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25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38.141.202
姓名 劉建新(LIU,CHIEN-HS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反右派運動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1957 年6 月8 日,中共中央發起的反右派運動,倚中共建國後的重大政治運動之一,其牽連人數據官方統計達552,877 人,可見其規模之大。此一運動最初是源自「雙百方針」以及「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政策提出,讓中國的學術界以及政治界出現過去所沒有的自由風氣。與此同時,中共的腐化風氣已經成為棘手的問題,在中共召開的八大,更是將主觀主義、宗派主義以及官僚主義視為「三害」,中共中央改善黨內風氣的做法就是藉由對黨進行「整風運動」革除黨內的不良風氣,為了使整風運動發揮其效果,中共便期望藉由黨外民主人士的加入,使整風運動的進行得更為徹底,於是就在中共中央的邀請下,黨外民主人士也就加入整風運動的行列。

在黨外民主人士加入整風運動後,共產黨遭到各種批評,毛澤東以及中共中央最初是容許這些批評。但是,隨著批評的程度日漸激烈,毛澤東遂起草〈事情正在起變化〉,提醒民主黨派以及黨外民主人士的言行。但民主黨派以及黨外民主人士仍然提出極具刺激性的言論,例如羅隆基的平反委員會、黃心平的輪流執政等論述等。最終使毛澤東決定對民主黨派以及黨外民主人士進行反擊,於是,反右派運動就這樣展開了。

中共中央發起反右派運動後,除了訂定右派分子的劃分標準以及處分方式等法規外,反右派運動的結果亦造成中國知識分子在政權中遭到邊緣化。此外,毛澤東所提出的「勞動教養」也成為右派分子心中的陰影以及痛楚。最後,毛澤東在1959 年有提出對右派分子摘除帽子的建議,但即使摘除帽子,這些右派分子在往後的政治運動中仍然受到衝擊,並沒有因為摘除帽子而能倖免。
摘要(英) Abstract
June 8, 1957.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launch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s indeed one of China′s major political movements. Its implicated person data official statistics of more than 550,000 people, movement scale. This campaign wa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the " shuang bai fang zhen " (雙百方針)and "long-term coexistence and mutual supervision"(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policy. So that China′s academia and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in the past there is no freedom, harmony. At the same time, the CCP corruption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The Eighth National Congress(八大) held by the CCP is to regard subjectivism(主觀主義), sectarianism(宗派主義) and bureaucracy (官僚主義) as "three evils". The practice of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 to improve the inner-party spirit is to take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o the party to eliminate the bad atmosphere within the party. In order to make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o play its effect, the CCP would expect to join by the non-party democrats. So that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carried out more thoroughly, so in the invitation of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 the people outside the party will join the ranks of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he CCP also received various criticisms after the non-party democrats joined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Mao Zedong(毛澤東) an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initially allowed these criticisms.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criticism, Mao Zedong then drafted "Things are changing", to remind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nd democrats and democrats outside the words and deeds. But the democratic parties(民主黨派) and non-party democrats (黨外人士) are still making very stimulating remarks, such as the rumbling corps of the Luo Longji(羅隆基), Huang Xinping(黃心平) turns in power and other discussions. And ultimately to Mao Zedong decided to democratic parties and non-party democrats to fight back, so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so started.
After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launch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the anti-rightist campaign has also led to the marginalization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political power, in addition to the criteria for the division of rightists and the way of punishment. In addition, Mao Zedong′s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勞動教養) has become the shadow of the rightists and the pain. In the end, Mao Zedong proposed in 1959 the removal of the hatred of the rightists, but even if the hat was removed, these rightists were still hit in the subsequent political movement and did not return to the quiet life because of the removal of the hat.
