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184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18.222.108.18
姓名 周貞余(Chen-Yu Ch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黃老道家思想視域下的精神修養觀—— 以帛書《黃帝四經》為核心
(Spiritual Cultivation Skill from Huang-Lao Daoist School’s Point of View—Focus on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Copied on Silk)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2026-12-1以後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以《黃帝四經》的定靜思想為視點,探討黃老道家的精神修養工夫,誠如余英時所言,中國古代思想家有一極為引人注目的現象,即是各派思想都同樣強調精神修養,並發展出一套「修身」方法以建立其關於「道」的獨特思想。在各家思想中,有一學派思想主張,近年來引起學界特別重視,尤其是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大量的帛書,黃老道家思想之研究蔚為風氣。黃老道家思想主張治身即治國,也就是說,「能治身者,得以治其國」。本論文以兩條思想脈絡來呈現,一為縱觀黃老道家對於「道」之主張;二為橫切,以各家提出之「修身」法以契其「道」論,以此縱橫兩觀,逼顯出黃老道家的精神修養工夫。本論文分六章進行討論,其內容綱要簡述如下。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並概述歷年來相關議題之研究成果。第二章〈帛書《黃帝四經》之基本問題〉:首先對帛書《黃帝四經》之成書年代進行討論,《黃帝四經》目前被認定是黃老學派最早的著作,其成書年代各家說法不同,經學者考證,大致有三種主張,為戰國中期以前、戰國中期及戰國末期等說法,但不論為初期、中期、晚期,可以確定的是其成書年代當在戰國時期。另對於成書之可能地域進行考察,最後則對當時人文薈萃之稷下學宮做一整體介紹。
第三章〈帛書《黃帝四經》之思想繼承〉:本章乃針對可能形構《黃帝四經》之精神修養觀的理論進行考察,發現在《黃帝四經》中處處可見《老子》的哲學思想,由其引用之次數,即可看出《黃帝四經》受《老子》思想影響之深遠。因此,本章以《老子》對治欲望的問題作為開場,提出人與生俱來之生理需求,因其執著造作,變質而為斲傷心靈,心靈成為自我之戰場。另外,在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文子》對於《黃帝四經》有其深刻之影響。特別是關於「道」的論述,影響到《黃帝四經》;另者,《文子》將用以形容「道」之特質的虛無、平易、清靜、柔弱、純粹素樸等概念,轉化為聖人之修養工夫,此幾乎為黃老道家所吸收。第四章〈帛書《黃帝四經》「定」「靜」思想內涵〉:本章分別由定於一、定其位、定於心三個層面探討其「定」之思想,最後歸結於「安徐正靜,柔節先定」之「定」的工夫,並提出若能同時兼顧此三層面,方能達到真正的「定」。另一方面,從正靜、虛靜、中靜不流三方面切入,探討《黃帝四經》「靜」的思想。第五章〈帛書《黃帝四經》對傳世文獻之影響〉:本章分別探討《黃帝四經》對於《管子》四篇、《鶡冠子》,乃至《淮南子》之影響。黃老道家思想至《淮南子》時,幾乎建構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於個人上,強調其精神修養工夫,以與「道」合一;於政治上,冀求達到所謂的至人之治,即,君王之心與神處,形與性調,洞然無為而天下自和,澹然無欲而民自樸的理想境界。此一理想境界,即是黃老道家的精神修養工夫,所欲建構的「治身即治國」的理想目標,不僅修身,更能治國。亦即:精神修養觀,即是其治國理論。最後於第六章做一總結。
摘要(英) The thesis focused on the Dingjing thought in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to probe into the spiritual cultivation skill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It is exactly as Ying-Shih Yu once said,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had an extremely noticeable phenomenon: the thoughts of different schools emphasized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they developed an approach to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to build their distinctive thoughts about “Dao.” Among the thoughts of all schools, one was specially valu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for the past few years, especially a great number of ancient books copied on silk unearthed from Mawangdui Tomb in 1973, making research into the thought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become popular. The thought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contended that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was the same as administering a country. In other words, one who could cultivate his moral character was able to administer his country. The thesis is presented with two contexts of thought: the first one is to make a general observation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s viewpoint for “Dao;” the second one is to crosscut to match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proposed by each school with their argumentation on “Dao.” By viewing this from two different angles, the spiritual cultivation skill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is thus presented. The thesis has been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nd the content and outlines are as follows. I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objectives, methods and steps and outlin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related issues over the years. In Chapter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Copied on Silk” first discusses the publication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which is currently regarded as the earliest publication of the Huang-Lao School, but each sect he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era of its publication. Upon textual research by scholars, there were roughly three stands: prior to mid Warring States Period, mi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at the end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However, whether the book was published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or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s certain that the book was publish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locations of the publication and made an integral introduction to Jixia Academy where numerous talents gathered at that time.
