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121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 、訪客IP:18.117.137.136
姓名 鄭凱文(Kai-Wen Z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當代新儒家家庭觀探析-- 以熊十力、梁漱溟、馮友蘭、唐君毅為核心
(Criticism and Exploitation of Neo Confucians Family View: Xiong Shili, Liang Shuming, Feng Youlan and Tang Junyi as a Focus)
相關論文
★ 《春秋》三傳稱賢事例探析★ 《左傳》魯國季氏執政人物形象敘事研究
★ 從經典詮釋到實踐:南宋士人喪葬禮儀研究★ 宋代潘植《安正忘筌集》研究
★ 《春秋》學於宋代政治的運用-以《全宋文》所錄君主宰輔公牘為核心★ 呂祖謙《左傳》三書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熊十力、梁漱溟、馮友蘭、唐君毅是四位民國的當代新儒家,他們都具有儒學家庭觀的思想,其中包含對傳統五倫、古代女權等議題之關注。本論文欲呈顯出四位當代新儒家的家庭觀特色,如自小家庭發散至全天下的大家庭觀、東西對比視角下所呈現出的家庭觀、以家或社會為本位的今古家庭觀、包融愛情學以及向上理路的家庭觀等等。民初的當代新儒家學者身處西學思潮衝擊的時代,熊氏、梁氏、馮氏、唐氏這四位都對中西方家庭觀的差異提出了見解。當代新儒家們在維護傳統中國家庭之情意、道德價值與倫理觀念的同時,也嘗試從時變的角度,去提倡能與當代價值觀相對應的儒學家庭觀,如熊十力論子女服父母喪之平等性、梁漱溟批判古代社會對女權的剝削、馮友蘭以實際行動支持母親姊妹與妻子受女子教育、唐君毅從前人避談的愛情中尋求道德工夫的實踐以及夫妻精神靈性之成長,這些當代新儒家的新說不但延續了傳統儒學家庭觀的研究,亦在當代賦予其全新的意涵,能繼續沿用至今日社會,解決吾人靈性與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本文將針對這四位研究對象的家庭觀之異同,進行一有系統之整理與比較,以期成為學界首開之儒學家庭觀的系統研究。
摘要(英) Xiong Shili, Liang Shuming, Feng Youlan and Tang Junyi are four Contemporary Neo Confucian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all have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 family view, including the concerns about traditional five Lun, ancient women′s rights and other issues. This book is intended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Contemporary Neo Confucianists′ family views, such as the family view spread from small families to the whole world, the family view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st-West Comparison, the family view based on family or society in the modern and ancient times, the family view integrated with love studies and the family view of upward reasoning, etc.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temporary Neo Confucians were in the era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thoughts. Xiong, Liang, Feng and Tang all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y views. While maintain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sentiment, moral values and ethics, the Contemporary Neo Confucians also try to promote the Confucian family view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from the time-varying perspective, such as Xiong Shili′s theory of the equality of children′s obedience to their parents′ bereavement, Liang Shuming′s criticism of the exploitation of women′s rights in ancient society, Feng Youlan′s practical action to support mother, sister and wife′s education of women Tang Junyi′s practice of seeking moral time and the spiritual growth of husband and wife in the love that the former people avoided talking about, these new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Neo Confucianism not only continue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family view, but also give it a new meaning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which can continue to be used in today′s society,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our spiritual and life. This paper aims a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our subjects′ family views, and makes a systematic collation and compare.
關鍵字(中) ★ 儒學
★ 熊十力
★ 馮友蘭
★ 梁漱溟
★ 唐君毅
關鍵字(英) ★ Confucianism
★ Xiong Shili
★ Liang Shuming
★ Feng Youlan
★ Tang Junyi
論文目次 銘 謝 i
第一章 緒論與問題意識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5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8 -
第二章 熊十力之儒學家庭觀 - 17 -
第一節 熊十力之生平概述 - 17 -
第二節 成聖工夫與實踐場域:發散至全天下之大家庭觀 - 21 -
第三節 熊十力對當代家庭觀與社會制度之觀察 - 24 -
第四節 熊十力時變下的家庭觀 - 30 -
第五節 小結 - 36 -
第三章 梁漱溟之儒學家庭觀 - 40 -
第一節 梁漱溟生平概述 - 41 -
第二節 梁漱溟對家庭禮制的起源與倫理探析 - 46 -
第三節 東西對比視角下之梁漱溟家庭觀 - 53 -
一、  梁漱溟對傳統社會剝奪婦女主權之批評及改善方法 - 62 -
二、  由單向轉至雙向:梁漱溟的團體倫學說 - 67 -
三、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社會對家庭形式的拆散 - 69 -
四、  梁漱溟對兩性差別之主張及其限制 - 73 -
第四節 小結 - 77 -
第四章 馮友蘭之儒學家庭觀 - 83 -
第一節 馮友蘭生平概述 - 83 -
第二節 馮友蘭之儒學五倫觀 - 88 -
第三節 馮友蘭對古代「節婦」評述 - 93 -
第四節 古今對比:「以家為本位的社會」與「以社會為本位的社會」之比較 - 98 -
第五節 馮友蘭之中西對比家庭觀以及女性關懷 - 102 -
第六節 小結 - 108 -
第五章 唐君毅之婚姻、家庭、愛情觀 - 112 -
第一節 唐君毅生平概述 - 113 -
第二節 唐君毅愛情學之特質概述 - 120 -
第三節 唐君毅愛情學之終極目標 - 125 -
第四節 同修共善:唐君毅之婚姻觀與家庭觀 - 130 -
第五節 小結 - 139 -
第六章 四人家庭觀之綜合比較 - 142 -
第一節 四人對時變的倫理觀、家庭道德實踐與公共設施之思想比較 - 143 -
第二節 熊氏、梁氏、馮氏對古代封建社會重男輕女之看法 - 146 -
第三節 梁氏對馮氏的家庭制度學說之批評以及兩人對女性關懷之比較 - 147 -
第四節 四人對中西家庭觀之評述,與天下一家觀念之對比 - 149 -
第五節 四人之家庭觀說與現代相關問題之對比 - 153 -
第六節 四人家庭觀論述重點方向之比較 - 155 -
第七章 總結與未來研究可能 - 158 -
徵 引 文 獻 - 160 -
(一) 古籍(依《四庫全書》排列) - 160 -
(二) 今人論著(按姓名筆劃排序) - 160 -
參考文獻 (一) 古籍(依《四庫全書》排列)
[宋]朱熹著:《周易本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6月。
[清]姜兆錫編:《儀禮經傳通解》,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疏》,劉俊文總纂:《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9月。

