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3727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44.193.129
姓名 黃伃君(Yu-Chu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客家特色產業發展之回應性評估
相關論文
★ 休閒生態園區體驗行銷之研究—以新竹老頭擺客家美食休閒生態園區為例★ 屏東六堆地區邱氏家族變遷之研究:政治菁英觀點
★ 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 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
★ 紫金礦業與上杭縣之發展★ 新北市客家文創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
★ 泰國客家女性與客家文化推動之研究: 以泰國客家之音啟芳論壇為例★ 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
★ 文化創意產業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 文化創意產業感性行銷之研究-以苗栗三義木雕為例
★ 桃園縣高齡者學習需求與參與意願之研究★ 南桃園國小客家新移民子女教育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與文化再製理論
★ 兩蔣文化園區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其對客家文化園區的啟示★ 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客語教學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學校支持系統觀點
★ 寶島客家電台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 客家地區志工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以老人服務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台灣在2010年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其主要目的在於建構具有豐富文化及創意內涵之社會環境,運用科技與創新研發,健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並積極開發國內外市場。而公部門中央的客委會與地方的客家事務局相繼成立,透過組織化與制度化推動客家文化保存工作,多年來,客家行政機關為扶持與繁榮客庄經濟,透過政策方案鼓勵企業或民間社團從事客家產業及改善現有客家產業體質,並結合客家文化內涵,運用創意於產業,提升產值與競爭力,促進客庄產業發展。基此,本研究擬以回應性評估(the responsive evaluation)為研究方法,著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內心感受,即政策利害關係人的訴求(claims)、關切(concern)、爭議(issues)(以下簡稱CCI)等回應性觀點,以客家文化特色產業政策為主軸研究,分別以「政策效益」、「行銷效益」、「經濟效益」、「客家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等作為政策評估指標,藉由利害關係人不同意見之發現,希冀以政策盤點面的角度去思考,瞭解客家文化特色產業發展過程與目前執行情況為何,檢視政府賦權政策推動客家特色產業績效。
本研究經由深度訪談發現:委外策略講求效率卻有失文化底蘊;相關節慶活動帶起商機但缺乏穩定的行銷通路;對於客家文化認同度甚高;樂於傳授技藝卻苦無傳承。本研究擬訂客家特色產業之現況發展結果與未來發展之策略建議,作為日後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參考。
摘要(英)

Taiwan passe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Act in 2010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act aims to construct a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rich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ntent, cultivate talent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y us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develop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s for these aforementioned industries. In addition,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for Hakka affairs in the public sector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bo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kka Affairs Counci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kka Affairs Department), to facilitate preserving Hakka culture through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measures. Over the years, these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have encouraged businesses and civil society groups to engage with Hakka-based industries and to enhance existing Hakka-based industries through policy programs to support and strengthen economic activities in Hakka communities. The aforementioned policies are expected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ve integration of Hakka culture with industries, thereby increasing industry output value and productivity and stimula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akka communities. Therefore, this study applied responsive evalu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stance of policy stakeholder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responsive viewpoints of their claims, concerns, and policy issue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policies for businesses that feature Hakka cultur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such businesses and how the government developed empowerment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businesses that feature Hakka cultures were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inions of interested parties.
