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29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18.227.0.192
姓名 王芳敏(FAN-MIN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臺灣當代客家戲曲人才養成之研究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便是在意識到當今生態環境這個困境的情況下,試著從圈內人、表演者的角度,以「臺灣當代客家戲曲人才養成」為論文主軸,嘗試探討更有效的因應策略。客家採茶戲早期活動於民間,多以「口傳心授」傳承,並且透過所謂的「綁戲」模式招收年輕人加入,以培育表演人。表演藝術與其身處的歷史環境當時人們生活的娛樂、經濟、政治條件,與消費行為等息息相關,時代的變遷,往往人們消費習慣與價值觀也隨之被環境改變、影響。傳統戲曲在當代屬於小眾市場,已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如此,本文試圖藉由政府相關文化單位與民間藝術團隊合作舉辦,數個「客家戲曲人才教育養成」相關計畫案,以及正式成為國家官方教育體制內的國立臺灣曲學院客家戲學系兩個主軸方向,探討戲曲教育與傳承的相關議題,研究方法採取「文獻分析」、「深度訪談」、「焦點座談」等方式來作為研究之輔助,挑選的訪談對象多是與上述兩大主軸方向的關係人。「深度訪談」對象為相關傳習、研習班、劇團等計畫主要關係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科教師、在校生及畢業生。「焦點座談」主要針對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在校生與暑期研習營學童。
本研究探討結果發現,於西元1997起,政府相關文化單位與民間劇團合作執行的「客家戲曲傳習計畫」、「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培訓計畫」,共計六年的相關傳習,是促使客家戲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重要計畫案;後續,另延續有其他「表演人才」相關傳習,與校園暑期戲曲研習營等,則是不同功能的戲曲教學計畫。因此,針對計畫屬性,在有限的時效裡,可依對象、性質的不同,設計不同標的的傳習課程,或調整,或延長,或分不同程度,將會更加有效的解決未來表演人才培育與傳承的問題。西元2001,客家戲曲進入正規教育體系後,從早期師徒制、民間自學的型態,轉變成具有系統性的一貫養成模式,加上與民間劇團建教合作,讓學生在正式進入業界相關職場之前,便開始累積中大型製作演出的舞臺參與經驗。然而,畢業學生和業界從業人員,同樣要面臨市場需求的考驗,因此政府正規教育體系,課程裡學、術科如何有效配置,才不致互相牽制,而能夠取得平衡、發揮最佳效益,仍有待探討。再者,不論是官方教育體系或是民間藝術團隊,皆試圖解決客家戲曲有關「演員」和「觀眾」兩者的培育與推廣,然而,戲曲教育體制的「學校」,與產業業界代表的劇團,所能共創的市場需求量畢竟還是有其侷限,現階段尚需倚靠政府相關單位與民間力量共同創造、經營,使客家傳統戲曲藝術能夠有更為永續發展、保存的空間。
摘要(英)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selected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Hakka Opera Talents in Taiwan” as the core topic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iders and performers after recognizing the dilemma in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Hakka Tea-picking Opera was active in the community during the early periods. It was primarily passed-on through “oral instructions that inspire tru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erformance contract” method was used to recruit young talents and cultivate performers. Performing arts and its historical environmen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consumer behaviors of the people at the time. As time progresses,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behaviors and values have also been modifi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raditional opera is considered as a niche market in the modern era. Despite so,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traditional opera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lated topics in two core directions: (1) endeavoring to organize numerous “Hakka Opera Talent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related program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olk art teams, and (2) consulting with the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Department of Hakka Opera, that has officially become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author has adopt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and “focus discussion” methods for this study; and the interviewees were people associated to the two core directions discussed above. The subject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primarily people related to the relevant courses, workshops, and opera company programs; including the teachers, students, and students who have graduated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The subjects of “focus discussions” were primarily school students and summer camp learning student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olk art teams have collaborated to implement the “Hakka Opera Teaching Plan” and the “Hakka Opera Performance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since 1997 for six years. They were the key programs that prompted the adoption of Hakka opera as part of the nation′s education system. Subsequently, different functional opera teaching programs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talent” related courses and summer school opera study camps were also created.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eaching issues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resolved in the future by designing different teaching course subjects, adjusting or extending the course periods, or divide the courses into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s of the programs within the limited timeframe.
Since Hakka opera was adopted into the formal education system in 2001, the earlier apprenticeship self-taught learning method has evolved into a consistent systemic learning method. In addition, the folk opera theater education collaborations have enabled students to start gaining stag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with mid-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shows before their official entries into the relevant workplaces in the industry. However, graduate students and industry practitioners must all face the trials of market demands.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allocate the course subjects so that they would not hinder each other, strike a balance, and exert the best efficiency remains to be explored. In addition, both the offici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olk art teams have all attempted to resolve the Hakka opera “actor” and “audienc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issues; but the market demand created by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pera “schools” and the industry trade representative opera companies is still limited.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Hakka traditional opera art must still rely on the creativities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civilian fo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room for survival.

