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27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4.130.24
姓名 林柏瑋(Bo-Wei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桃園巿客家庄新住民的文化適應與認同研究 :以觀音區菲籍家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1961年中國國民黨於國共內戰後,將部分滯留於泰、緬與寮國金三角的中華民國國軍,分批安置於臺灣北、中、南各四個農場,予以墾拓生活。位居於南部的高雄農場,以四個聚落的方式,分別被安置於今高雄市美濃區及屏東縣里港鄉兩個鄉鎮,進而成為當地特殊的滇緬義胞聚落。滇緬游擊軍的顛沛流離生命經驗,造就出其離散的認同取向,而他們的下一代,則是在台灣落腳後,隨環境結構的變化下,進行一場認同的抵抗,進而促成轉變,發展其認同的社會定位。
本研究以高屏地區滇緬義胞二代為主體,藉由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方式,選取19位受訪者,從其個人成長背景經驗中,分析與討論其認同的形構、抵抗與變遷。理論上以Richard Jenkins(2006〔1996〕) 的社會類別化(social categorisation)及群體認同化(group identification)理論作為分析主軸,佐以離散(diaspora)及族群理論,討論二代認同形塑的多重因子,以解釋二代如何從歷史背景經驗中去理解自己?如何藉由自我與外在環境的對話,在社會類別中反思與抵抗?如在日常文化實作中反饋認同意識,最後塑造出「雲南」的集體意象,作為群體認同的對外宣稱?
研究發現滇緬義胞二代經由離散記憶的世代差異、社會類別與認同之抵抗協商、文化實作的意義反饋、社會情境觸發群體認同化,致使滇緬義胞二代之認同產生抵抗與轉變。因此,身分認同是持續性且內外辯證的過程,也讓滇緬義胞二代具有創新族裔─「小雲南村」的可能性,發展出新的族裔認同。
摘要(英) This study is about some veterans who retreated from Burma to Taiwan at 1961, and form a particular “Burma Settlement” betwee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bout these veterans, the discrete experiences form their diaspora identity, but after the retreat, the next generation experienced the different ways of life to live in Taiwan. All the environmental structures around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will affect them to resistance for their identity, and thus lead to change.
So, the study takes the second gerneration as the subject, using their self-narrative to be the material for the research, analyzing how the second generation to create, resistant and change their identity as their subject position. The theory is based on Richard Jenkins′(2006【1996】)“social categorisat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theory as an analysis, and also based on the “Diaspora” and “ethnic groups” theories to discuss the multiple factors of the identity.
As the results, forming identity is continuou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alectical process, and this case is based on: the discrete memory has generation differences, social categories with identity to negotiate and resistant, get the feedback from the meaning of cultural practices, social context triggere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resulting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to resistance and change their identity. To form an innovative ethnic - “Yunnan" as their new ethnic identity.
關鍵字(中) ★ 滇緬義胞
★ 世代
★ 外省
★ 語言
★ 飲食
關鍵字(英) ★ veterans
★ generation
★ Mainlanders
★ language
★ diet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3
第三節 研究提問與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遷移/離散(diaspora) 9
一、 離散的指涉 9
一、 離散與認同 11
第二節 族群/族群認同 14
一、 什麼是族群? 14
二、 族群認同/原生、情境、建構論、族群邊界 16
第三節 從個人到集體─類屬與認同的相互辯證 19
第四節 相關研究回顧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田野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9
一、 文獻參照 29
二、 深度訪談法 30
三、 參與觀察法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一、 研究範圍 33
二、 田野地背景 34
三、 田野地的進入 46
四、 研究對象選取 49
第四章 認同的形塑與抵抗 52
第一節 離散記憶下的認同內涵 53
一、 移動 53
二、 在台生活─苦難記憶 56
第二節 族群接觸下「我群」意識的建立與強化 61
一、 美濃、里港的義胞、客家、閩南 63
二、 工作場域中的外省人、本省人 69
第三節 身分經驗的斷裂與認同的追尋 75
一、 中國的雲南人/台灣的雲南人 76
二、 義胞/難民 85
三、 外省人/苦情的外省人 86
第四節 小結 92
第五章 認同的文化實踐 94
第一節 認同的日常實踐 95
一、 飲食 96
二、 語言 104
第二節 集體認同意識聚焦 109
一、 國家機制的進退場(1961-1989) 110
二、 聚落意識的重組(1989-2004) 112
三、 集體認同的意識聚焦(2004-2016) 114
第三節 小雲南村的集體實踐 117
一、 小雲南村的想像建構 118
二、 飲食的群體化認同象徵:雲南美食文化季─米線節 124
第四節 小結 131
第六章 結論 134
一、 離散記憶的世代差異 134
二、 社會類別與認同之抵抗、協商 135
三、 文化實作的意義反饋 137
四、 社會情境觸發群體認同化 139
五、 「小雲南村」的創新族裔可能性 141
參考資料 144
附錄 151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1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Castells, Manuel. 夏鑄九、黃麗玲等譯,2003,《信息時代三部曲: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Crystal, David. 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城邦出版。
Isaacs, Harold R.著、鄧伯宸譯,2004,《族群》。台北:立緒文化。
