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457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3.145.12.242
姓名 彭以真(YI-CHEN,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策略性招募徵才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 以金融產業為例
相關論文
★ 業務主管領導力對部屬招募行為之影響-以S壽險公司為例★ 人力精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產業特性為調節變項
★ 經理人超額薪酬、經理人異動與公司績效之關係★ 人口老化對企業之影響與因應對策-以傳統產業為例
★ 運用羅吉斯迴歸探討企業績效、公司治理與經理人異動之關聯性★ 護理人員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對離職傾向與離業傾向的影響
★ 運用存活分析探討高科技產業招募者人格特質與離職風險之關聯性-以A公司為例★ 金融電子化對台灣銀行業組織績效及人力彈性影響之探討
★ 人力資源部門角色與功能轉變之個案研究★ 高階主管薪酬級距與公司績效之關聯性分析
★ 人力招募政策及主管領導風格對新進人員晉升與離職傾向之影響-以房仲業S公司為例★ 影響台灣勞工赴海外就業的決定性因素
★ 董事會特性對企業績效之影響-以人力資本為調節變項★ 董事會異質性之決定因素
★ 公司治理結構與就業調整★ 總經理雙元性、股權集中度、人力資本與組織績效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人才的數量與品質攸關企業的競爭力,而「尋才不易」是企業共通的問題,目前人才短缺與外流是企業面臨的雙重困境,尋才困難度越來越高,應有效吸引、精確評估、持續發掘、型塑人才,讓人才策略能與營運發展跟組織目標結合,進而提高組織之競爭優勢。
很多學者研究,當人力資源部門的功能朝著策略方向發展時,身為策略夥伴(Ulrich,1997)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為更進一步協助企業突破困境,從事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應擘劃最適切且有效的方案為企業覓得好人才,並提供適當的誘因與激勵,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目前金融產業採行之招募徵才專案,例如,儲備幹部(Management Associate,MA)、儲備行員、儲備業務主管…等,即是一種協助企業組織突破人才困境之策略性招募方式,不論是不是關鍵職缺,在競爭人才的時代,運用尋職者重視的關鍵因素,制訂有效的誘因機制以提升組織吸引力,進而研擬有效的招募徵才規劃,包括,明確的職缺工作設計、同業薪資調查統計數據、非財務性獎酬、教育訓練的週期、職涯發展的願景,以增進人才吸引力,並運用創新和差異化的行銷方式,激發尋職者積極的尋職動機、促進失業者再就業的意願或誘發已就業者再尋職活動,達到企業渴望的招募徵才能有立竿見影成效。
本研究不僅從理論嚴謹地推導,並自回收之133份有效問卷分析之後,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迴歸分析,發現策略性招募規畫對於徵才效益有正面顯著影響,進而達成人才加值、企業增值、國家經濟產值再攀升之綜效。
摘要(英) The amount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s critical for keep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due to companies nowadays face problems of talent shortage and brain drain. To handle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talents, companies should attract talents effectively, conduct accurate assessment,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 and shape talents along with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when HR department is facilitating organization along with organizational strategic directions, HR employees tend to work as strategic partners to increase human resource capabilities, set plans for searching talents effectively, and provide motivation projects to attract and retain key talents.
Recruiting projects in financial industry, such as management associate, management sales trainee, etc, are strategic recruiting methods. Other recruiting methods, which based on key factors of job seeker cares about and applying appropriate incentive mechanisms, can raise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to attract talents. Clear work design, compensation survey data, non-monetary rewards, an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re examples for attracting talents. By using innovative marketing methods to motivate job seekers looking for jobs, organizations can strengthen talent attractiveness.
With 133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strategic recruiting pla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cruitment benefits, which in turn increasing company talent pools and so as the natio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關鍵字(中) ★ 策略性招募
★ 誘因機制
★ 組織吸引力
★ 人才吸引力
★ 行銷
關鍵字(英) ★ strategic recruitment and hiring
★ incentive mechanism
★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 talent attractiveness
★ marketing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一、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4
二、 文獻探討 ........................................................ 7
2-1 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策略角色 ...................................... 7
2-2 人力資源策略的意涵 .............................................. 8
2-3 招募、甄選與行銷 ................................................ 9
2-4 誘因機制 ....................................................... 21
三、 研究設計 ....................................................... 30
3-1 研究架構 ....................................................... 30
3-2 研究範圍與對象 ................................................. 31
3-3 研究工具 ....................................................... 33
3-4 資料分析方法 ................................................... 35
四、 研究結果 ....................................................... 37
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 37
4-2 因素分析與信度分析 ............................................. 39
4-3 相關分析 ....................................................... 49
4-4 迴歸分析 ....................................................... 50
V
五、 結論與建議 ..................................................... 55
5-1 研究結論 ....................................................... 56
5-2 管理意涵 ....................................................... 59
5-3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 60
參考文獻 ............................................................... 6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1. Cheers雜誌第172期,全球人才大戰〈5大關鍵報告解密,2015年1月。
2. 大前研一(1985),策略家的智慧。黃宏益譯,台北〆長河。