In Chapter Three, “Thought Inheritance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Copied on Silk” probes into the theory that could possibly construct the perspective on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It found that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Laozi could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book.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quotes from Laozi showed that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w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Laozi. Therefore, the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issue of managing desires in Laozi and proposes innate physiological needs. However, Laozi persisted in creation which deteriorated to harm the spirit that later turned into a battlefield of the self. Addition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found that Wenzi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Wenzi held that “Dao” could not be seen and heard. It was silent and intangible, and it was “ultimately godly.” The view influenced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which clearly defined “Dao is where gods originate from.” Wenzi clearly interpreted “Dao” and transformed features describing “Dao” such as void, easy, quiet, delicate, pure, simple and other concepts into the cultivation skill of saints, which was almost absorbed by Huang-Lao Daoist School. In Chapter Four, “Meanings of “Ding” and “Tranquility” in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Copied on Silk” probes into the thought of “Ding”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Ding in unison, Ding in a position and Ding at heart.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chapter concludes that the “Ding” skill as “being composed and with a tranquil temperament; being tender and moderate with a well-thought-out plan.”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f one could take the three levels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one would be able to reach the genuine “D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thought of “tranquility” in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incere tranquility, elusive tranquility and tranquility at heart without being irritable. In Chapter Five, “Influence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Copied on Silk on Documents being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on the four chapters of Guanzi, Heguanzi and Huainanzi respectively. When the thought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passed down to Huainanzi, a complete ideology was almost constructed. Individually speaking, the thought emphasized the skill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united with “Dao.” Politically speaking, the thought hoped to reach the so-called governance of a saint.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ideal state where the heart of a sovereign king is like that of a god, with his form adjusting to nature. Although the king lets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the world is harmonious, and although there is no desire, people are humble. This ideal state is the skill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Huang-Lao Daoist School, and it is an ideal goal of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as administering a country” that the Daoist School intended to establish—one not only cultivated his moral character, but also administered his country. That is to say, the perspective on spiritual cultivation was their theory of administering a countr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關鍵字(中) ★ 黃帝四經
★ 黃老道家
★ 精神
★ 修養
★ 定
★ 靜
關鍵字(英) ★ Four Classics of the Yellow Emperor
★ Huang-Lao Daoist School
★ spirit
★ cultivation
★ ding
★ tranquilit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現況………………………………………………………………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19
結語………………………………………………………………………………21
第二章 帛書《黃帝四經》之基本問題
前言………………………………………………………………………………23
第一節 《黃帝四經》之成書年代……………………………………………23
一、 成書於戰國中期以前……………………………………………………24
二、 成書於戰國中後期………………………………………………………27
第二節 《黃帝四經》成書之可能地域及其性質……………………………32
一、 齊國稷下說………………………………………………………………32
二、 楚國說……………………………………………………………………34
三、 人文薈萃之稷下學宮……………………………………………………36
第三節 《黃帝四經》的黃老道家思想特色…………………………………45
結語………………………………………………………………………………53
第三章 帛書《黃帝四經》之思想繼承
前言 ……………………………………………………………………………55
第一節 《老子》之精神修養工夫 …………………………………………55
一、 欲望之對治 ……………………………………………………………59
二、 不爭與無為 ……………………………………………………………63
三、 致虛守靜 ………………………………………………………………66
第二節 《文子》之精神修養工夫 …………………………………………70
一、《文子》的道論 ………………………………………………………71
二、天道即治道……………………………………………………………78
三、人性問題——心與氣…………………………………………………89
結語……………………………………………………………………………96
第四章 帛書《黃帝四經》「定」「靜」思想內涵
前言 …………………………………………………………………………99
第一節 《黃帝四經》的「道」論 …………………………………………100
