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729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6 、訪客IP:3.147.42.197
姓名 陳宥君(Yu-chu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庄觀光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苗栗縣獅潭鄉為例
(The Study of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akka Regions:A Case of Shihtan of Miaoli County)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在社會的變遷之下,觀光旅遊成了現代社會最熱門的休閒活動,而觀光產業更被視為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之一,然而,觀光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大眾開始意識到發展背後所產生的問題,因此,地方發展觀光的同時,如何兼顧地方永續發展是一種要課題。本研究以苗栗縣獅潭鄉做為研究範圍,以地方商家及居民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建立觀光永續發展之指標,並探討獅潭光觀旅遊對其地方永續發展之影響以及各層面間之關聯。透過量化研究,本研究發現觀光旅遊對地方之永續發展指標為「社會參與」、「文化經濟」、「政治制度」、「環境生態」;而「文化經濟」則是發展觀光的重要元素,而永續發展的最終目標為「環境生態」。
摘要(英) Accompanied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popular trend in 21 century. However, the public has notice the problem from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refore, how to maintain the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quite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the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cator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hihtan of Miaoli County.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re “Social participant ”, “culture and economic”, “policy”, “environment”. Moreover, “culture and economic”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to develop the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字(中) ★ 觀光影響
★ 永續發展
★ 文化觀光
★ 生態旅遊
關鍵字(英) ★ tourism affec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cotourism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觀光旅遊概念分析 7

第二節 地方永續發展 16

第三節 獅潭鄉資源盤點 21

第四節 相關文獻檢閱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35

第一節 因素分析 35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39

第三節 描述統計 43

第四節 差異分析 48

第五節 相關分析 56

第六節 迴歸分析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1

參考文獻 74

附錄一 苗栗縣獅潭鄉觀光旅遊影響問卷 80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文崇壹、楊國樞、吳聰賢、李亦園(2012)。社會參與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王昱元(2014)。觀光衝擊、觀光發展態度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伊達邵社區居民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未出版。

王柏青,1995,遊客之環境態度及其生態旅遊經營管理關係之研究-以關渡地區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未出版。

朱芝緯(2000)。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朱婉寧(2005)。文化、觀光、國族、認同─論臺灣以文化觀光為方式進行的認同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朱碧雲(2015)。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觀光與永續發展之認知研究-以新竹縣橫山鄉橫山車站站前老街為例。中華科技大學航空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行政院文建會(1997)。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與發展。宜蘭:宜蘭縣文化中心。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3)。生態旅遊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何秉燦、吳宗瓊、蔡欣佑(2011)。奮起湖地區居民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9(1),71-85。

吳宗瓊(2011年9月)。在地生活的綠色幸福宣言:休閒農業與在地文化傳承的價值。休閒農業社會價值論壇,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宋秉明(1995)。生態觀光之規劃架構。觀光研究學報,1(3),45-52。

宋秉明(2002)。觀光遊憩利用與生物多樣性關係之初探。中華林學季刊,35(2):171-181。

李永展、林士堅、黃慶銘(2008)。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數之建構及應用。建築學報。65,1-26。

汪明生、江明修、陳建寧、馬群傑(2004)。高雄市地方發展與公民文化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19,127-168。

林依蓉(2003)。陳其南:社區總體營造已深耕。新臺灣新聞週刊,383。

林怡君(2011)。觀光衝擊知覺對居民觀光發展態度之影響-以潭南村發展生態旅遊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林建甫、周信佑(2010)。提升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國家政策研究報告,2014/8/10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7680。

林裕強(2002)。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

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臺北:未出版。

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版)。臺北:五南。

客家委員會(2014)。臺灣客家菜的南北差異。2014/12/21取自: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CuItem=7154&mp=1699。

施富耀(2009)。文化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以鹿港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施惠文(2012)。社區觀光發展潛力、永續觀光與觀光地印象之研究-以美濃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洪秀玲(2011)。居民觀光衝擊認知、觀光發展態度與觀光管理策略支持之研究-以臺南後壁菁寮聚落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南:未出版。

洪慎憶(1995)。影響遊客對生態旅遊態度因子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苗栗縣政府(2010)。苗栗縣獅潭鄉鳴月仙谷休閒農場。苗栗:苗栗縣政府。

孫武彥(1994)。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殷寶寧(2008)。旅遊全球化下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旅遊:一個歷時性的分析。國際文化研究,4(1),61-85。