關鍵字(中) ★ 反右派運動
★ 知識份子
★ 毛澤東
★ 八大
★ 雙百方針
關鍵字(英) ★ Anti-Rightist Campaign
★ intellectuals
★ Mao Zedong
★ The Eighth National Congress
★ shuang bai fang zhen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 v
第一章、緒論 .................................................... 1
第二章、反右派運動的背景 ..................................... 15
第一節、「雙百方針」的緣起....................................... 16
第二節、政界的訴求與毛澤東的顧慮................................. 26
第三節、中共八大的思維........................................... 33
第四節、整風運動的展開........................................... 42
第三章、反右派運動的開展 ..................................... 53
第一節、由整風運動轉為反右派運動................................. 53
第二節、中共中央對「右派分子」的界定與鬥爭的擴大................. 64
第三節、為何會成為「右派分子」................................... 78
第四節、對於「右派分子」的處置................................... 87
第四章、反右派運動的衝擊 ..................................... 97
第一節、知識分子的邊緣化......................................... 97
第二節、勞動教養下的陰影........................................ 107
第三節、難以摘除的「右派」帽子.................................. 119
第五章、結論 .................................................. 127
徵引書目 ....................................................... 131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文獻史料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56年9
月-12月)》,冊2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57年1
月-6月)》,冊25。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中央檔案館編,《共和國五十年:珍貴檔案》。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共和國走過的路-建國以來重要
文獻專題選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冊1、7、8、10、
12。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4年。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
獻選編(1949-1956)》。北京:學習出版社,1993年。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編印,《整風學習資料》。北京:北京市委辦公廳,
1957年。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卷6、7。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5。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冊6、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2年。
朱光潛全集编輯委員會编,《朱光潛全集》,冊10。合肥市:安徽敎育社
出版,1993年。
李長之,《李長之文集》,卷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周恩來,《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逢先知、馮蕙主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卷2、3、4。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陳紹疇、劉崇文,《劉少奇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陳夢家,《夢甲室存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卷7。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黃夏年主編,《朱謙之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輕工業部黨委翻印,《整風學習參考文件》,輯1。北京:中華人民共和
國輕工業部,1957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二、專書
丁抒,《陽謀:反右前後》。香港:九十年代雜誌社,1991年。
中國共產黨編年史編委會,《中國共產黨編年史1950-1957》,冊5、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牛漢、鄧九平主編,《荊棘路:記憶中的反右派運動》。北京:經濟日報
出版社,1998年。
王丹,《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申淵,《五七右派列傳》,卷1、2。香港:五七學社出版公司,2008
年。
石仲泉、楊先才、韓鋼、沈正樂主編,《中共八大史》。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8年。
朱正,《反右派鬥爭全史》,上、下冊。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
年。
朱正,《歲在丁酉-關於中共反右派鬥爭》。台北:要有光出版社,2013
年。
朱地,《1957:大轉彎之謎‧整風反右實錄》。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1995年。
何鳳鳴,《經歷-我的1957年》。蘭州市: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吳弘達,《勞動教養和留場就業-中共的專政工具》。華盛頓:勞改基金
會,2004年。
吳越,《二勞改和女人們:一個右派分子的見聞回憶錄》。香港:大風出
版社,2009年。
宋春、劉志超等編,《民主黨派與中共合作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
社,1991年。
李洪林,《中國思想運動史(1949-198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99年。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下卷。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年。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海南省:南方出版社,1999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
汪孝直,《暴政年代:宋家山勞動教養紀事》。臺北:新銳文創,2013
年。
沈志華,《思考與選擇: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2008年。
沈昌文,《也無風雨也無晴》。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
依娃,《尋找大饑荒倖存者》。香港:明鏡出版社,2013年。
林蘊暉,《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8年。
金衝及,《周恩來傳》,冊3。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俞可平,《轉型中的中國政治:民意、民粹、民主》。香港:城市大學出
版社,2016年。
唐勃,《中共與知識分子》。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徐鑄成,《徐鑄成回憶錄》。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納拉納拉揚‧達斯著、欣文、唐明譯,《中國的反右運動》。西安:華岳
文藝出版社,1989年)。
馬思樂,《毛主義的誕生》。新北:衛城出版,2012年。
高新,何蘋,《從反黨右派到鄧小平繼承人:朱鎔基傳》。臺北:新新聞
文化事業,1993年。
高爾泰,《尋找家園》。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09年。
張岱年,《通往愛智之門:張岱年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年。
張靜如主編,《中國共產黨思想史》。山東:青島出版社,1991年。
曹英、余敏輝,《共和國洗冤錄》。北京:團結出版社,1993年。
章詒和《五十年無祭而祭》。香港:星克爾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陳志遠,《中國民主黨派史稿》。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紹疇、劉崇文,《劉少奇傳》。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6
年。
華民,《中國大逆轉-「反右」運動史》。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上篇。香港,天地圖書有
限公司,2008年。
楊顯惠,《夾邊溝記事》。廣州市:花城出版社,2008年。
葛佩琦,《葛佩琦回憶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裴毅然,《紅色史摺裡的真相(二)》。臺北:獨立作家,2016年。
趙旭,《反右運動夾邊溝慘案倖存者證言》。臺北:新銳文創,2014
年。
趙旭,《夾邊溝慘案訪談錄》。華盛頓:勞改基金會黑色文庫編輯部,
2008年。
趙旭,《從土改到文革-中國當代100位知識分子的厄運》。臺北:秀威
資訊科技,2013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1954-1971》。新北市:
新新聞文化,1997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臺北:聯經出版
事業,2012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
社,2008年。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1949-1989年的中國)》。開封: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羅德里克‧曼克法夸爾,《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北京:求實出版社,
1989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
興起: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三、期刊論文
Fu,Hualing,“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China Quarterly,NO.184(December
2005), pp. 811–830.