一、 「道」之本始狀態 ……………………………………………………101
二、 「道」為萬物之原 ……………………………………………………103
三、 「道」生法 ……………………………………………………………109
第二節 《黃帝四經》的「定」論 ………………………………………116
一、 定於一 ………………………………………………………………116
二、 定其位……………………………………………………………… 119
三、 定於心 ………………………………………………………………125
第三節 《黃帝四經》的「靜」思想………………………………………141
一、 正靜 …………………………………………………………………143
二、 虛靜 …………………………………………………………………148
三、 中靜不流 ……………………………………………………………149
結語 …………………………………………………………………………152
第五章 帛書《黃帝四經》對傳世文獻之影響
前言 …………………………………………………………………………155
第一節 對《管子》四篇精神修養工夫的影響 …………………………156
一、 《管子》四篇的「道」論 ……………………………………………156
二、 定心在中 ……………………………………………………………163
第二節 對《鶡冠子》精神修養工夫的影響 ……………………………175
一、《鶡冠子》的「道」論…………………………………………………178
二、愛精養神,所以希天 ………………………………………………188
三、聖人「以心行之」 ……………………………………………………194
第三節 對《淮南子》精神修養工夫的影響 ……………………………200
一、《淮南子》的「道」論…………………………………………………201
二、《淮南子》的精神修養工夫…………………………………………213
結語 …………………………………………………………………………222
第六章 結論………………………………………………………………………223
參考文獻 …………………………………………………………………………229

參考文獻 一、古籍
〔周〕左丘明撰・〔三國・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1。
〔周〕荀卿撰・〔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
〔秦〕呂不韋主編,許維適集釋,《呂氏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7。
〔漢〕劉安主編,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漢〕司馬遷撰・〔唐〕張守節正義・〔唐〕司馬貞索隱・〔宋〕裴駰集解,《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1。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出版社,1991增七版。
〔唐〕成玄英,《老子義疏》,收於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22冊,臺北,藝文,1965。
〔唐〕房玄齡注,《管子》,臺北,中華書局,1965。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臺北,新興書局,1961。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魏〕王弼注,《老子》,臺北,中華書局,1987。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0。
《老子王弼注・帛書老子・伊尹九主・黃帝四經》,臺北,天士出版社,1982。
二、專書
(一)釋文及校注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輯部,《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文〉,《文物》,1974 年第 10 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二)研究專書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9。
〔日〕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日〕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日〕淺野欲一,《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
〔日〕淺野欲一,《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8。
〔日〕福田哲之,《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
〔日〕湯淺邦弘,《戰國楚簡與秦簡之思想史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6。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丁原植,《《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丁原植,《《文子》資料探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丁原植,《《淮南子》與《文子》考辨》,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增修版。
王 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王 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5。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新版〕》,臺北,鵝湖月刊社,2018。
王寒生,《黃帝經》,臺北,龍華出版社,1976。
白 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朱謙之釋・任繼愈譯,《老子釋譯》,臺北,里仁書局,1985。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艾 蘭,《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余明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長沙,嶽麓書社,1989。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余培林注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
吳 光,《黃老之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吳 光,《儒道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李 增,《先秦法家哲學思想・導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李 銳,《新出簡博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定生,《文子要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李培志,《〈黃帝書〉與帛書〈老子〉君道思想淵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2。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李學勤,《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
李學勤,《簡帛佚藉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
李學勤・林慶彰等著,《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07。
沈祖春,《〈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假借字研究・附錄一到附錄三》,成都,巴蜀書社,2008。
那 薇,《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濟南,齊魯書社,1992。
周貞余,《郭象的因果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輯部,《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姜李勤,《《文子》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17。
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胡楚生,《老莊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韋政通,《孔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唐 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附錄一:《〈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引文表》;附錄二:《〈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文》,《考古學報》,1975 年第 1 期。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徐漢昌,《先秦諸子》,臺北,臺灣書店,1997。
時顯群,《法家「以法治國」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荊 雨,《自然與政治之間-帛書〈黃帝四經〉政治哲學研究・附錄一:〈黃帝四經〉釋文》,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張立文,《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