高宏華、張美莉、李乙廷(2008)。臺灣觀光產業發展創新價值研究。載於中華創新價值協會成立大會論文集(頁B5-1-B5-8)。臺北市:中華創新價值協會。

高崇雲(2005)。以文化觀光理論評析臺灣、新加坡、泰國旅遊策略。工商學報,9,114-127。

張坤民(1997)。可持續發展與中國。中國環境管理,2,15。

張棨翔(2012)。觀光對陽明山國家公園永續發展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張維安(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靈珠(2009)。原住民部落觀光永續發展指標之建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南:未出版。

曹正偉(1995)。遊憩對景觀之衝擊。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曹躍鎧(2013)。地方依附與環境態度對生態觀光發展之影響-以馬祖為例。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未出版。

陳其南(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241,5-7。

陳彥霖(2008)。臺灣地方節慶觀光活動永續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馮祥勇、劉鳳錦(2014)。文化觀光的內涵與發展趨勢。聯大學報,11(1),1-25。

黃仲任(2012)。原住民觀光與部落永續發展:以阿朗壹部落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臺東:未出版。

黃郁鈞(2012)。地方產業的創新與行銷-獅潭鄉兩個個案的分析。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苗栗:未出版。

楊正寬(2010)。文化觀光原理與應用。臺北:揚智。

獅潭鄉公所(2014)。本鄉地理環境。2014/12/20取自:http://www.sanwan.gov.tw/stan/1-6.php?menuID=660&back=655。

獅潭鄉戶政事務所(2015)。戶數、人口數詳細資料表。2015/6/6取自:http://mlhr.miaoli.gov.tw/xlsgetfile_10405m.php。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2)。OTOP臺灣地方特色網。2014/12/20取自:http://www.otop.tw/。

葉泉宏(2014)。生態旅遊(Eco tourism)面面觀。2015/3/3取自:http://www1.tourguide.org.tw/t_con1.asp?lain_con_id=12。

廖世璋(2011)。文化創意產業。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裴元領(2004年1月)。文化經濟:一種概念與類型學的建構。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 」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

劉大和(2002)。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臺北:魔豆創意出版。

劉大和、黃富娟(2003)。國際文化趨勢之探討。臺灣知識電子報,2003.11.13。

劉曜華、黃淑娥(2006)。中臺灣觀光產業發展與分析。中國地方自治,59(7),33-52。

蔡旺洲(2004)。變動中的地方文化行銷策略:文化觀光與體驗產業。歷史文物,14(11),76-83。

賴威任(2002)。環境態度、生態觀光認知、人口統計變數對生態觀光產品選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謝名家(2002)。文化產業的時代審視。中國:人民出版社。



貳、英文文獻

Butler, R.W. (1989). Tourism and tourism research. In E.L. Jackson and T.L. Burton (Eds.), 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pping the past. Charting the Fut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David A. Fennell, D. A. and Eagles, Paul F. J. (1989). Ecotourism in Coata Ric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arks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8(1), 23-34

Gilpin, A. (1995).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cutting ed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t, M. (1998). View of community. Retrieved Jun 11, 2015, from http://www.sustainablemeasures.com/Training/Indicators/Overlap.html

Hewer, W. (1965).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 Links, July, 1-3.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1991). Caring for the earth. Retrieved 6 20, 2015, from https://portals.iucn.org/library/efiles/documents/CFE-003.pdf

McCool, S. F. (1995).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al, and concepts of sustainability: Setting the stage. In McCool, S.F. and Watson, A. E., comps. 1995. Linking tourism, the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Gen. Tech. Rep. INT-GTR-323. Ogden, UT:USDA, Forest Service, Inter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

McKercher, B., & H. d. Cros, (2002). Cultural tourism: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New York: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Miller, M. L. (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 181-199.。

Orams, M. S. (1995). Toward a More Desirable Form of Eco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16(1), 3-8.

Richard, G. (1996).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In Richards, G. (ed.). Cultural attractions and European tourism. Wallingford: CABI.

Richard, G. (2001). Creative tourism as a factor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ATLAS 1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4-6 October, Dublin.

Schiefelbein, G. (199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eting today’s needs, as well as tomorrow’s. [Electronic vers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10, 13-15.

Sirakaya, E., Sasidharan, V., & Sonmez, S. (1999). Redefining ecotourism: the n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8, 168-172.

Smith, Melanie K (2003). Issues in cultural tourism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3).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North Bennington: The Ecotourism Society.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econd edition. London: Sage.

指導教授 周錦宏 審核日期 2015-8-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