Veg, Sebastian,“Testimony, History and Ethics: From the
Memory of Jiabiangou Prison Camp to a Reappraisal of
the Anti-Rightist Movement in Present-Day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 218(June 2014), pp. 514–539.
丁倩,〈1957年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轉變原因探析〉,《黑河學刊》,總
198期1(2014年),頁46-48。
牛崇輝,〈反右派鬥爭的深刻教訓〉,《晉陽學刊》,期4(1998年),頁
111-112。
王也揚,〈毛澤東關於「雙百」的思想及其變化〉,《中共黨史研究》,
期3(2000年),頁45-54。
王玉貴,〈論反右派鬥爭對“大躍進”運動的影響〉,《史學月刊》,期
11(2004年),頁64-69。
王東,〈反右派鬥爭理論之反思〉,《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卷28期
6(2005年),頁12-14。
王河,〈加強執政黨建設的一次嘗試-評1957年整風運動〉,《蘇州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1994年),頁27-31。
王青山,〈南寧會議前後毛澤東與周恩來分歧的緣起及影響〉,《廣西社
會科學》,期4(2002年),頁189-191。
王德新,〈反右派鬥爭新論〉,《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8
期3(2002年),頁69-72。
王懷臣,〈略論反右派鬥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普陽學刊》,期
2(1994年),頁28-32.
史唯,〈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黨的文獻》,期2(1990年),頁
7-10。
田立成,〈試析「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提出的根據〉,《理論探
討》,期4(1993年),頁70-71。
曲青山,〈關於雙百方針的歷史思考〉,《攀登》,期4(1998年),頁
65-68。
曲洛松,〈從政策到策略:1956-1957年「雙百方針」的嬗變〉,《福建
黨史月刊》,期2(2009年),頁25-26。
朱正,〈我對反右起因的解釋〉,《炎黃春秋》,期6(2011年),頁87-
89。
余英時,〈讀「反右運動五十年祭」感賦四絕句〉,《明報月刊》,卷42
期7(2007年),頁20。
余富团,〈陸定一在「雙百方針」推行中的貢獻〉,《黨史文苑》,期
6(2008年),頁20-21。
宋荐戈,〈反右派鬥爭擴大化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危害〉,《山西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卷29期1(2002年),頁88-92。
李福鐘,〈關於「反右」起因的若干疑點與商榷-1956至1958年中共政局
再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7(2005年),頁43-
98。
李鵬图,〈論百家爭鳴〉,《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20
期4,1997年,頁16-19。
沈志華,〈1957年整風運動是如何開始的〉,《中共黨史研究》,期
6(2008年),頁72-83。
沈志華,〈中共八大為什麼不提“毛澤東思想”〉,《歷史教學》,期
5(2005年),頁5-10。
沈志華,〈中國對東歐十月危機的反應與思考-波匈事件與中國研究之
二〉,《史學月刊》,期1(2007年),頁75-89。
沈志華,〈整風是如何轉為反右的〉,《江淮文史》,期4(2013年),頁
57-85。
季春芳,〈1957年全黨整風及其轉變原因〉,《巢湖學院學報》,卷8期
1(2006年),頁100-103。
姚廣利,〈1957年整風運動轉向原因解析〉,《許昌學院學報》,卷32
期4(2013年),頁93-97。
姚潤田,〈反右派鬥爭與反右派運動擴大化原因探討〉,《安陽師範學院
學報》,期3(2006年),頁82-85。
倪春納,〈交心運動與反右運動辨析〉,《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卷18期2(2012年),頁55-59。
夏艷、高鴻達,〈從整風運動到反右派鬥爭擴大化的決策研究〉,《湖北
行政學院學報》,期3(2007年),頁32-33。
孫其明,〈毛澤東為什麼要發動整風運動〉,《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卷15期2(2004年),頁29-37。
孫其明,〈從整風轉向反右原因何在〉,《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卷15期3(2004年),頁1-9。
孫黎、陸衛明,〈淺談“雙百”方針的精神實質和現實意義〉,《黨史文
苑》,期2(2004年),頁4-7。
顾晓静,〈「關於正確處裡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與反右派鬥爭〉,《南
京化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1(1991年),頁47-52。