Keywords: Hakka, Tea-picking Opera, Hakka opera, performance talent cultivation, arts education.
關鍵字(中) ★ 客家
★ 客家戲
★ 採茶戲
★ 表演人才養成
★ 藝術教育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與早期人才養成 11
第一節 客家採茶戲的脈絡 11
第二節 早期人才養成 12
第三章 民間體系—客家戲曲學苑 23
第一節 成立背景陳述 23
第二節 客家戲曲傳習計畫 23
第三節 扎根推廣 38
第四節 小結 44
第四章 教育體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47
第一節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科的沿革 47
第二節 客家戲學系 50
第三節 建教實習演出 73
第四節 畢業生職場調查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4
參考書目 87
附錄一:深度訪談稿—畢業生 92
附錄二:深度訪談稿—師資群 93
附錄三:集體訪談稿—大學部—直升生 94
附錄四:集體訪談稿—大學部—外考生 95
附錄五:集體訪談稿—高中部 96
附錄六:集體訪談稿—頭屋國小學童 97
附錄七:集體訪談稿—頭屋國小行政主管 98
附錄八:「2012【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 99
附錄九:「2013【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 100
附錄十:「2014【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 100
附錄十一:「2015【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 101
附錄十二:「2016【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 102
附錄十三:「【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 103
附錄十四:102學年度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104
附錄十五:102上學期【大一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1
附錄十六:102上學期【大二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3
附錄十七:102上學期【大三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5
附錄十八:102上學期【大四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6
附錄十九:102下學期【大一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7
附錄二十:102下學期【大二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19
附錄二十一:102下學期【大三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20
附錄二十二:102下學期【大四己】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121
表目錄
表 1 1:深度訪談對象表 7
表 1 2:焦點座談訪談對象表 9
表 2 1:早期演員進入戲班形式分類表 21
表 2 2:早期演員訓練模式分類表 22
表 3 1:「客家戲曲人才培育計畫」藝生現況調查 38
表 3 2:「【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協辦單位一覽表 38
表 3 3:學童入學「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人數 44
表 4 1:一貫制課程學分規劃表(105.6.1版) 52
表 4 2:102學年度「專業學術科目」實際開課課程科目表 54
表 4 3:102學年度「專業學術科目」選修開課名稱表 55
表 4 4:客家戲學系「十年一貫」共同與專業學科課程規畫 57
表 4 5:客家戲學系「十年一貫」專業術課程與學習目標規畫 62
表 4 6:扎根期訓練指標 65
表 4 7:吸收期劇目學習指標 65
表 4 8:發展期劇目學習指標 66
表 4 9:成熟期劇目學習指標 66
表 4 10:客家戲學系—國中至大學畢業生人數調查 77
表 4 11:客家戲學系—大學部外考生畢業學生職場調查表 77
表 4 12:客家戲學系—10年劇校畢業生職場調查 78
圖目錄
圖 1 1:研究架構圖 6
圖 3 1:「2015【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計畫,課程進度圖 40
圖 4 1:客家戲學系10年一貫制課程關聯圖 5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 專書
呂訴上,1991,《臺灣電影戲劇史》,台灣省台北市:銀華出版。
李慶芳主編,2013,《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練》,臺北市:高 立圖書有限公司。
林茂賢主編,2000,《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中市:文建會中辦 室。
林曉英、蘇秀婷,2011,《兩台人生大戲﹕劉玉鶯與曾先枝》,桃園市:桃園縣文 化局。
林鶴宜,2007,《從田野出發:歷史是腳下的臺灣戲曲》,臺北縣板橋市:稻鄉。
林鶴宜,2015,《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
邱坤良,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民眾觀點》,臺北市:臺原。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市:南天。
徐亞湘,2011,《客家劇藝留真﹕台灣的廣東宜人園與宜人京班》,桃園市:桃縣 文化局。
徐亞湘,2012,《老爺弟子﹕張文聰的客家演藝生涯》,宜蘭縣五結鄉:傳藝中心。 市:自立晚報。
徐進堯、謝一如,2002,《臺灣客家三腳採茶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縣竹北市: 竹縣文化局。
莫光華,2005,《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市:南天。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主編,2002,《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市:晨星。
鈕文英主編,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新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1999,《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紀念史冊》,台北市:國 仕廣告、國興印刷廠。
黃心穎,1998,《臺灣的客家戲》,臺北市:臺灣書局。
鄭榮興,2001,《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縣後龍鎮: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鄭榮興,2011,《客家戲的榮興》,台北市:國家。
鄭榮興,2016,《臺灣客家戲之研究》,苗栗縣後龍鎮: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鄭榮興主編,1999,《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論述稿》,苗栗市:苗縣文化。
賴澤涵主編,2010,《新修桃園縣志【藝文志】》,桃園市:桃縣府。
蘇秀婷,2005,《台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台北市:文津。