Jenkins, Richard著,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
Kalra, Virinder S., Kaur, Raminder, Hutunyk, Johm著,國立編譯館主譯、陳以欣譯,2008,《離散與混雜》。台北:韋伯文化。
Woodward, Kathryn編,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新北市:韋伯文化。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______,1999,〈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中國飲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47-67。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初探〉。頁27-51,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吳伊凡、藍佩嘉,2011,〈在「祖國」與「外國」之間:旅中台生的認同與畫界〉。《台灣社會學》22:1-57。
吳秀雀,2012,《從「義民」到「擺夷」?:清境義民人群之認同內涵與變遷》。埔里: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異: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台灣人類學刊》6(1):31-76。
宋光宇,1982,〈清境與吉洋--從滇緬邊區來臺義民聚落的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4):747-794。
李明錫,2006,《「國雷演習」接運來臺「反共義民」安置社區之研究》。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碩士論文。
李廣均,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臺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社會文化學報》3:307-390。
______,2008,〈籍貫制度、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國家認同之爭下的人群分類〉,頁93-110。收錄於夷將‧拔路兒主編,2008《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
孟智慧,2004,《從嶔岑與石濤農場人群的研究看離散人群的認同》。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2010,〈「擺夷風情」與尋常百姓的身分換變〉。頁211-236,收錄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群學。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信國社區發展協會,2013,〈屏東縣里港鄉信國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________________,2014,《異域、邊荒─話孤軍》。屏東:信國社區發展協會。
屏東縣里港鄉滇緬民俗文化協會,2015,〈屏東縣里港鄉定遠自治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段承恩,2004,〈從口述歷史中滇緬邊區游擊隊與鴉片、馬幫之關係(1950-1961)〉。《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6:285-314。
洪惟仁,2006,〈高屏地區的語言分布〉。《語言暨語言學》7(2):365-416。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7,《美濃鎮誌》上冊。高雄:美濃鎮公所。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鴻業,2008,《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2010,〈「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頁31-74,收錄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群學。
徐榮崇,2016,〈面對家鄉─泰北華人的跨界與認同〉。頁119-171,收錄於徐榮崇、廖鶴群專案編著,《從異域他鄉到落地生根:滇緬孤軍的越界遷移、文化認同與跨國網絡》。台北:僑委會。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文德,2002,〈試論「社群」(Community)研究的意義:一個卑南族的例子〉。頁43-92,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______,2002,〈導論,「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頁1-41,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張培倫,2005,《秦力克論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陳緯華、張茂桂,2014,〈從「大陳義胞」到「大陳人」:社會類屬的生成、轉變與意義〉。《台灣社會學》27:51-95。
斯圖爾特‧霍爾,2000,〈文化身分與族裔散居〉。頁208-223,收錄於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斯圖爾特‧霍爾編,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旨實踐》。北京:商務印書。
游雅雯,2015,〈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形塑與變遷〉。《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1):139-170。
覃怡輝,2002,〈李彌部隊退入緬甸期間(1950-1954)所引起的幾項國際事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4):561-604。
______,2009,《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台北:聯經。
黃宣衛,2010,〈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台灣人類學刊》,8(2):113-136。
楊弘任,2007,〈個案能說什麼?──重新詮釋個案法語延伸個案法〉。頁1-18,收錄於周平、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生喧嘩》。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______,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楊忠龍,2008,《多重視野下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接觸─以高樹東振與美濃吉洋為例〈1955-2005〉》。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靳菱菱,2013,《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翟本瑞,2008,〈百姓用而不知:生活世界的反省研究〉。頁:1-26,收錄於周平、蔡宏政編,《日常生活的質性研究》。嘉義:南華教社所。
翟振孝,1996,《經驗與認同:中和緬滑移民的族群構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53-97。
趙綺芳,2014,〈儀式、展演與文化:以琉球群島八重山竹富島種取祭為例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81:83-110。
劉阿榮,2007,〈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論文發表於「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11月23-24日。
