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12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18.223.32.230
姓名 歐陽良貞(OU YANG,LIANG-Z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新世紀臺灣女性都市散文研究──以張惠菁、楊佳嫻、黃麗群為例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都市散文的起源由臺灣本土散文中的都市書寫而來,女性都市散文的提倡者為鄭明娳、黃凡及林燿德等人,但是隨著林燿德殞落之後,便沒有評論家致力於梳理都市散文的發展脈絡,因此本文鎖定「都市散文」為觀察焦點,期盼能對此一文類有更清楚的認識與了解。
女性都市散文的先驅為謝霜天、丘秀芷、李昂等人,爾後由簡媜、朱天心、柯裕棻等人接棒,然而自二十世紀以降便鮮少出現都市風格鮮明的女性都市散文家,六年級女性散文家大多書寫兩性議題及身體關係兩大主題,但是張惠菁、楊佳嫻、黃麗群三位女作家卻別具慧眼,將眼光聚焦在置身都市叢林裡的感受與心情。
由於三位女作家所書寫的共同場域為臺北市,因此本文將空間範圍訂定在臺北市的十二個行政區,並搭配臺北市的地理、歷史及人文背景,與文本中的內容互相參照,期能看見更全面的「文學的臺北」。
因此,本文擬藉由張惠菁、楊佳嫻、黃麗群三位女作家的散文作品,觀察臺北市近代的變化與發展,深入研究都市散文,在此議題上,盼能開闢出一片天地,為跨世紀以來的女性都市散文研究貢獻一份心力。
摘要(英) The urban essay is originated from the Taiwanese local essay written in an urban way. The advocators of female urban essay include Zheng Mingli, Huang Fan, Lin Yaode, and so on. However, along with the fallen of Lin Yaode, none of the critics devoted to arrang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essay.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observation of “urban essay” and hope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realization of this literary genre.
The pioneers of the female urban essay are Hsieh Shuangtian, Qiu Xiuzhi, and Li Ang; thereafter, Jien Zhen, Chu Tianhsin, and Ke Yufen take it over. Nevertheless,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few female urban essay writers with distinctive urban styles. Most of the 1970s’ female essay writers write about two major themes, gender issues and physical relationships. Instead, Zhang Huijing, Yang Chiahsien, and Huang Lichyun give us a new look by concentrating on the affection and emotion of people who live in the urban jungle.
As the common written field of the three female writers are located in Taipei City, this paper will set the scope at the twelv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Taipei City, matching with its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not only having a cross-reference between them but also expecting to view a more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in Taipei”.
Overall, through the essay of three female writers, Zhang Huijing, Yang Chiahsien, and Huang Lichyun, this paper will observe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Taipei City in modern times and in-depth research into urban essay, not only open up a new field on this topic but hope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studies of female urban essay across the century.