貳、 碩博士論文
范光宏,2004,《台灣客家採茶戲之研究---以新竹市龍鳳園歌劇團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素雲,2013,《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劇本之研究 -以《張三郎賣茶》「十大齣」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鍾駿楠,2007,《台灣客家大戲發展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鍾永宏,2007,《從落地掃到文化場:客家撮把戲在臺灣的形成與轉變》,國立臺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秀婷,2010,《臺灣客家採茶戲之發展及其文本形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蓮英,2008,《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入學動機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屏,2011,《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戲曲作為研究》,私立佛光大學佛光人文社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朝明,2007,《傳統戲曲教育行銷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為例》,私立銘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月雲,2006,《戲曲文武場教學之研究-以臺灣戲曲專科學校為例》,私立佛光學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玫誼,2005,《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地理課程的實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 理學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慧,2005,《傳統戲曲肢體動作基礎訓練建構之探討》,私立佛光大學佛光人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嘉慧,2003,《臺灣傳統戲曲學校技術及專業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台北立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琅,2014,《客家外台「酬神戲」表演藝術研究》,私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碩士論文。
曾泳豪,2015,《臺灣歌仔戲演員培育研究》,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士論文。

參、 研討會論文集
王士儀,1999,〈淺釋傳統戲曲教育發展—富連成演員養成教育與平劇孫元彬技藝傳習計畫〉,《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頁83-98。
吳正德,2005,〈戲曲傳習七年談-半個藝人的觀點〉,《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122-166。
李樹良,1990,〈傳統戲劇—藝術教育〉,《教育部七十九年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教育部,頁53-73。
林谷芳,2001,〈客家戲當代化的一點反思〉,《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頁67-75。
林茂賢,2005,〈臺灣傳統戲曲發展的困境〉,《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380-392。
邱坤良,1999,〈「內台戲」的劇本創作與舞台演出—以拱樂社為例〉,《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頁139-166。
洪惟助,1999,〈論臺灣傳統戲曲的保存與發展〉,《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頁119-138。
流 沙,1999,〈採茶三腳班的形成與流傳〉,《茶鄉戲韻一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頁67-103。
范楊坤,2005,〈新「新時採茶」—從傳習與表演實踐看採茶戲表演人才養成〉,《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107-113。
徐亞湘,2001,〈台灣四平戲的展與變遷-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頁152-165。
黃素真,2005,〈計畫與實現-以「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為例〉,《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230-245。
劉南芳,2005,〈台灣歌仔戲編導人才的培養〉,《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頁175-189。
劉新圓,1999,〈從外來劇種的影響看客家大戲的發展〉,《茶鄉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蘇秀婷,1999〈台灣客家改良戲的演出特色-以戲園為表演場域〉,《茶鄉戲韻一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頁208-227。

肆、 期刊
曹俊麟,1993,〈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發展史略(一)〉。《復興劇藝學刊》3: 99-108。
曹俊麟,1993,〈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發展史略(二)〉。《復興劇藝學刊》4: 97-112。
伍、 網路資料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網站:http://b017.tcpa.edu.tw/bin/home.php

陸、 其他資料
《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戲》「一貫制學制規劃書及課程計畫」
《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戲》「課程科目學分表」
「【客戲一夏】客家戲曲暑期研習營」學生手冊資料
指導教授 周錦宏 審核日期 2016-8-3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