謝世忠,2004a,〈「隔世」中的生活─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形貌〉。頁381-396,收錄於謝世忠著,《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台北:台灣大學。
______,2004b,〈結構與關係之外─在臺滇緬軍眷移民社區的「東南亞族群生態學」〉。頁397-412,收錄於謝世忠著,《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台北:台灣大學。
______,2004c,〈兩個「祖裔共同體」界定傳統的再思考─東南亞與西南中國的跨國境新議題〉。頁363-380,收錄於謝世忠著,《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台北:台灣大學。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台北:翰盧。
瞿海源等主編,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一):總量與量化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 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11-59。
羅雯,2002,《食物、日常經驗與族群互動:東河的客家與賽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derson, E. N. 2005, “Everyone eats: Understanding food and culture”. NYU Press.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Fredrik Barth ed., Norway: Bergen-Oslo and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Blanchot, Maurice, Hanson, Susan, trans., 1987(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9), “Everyday Speech.” Pp. 12-20 in Yale Feench Studies. 73:12-20.
Brubaker, Rogers, 2005, “The ‘dispora’dispora.” 28(1):1-19.
Cimet, Adina 2002 “Symbolic Violence and Language: Mexico and Its Users of Symbols,” Pp.143-160. in Climo, Jacob J. and Maria G. Cattell (eds.).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Clifford, James, 1994, “Diasporas.” Pp.302-338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____________,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rnell, Stephen, and Hartmann, Douglas, 1998, “Ethnicity and Race: 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Cooley, C.H., 1962,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 New York: Schocken(first published 1909).
___________, 1964,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hocken(first published 1902).
Eriksen, Thomas Hylland, 1997, “Ethnicity, Race and Nation.” Pp.33-41 in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ed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96, “Primordial Ties.” Pp.40-45 in Ethnicity (Oxford Readers),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rner, Christian, 2007, “Ethnicity and Everyday Life.” Pp. 15-47 in Ethnicity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______________, 2007, “Identity, Diaspora, Hybridity.” Pp. 69-99 in Ethnicity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Kershen, Anne J. 2002, “Introduction :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in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Anne J. Kershen eds,.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Pp.1-13.
Mead, G.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ed. C.W. Morr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erman, Michael, 1965,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5):1215-1230.
Olwig, Karen Fog 2002 e Ethnographic Field Revisited: Toward a Study of Common and Not So Com-mon Fields of Belonging. In Realizing Community: Concept,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ntiments. Vered Amit, ed. Pp: 124-145. London: Routledge.
Rex, John. 1997, “The Nature of Ethnicity in the Project of Migration.” Pp.269-283 in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ed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afran, William. 1991, “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 1(1):83-99.
Singer, Milton, 1972. 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 New York, Washington,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Taylor, Charles, 1992,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25-73 in Multiculturalism edit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lolian, Khachig, 1991, “The Nation State and Its Others: In Lieu of a Preface. Diaspora.” 1(1): 3-7.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Jung Wang) 審核日期 2017-2-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