鬚生專場演出節目單」,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2012年6月。
葉龍章:〈喜(富)連成科班的始末〉《京劇談往錄》,初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月。
楊蓮英,〈我看兩岸京劇教學交流的意義與成果~談朱金貴老師的教學典範~〉《復興劇藝學刊》第15期,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市,1996年1月1日。
劉慧芬,〈論富連成的京劇教育對臺灣京劇人才培育的價值與影響〉《2011跨越與實踐:戲曲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初版,台北,文津,2011年6月
劉效鵬,〈鏡框式舞台與京劇戲台人物上下場之強調方法比較〉《2005兩岸戲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2005年10月14~15日。
蔡欣欣:〈台灣京劇教育發展概述〉,中國戲曲學院編《戲曲藝術二十年紀念文集・戲曲教育卷》,初版,中國戲劇出版社,北京,2000年11月
蔡明學,〈從各國課程發展談臺灣跨領域人才培育策略〉《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216期,2022年2月7日。
漢寶德,〈我國藝術教育發展之障礙〉,《復興劇藝學刊》第18期,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市,1996年10月1日。
劉光瑩專訪,〈清大校長賀陳弘:教育4.0時代,跨領域是學習者的DNA〉,天下雜誌660期,2018年11月5日。
鍾傳幸,〈我們需要一套能學以致用的現代戲曲教育〉,《復興劇藝學刊》第18期,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市,1996年10月1日。(轉載表演藝術雜誌
85年9月號)
編輯部特別企劃,京劇過渡演出者〈紅氍毹上舊羽新知—訪徐露、朱陸豪、柯基良〉《表演藝術》第36期,1995年10月。
Alexander Dean & Lawrence Carra, Fundmentals of Play Directing,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Fifthed. 1993.
Howard Blanning論文,〈Traditional Form in European Drama〉,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08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1月1日。

三、學位論文(以姓氏序筆畫序)
沈惠如,《現代戲曲編劇舉例探討(原名:戲曲編劇從原創到改編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周世文,《國軍一九五○年後音樂發展史概述》,東吳大學音樂學系在職碩士班音樂學組碩士,2005年。
林清南,《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之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周碩樑,《專業能力標準轉化技職教育課程之機制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高小仙,《從三民主義文化建設論我國文藝發展:以一九五0~一九九0年我國國劇發展為實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高美瑜,《戰後初期來台上海京班研究—以「張家班」為論述對象》,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涂佩瑄,《當代臺灣京劇習藝青年之生涯意識》,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
陳棠,《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京劇教育之研究(1955~1996)》,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7月。
黃琦,《京劇開蒙戲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7月。
簡明忠,《我國技職教育學制變革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四、校史
紀登斯,〈國劇科教師名錄〉「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第十二屆畢業同學錄」,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1985年(民74年)6月18日。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八十二年畢業紀念冊》。1993年。
柯基良,〈國立國光劇團及附設豫劇隊暨國立國光藝術戲劇學校、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及附設國劇團綜藝團未來發展之建議〉,1996年8月會議資料。
張光濤擔任召集人之《國劇職業學校課程初稿》中,無出版,1981年(民70年)12月10日完成。
吳瑞泉,《國立戲曲專科學校改制規劃書》,台北市,1997年(民86年)9月。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國立國光藝術戲劇學校、整合改制國立戲曲專科學校改制規劃書修正內容對照表〉會議資料,1997年。
《國立國光劇團、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附設國劇團兩劇藝團體整合改制戲劇文化中心計劃書》,國立國光劇團檔案資料,1997年8月。
《國立復興具藝實驗學校紀念史冊—傳統劇藝在復興》,初版,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台北,1999年。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申請改制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計劃書》,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台北,2006年。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教育部95年度提昇技職校院學生通識教育及語文應用能力改善計畫(藝術群)成果報告書》〈京劇、歌仔戲、客家戲類科【生涯輔導與職涯分析】〉篇。2006年。
京劇學系97年度技術學院受評3等系所追蹤評鑑「專業類系所」資料,鍾傳幸主任任內規畫,張旭南續彙編製作,2011年(民國100年)1月18日。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2012、2014、2015、2017、2018年兩岸交流暑期研習
成果報告書、2013年北京進修劇目成果匯演節目單(2014年1月復興劇場節目單)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一貫制學制規劃書及各學系課程計畫》,2017年(民106年)2月15日經教育部臺教技(三)字第1066618289號函同意備查。

五、法規
「職業學校法」於1932年(民21年)11月26日立法制定後於2016年(民105年)5月11日總統令公布廢止。(參考《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及全國法規資料庫)
「特殊教育法」之沿革刊登於全國特殊教育資訊網-特教法規、教育部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特殊教育法。1973年(民國62年)開始研擬,1984年完成立法,交由教育部社教司作為主管機關。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劇藝學校國劇科課程標準》,教育部令,1989年(民78年)6月28日臺(78)社字第三O七八二號。
「總統府公報」第陸零參捌號。教育部令訂定「國光國光藝術戲劇學校組織規程」暨劇校教職員員額編制表,(1995年)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藝術教育法」於八十六年三月十二日總統(86)華總(一)義字第 8600060070 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27 條、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九日總統(89)華總(一)義字
第 890001187 0 號令修正公布第 3 條條文、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二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40015
教育部編(著)者:職業學校課程發展指導委員會、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總綱小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規劃工作圈-藝術群課程綱要發展小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藝術群》,初版,台北市,2009年(民98年)12月。教育部令,中華民國98年2月23日台技(三)字第0980017497B號,99年8月1日起實施。