3. 王陳秀美(2004),招募作業對應徵者的工作屬性及組織特性認知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
4. 史育誠(2014),企業形象、薪資、口碑及工作特性對組織吸引力之影響-以工作特性為干擾變項,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
5. 吳美連、林俊毅(199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
6. 吳惠林(1988),臺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
7. 李孟庭(2012),台灣企業國際人才招募吸引力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8. 李正文(2013),台灣人力招募業者運用影音科技提供創新服務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EMBA碩士在職專班。
9. 李俊賢(2006),「企業招募」與「行銷企業」對求職者應徵意圖之影響—以初次謀職者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10. 李昭儀(2011),銀行從業人員個人-組織契合度對留任意願之影響-以工作活力為中介變項,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1. 李誠、黃同圳、房美玉、蔡維奇、林文政、鄭晉昌、劉念琪、胡昌亞、陸洛(2000),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天下遠見出版。
12. 林俊宏(1999),應徵者選擇招募管道因果模式之探討,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13. 林嘉慧(1992),就業者在職搜尋之研究--臺灣的實證分析,逢甲大學經濟研究。
14. 林清蔚(2003),招募管道成效之評估研究-以高科技產業之人員職務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
15. 周順帄(2003),網際網路招募管道與招募成效,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
6 2
學程碩士班。
16. 周瑛琪、顏炘怡(2012),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全華圖書,P.72。
17. 徐宜君(2011),招募人員專業能力與招募成效影響之個案研究-以生技公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18. 徐宜瑩(2008),影響組織吸引力因素之探討:以應徵者適配知覺為中介變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19. 徐嘉禧(2005),由求職者觀點探討組織人才吸引力:層級分析法的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20. 黃同圳,2014,人力資源管理〆全球思維 台灣觀點,台北〆華泰文化。
21. 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〆華泰文化。
22. 黃偉婷(2011),公開報導對潛在求職者組織吸引力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23. 黃雅敏(1997),誘因機制之分析與設計,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24. 黃雅君(2011),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形象與組織人才吸引力影響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25. 黃英忠(2003),2003環境變遷下人力人力資源的挑戰---教育訓練、中小企業、公共政策研討會P.19。
26. 應立志、張甫任,2010,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一品文化。
27. 羅伯〄伍德(Robert Wood),提姆〄潘恩(Tim Payne)著々藍美貞、姜佩秀譯,職能招募與選才,2001,城邦文化事業。
28. 郭惠美(2011),高科技公司校園人才招募策略及其對企業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29. 湯國偉(2011),網路招募網站對求職者吸引力之影響-文獻回顧與展望,國立高雄
30. 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31. 傅瑞雄(2012),行銷模式對員工招募之影響-以特殊耐磨鋼材業之銷售工程師招募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在職專班。
6 3
32. 陳綺薇(2001),企業聲望、人才招募管道與招募成效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3. 陳香伶(2011),招募網站服務品質對使用者滿意度及行為意向之影響〆就業媒合的調節效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34. 陳欽碧(2000),國內企業運用網際網路招募成效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5. 陳莉雈(2013),保險業務員招募與徵選實務運作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36. 柯璟融(2006),企業聲望、招募管道、招募成效與組織人才吸引力關係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37. 孫弘岳(2001),企業商品形象、公民,形象與信譽對組織人才吸引力之影響〆以民營商業銀行為實證對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38. 劉憲宏(2009),影響組織人才吸引力因素之研究--中高階主管招募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39. 劉彥君(2008),網路招募對應徵者的組織吸引力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0. 彭思萍(2008),口碑對潛在求職者組織吸引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1. 顏秀玲(2013),雇主品牌、網路口碑對求職者組織吸引力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2. 游欣融(2012),雇主品牌對人才的吸引及留任,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3. 楊文芬(2009),企業形象對組織人才吸引力之影響〆以應徵者個人差異為干擾變數,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44. 梁仕珍(2010),企業形象、個組織適配與求職意圖之關係〆招募訊息的干擾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6 4
45. 游明穎(2010),招募管道之選擇與成效-以台灣地區企業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國際創業與經營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46. 顏漢嘉(2011),企業形象對人才吸引力之影響-以薪酬福利制度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47. 簡士評(2001),招募管道成效之評估,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8. 許純瑜(2012),求職者潛在反生產工作行為對面詴官評價影響之研究〆以求職者印象管理行為為干擾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9. 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〆認同能力鑑定,產學動貣來〈103.02.16 http://itriexpress.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1326.html
二、英文資料
1.Boswell, W. R., Zimmerman, R. D., & Swider, B. W. (2012). Employee job search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search context and search objectiv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Breaugh, J. A. (2008). Employee recruitment: Current knowledge and important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3.Dineen, B. R., & Soltis, S. M. (2010). Recruitment: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4.Van Hoye, G., & Saks, A. M. (2008). Job search as goal-directed behavior: Objective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Wanberg, C. R., Zhu, J., & Van Hooft, E. A. J. (2010). The job search grind: Perceived progress, self-reactions, and self-regulation of search effor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Serge P. da Motta Veiga and Daniel B. Turban(2014). Who Is Searching for Whom? Integrating Recruitment and Job Search Research. Oxford Handbooks Online
指導教授 陳明園 審核日期 2015-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