(二) 今人論著(按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中國文學書院學術委員會編:《梁漱溟全集》,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田文軍著:《馮友蘭與新理學》,臺北:遠流文化,民國79年。
呂妙芬著:《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年9月。
宋志明:《熊十力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8月。
李淵庭,閻秉華編著:《梁漱溟年譜》,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2月。
李淵庭,閻秉華整理:《梁漱溟先生講孔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第一卷.人生之體驗.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91年2月。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第二卷.心物與人生.愛情之福音.青年與學問),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91年2月。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第三卷.人生之體驗續編.智慧與道德.病裡乾坤.人生隨筆),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91年2月。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第二十卷.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86年4月。
唐君毅著:《唐君毅全集》(第二十五卷.致廷光書),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91年2月。
唐端正著:《唐君毅全集》(第二十九卷.年譜.著述年表.先人著述),臺北:學生書局,民國1991年2月。
唐君毅著:《愛情之福音》,臺北:中正書局,1999年10月。
梁漱溟著:《梁漱溟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年5月。
梁漱溟著:《人心與人生》,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12月。
郭齊勇著:《天地間一個讀書人──熊十力傳》,臺北市:業強出版,1994年。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6月。
馮芝生著:《貞元六書》,香港:龍門書店,1972年。
馮友蘭著:《三松堂全集》,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黃克劍,王欣編:《梁漱溟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
熊十力著:《讀經示要(上)》,臺北市:明文書局,民國1987年9月。
熊十力著,蕭萐父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熊十力著,景海峰編:《熊十力選集.讀經示要》,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錢穆作:《人生十論》,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中國文化叢談》,臺北市:聯經出版,1998年5月。
劉述先著:《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國93年5月。
劉夢溪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漱溟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蔡仁厚撰:《熊十力先生學行年表》,臺北:明文書局,民國76年8月。
蔡仲德著:《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蕭琪:《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4月。
閻秉華,李淵庭編:《梁漱溟先生年譜(增訂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丁為祥著:《熊十力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6月。

二、單篇論文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第七屆儒學論壇暨紀念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10月。
何仁富、汪麗華:〈繼志述事與生死感通──唐君毅中年的母喪體驗及其生死追問〉,《第七屆儒學論壇暨紀念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川省:宜賓學院,2018年10月,頁164-187。
陳張林:〈家庭是形式──唐君毅家庭哲學思想〉,《第七屆儒學論壇暨紀念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川省:宜賓學院,2018年10月,頁202-213。
曾昭旭:〈論唐君毅先生在愛情學上的先驅地位〉,《鵝湖月刊》(2007年3月,第381期),頁19-23。
黃兆強:〈愛情密碼大公開──《致廷光書》愛情婚姻觀闡微〉,《第七屆儒學論壇暨紀念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四川省:宜賓學院,2018年10月,頁339-348。
廖俊裕:〈合一到太一──唐君毅的愛情婚姻理論〉,《第七屆儒學論壇暨紀念唐君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論文集》,四川省:宜賓學院,2018年10月,頁349-363。
廖俊裕:〈從愛情到靈魂──論唐君毅的愛情神祕主義〉,《天府新論》(2014年第6期),頁33-43。
廖俊裕:〈論唐君毅的愛情病理學〉,《鵝湖月刊》(第四十三卷,2018年第10期),頁6-19。
趙敬邦:〈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重構唐君毅先生愛情哲學〉,《鵝湖月刊》(2010年3月,第417期),頁36-46。
霍晉明:〈「現代化」情境下的道德實踐問題──從牟宗三先生的「坎陷說」到曾昭旭先生的「愛情學」〉,《鵝湖月刊》(2011年,第435期),頁55-64。

三、學位論文
張韶文:《當代儒學的愛情哲學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民國100年6月)。
楊雅婷著:《春秋公羊家之革命改制思想》,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四、網頁資料
劉國強:〈現代新儒家-唐君毅.第一部分 生命垂範.第一章 家世與生平事略.一、家世〉,https://www.fed.cuhk.edu.hk/youngwriter/tang/chp1.htm,上網日期:2019年11月20日。
指導教授 劉德明(De-Ming Liu) 審核日期 2020-1-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