六、報紙、網路:(依時間序)
聯合報,〈總統關切復興劇校 垂詢一般情形 劇校學生昨天招待記者 報告目前各項困難〉聯合報2版,台北,1964年10月1日。
徵信新聞社,〈名坤伶秦慧芬排演新戲梁祝因聲帶不佳息影多時近日加入明駝為台柱花旦〉徵信新聞社4版,(為中國時報前身),1964年(民53年)8月24日。
謬思,〈秦慧芬有意退休了〉徵信周刊影劇第6頁,1965年(民54年)11月13日。
徐萍,〈梅派嫡傳秦慧芬〉經濟日報第9版,1969年(民58年)6月16日。
記者朱佩蘭,〈立院教育委會建議 整理發展國劇 對復興劇校體制及教學 作成結論提報院會〉聯合報5版,1970年10月20日。
富翁,〈大鵬劇校教學有成〉「中央日報」專欄,1977年(民66年)4月1日。
費嘯天,〈永懷德澤「談復興」〉《濤聲》第3版全頁,台中,1979年(民68年) 6月20日。
記者陳正毅,〈空軍大鵬劇校計畫申請改制〉,中央日報第6版,台北,1979年6月7日。
中國時報,〈儲備國劇文武場人才四劇校遴選人才組班〉中國時報16版綜藝,1980年(民國69年)6月30日。
中國時報,〈國劇文武場訓練班昨在藝工總隊開訓〉中國時報35版綜藝,1980年(民國69年)
記者石靜文,〈你吹・他彈・我打 那行不能出頭?國劇文武場 喜見新人接棒〉民生報第8版,1982年(民國71年)2月13日。
秦慧芬口述,許佑生執筆〈隨時為他們的情緒測溫〉中央日報第10版副刊,1987年(民76年)9月27日。
陳彬,〈秀外慧中梅韻芬芳・訪梅派傳人秦慧芬女士〉《大雅雙月刊》32期,2004年4月。
朱宗慶,〈藝術教育的危機與轉機〉,《中國時報》,2011年7月22日。
記者陳昭妤,〈【優人物】無悔京劇人生「美猴王」朱陸豪:要一輩子活在舞台上〉聯合報系紙媒品牌《500輯》,2020年1月2。
編輯部特別企劃,京劇過渡演出者〈紅氍毹上舊羽新知—訪徐露、朱陸豪、柯基良〉《表演藝術》第36期,1995年10月。
記者陳昭妤,〈【優人物】無悔京劇人生「美猴王」朱陸豪:要一輩子活在舞台上〉聯合報系紙媒品牌《500輯》,2020年1月2日。
邱坤良,〈「讚」嘆四聲:國劇與政治-京劇不能成為臺灣本土戲曲?〉,鏡周刊評論專欄,2021年12月31日。
馬寶山口述、林巧湄訪談整理,《三顆頭》演出節目冊,2013年5月10~12日。
屏風表演班,《京劇啟示錄》節目冊,1996年10月首演版。

網路資源: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中國大百科全書網站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阮明淑,「敘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2年10月。
陳韻文撰,〈教育劇場〉,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最後修訂日期:99年01月18日。
陳菁惠,「情境性學習」(Situated Learning)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教育部教育雲網站「教育百科」,2000年12月。
百度百科中文網站https://baike.baidu.com
傳藝Online網站124、126期,2019年6月、10月。

七、影片:
胡占凡出品人、總監製羅明、總導演蔣樾 、康建寧,【京劇】8集電視紀錄片,第1集「定軍山·溯源」、第3集〈借東風-傳承〉,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2013年。
陳麗、萬娟總編導,《崑曲六百年》紀錄片,中國中央電視台、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播,2007年5月。
柴俊為製片、汪灝監製、郭宇總監制,絕版賞析《富連成》紀錄片第3集、第4集。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藝海人傑》節目,中國電視公司、中央電影公司電視部合作製播。2012年youtube版。

八、訪談:(依附錄序)
楊蓮英老師:2017年4月13日於台北內湖
秦德海老師:2022年2月4日於新北泰山
李秋瑰(光玉)老師:2021年9月22日、2021年10月21日於台北木柵
陳華彬(復彬)老師:2021年10月18日、27日於台北內湖
王文財老師、2023年4月11日於台北木柵
邱海訓老師:2023年4月18日電話訪問
李曉明老師:2023年4月20日電話訊息
劉海苑老師:2023年4月30日電話訊息
劉同貴(光桐)老師:2023年5月18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
賀懷飛(復懷)老師:2023年6月10日於新北新店
魏克賢(統賢)老師:2023年6月10日於新北新店
陳志宏老師(藝工總隊暨國光藝校教師)2023年6月日電話訊息
孫阿德師傅弟子吳朝佳:2023年6月日電話訊息
鍾幸玲(傳幸)老師:2017年10月、2022年1月28日於台北大安區
指導教授 李元皓(Yuan-How Lee) 審核日期 2023-8-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