張立文主編,《天》收於《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
張素貞,《韓非子思想體系》,臺北,黎明出版社,1993。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張增田,《黃老治道及其實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
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8。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9。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松長,《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
陳國華,《遠離憂鬱》,臺北,新自然主義,2003。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0。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夢家,《尚書通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陳德和,《淮南子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
陳德和,《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2。
陳靜,《自由與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麗桂,《臺北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道家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1。
曾國垣,《先秦戰爭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湯一介,《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湯孝純注釋、李振興校閱,《管子讀本》(上)(下),臺北,三民書局,2006。
馮 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平,人民出版社,1962。
黃懷信撰,《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楊 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楊定一・楊元寧,《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臺北,天下雜誌,2014。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1999。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葛剛岩,《《文子》成書及其思想》,四川,巴蜀書社,2005。
雷敦龢,《黃帝四經》,臺北,光啟出版社,1997。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趙 超,《簡牘帛書發現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2005。
劉 翔,《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劉 翔・陳抗編著,《商周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鵝湖出版社,2009。
蕭振邦,《儒學的現代反思》,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韓健平,《馬王堆古脈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嚴一萍編,《帛書竹簡》,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
三、單篇論文
(一)期刊暨專書論文
Yates, Robin.〈對漢代馬王堆黃老帛書性質的幾點看法〉,《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江夏,湖南省博物館1992: 16- 26。
丸山敏秋,〈中國古代「氣」的特質〉,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馬王堆三號漢墓帛畫導引圖的初步研究〉,《文物》第6期(1975)。
王 博,〈黃帝四經和管子四篇〉,《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期(1992): 198-213。
王 博,〈論黃帝四經產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藉研究,第3輯(1993): 223- 240。
王 博,〈關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的結構與性質——兼論其與通行本的關係〉,《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149-166。
王世舜,〈略論尚書的整理與研究〉,《聊城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0)。
白 奚,〈《黃帝四經》早出之新證〉,《先秦哲學沉思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31-143。
朱伯崑,〈《管子》四篇考〉,《中國哲學史論文集》第1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
池田知久,〈尚處形成段的《老子》最古文本〉,《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167-181。
池田知久著,曹峰譯,〈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的身心問題〉,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349-359。
牟鐘鑒,〈道家學說與流派述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余明光,〈帛書伊尹九主與黃老之學〉,《道家文化研究》第3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40- 348。
余明光,〈黃帝四經書名及成書年代考〉,《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期(1992): 188-213。
李建民,〈楚帛書氣論發微〉,《大陸雜誌》第99卷第4期(1999)。
李紹連,〈殷與「上帝」與周的「天」〉,《史學月刊》第4期(1990)。
李學勤,〈《管子.心術》等篇的再考察〉,收錄於《古文獻叢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學勤,〈范蠡思想與帛書黃帝書〉,收錄於《簡帛佚藉與學術史》,臺北,時報出版,1994: 320- 328。
李學勤,〈新發現簡帛佚籍對學術史的影響〉,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8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李學勤,〈試論八角廊簡《文子》〉,《文物》,1996: 36-40。
李學勤,〈論新出簡帛與學術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第1期(1993)。
沈清松,〈老子的形上思想〉,《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12期(1988): 814- 822。
河北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文物》1995年12期,1995年12月。
周貞余,〈《呂氏春秋》對《管子》四篇之繼承與開展〉,《宗教哲學季刊》65-66期(2013),。
周貞余,〈心靜氣理 道乃留存——論《管子》四篇心、氣、道〉,《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6期(2015)。
周貞余,〈從「尊天而保真」──論《淮南子》的道論及其精神修養之義涵〉,《應用倫理評論Applied Ethics Review》第64期(2018),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金景芳,〈西周在哲學上的兩大貢獻〉,《哲學研究》第6期,(1976)。
唐 蘭,〈《黃帝四經》初探〉,《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唐 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兼論其與漢初儒法鬥爭的關係〉,《考古學報》第1期,(197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文〉,《文物》1974 年第 10 期。
高 亨、董治安,〈十大經初論〉,《歷史研究》第1期(1975)。
張衛中,〈左傳占夢、占星預言與春秋社會〉,《史學月刊》,1999年第四期: 8-13。
許抗生,〈略說黃老學派的產生和演變〉,《文史哲》第3期(1979)。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青銅器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65。
郭沫若,〈宋鈃尹文遺著考〉,《青銅器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郭沫若,〈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郭梨華,〈從《稱》中之陰陽思想論其根源及其在兵、法思想上的應用〉,《哲學與文化》第497期(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117-132。
