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27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33.109.211
姓名 謝名恒(Ming-Heng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傳教策略與教會變遷-以「分齡牧養」為論述中心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對譯「Hakka」是來自於巴色會(Basel Mission)傳教士的書寫與著作,其中更是與香港地區的傳教過程有著密不可分之關聯,因此本研究認為香港崇真會(前身是巴色會)對於客家族群的互動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性。然而回顧香港教會研究,關於當代崇真會的討論則是近乎闕如;同時縱覽客家研究,對於香港的探討同為屈指可數。有鑑於此,本研究企圖增補香港客家研究的面向開展,並且提供香港教會研究的個案分析。
研究提問分為三個面向:首先,崇真會作為「客家教會」過往至今的傳教策略有著什麼變化?再者,面對客家文化流失且佈道語言改變,「客家教會」的變遷具有何種意義?最後,人口結構轉型對於「客家教會」之影響該如何應對?於是,本研究聚焦於香港崇真會首座教會:「西營盤救恩堂」作為田野地點,並且運用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完成數場崇拜記錄和10位教友訪問。
研究發現救恩堂的傳教策略「分齡牧養」直接反映出其教區變遷,主要可分為兩段層次:「對內增長、對外發展」,其中扣連著:「地域差異、語言使用、以及族群結構」三者之間交互的連帶關係。因此本研究提出三項論點進行回應,分別是:「救恩堂提供地域化的多元敘事」、「個案研究作為跨文化的並置參照」、「客家教會必須去穩定的重新思考」,彰顯本研究成果之論述觀點。
摘要(英) “Hakka” is translated from the Basel Mission missionary writing and publications, which is the missionary process in Hong Kong was inextricably linked, so this study that the 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 is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interaction of Hakka ethnic groups. However, in the study of the Church of Hong Kong, there is little discussion about contemporary Tsung Tsin Mission; while in the Hakka Studies, there is only a handful of discussions on Hong Kong. In view of thi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upplement the Hong Kong Hakka research-oriented, and to provide a case study of the Church of Hong Kong.
The research ques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irst, what is the change in the missionary strategy of the Tsung Tsin Mission as a “Hakka Church” in the past?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anges in the Hakka church in the face of the loss of Hakka cul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evangelistic language? Finally, how does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ffect the Hakka Church?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irst church of the Tsung Tsin Mission in Hong Kong, “Sai Ying Pun Kau Yan Church”, as a field site, and use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mplete several worship records and 10 church visi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issionary strategy of Kau Yan Church, “Age segregated ministries” directly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its dioces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nternal growth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s: “Regional differences, Language use, Ethnic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three points of responses: “Multicultural Narrative of Regionalization by Kau Yan Church”, “Case Study as Cross-Cultural Reference”, “The Hakkas Church must Reconsider Stably”, The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point of view.
關鍵字(中) ★ 客家教會
★ 客家宣教
★ 崇真會
★ 救恩堂
★ 分齡牧養
關鍵字(英) ★ Hakka Church
★ Hakka Missionary
★ Tsung Tsin Mission
★ Kau Yan Church
★ Age Segregated Ministries
論文目次 致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12
第一節 傳教策略與崇拜模式 13
第二節 臺灣客家宣教之研究 18
第三節 香港客家教會之研究 30
第三章 首座客家教會:香港崇真會救恩堂 41
第一節 巴色會來華及崇真會自立之過程 42
第二節 西營盤由來及救恩堂建立之概況 51
第三節 小結 62
第四章 崇拜模式及教友變化:以「分齡牧養」為論述中心 67
第一節 西營盤救恩堂組織部門 67
第二節 分齡牧養的名稱與由來 70
第三節 分齡牧養的形式與策略 73
第四節 分齡牧養的影響與爭議 82
第五節 小結 92
第五章 回應與分析:對於「客家教會」的反思 94
第一節 回應研究提問 94
第二節 分析研究討論 98
第六章 結論 104
附錄 106
參考文獻 109
參考文獻 古儀瑩,2012,《臺灣客家宣教: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會」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永遠,1982,《苗栗地區客家教會-宣教的回顧與展望》。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李志剛,1985,《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___,1993,《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文集(二)》。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___,1994,〈香港客家教會(巴色會)之設立及其在廣東與北婆羅洲之傳播〉。頁241-252,收錄於謝劍、鄭赤琰編,《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
___,1997,〈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香港的傳播與影響〉。頁739-782,收錄於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下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___,2005,〈香港客家教會的發展和貢獻〉。頁136-153,收錄於劉義章編,《客家香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___,2012,《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李肖莉,2013,《香港客家教會發展與身份認同之關係─以粉嶺崇謙堂為個案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神學部神道學碩士論文。
李金強,2009,〈從邊緣到中心-基督教潮人生命堂的由來與其本地化〉。《輔仁歷史學報》24:193-227。
周天和,2008,《張復興略傳》。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周天和編,2010[1993],《巴色差會》。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林正慧,2013,〈華南客家形塑歷程之探究〉。《全球客家研究》1:55-122。