關鍵字(中) ★ 女性散文
★ 都市散文
★ 張惠菁
★ 楊佳嫻
★ 黃麗群
關鍵字(英) ★ Female Essay
★ Urban Essay
★ Zhang Huijing
★ Yang Chiahsien
★ Huang Lichyu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10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5

第二章 新世紀臺灣女性都市散文作家寫作背景探討 ……………………… 20
第一節 當代臺灣女性散文概論 …………………………………………… 21
第二節 臺北城市歷史 ……………………………………………………… 31
第三節 新世紀臺灣女性都市散文作家背景概述 ………………………… 36
第四節 小結 ………………………………………………………………… 46

第三章 城市之眼:所見的臺北 …………………………………………… 49
第一節 阡陌交通:城市的擺渡人 ………………………………………… 50
第二節 街角巷弄:靜謐的好時光 ………………………………………… 56
第三節 臺北景色:美麗與遲暮的交會地帶 ……………………………… 62
第四節 詞物與人事:包羅萬象的臺北 …………………………………… 69
第五節 小結 ………………………………………………………………… 82

第四章 自我凝視:看臺北的方式 …………………………………………… 85
第一節 關於身世:與家人的互動 ………………………………………… 85
第二節 在那個心動的瞬間:作家的愛情 ………………………………… 95
第三節 與城市的聯繫:流浪與定居 ……………………………………… 102
第四節 小結 ………………………………………………………………… 105

第五章 結論 …………………………………………………………………… 108

徵引文獻 ………………………………………………………………………… 111
參考文獻 一、文本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城市》,臺北縣: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張惠菁:《閉上眼睛數到十》,臺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張惠菁:《活得像一句廢話》,臺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張惠菁:《告別》,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
張惠菁:《步行書》,臺北市: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張惠菁:《給冥王星》,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張惠菁:《雙城通訊.上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張惠菁:《雙城通訊.臺北》,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楊佳嫻:《海風野火花》,台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楊佳嫻:《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台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楊佳嫻:《雲和》,臺北縣: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楊佳嫻:《瑪德蓮》,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楊佳嫻:《小火山群》,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黃麗群:《跌倒的小綠人》,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黃麗群:《背後歌》,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黃麗群:《感覺有點奢侈的事》,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二、專書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心岱:《大地反撲》,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方梓:《采采卷耳》,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志弘著:《減速慢行》,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艷芳:《女性寫作與自我認同》,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丘秀芷:《悲歡歲月》,臺北市:大地出版社,1982年。
台北城市散步:《台北城市散步:走過不路過》,臺北市: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台灣書店歷史漫步》,臺中市: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2016年。
石計生:《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時代》,臺北市:歷史智庫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米蘭達.裘麗(Miranda July)著,九九、趙丕慧譯:《非你莫屬》,臺北市:大田出版社,2009年。
余崇生:《閱讀鄉土散文》,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周芬伶:《汝色》,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
林文月:《飲膳札記》,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9年。
林燿德:《浪跡都市》,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0年。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1年。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
洪素麗:《綠色本命山》,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出版社,1992年。
凌拂:《食野之苹──台灣野菜圖譜》,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
徐逸鴻:《圖說日治台北城》,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4年。
張英進著,秦立彥譯:《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張曉風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散文卷(壹)》,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張讓:《旅人的眼睛》,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張讓:《時光幾何》,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理查德‧利罕(Lehan,R.)著,吳子楓譯:《文學中的城市:知識與文化的歷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郭英聲著,黃麗群採訪:《寂靜:看見郭英聲》,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喬爾.克特金(Joel Kotkin):《城市的歷史》(The city:A Global History),臺北縣:左岸文化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游秀雲:《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所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市: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所,2015年。