馬成斌,〈1957年反右派鬥爭擴大化及其負面影響〉,《福建廣播電視
大學學刊》,期3(1997年),頁40-43。
高斐,〈反右派鬥爭與知識分子〉,《滄桑》,期2(2007年),頁33-
34。
崔晓麟、譚文邦,〈20世紀50年代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變遷〉,《廣西
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1期6(2009年),頁122-
126。
張建國,〈毛澤東在反右派鬥爭中的心路歷程及其歷史啟示〉,《河南師
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7期4(2010年),頁101-104。
張紹彥,〈勞動教養的軌跡及去向〉,《法學論壇》,卷24期4(2008年7
月),頁40-46。
張鵬飛,〈試論1957年整風運動的西方動因〉,《福建黨史月刊》,期
2(2009年),頁24-25。
曹子揚,〈1957年整風運動評述〉,《湘潭師範學院學報》,卷15期
5(1994年),頁41-45。
曹悅,〈關於雙百方針到反右轉變的原因分析〉,《中共黨史》,2015
年7月,頁12-13。
曹桂華,〈略論反右派鬥爭擴大化對八大路線的影響〉,《遼寧師範大學
學報(社科版)》,期4(1997年),頁7-9。
陳清泉,〈陸定一推行雙百方針始末〉,《炎黃春秋》,期9(2000年),
頁2-8。
喻冰,〈試析1957年的整風運動〉,《理論月刊》,期9(2005年),頁
70-72。
賀震,〈毛澤東與雙百方針〉,《長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期
2(1998年),頁13-16。
黃銘,〈波匈事件與中國〉,《人文雜誌》,期1(1996年),頁67-72
楊小進,〈1957年反右派鬥爭擴大化的後果及其經驗教訓〉,《黑龍江
史志》,期22(2008年),頁40-41。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期27(1999年),頁137-155。
楊鳳城,〈對有關50年代中期“雙百方針”某些問題的歷史反思〉,《當
代中國史研究》,期3(1998年),頁49-58。
葉旺根,〈1957年反右派鬥爭擴大化原因探析〉,《黨史綜覽》,期
6(1996年),頁24-25。
熊華源,〈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會議:1956年中共中央關於知識分子問
題會議情況介紹〉,《黨的文獻》,期1(1990年),頁15-18。
熊華源,〈論周恩來在反冒進中的探索〉,《黨的文獻》,期2(1988
年),頁9-10。
熊華源,〈關於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提出的時間〉,《黨的文獻》,
期4(1992年),頁88-89。
趙社民,〈反右派鬥爭擴大化與「思想封閉症」〉,《洛陽師範學院學
報》,期1(2007年),頁64-66。
趙社民,〈關於反右派鬥爭嚴重擴大化內容的再探討〉,《黨史研究與教
學》,期6(1996年),頁25-28。
劉萍華、孫莉穎,〈論反右派鬥爭擴大化錯誤的深遠影響〉,《理論探
討》,期1(1998年),頁96-99。
蕭永宏〈反右擴大化後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異常發展〉,《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期5(2003年),頁51-57。
魏成德,〈試談波匈事件的性質與教訓〉,《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期1(1985年),頁133-136。
羅綱,〈勞動教養制度基本問題追問與反思〉,《前沿》,期20(2013
年),頁65-67。
譚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奮鬥》,期1(2014年),頁29-30。

四、報紙
《人民日報》,1959年。
《天津日報》,1957年。
《光明日報》,1956年、1957年。

五、網路資料
何山,〈余英時談中共反右運動〉,亞洲自由電台採訪,2007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ZUdXfX6KI。
李昌玉,〈千古奇冤葛佩琦〉,《李昌玉文集》
http://blog.boxun.com/hero/2006/lichangyu/28_2.shtml
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
http://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0/4/1/2181p.
html。
曹普、王濤,〈中共黨史上的幾次整風運動〉,《瞭望中國》,總第192期,
http://big5.qstheory.cn/gate/big5/www.qstheory.cn/CPC/
2014-09/01/c_1112305191_2.htm。
謝日新,〈命運偶記四題〉,收入季羨林主編,《沒有情節的故事》,北
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年,
http://xiusha.com/zhuanji/x/xierixin/000/025.htm。

六、工具書
中共辭彙編輯委員會,《中共辭彙》。台北:中國出版有限公司,1986
年。
指導教授 齊茂吉(Chi , Mao-Chi) 審核日期 2017-6-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