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45802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9 、訪客IP:3.142.119.241
姓名 林伊莉(YI-LI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之實務爭議問題探討
相關論文
★ 臺灣銀行業者對中小企業客群行銷策略之研究-以E銀行為例★ 長期照護保險商品市場之探討
★ 台灣銀行業者對聯名卡發卡策略之研究-以E銀行為例★ 財會專長之獨立董事與公司績效之關聯性
★ 獨立董事專業性對於公司治理的影響★ 傳統信用卡與第三方支付使用行為意願之探討
★ 分析台灣家族企業接班布局-個案公司為例★ 天災風險與光電業財務結構調整-以和鑫光電為例
★ 公司治理下之高階薪酬制度與盈餘管理-個案公司為例★ 探討振興台灣股市政策措施-以現股當沖為例
★ 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建構組織策略地圖—以個案公司為例★ 銀行併購績效的探討-台灣和美國的銀行個案研究
★ 上市櫃公司每月營收成長率資訊價值探討★ 金融海嘯對台灣上市金融業之衝擊
★ 銀行放款業務比例對金融控股公司報酬與風險之影響★ 台灣銀行業股權結構之公司治理效果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初的設計在於減少風險,但真的做到了嗎?端看近來鬧的沸沸揚揚的人民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爭議,隨著中國大陸人民幣走勢急貶、銀行保證金追繳令萬箭齊發,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因不堪鉅額虧損而又一次引爆大規模金融糾紛。TRF在報章雜誌及電視媒體上持續熱議,報導的大多是該商品架構何等複雜、銀行如何設計出不平等合約、如何惡意誘騙投資人購買等等,在諸多報章媒體的渲染下,銀行被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形象,銀行行員亦背負坑殺投資人的惡名。有鑑於此,本文研究重點將著重於實務爭議問題探討。以台灣金融市場銷售主流的累積式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作為個案,探究TRF設計架構之公平性與合理性,藉商品架構拆解的角度,點出TRF最主要問題,非在於商品本身設計不公,而是取決於投資人能否清楚了解並妥善評估風險;更進一步針對銀行不當銷售相關議題予以討論,從課予銀行忠實義務、說明義務、及適合性原則等幾個法律面向予以討論,勾勒出在金融消費的特殊性下,法律規範與實際銷售所面臨的問題與衝突,試圖提出自己的看法,釐清理財盈虧的歸責與糾紛,以供各界做為參考。
摘要(英) Original design of the Derivative was to reduce risks but does it really serve the purpose? The recently much discussed TRF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has led to a large scale of financial disputes. Margin calls from banks due to the sharp depreciation of CNY (Chinese Yuan) has caused huge financial loss on many Taiwanese SME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TRF continues to be a hot topic on media such as journals and television but most of the reports describe it as a complicate product that banks designed an unequal contract to maliciously lure investors to buy. Image of banks had been painted as heinous under these media exaggeration while bankers bear the notorious reputation of bury investors alive. Given the reasons, this thesis is meant to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prevailing practical arguments. Take accumulated TRF, the mainstream financial sales in Taiwan market, as the case to investigate the fairness and rationality on TRF structural design. By disassemble the product structure, the key issue of TRF is thus not unfair design of the product but whether investor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roduct and evaluate the risks properly. Further, the discussion goes to relevant issues on improper selling of banks which started from legal aspects of banks’ obligations on truth, disclose, and suitability principle. It draws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n the issu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legal regulations and practical selling under the speciality of consumer banking. Hopefully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y and dispute on making profit or los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an be provided as references for others.