舒國治:《台北遊藝》,臺北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黃慧芬:《七○年代台籍女作家鄉土散文研究──乳汁滋潤的鄉土》,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
黃寶蓮:《未竟之藍》,臺北市: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黃寶蓮:《仰天45度角:一個女子的生活史》,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葉倫會:《台北城的故事》,臺北市:普林特印刷有限公司,2005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原書名:A Room of One′s Own),臺北市: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趙莒玲:《台北城的故事》,臺北市:知青頻道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鍾怡雯:《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鍾怡雯:《野半島》,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韓良露:《良露家之味》,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簡媜:《紅嬰仔》,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新北市: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羅秀美:《文明.廢墟.後現代──臺灣都市文學簡史》,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羅啟宏、林志重撰稿:《續修臺北市志 卷二‧土地志 城市發展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4年,頁13。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三、期刊論文
九九:〈關於作者〉,《八花九裂──九九極短篇》,臺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方梓:〈接近生活的書寫──無所不在的「生活散文」〉,《誠品好讀》第26期,2002年,頁16。
王盛弘:〈Something New, Something Fun, Something Different──《九歌106年散文選》編序〉,《九歌106年散文選》(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頁26。
王德威:〈搜神──評張惠菁《末日早晨》〉,《眾聲喧嘩以後》(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頁172-175。
宇文正:〈麥當勞手記〉(代序),《宇文正短篇小說精選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頁2-3。
何亭慧:〈流浪在物質世界──論張惠菁散文的新世代風格〉,《國文天地》第18卷第7期,2002年12月,頁64-66。
何蓓茹:〈走在後現代的迷宮──論張惠菁的旅行書寫〉,《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6期,2010年6月,頁1-25。
余光中:〈沒有鄰居的都市〉,收錄於簡媜主編:《八十一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頁9。
吳光庭著:〈台北都市風格與權力〉,收入李清志、顏忠賢、林盛豐主編:《台北學》(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頁24-31。
吳明益:〈書寫自然的幽微天啟〉,收入吳明益主編:《臺灣自然寫作選》(臺北市: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頁10-23。
吳品誼:〈漫遊於虛構與紀實──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之時間書寫〉,《國文天地》第22卷第8期,2007年1月,頁55-60。
李欣如:〈臺灣文學苑──沒錯,她就是張惠菁〉,《書香遠傳》第34期,2006年3月,頁40-42。
李婉寧:〈女性散文中的家屋書寫:以柯裕棻、張惠菁、鍾怡雯為討論對象〉,《彰女學報》第1期,2013年6月,頁27-38。
李瑞騰:〈也是從家庭出發──從《九十五年散文選》看最新世代散文〉,《幼獅文藝》640期(2007年4月),頁8-11。
李瑞騰:〈因為愛的緣故──楊佳嫻散文略論〉,《幼獅文藝》649期,2008年1月,頁54-57。
李瑞騰:〈推薦序〉收錄於羅秀美著:《看風景──旅行文學讀本》(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頁3。
周芬伶:〈〈山中書〉評析〉,收入周芬伶、鍾怡雯主編:《散文讀本》,頁153。
周芬伶:〈〈田園之秋.九月二十三日〉評析〉,收入周芬伶、鍾怡雯主編:《散文讀本》(臺北市: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頁98。
周韋筠:〈溫柔的薛西弗斯──黃麗群小說情節中的荒謬〉,《華文文學與文化》第3期,2014年6月,頁49-84。
林景隆:〈生活的詩性複寫──論楊佳嫻散文作品的創作意識〉,《國文天地》第30卷第7期,2014年12月,頁38-41。
林錫嘉:〈編者前言〉,《七十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2年,頁1。
林燿德:〈文學變遷的新座標──「都市文學」總論〉,《自由青年》721期,1989年9月,頁6-11。
柯裕棻:〈淡淡廢廢的美〉,收入黃麗群:《海邊的房間》,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頁12。
洪淑苓:〈飲食文學導論〉,《那些美食教我的事:飲食文學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頁5。
胡晴舫:〈一名普通讀者的文學意見──《九歌107年散文選》編序〉,《九歌一○七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頁21。
范銘如:〈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空間∕文本∕政治》,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頁39。
孫梓評:〈腦天氣──九九這個人和她所寫的東西〉,《文訊》250期,2006年8月,頁27-29。
徐杏宜:〈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一九九九—二○○二)〉,《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36-42。
馬英九:〈序一〉,收入杜裕明編:《光影‧聚焦‧台北城──老建築活化新風情》,臺北市: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2004年,頁4。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現代文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頁267。
張瑞芬:〈告別未來──讀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文訊》第237期,2005年7月,頁21-23。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55-57。
張瑞芬:〈散文pi的奇幻漂流──二○一二年台灣散文〉,收入隱地主編:《九歌101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頁400。