郭梨華,〈陰陽家思維的天人合一〉,《宗教哲學》(2015.03第71期),頁49-62。
陳鼓應,〈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64-80。
陳麗桂,〈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哲學與文化》第497期(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3-23。。
曾春海,〈帛書《易傳》與《黃老帛書》的陰陽觀〉,《哲學與文化》第497期(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25-40。
程 武,〈漢初黃老道家思想和法家路線——讀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劄記〉,《文物》第10期(1974)。
馮 立,〈《符言》篇為《鬼穀子》原有篇章考〉,《語文知識》,2009年第1期。
黃漢光,〈戰國時代黃老之學在楚國的發展——《鶡冠子》的研究〉,《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
黃崇修,〈《太極圖說》「中正」概念之工夫實踐還原─以《管子》中靜形正言說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56期(2018年10月),頁39-88。
黃崇修,〈《黃帝四經》陰陽觀對《管子》「定靜」工夫形成之影響〉,《哲學與文化》第497期(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97-115。
黃崇修,〈《管子》定靜思維對周敦頤定靜工夫之可能影響——透過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之嘗試性解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9期(2018年1月),頁71-124。
黃崇修,〈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當代儒學研究》第25期(2018年12月),頁45-68。
黃崇修,〈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鬱思維結構為視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2016年1月),頁37-80。
黃崇修,〈儒道天人思想發展脈絡下的繼承及超越——涵靜老人「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初探〉,《華人宗教研究》第5卷(2015年5月),頁77-112。
楊儒賓,〈道與玄牝〉,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先秦道家思想研討會論文,1998。
楊儒賓,〈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的觀點〉,《鵝湖雜誌》第13期,1994。
葛志毅,〈試論尚書的編纂資料來源〉,《北方論叢》,1998第1期。
葛志毅,〈試據尚書體例論其編纂成書問題〉,《學習與探索》,1998第2期。
裘錫圭,〈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並非《黃帝四經》〉,《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藉研究,第3輯(1993): 249- 264。
裘錫圭,〈郭店《老子》簡初探〉,《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25-63。
雷敦龢,〈郭店《老子》,一些前提的討論〉,《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118-130。
劉 釗,〈關於馬王堆和張家山出土醫書中兩個詞語解釋的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1994年)。
劉 節,〈管子書中所見之宋鈃一派學說〉,收於《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劉寶才,〈春秋時代倫理思想簡論〉,《西北大學學報》1(1998): 9- 15。
蔣立甫,〈《詩經》中「天」、「帝」名義考〉,《安徽師大學報》第23卷4期(1995)。
蕭振邦,〈由詮釋的角度看《莊子四講》——回應畢來德《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12)22:3=87。
蕭振邦,〈道家美學思想基型——「莊子」的美學觀〉,《鵝湖雜誌》第20卷(199806)。
錢玄同,〈左氏春秋考證書後〉,收於顧頡剛編《古史辨》,上海,開明,1938-1941第五冊。
閻鴻中,〈試析《黃老帛書》的理論體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15期(1990):1-20。
龍 晦,〈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探原〉,《考古學報》第2期(1975)。
鍾肇鵬,〈黃老帛書的哲學思想〉,《文物》第3期(1978)。
顏學誠,〈修煉與身心互動〉,《氣的文化硏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硏討會》,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2000。
魏啟鵬,〈前黃老形名之學的珍貴佚篇——讀伊尹.九主〉,《道家文化研究》第3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30- 339。
魏啟鵬,〈馬王堆古佚書中的道家與醫家〉,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羅 浩,〈郭店《老子》對文中一些方法論問題〉,《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聨書店,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1999): 197-207。
(二)學位論文
周貞余,《黃老道家的心與氣──以管子四篇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林宣佑,〈帛書《黃帝四經》之研究──以道、法、 刑德等思想為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外文資料
Davidson, D.,‘Empirical Content’, Grazer Philosophische Studien 16/17: 471—89; repr. in E. LePore (ed.)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Donald Davidson, Oxford: Blackwell, 1986, 320—32.
Eno, Robert. The Confucian Creation of Heave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Gernet, Jac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r. J. R. Fos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Graham, A. C. A neglected pre-Han philosophical text: Ho-Kuan-Tzu,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52.3: 498-532.
Graham, A. C., Yin-Yang and the Nature of Correlative Thinking.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
Pines, Yuri.Intellectual change in the Chunqiu perio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peeches in the Zuo Zhuan as sources of Chunqiu intellectual history, Early China 22 (1997).
Quine, W. V.,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Roth, Harold. Original Tao: Inward Training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aoist Mys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Ryden, Edmund. The Yellow Emperor’s Four Canons: A Literary Study and Edition of the Text from Mawangdui, Taipei: Cuangchi Press, 1997: 83-86.
Sato, Masayuki (佐藤將之) Confucian State and Society of Li: A Study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eiden, 2001.
Suzuki Kiichi 鈴木喜一,〈春秋時代の君臣倫理〉,《日本中國學會報》34(1982): 1-1
Tsuda Sokichi 津田左右吉 《左傳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 岩波,1963-1966。
Yates, Robin. Five Lost Classics: Tao, Huang-Lao, and Yin-Yang in Han China,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7.
指導教授 王邦雄 蕭振邦(Pang-Hsiung Wang Jenn-Bang Shiau) 審核日期 2019-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