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12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41.8.247
姓名 林暐翔(LIN,WEI-X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以朱王會通論劉蕺山之學
(A Case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with discuss Liu Ji-shan’s Philosophy)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李翱思想研究
★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是研究劉蕺山各時期對朱王會通的思考。而欲作此研究,則必須先釐清宗周對各家的理解,由此方能見其如何回應朱王會通的問題。又宗周思想有各個時期的發展,所以他對前人的理解亦有各階段的不同,因此擬先順著《劉宗周年譜》之所述來展開討論,來建立蕺山個人思想、對朱子、陽明的理解、對會通問題之回應的各時期之劃分。之後便按照此劃分來分析各個時期有關朱王會通的文獻,以建立宗周各時期的朱子學、陽明學、會通之學的理解。
摘要(英) This paper study Liu Ji-shan’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at each stage. However, to study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we must claified Liu Ji-shan’s Interpreation of Chu Hsi’s Philosophy and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Understand Liu Ji-shan give a respon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only if We will according to above reserach method. Additionally, Liu Ji-shan’s Interpreation of Chu Hsi’s Philosophy and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changes over time, so we will to build up Liu Ji-shan’s Chu Hsi’s Philosophy,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Philosophy at each stage by study A Chronicle of Liu Zong-zhou. Then we will build up Liu Ji-shan’s Chu Hsi’s Philosophy, Wang Yang-ming Philosoph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Philosophy at each stage by study about Liu Ji-shan’s Chu Hsi’s literature, Wang Yang-ming’s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u Hsi and Wang Yang-ming literature at each stage.
關鍵字(中) ★ 劉蕺山
★ 朱子
★ 王陽明
★ 會通
關鍵字(英) ★ Liu Ji-shan
★ Chu Hsi
★ Wang Yang-ming
★ Communica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概況…………………………………………………………………………3
(三)研究範圍與方法………………………………………………………………7
第二章 宗周各階段思想的基本理解………………………………………………………9
(一)蕺山學的發端──切實用功……………………………………………………10
(二)處困厄而悟心……………………………………………………………………15
(三)詔獄漫天下而悟事心之不足……………………………………………………24
(四)實學的表現………………………………………………………………………34
1‧與王門弟子共同闡揚陽明學…………………………………………………34
2‧對先儒的批判…………………………………………………………………38
3‧丙子之悟………………………………………………………………………42
4‧辨難不遺餘力…………………………………………………………………45
(五)小結………………………………………………………………………………48
第三章  宗周早期的會通之學……………………………………………………………51
(一)對朱子學的理解…………………………………………………………………51
(二)對陽明的理解……………………………………………………………………53
1‧對知識的輕視…………………………………………………………………53
2‧格物致知的次序問題…………………………………………………………54
3‧違反儒家之旨…………………………………………………………………56
(三)早期的會通表現…………………………………………………………………57
(四)小結………………………………………………………………………………60
第四章  宗周中期的會通之學……………………………………………………………63
(一)對朱子學的理解…………………………………………………………………63
1‧格物窮理並非泛格物論………………………………………………………64
2‧朱子〈格物補傳〉合於大學古本………………………………………………67
3‧朱子之支離乃後人之誤解……………………………………………………69
(二)對陽明學的理解…………………………………………………………………72
1‧四有四無皆非陽明定旨………………………………………………………72
2‧陽明的定旨……………………………………………………………………75
3‧良知學之產生弊端的原因……………………………………………………77
(三)中期的會通表現…………………………………………………………………79
(四)小結………………………………………………………………………………82
第五章  宗周晚期的會通之學……………………………………………………………85
(一)對朱子學的理解…………………………………………………………………85
1‧朱子早年學問…………………………………………………………………86
2‧朱子晚年學問…………………………………………………………………95
(二)對陽明學的理解………………………………………………………………99
1‧對陽明解《大學》的質疑……………………………………………………100
2‧思想發展史中的陽明之學……………………………………………………105
(三)晚期的會通表現………………………………………………………………108
1‧就宗周晚年主要的文獻論朱王會通…………………………………………109
2‧就宗周晚年思想之學術史上意義試論朱王會通……………………………111
(四)小結……………………………………………………………………………118
結論…………………………………………………………………………………………121
參考書目……………………………………………………………………………………123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筆畫排序)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URL=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82217 。
王守仁:《王陽明集》,維基文庫,URL=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7%8E%8B%E9%99%BD%E6%98%8E%E9%9B%86。
王守仁著、王曉昕、趙平略點校:《王文成公全書》(全四冊),北京市:中華書局,2015年。
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全二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畿:《龍溪先生全集》,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URL=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60613。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08年。
朱熹:《朱子語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URL=https://ctext.org/zhuzi-yulei/zh。
朱熹:《欽定四庫全書‧晦庵集》(卷六十七),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URL=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59914
牟宗三:《蕺山全書選錄》,收入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8)》,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李廣伯註譯、李振興校閱:《新譯明夷待訪錄》,臺北市:三民書局,2014年。