林宏德,201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桃園客庄宣教研究(1886-1986)》。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恩銘,2012,《當前客家宣教之分析:以中壢地區客家教會與信徒為對象》。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秋香,2011,《基督教在客庄教會歷史的探討-以新埔基督教長老教會為例》。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2013,〈從「客家」到客家(一):中國歷史上本貫主義戶籍制度下的「客家」〉。《全球客家研究》1:1-56。
___,2014,〈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1-114。
胡忠銘,1998,《基督教禮拜學導論》。臺南:人光出版社。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12,《香港人口趨勢1981-2011》。香港:政府統計處人口統計組。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2009,《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年報》。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2012,《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160周年紀念特刊1852-2012》。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
張維安,2013,〈序:客家教會保存客家文化〉。頁4-5,收錄於張維安、張翰璧編,《基督教與客家文化》。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梁炳華,2005,《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增訂本)》。香港:中西區區議會。
___,2011,《香港中西區風物志(2011年修訂版)》。香港:中西區區議會。
許承恩,2001,《戰後香港潮人教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歷史課程哲學碩士論文。
陳宏昌,2015,《研究客家人信主的障礙及探討有效的傳教策略-以武昌教會支援開拓美濃教會為例》。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論文。
陳胤安,2010,〈族群、文化與認同的形成-從「客庄」教會到「客家」教會〉。頁447-466,收錄於莊英章、羅烈師編,《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___,2014,〈臺灣客家改宗基督教的掙扎:談臺灣客家教會發展與漢人宗教的矛盾張力〉。頁351-371。收錄於賴品超、吳小新編,《基督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陳麗華,2005,〈香港客家研究綜述〉。頁1-18,收錄劉義章編《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___,2014,〈香港客家想像機制的建立:1850-1950年代的香港基督教巴色會〉。《全球客家研究》3:139-162。
___,2015,〈評論Constable(Nicole Constable)著、謝勝利譯,《基督徒心靈與華人精神:香港的一個客家社區》〉。《全球客家研究》4:255-264。
彭振雄,2015,《苗栗縣西湖鄉基督教行道會平安堂的形成與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彭滿圓,2001,〈按齡牧養的理念與實踐〉。《教牧期刊》12:41-107。
曾福全編,2009,《基督教香港崇真會160周年特刊》。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湯泳詩,2001,〈香港華人教會之研究-以香港崇真會為個案〉。《建道學刊》16:137-175。
___,2012[2002],《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總會》。香港:基督教中國文化研究社。
飯島典子,2007,《近代客家社會の形成:「他稱」と「自稱」のはざまで》。東京:風響社。
黃伯和,2002,《全球化與基督教宣教》。臺南:人光出版社。
黃和美,2011,《在主一方-從海宣看21世紀跨文化宣教》。新北:道聲出版社。
黃棣才,2012,《圖說香港歷史建築1841-1896》。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黃瑞芳,2009,《長老教會在六堆客家地區的信仰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碩然,2000,〈分齡培育的教牧領導策略〉。《教牧期刊》9:213-234。
黃競聰編,2015,《拾遺城西-西營盤民間文獻與文物選錄》。香港: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楊東川,1981,《宣教學原理(增訂版)》。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溫永生,2003,《臺灣祭祖及喪禮儀式問題的突破》。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論文。
葉茂松,2005,《101間香港教會經驗分析》。香港:基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葉豐盛,1981,《從枋寮義民廟宗教現象的觀察論客庄地區的宣教方策》。臺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劉紹麟,2003,《香港華人教會之開基:1842至1866年的香港基督教會史》。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劉粵聲,1996[1941],《香港基督教會史》。香港:香港浸信教會。
劉蜀永編,2009,《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蔡惠堯,2006,〈晚清深圳地區基督教傳播史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131-152。
蔡維民,2010,〈臺灣基督教創新喪禮儀式之研究-以客家教會「創新喪禮」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8(3):51-94
鄭寶鴻,2015,《此時彼刻:港島東百年變遷》。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鍾文珍,2010,《以美濃教會為例探討客家的宣教》。臺南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韓彥,2014,〈一本關於香港客家人的佳作-評《基督教心靈與華人精神-香港的一個客家社區》〉。《客家研究輯刊》1:27-30。
饒玖才,2011,《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冊)-港島與九龍》。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Constable, Nicole, 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___,2006,〈基督教與客家人身份〉。頁102-121,收錄於陳國成編,《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三粉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___,2013a,〈貧困、孝順和往事-客家基督徒的族群認同符號〉。《客家研究輯刊》2:160-173。
___、謝勝利譯,2013b,《基督徒心靈與華人精神:香港的一個客家社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Eriberto Lozada(劉力波),1999,Book Review,《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52-157。
Herman Schlyter(史萊達)著、Göran Wiking(韋擎)、周天和譯,2008,《韓山明:瑞典第一位前往中國的宣教士》。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Hermann Witschi(威一致)、Wilhelm Schlatter(施拉德)著、Richard Deutsch(戴智民)、周天和譯,2010,《波瀾起伏靠主恩:巴色差會來華宣教簡史續集》。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James White(詹姆斯・懷特),2011,《基督教崇拜導論》。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中心。
Lutz, Jessie Gregory(魯珍晞)、Lutz, Rolland Ray, 1998, Hakka Chinese Confront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1850-1900. Armonk, N.Y.: M.E. Sharpe.
Wilhelm Schlatter(施拉德)著、Richard Deutsch(戴智民)、周天和譯,2008,《真光照客家:巴色差會早期來華宣教簡史1839-1915》。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Wilhelm Schlatter(施拉德)著、Wolfgang R. Schmidt(施民澤)、Richard Deutsch(戴智民)、周天和譯,2012,《曠野一孤雁:黎力基傳》。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
指導教授 張翰璧、蔡芬芳(Han-Pi Hang Fen-Fang Tsai) 審核日期 2016-11-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