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62202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37.192.3
姓名 黃家齊(Huang chia ch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地球科學學系
論文名稱 利用反射震測探討宜蘭三星紅柴林地熱地下構造
(Investigating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f geothermal well sites by seismic reflection in the Ilan Plain, Taiwan)
相關論文
★ 以波線追跡研究西北線型地震帶之速度構造★ 湖口斷層淺層反射震測之研究
★ 台灣現行測震儀器之特性檢測研究★ 小崗山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 彰化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三義斷層之逆衝構造研究
★ 九二一地震車籠埔斷層震測研究★ 台灣西部場址效應之研究
★ 清水斷層之淺部構造★ DDT:毋須摘取初達波到達時間之折射波風化層修正
★ 車籠埔斷層烏溪至濁水溪段之地下構造★ 高密度地震資料分析及其用於台灣中部及東部孕震構造之研究
★ 台北盆地構造及震波速度分析★ 斗六丘陵桐樹湖斷層地下構造研究
★ 以淺層反射震測探測新城斷層地下構造★ 以反射震測法研究九芎坑斷層及其附近構造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宜蘭平原位於台灣的東北端,在地形上為三角形的沖積盆地,面積約330平方公里,從地體構造,宜蘭平原位於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所造成的沖繩海槽的西南端,介於雪山山脈地質區(西及北方)與中央山脈地質區(南方)之間,並受到沖繩海槽弧後張裂(東方外海)的影響。宜蘭平原為第四紀河川沖積物堆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平原下方可能存在火成入侵,提供地熱的熱源。可能的地熱來源分為兩類,一為鄰近山區之變質岩熱源到達平原底下,如清水地熱來自中央山脈廬山層,礁溪溫泉則來自雪山山脈的四稜砂岩。二為沖繩海槽弧後張裂的火成活動進入平原底下深部,近岸的龜山島即為一明顯的火山島。因此,夾於中央山脈變質岩區與沖繩海槽火成岩區之間的宜蘭平原,地底下的地熱來源、熱源儲量及分布範圍,都需要進行有系統的全面性調查。
本研究針對宜蘭平原地下構造進行一系列的地球物理調查,測區在羅東溪以西到泰雅橋的範圍(即三星-紅柴林地區)。 以雙震盪車震源及中間展開384波道,48重合,在三星地區收集7條測線(每條約2至4公里),探究宜蘭平原地下構造,仔細測繪三星紅柴林地區地下深部的地層,除了震測與地質鑽井資料比對,亦引用其他地球物理資料,如地震層析反演、空中磁測、大地電磁MT等資料,加以總和研判。
震測研究結果發現,雪山山脈地質區的泰雅橋背斜向東延展,進入平原底下,背斜軸軸部向東傾斜12度,背斜兩翼傾角由西往東逐漸變小變平,從35度經8公里後減為10度,濁水斷層出泰雅橋後,在蘭陽溪南岸2至3公里處,往東延伸,濁水斷層分隔南邊之中央山脈地質區與北邊地雪山山脈地質區,斷層兩側岩性有差異,但地層幾何形貌類似,淺部沖積層明顯,厚度由山邊沿蘭陽溪增加,亦即基盤深度增加,至最深600m,基盤上部為乾溝層,厚度最厚可達1000公尺,岩性以板岩為主,劈理及裂隙發達,下覆為四陵砂岩,厚度800公尺,以石英砂岩為主。本研究認為此地區最適合開發地熱能源的地熱井址位在紅柴林營區北緣。
摘要(英) Investigating underground structures of geothermal well sites by seismic reflection in the Ilan Plain, Taiwan
Abstract
Due to the effect of back-arc spreading of Okinawa Trough, the Ilan plain in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Taiwan potentially has geothermal resources. High geothermal temperature gradient up to 8oC/100m has been measured in the plain area.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 is among the choices to develop this geothermal energ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geothermal drill sites by the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Two EnviroVibes with 384 channel Geode seismic recording system are used to study structures around planned geothermal well sites. Seven 2D seismic lines with the length 2 to 4 km are completed. The obtained seismic images are able to detect deep structures up to 2 sec (about 3km).
The target is the SuLin formation(四稜砂岩) which is a crystallized sandstone layer in the HsueiShan Mountain Range. Many hot springs have been found around the outcrops of this layer in the mountain area. The seismic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top alluvium layer has a thickness of 400m, beneath it is the KanKo formation(乾溝層) which is composed of fractured slate with visible reflection signals. The followed SuLin formation is at a depth of 1200m, but no obvious reflection images show up inside this layer. A sharp boundary between the KanKo and SuLin formation defines the target layer’s depth. Besides the layered structures, a large-scaled normal fault is also found in seismic profiles. The fault may provide fractures for the water to flow, which helps to develop an EGS system.