關鍵字(中) ★ 客家文化
★ 文化創意產業
★ 客家特色產業
★ 回應性評估
關鍵字(英) ★ Hakka culture
★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 Business that feature Hakka cultures
★ Responsive evaluation
論文目次 目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辭 iii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政策評估理論 11
第二節 文化創意產業的意涵與發展 17
第三節 ㄧ鄉鎮ㄧ特產(OTOP) 32
第四節 相關文獻檢視 34
第三章 客家特色產業之發展 43
第一節 族群經濟與客家特色產業 43
第二節 客家文化特色產業背景 57
第三節 客家文化特色產業之政策面 72
第四節 潛力標竿個案 8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87
第一節 政策效益面分析 88
第二節 行銷效益面分析 98
第三節 經濟效益面分析分析 106
第四節 客家文化效益面分析 112
第五節 社會效益面分析 11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6
參考文獻 129
壹、中文部分 129
貳、英文部分 132
附錄 133
附錄一、深度訪談題綱 133
附錄二、深度訪談題綱 13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文化部(2013)。2012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文化部。
王俐容(2010)。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162-184)。臺北市︰智勝。
王健全(2005)。2005年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及年報彙編。臺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丘昌泰(1994)。當代美國政策評估典範的發展。美歐月刊,9(10),116-130。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市:巨流。
丘昌泰(2010)。客家政治與經濟導論。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2-25)。臺北市︰智勝。
古宜靈(2014)。文化產業的創新與智識資本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15(2/3),129-154。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市:政大書城。
江明修(2013)。客家文創產業文化脈絡與經營特色之析探:以客家企業家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102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宋庭揚(2008)。電子化政府的現況與挑戰:以東部地區執行縮減數位落差政策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李天鐸(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市:遠流。
李明歡(2000)。二十世紀西方國際移民理論。廈門大學學報,144,12-18。
李美華(等譯)(1998)。Earl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周聿娥、阮征宇(2003)。當代國際移民理論的現狀與趨勢。暨南學報,25(2),1-9。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台北市:智勝。
周錦宏、鄧閔文(2011)。客家特色產業經爭力之分析:以新埔柿餅為例。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145-180)。台北市:智勝。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台灣史志忠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研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林明吟(2005)。台北縣家長對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浩(2007)。客家文化人類學視野。台北市︰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林榮泰、王銘顯(2008)。台灣設計產業發展現況與願景之探討。藝術學報,4(1),49-69。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市:城邦。
邱誌勇(2011)。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載於李天鐸(編著),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頁1-50)。臺北市:遠流。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客家魅力。台北市:師大書苑。
客家委員會(2014)。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胡至沛(1998)。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兼論台北縣老人年金政策。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龍騰(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正中。
徐正光(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市:客家委員會。
張維安(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翰璧(2011)。客家族群產業的制度性脈絡與網絡特性:以馬來西亞檳城中藥業為例。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267-283)。台北市:智勝。
章紫庭(2015)。客家文創產業新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桃園市。
莊華堂(1998)。傳承、突破與發展—從當前客家文化的危機看客家文化的再生。看見台北客家第三屆台北市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客家發展研討會議」。台北市。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玉苹(2000)。客家族群與台灣現代文化產業。載於張維安(主持)。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市︰智勝。
陳板(2002)。化邊緣爲資源:臺灣客家文化産業化的策略。清華大學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
陳郁秀(2004)。文化創意產業。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臺灣文創的第一堂課。臺北市︰先覺。
陳振明(2004)。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曾嬿芬(2001)。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洛杉磯華人創業過程的研究。載於張維安(主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頁264-295)。台北市:聯經。
游靖宇(2011)。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與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阿榮(2004)。客家研究輯刊。廣東省: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
劉阿榮、李世暉(2010)。客家經濟與產業發展。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政治與經濟(頁436-457)。臺北市︰智勝文化。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
劉宜君(2011)。從政策工具觀點分析客家產業輔導政策。客家公共事務學報,4,67-89。
劉宜君(2012)。從消費經驗評估客家產業政策。客家公共事務學報,6,3-21。
鄭自隆(2013)。文創行銷。臺北市︰五南。
鄭明忠(1995)。我國外籍勞工政策之執行評估。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新煌(2011)。什麼是族裔企業?台灣客家企業家文化又是什麼?。載於江明修(主編),客家企業家(頁1-5)。台北市:智勝。
戴寶村(2006)。藍布衫油紙傘。臺北市︰日創社文化。
貳、英文部分
Barth, F. (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Allen & Unwin.
Cancili, N. G. (2000). Cultural policy option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 G. Bradford, M. Gray & G. Wallach(Eds.),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Policy perspectives for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pp. 302-326). New York: The New Press.
Craik, J., McAllister, L. & Davis, G. (2003). Paradox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government approaches to contemporary cultural policy: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9(1), 17-33.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Arts. (1994). Creative Nation: Commonwealth Cultural Policy. Canberra, Australian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 thg 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ughson, J., & Inglis, D. (2001).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arts in Britain: Towards a “Third Way” in cultural polic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7(3), 457-478.
Light, I., & Gold, S. (2000). Ethnic economyie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Light, I., & Karageorgis, S. (1994). The ethnic economy. In N. J. Smelser & R. Swedberg (Eds.), The hand 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p.647-671). Princeton, NJ: 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 W. (196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rural China, partI. Jourual of Asian Studies, 24 (1), 3-43.
Skinner, G. W. (1965a).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II. Jourual of Asian Studies, 24 (2), 195-228.
Skinner, G. W. (1965b).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III. Jourual of Asian Studies, 24 (3), 363-399.
Lester, James P. and Joseph, Stewart Jr. (1996). Public Polic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指導教授 陳定銘 審核日期 2016-3-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