張瑞芬:〈夢裁下來的邊邊──評黃麗群《背後歌》〉,《文訊》333期,2013年7月,頁196-197。
張瑞芬:〈貓巷與樹叢的密語──評楊佳嫻《雲和》〉,《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頁158-159。
張瑞芬著:〈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者—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散文〉,《春風夢田》臺北市: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頁180。
張鴻聲:〈「文學中的城市」與「城市想像」研究〉,《文學評論》2007年第1期,頁116-122。
曼威‧柯司特著;吳金墉譯:〈都市問題(1975年後記)〉,收錄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頁188。
陳芳明:〈七○年代台灣文學史導論──一個史觀的問題〉,《典範的追求》,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頁222-223。
陳芳明:〈虛無主義者的原鄉?──小說筆下的台北人形象〉,《典範的追求》,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頁242-251。
陳芳明:〈以擦亮每一顆文字刷新歷史──《九十三年散文選》序〉,《九十三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頁9。
陳芳明:〈從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女性散文〉,《文訊》311期,2011年9月,頁18-24。
傅月庵:〈會這樣嗎?最好是這樣!〉,收入九九著:《八花九裂──九九極短篇》,臺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曾旭正:〈那一大片綠地遺失了──台北的歷史變遷〉,《台北今暝有點High》,臺北縣: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頁31。
焦桐主編:〈緒言〉,《臺灣飲食文選Ⅰ》,臺北市: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頁8。
黃麗群:〈怕熱〉,收入郭英聲著,黃麗群採訪:《寂靜:看見郭英聲》,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頁13。
楊佳嫻:〈灰燼或春泥──《九歌一O五年散文選》編序〉,《九歌一O五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頁14。
楊佳嫻:〈致孤獨燦爛不後悔的那些〉,《金烏》,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頁237-238。
楊佳嫻:〈時空確定。關係開始:談張惠菁散文與小說中的現代性〉,《幼獅文藝》第612期,2004年12月,頁89-95。
楊佳嫻代序:〈誘引之書〉,收入木馬出版社主編:《作家的愛情》,臺北縣: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頁10。
楊澤:〈在世界的家中作客〉,收入韓良露著:《良露家之味》,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頁9。
葉海煙:〈一座城市的偉大〉,《文訊》第183期,2001年1月,頁6-7。
鄭明娳:〈知性與立體的鋪陳──關於「都市文散文」〉,《自由青年》721期,1989年9月,頁21-24。
鄭明娳:〈鳥瞰城市迷宮〉,《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頁9。
鍾怡雯:〈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的出沒方式〉,《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Ⅱ:創作類型與主題》,臺北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頁133。
隱地:〈告別「年度」──《九歌101年散文選》編序〉,《九歌101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頁12。
簡媜:〈繁茂的庭園(編後記)〉,《八十一年散文選》,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頁392。
羅秀美:〈序言〉,《文明.廢墟.後現代──臺灣都市文學簡史》,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羅茵芬:〈新世代文學女性〉,收入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編著:《誰領風騷一百年:女作家》,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頁332-333。
鯨向海:〈愛與哀愁等同獨裁—關於楊佳嫻及其《屏息的文明》二三秘辛〉,收入楊佳嫻:《金烏》,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頁22。

四、學位論文
王玉貞:《都會女性知性散文中的生活世界──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王文娟為中心》,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何蓓茹:《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以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為核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佳桓:《論黃麗群《海邊的房間》裡的歌德身體》,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4年。
李婉寧:《女性散文中的空間、時間與關係書寫──以柯裕棻、張惠菁、鍾怡雯為討論對象》,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洪翎軒:《張惠菁作品的時空形式與書寫策略》,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粘佳懿:《新世紀女性知性散文與文學媒介研究──以張小虹、柯裕棻、張惠菁為中心》,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錡曉瑩:《來自心靈的回聲:張惠菁作品中的女性困境與自我追尋》,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五、網路資源
「臺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s://www.gov.taipei/。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網」,網址:https://tln.nmtl.gov.tw/。
「BIOS monthly」,網址:http://www.biosmonthly.com/。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網址:https://okapi.books.com.tw/。
「鏡人物」,網址:https://www.mirrormedia.mg/category/video_people。
「潮人物」,網址:https://chewpeople.com.tw/。
「台灣佛寺時空平台」,網址: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taiwanbudgis/。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官方網站」,網址:https://www.culture.gov.taipei/。
「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指導教授 李瑞騰 審核日期 2019-7-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