However,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can only image 1 to 2 km below the surface, it is necessary to compare with other geophysical methods such as magnetotelluric method (MT), seismic tomography and aero-magnetic survey to invest deeper structure. The result in SanShin HongChaiLin(三星紅柴林) shows three vital characteristics: low resistance, low velocity and high magnetic inductance, which implies this area is a high-potential geothermal zone.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used seismic sections to derive the subsurface ge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indicates the Kanko formation and the SuLin formation can be reliable cap and reservoir layers. Furthermore, combining with different geophysical methods, we are able to construct a proper geothermal model for the SanShin area. A good drill site has thus been decided at the northern corner of the HongChaiLin military camp.
關鍵字(中) ★ 蓋層
★ 儲熱層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文獻回顧 2
1-3 本文內容 9
第二章 調查研究區域地質背景 21
2-1 概述 21
2-2 區域地體構造 21
2-3 宜蘭地質概況 22
2-4 地質構造 27
2-5 地史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3-1 地球物理方法 34
3-2 反射震測原理 34
3-3 野外施測儀器 36
3-4 野外施測工作 37
第四章 震測結果與解釋 49
4-1 震測施測 49
4-2 震測剖面展示 50
4-3 震測剖面討論 54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71
5-1 地質研究討論 71
5-2 地球物理研究討論 73
5-3 結論 錯誤! 尚未定義書籤。
參考文獻 87

圖目錄
圖1-1 台灣板塊構造示意圖 10
圖1-2 台灣地質分區與地形圖 10
圖1-3宜蘭平原靠海區域地質剖面圖 11
圖1-4 蘭陽溪南北震測剖面圖 11
圖1-5 宜蘭地區速度場分布圖 12
圖1-6 宜蘭平原速度場分布與震源機制解圖 12
圖1-7 宜蘭平原GPS水平速度場 13
圖1-8 宜蘭地區斷層系統及地體構造關聯示意圖 13
圖1-9 宜蘭外海震測結果 14
圖1-10宜蘭平原下更新統與基盤介面深度分布圖 14
圖1-11宜蘭平原南側地震序列分布圖 15
圖1-12宜蘭平原淺層地層構造與地震圖 15
圖1-13 2005/03/05-17(ML 5.9)雙主震之主震與餘震分布圖 16
圖1-14 2002/05/15年(ML 6.2)地震之主震與餘震分布圖 16
圖1-15 宜蘭平原南部南北向地熱活動示意圖 17
圖1-16 宜蘭雙主震同震速度場與速度場比較圖 17
圖1-17 宜蘭平原磁異常分布圖 18
圖 1-18 宜蘭平原斷層解及地熱解分布圖 18
圖1-19 蘭陽平原區磁力異常圖 19
圖1-20 台灣東北部陸海域構造與磁測磁力異常圖 19
圖1-21 布蓋異常圖 20
圖1-22 移除基盤重力效應之布蓋異常圖 20
圖2-1 宜蘭區域地質圖 32
圖2-2 三星圖幅及地層岩性分布圖 33
圖3-1 震盪震源車MiniVibes 44
圖3-2 震測記錄儀與野外紀錄情形 45
圖3-3 24波道分散式紀錄器Geode野外布測情形 46
圖3-4 40Hz接收器野外布測情形 47
圖3-5 反射震測資料處理流程圖 48
圖4-1 本研究測線分布圖 57
圖4-2 A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58
圖4-3 B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59
圖4-4 C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60
圖4-5 D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61
圖4-6 E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62
圖4-7 F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63
圖4-8 G測線原始剖面及解釋剖面 64
圖4-9 A和C測線比對圖 65
圖4-10 B和D測線與A和C測線比對圖 66
圖4-11 與圖4-10類似,但從不同角度觀察 66
圖4-12 B和E測線比對圖 67
圖4-13 A和B測線比對圖 67
圖4-14 C和D測線背斜分布圖 68
圖4-15 C和E測線背斜與斷層分布圖 68
圖4-16 C和F測線背斜與斷層分布圖 69
圖4-17 B’、C、D測線背斜翼部傾角圖 69
圖4-18 B’、C、D測線地層傾角向東圖 70
圖4-19 B’、C、D、E測線背斜構造圖 70
圖5-1 地調所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77
圖5-2 松羅溪野外地質調查圖 77
圖5-3 破噹溪野外地質調查圖 78
圖5-4 崙碑溪野外地質調查圖 78
圖5-5 三維MT圖 79
圖5-6 三維MT水平切片圖 80
圖5-7 D測線與MT比較圖 80
圖5-8 空中磁測逆推三維磁感率分布圖 81
圖5-9 三維磁感率空間分布圖 81
圖5-10 宜蘭地下速度構造圖 82
圖5-11 空中磁測與地震層析圖 83
圖5-12 宜蘭紅柴林地區鑽井分布圖 83
圖5-13 結元井岩芯圖 84
圖5-14 養鴨場井岩芯圖 84
圖5-15 垃圾場井岩芯圖 85
圖5-16 震測資料與鑽井資料推估地下地層 85
圖5-17 紅柴林井位最佳井址 86


表目錄
表3-1 宜蘭野外測線參數表 4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何春蓀,台灣地質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張,1975年。
江新春,宜蘭平原之震測,礦業技術,第十四卷,第六期,215-221頁,1976年。
吳永助,清水土場地熱區及其外圍之地質,礦業技術,第14卷,第12期,第484-489頁,1976年。
詹新甫,宜蘭地區第三紀之地質,礦業技術,第14卷,第7期,第252-257頁,1976年。
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第二版,經濟部中央地 質調查所,共164 頁,1986年。
黃鑑水、何信昌,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之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頭城圖幅,1989年。