周敦頤:《太極圖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URL=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42058。
胡宏著;吳仁華點校:《五峰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
張廷玉等著:《明史》,維基文庫,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98%8E%E5%8F%B2。
張載:《張載文集》,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URL=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06025。
章學誠:《文史通義‧朱陸》,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URL=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27494#p59。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陶奭齡:《小柴桑喃喃錄》,〔明〕崇禎間(1628-1644)吳寧李為芝校刊本。
惲日初著,林勝彩點校,鍾彩鈞校訂《劉子節要附惲日初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
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全兩冊),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楊祖漢導讀;楊祖漢、許惠敏譯注:《近思錄》,香港市: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趙順孫纂疏;黃坤整理:《大學纂疏、中庸纂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全八冊),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一),臺北市:三民書局,1971年
戴璉璋、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卷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943卷‧子部‧儒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今人專書(依筆畫排序)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市: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的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修訂本),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收入《牟宗三先生全集(27)》,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譯註:《實踐理性批判》,收入《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頁196-280。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李明輝:〈劉蕺山思想中的「情」〉,《四端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頁169-212。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四端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頁123-168。
李明輝:《儒家與現代意識(增訂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東方朔(林宏星):《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林月惠:〈朱子與劉蕺山對《中庸》首章的詮釋〉,《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頁277-354。
林鍾沂:《行政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11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胡元玲:《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唐君毅:〈晚明理學論稿〉,《哲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管窺》,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衷爾鉅:《蕺山學派哲學思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瑞濤:《心體與工夫──劉宗周《人譜》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市:三民書局,201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下卷),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蔡仁厚:《中庸新詮與儒學反思》,臺北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蔡振豐:《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增訂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論文集(依筆畫排序)
李紀祥:〈清初浙東劉門的分化及劉學的解釋權之爭〉,收入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國際陽明學研究》(第三卷),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頁242-268。
楊祖漢:〈從康德道德哲學看劉蕺山的思想〉,收入李瑞騰、孫致文主編:《典範移轉:學科的互動與整合》,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9年,頁73-88。
楊祖漢:〈從劉蕺山對王陽明的批評看蕺山學的特色〉,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頁35-65。
楊祖漢:〈程伊川、朱子思想型態的當代詮釋之反省〉,收入鄭宗義、林月惠合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頁239-271。
楊祖漢:〈黃梨洲對劉蕺山思想的承繼與發展〉,收入楊祖漢、楊自平主編:《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頁21-46。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
四、期刊論文(依筆畫排序)
陳永福:《從「癸巳大計」看明末東林黨與內閣之對立》,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0年11月,頁89-96。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頁185-209。
楊祖漢:〈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12月,頁117-140。
楊祖漢:〈朝鮮儒者田艮齋對朱子思想的理解──比較牟宗三先生的說法〉,《中正漢學研究》第27期,2016年6月。
楊祖漢:〈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6期,2011年12月,頁177-203。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33-62。
葛榮晉:〈東林學派和晚明朱學的復興〉,《書目季刊》第22卷第4期,1989年3月。
蔡仁厚:〈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論辯-周海門「九諦九解之辨」的疏解〉,《鵝湖月刊》第4期,1975年10月,頁11-20。
五、會議論文(依筆畫排序)
楊祖漢:〈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當代新儒家與新學傳統』第十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論文,貴陽市:孔學堂,2017年10月。
六、學位論文(依筆畫排序)
李慧琪:《劉蕺山氣論研究》,中壢市: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陳佳銘:《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知教之比論》,中壢市: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憲中:《儒家式的圓教:劉蕺山的氣論思想》,中壢市: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指導教授 楊祖漢(YANG,CHO-HON) 審核日期 2018-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