關鍵字(中) ★ 衍生性金融商品
★ 不當銷售
★ 忠實義務
★ KYC與適合性原則
★ 資訊揭露與說明義務
★ TRF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一、 文獻回顧法 4
二、 個案研究法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概述 7
第一節 衍生性金融商品定義 7
第二節 衍生性金融商品種類 9
第三節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功能 17
一、 提供投資人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17
二、 能促進市場效率及完整性 17
三、 企業風險管理之工具 18
第四節 衍生性金融商品特性 18
一、 為資產負債表外交易 18
二、 商品結構複雜 評價困難 19
三、 高度財務槓桿 風險性大 19
第三章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 20
第一節 TRF事件背景 20
第二節 什麼是TRF 24
一、 TRF定義 24
二、 TRF架構 24
第三節 TRF商品說明 26
一、 交易條款說明 27
二、 一般條款說明 30
三、 投資風險說明 31
四、 交易情境分析 33
第四章 實務爭議問題探討 36
第一節 商品架構設計爭議問題 36
一、 銀行有出場機制,投資人卻不能停損? 38
二、 為何投資人獲利與虧損槓桿倍數不同? 40
三、 小結 41
第二節 銀行不當銷售爭議問題 41
一、 銀行未落實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 42
二、 銀行未落實認識顧客與適合性原則? 44
三、 銀行未落實資訊揭露與說明義務? 45
第三節 TRF投資爭議之實務評議 49
一、 評議內容 50
二、 本件爭點及判斷理由 51
三、 小結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8
第一節 結論 58
第二節 建議 60
一、 給主管機關建議 60
二、 給銀行的建議 61
三、 給投資人建議 61
參考文獻 63
一、 網路資料及報章雜誌: 63
二、 專業書籍: 64
三、 期刊及論文: 65
附錄一:裁罰案例 67
附錄二:金管會3波嚴管TRF概況 70
參考文獻

一、 網路資料及報章雜誌:
1.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避險,還是毀滅?天下雜誌,2011年4月,293期。
2. 商業周刊, 2015年9月,1451期,蔡靚萱撰:「人民幣急貶董娘、貴婦、台商慘被坑殺」。
3. 聯合報,2016年9月14日,孫中英撰:「金管會開鍘:重罰7銀行」。
4. 工商時報,2016年10月11日,魏喬怡撰:「銀行叫苦:金融白色恐怖來了」。
5. 中時電子報,2016年03月10日,任珮云撰:「彭淮南:『TRF損失,銀行、客戶都有責任』」。
6. 經理人月刊,2007年1月。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44。
7. http://web2.mksh.phc.edu.tw/mk0029/9.htm。
8. 關於ISDA組織之詳細內容,參考官網:www.isda.org。
9. 今周刊,2016年01月18日,楊紹華、周支原撰:「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
10. 今周刊,2016年01月08日,鄧麗萍撰:「掃到TRF颱風尾—銀行業恐大賠790億」。
11. 商業周刊, 2016年8月,1501期,蔡靚萱撰:「3700家中小企業財務風暴」。
12. 今周刊,2016年01月08日,鄧麗萍撰:「掃到TRF颱風尾—銀行業恐大賠790億」。
13. 能力雜誌,2016年9月。http://mag.cnyes.com/Content/20160907/1ac2f62298ec480f9ed0bfe9fd77b73f_2.shtml。
14. 中國時報,2016年03月29日,彭禎伶撰:「銀行賣TRF,沒賺錢還惹一身腥」。
15. http://zoomlaw.pixnet.net/blog/post/61654318。
16. Money DJ 理財網,2016/2/23。
17. 何謂TRF?中時電子報,2014年4月26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26000053-260202
二、 專業書籍:
1. 陳威光,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2001年1月。
2. 許誠洲,財務工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理論應用實務與個案探討,雙葉書廊,2012年1月。
3. 張傳章,期貨與選擇權概論二版,雙葉書廊,2012年9月。
4. 黃昱程,期貨與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入門經典三版,華泰文化,2015年1月。
5. 謝劍平,2010金融創新—財務工程的實務奧秘,智勝文化,2010年6月。
6. 王志誠,財富管理法規之實戰守則,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2009年1月。
三、 期刊及論文:
1. 陳泰延,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監理及行為規範之探討,東吳法律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3月。
2. 康榮寶、王睦順,我們可以從TRF學到什麼? 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9期,2016年9月。
3. 許杏宜、李宜樺,裹著糖衣的毒藥:談TRF的法律問題,會計研究月刊,第364期 ,2015年3月。
4. 吳冺峻,累積式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之評價與風險分析,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
5. 沈中華,《TRF之相關問題探討》,台灣金融管理學會,2016年8月。
6. 邱富農,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監理現況之檢討—以銀行業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1月。
7. 洪櫻芬,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問題及監理改革建議,中央銀行全球金融危機增訂版,2000年3月。
8. 蔡朝安,金融消費爭議處理制度─金保法與投保法,臺大校友雙月刊,2014年5月。
9. 杜怡靜,金融商品交易上關於說明義務之理論與實務上之運用—對連動債紛爭之省思,月旦民商法雜誌,26期,2009年12月。
10. 謝國新,論銀行與消費者之法律關係-以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中心,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6月。
11. 林育廷,論金融專業人員之信賴義務,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4期,2009年4月。
12. 郭至捷,財富管理業務銷售推介行為之義務與責任—以不當銷售結構型商品為中心,國立東華大學財金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13. 王志誠,銀行銷售金融商品之義務與責任—規範原則與實務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09年2月。
指導教授 鄭有為、沈信漢 審核日期 2017-6-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