林啟文、林偉雄,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之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三星圖幅,1995年。
許雅儒,由GPS觀測資料探討宜蘭平原的伸張變形。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10頁,1999年。
林朝宗,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及說明書,新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77頁,2000年。
林哲民,利用接收函數法推估蘭陽平原淺層速度構造,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59頁,2003年。
林啟文、楊昭南、高銘健,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之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三星圖幅,2006年。
徐閔儀,台灣北部震間地殼變形:1995-2005年GPS觀測。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共114頁,2006年。
江協堂、徐春田、張宏毅,台灣東北部宜蘭平原淺部地熱水研究,鑛冶52/2,第112-121頁,2007年
黃信樺,台灣東北地區的地震構造:由碰撞末期轉變為隱沒拉張之構造特性,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10頁,2007年。
邱詠恬,利用GPS觀測資料探討宜蘭平原現今地殼變形,國立台灣理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90頁,2008年。
林啟文、高銘健,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之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蘇澳圖幅,2009年。
張峻瑋,利用反射震測探討宜蘭平原南部之基盤深度及斷層分布,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4頁,2010年。
江協堂,台灣東北部宜蘭平原及龜山島之地熱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共121頁,2010年。
石政為,利用反射震測探討宜蘭平原之基盤深度及構造演化,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24頁,2011年。
董倫道、林蔚、李柏村、張碩芳、李錦發,台灣北部火成岩體及地質構造空中地球物理探測,14頁,台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4年。
Angelier, J., Blanchet, R., Ho, C.S. and Le Pichon, X., Geodynamics of the Eurasia-Philippine Sea plate boundary, Tectonophysics, 125(1-3), 39-72, 1986.
Yeh, Y.H., C.H. Lin, and S.W. Roecker, (1989). A study of upper crustal structures beneath northeastern Taiwan: possible evidence of the western extension of Okinawa Trough, Proc. Geol. Soc. China, 32, 139-156.
Lin, J.Y., Hsu, S.K., Sibuet, J.C., (2004) Melting features along western Ryukyu slab edge:Tomographic evidence.J.geophys.res,109,B12402,doi:10.1029/2004JB003260.
Liang, W. T., Lee, J. C. and Kuo, B. 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ing in Ilan: Lateral extrusion at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aiwan mountain range and Okinawa Through, Geodynamics and Environment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5thTaiwan-France Earth Science Symposium, 100-103, 2005.
Wu, Y. M., Chang, C. H., Zhao, L., Shyu, J. B. H., Chen, Y. G., Sieh, K. and Avouac, J. P., Seismic tomography of Taiwan: improved constraints from a dense network of strong-motion stations, J. Geophys. Res., 112, 2007.
Hou, C. S., Hu. J. C., Chen, Y. G., Chen, C. L., Cheng, L. W., Tang, C. L., Huang, S. H. and Lo, C. H.,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Ilan Plain acted as a westernmost extens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Tectonophysics, Vol. 466, Issues 3-4, 344-355, 2007.
Tong, L. T., Ouyang, S., Guo, T. R., Lee, C. R., Hu, K. H., Lee, C. L. and Wang, C. J., Insight into the geothermal structure in Chingshui, Ilan, Taiwan, Terr. Atmos. Ocean. Sci., Vol. 19, 413-424, 2008.
Ku, C.Y., Hsu, S. K., Sibuet, J. C. and Tsai, C. H., The Neo- tectonic structure of the southwestern tip of the Okinawa Trough, Terr. Atmos. Ocean. Sci., Vol. 20, No. 5, 749-759, October, 2008.
Lai, K. Y., Chen, Y. G., Wu, Y. M., Avouac, J. P., Kuo, Y. T., Wang, Y., Chang, C. H. and Lin, K. C., The 2005 Ilan earthquake doublet and seismic crisis in northeastern Taiwan: evidence for dike intrusion associated with on-land propagat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Geophys. J. Int., 179, 678-686, 2009.
指導教授 王乾盈(Chien-Ying Wang) 審核日期 2015-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