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51216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21.248.119
姓名 釋童滿(THI KIM HOANG NGUY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游雲山的藝術學習與表現——以香港時期《原泉雜誌》為中心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中國藝術精深博大,就其境界而言,先政教藝術而後宗教藝術,再至超越藝術。
游雲山(曉雲法師之俗名)先研究藝術,後鑽研佛法,藝術表現內容富贍而多元,自幼飽讀詩書,深受傳統文化薰陶;同時,熱愛繪畫藝術,曾師事嶺南畫派高劍父宗師,由於藝壇表現出類拔萃,故有「嶺南女畫傑」之美稱。
抗戰期間隻身遊歷中國西南、走訪名山大川,以養浩然之氣;再者,為獻身教育、藝術、文化而作環宇周行,跡歷亞、歐、美二十餘國,所到之處皆舉辦畫展、藝術講座,藉以宣揚中國文化、藝術;同時考察知名大學、美術館、博物館及繪畫院;訪問佛教團體及學術界、文化界人士或藝術家,誠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繪畫藝術的成就,一方面是從學習經驗與修養工夫得來,另一方面是由於多聞廣見表現,她漫遊歸來後的作品比十年前的顯然有極大的進步。
《原泉雜誌》登載其繪畫創作,從中可以窺見其精湛藝術造詣,以及爐火純青之繪畫技巧;同時,畫作背後所蘊含的禪思與人生哲理,更能賦予悲智生命無限啟發,此乃經年累月的探索與突破,而非一蹴可及的功夫,故藉由畫作深層研究,探索作者所要傳達的人生哲學、佛學思想、藝術意境與自由解脫訊息。
摘要(英) Abstract
Chinese art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 as far as the artistic stage is concerned , the trasition is from political art then religious art , finally beyond art.
Yau Wan Shan (Ven. Hiu Wan’s lay name ) had been studied art before devoted into Buddhism , In her artistic expression show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 she was well-educated in poetry and cultivat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er childhood , as a result of her love of painting and took lessons from Kao Chien Fu founder of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 because of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 she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famous female artist of the Ling-Nan school .
Yau Wan Shan traveled alone to many famous places in southwest of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npan;otherwise, for devoting herself to education、art、culture , she traveled all over around the world , as well as toured Asia、America and Europe over twenty counties , also exhibited her paintings and gave letures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 at the same time , visited well-known universities、art galleries、museum and art institute , also visited Buddhist groups、academia and cultural personage or artists , in the so-called Chinese proverb:“It seems to have read ten thusand books when one travelled then thousand miles” , he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painting is from experience and artist′s training effort. Because of widely listening and reading , after returning from traveling abroad her works provided the extremely rich energy and vitality.
The Yuan Quan Published her painting masterpieces , from which we can see her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the skill of painting in works that also reflected the profunded Chan thoughts and life philosophy , meanwile , give infinite inspiration of the life of compassion and wisdom , it′s been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then breakthrough. therefore , by getting more in-depth study of the paintings to explore the messages of life philosophy、Buddhist thought、artistic conception and liberation that the author tried to deliver.
關鍵字(中) ★ 游雲山
★ 曉雲法師
★ 原泉雜誌
★ 藝術
★ 禪畫
關鍵字(英) ★ Yau Wan Shan
★ Ven. Hiu Wan
★ Yuan Quan
★ Art
★ Chan Painting
論文目次 目 次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步驟…………………………………………………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6
一、 研究範圍…………………………………………………………6
二、 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預期效果 …………………………………………15
一、 研究限制 ………………………………………………………15
二、 預期效果 ………………………………………………………16

第二章 游雲山的時代背景……………………………………………17
第一節 傳統價值崩潰的啟蒙時期 ……………………………………17
一、 五四時期(1915~1923)………………………………………17
二、 引介新思想批評舊傳統 ………………………………………18
第二節 游雲山的悲情童年(1916~1928)………………………… 19

第三章 游雲山的藝術學習與自我發展…………………………24
第一節 香港麗精美術學院時期(1929~?)……………………… 24
一、 藝術與佛學並修……………………………………………… 24
二、 追隨嶺南畫祖高劍父學畫(1933~1946) …………………26
(一) 高劍父宗師的藝術風格……………………………………26
(二) 游雲山隨高劍父宗師習畫過程……………………………28
(三) 游雲山承受高劍父宗師特質的影響………………………30
第二節 「西南行」在佛教與藝術間抉擇(1941~1945) …………37
一、 八年抗戰時期 …………………………………………………37
二、 西南各地行腳 …………………………………………………38
三、 成都靈巖寺皈依 ………………………………………………40
四、 學佛與藝術之抉擇 ……………………………………………41
第三節 「東南行」研究印度畫藝與擔任客座教授
(1946~1951年)……………………………………………………… 42
一、 在泰戈爾大學研習藝術 ………………………………………43
二、 難陀婆籔的印度藝術理念 ……………………………………46
三、 巡禮阿姜塔石窟……………………………………………… 49
四、 印度參禮佛陀聖蹟…………………………………………… 54
五、 上大吉嶺寫雪山冰雪………………………………………… 55
六、 舉行畫展……………………………………………………… 57
七、 擔任泰戈爾大學客座教授 ……………………………………60
第四節 「環宇周行」與闡揚中國畫藝(1956-1959)……………… 61
第五節 「道與藝合,藝通乎道」的領悟 ……………………………70
一、 畫人與自然………………………………………………………70
二、 藝術與人生………………………………………………………76
三、 宗教與藝術………………………………………………………78

第四章 游雲山在香港的藝術教育工作
(1951~1966;1959~1966)……………………………………………81
第一節 創辦「雲門學園」……………………………………………81
第二節 創辦原泉出版社,發行《原泉雜誌》………………………84
一、 原泉出版社創辦緣起……………………………………………85
二、 發行《原泉雜誌》………………………………………………86
(一) 創辦《原泉雜誌》緣起 ……………………………………86
(二) 《原泉雜誌》刊名的意涵………………………………… 89
(三) 《原泉雜誌》創刊宗旨…………………………………… 90
第三節 創辦佛教文化藝術協會,主辦慧泉、慧人國小
及慧海國中…………………………………………………… 93
一、 佛教文化藝術協會成立與發展情形………………………… 93
二、 教育辦學……………………………………………………… 97
(一) 主辦慧泉、慧人國小……………………………………… 97
(二) 主辦慧海中學……………………………………………… 99
第五章 《原泉雜誌》刊載繪畫作品表現……………………… 102
第一節 名山寫景………………………………………………………102
第二節 印度的畫作……………………………………………………107
一、 佛陀聖地 ………………………………………………………108
二、 阿姜塔石窟臨摹……………………………………………… 111
三、 印度期間道藝尋思的心靈寫照 ………………………………113
第三節 佛教典故………………………………………………………114
一、 佛像及歷代祖師畫像 …………………………………………114
二、 《華嚴經》經變圖 ……………………………………………118
第四節 禪畫藝術………………………………………………………120
一、 禪與禪畫的定義 ………………………………………………121
二、 禪師畫的禪畫 …………………………………………………123
三、 山水畫中表達禪意 ……………………………………………126
四、 禪宗源流與禪修禪畫 …………………………………………128
(一) 禪宗源流的作品……………………………………………128
(二) 〈牧牛圖〉…………………………………………………130
第六章 結論 ………………………………………………………… 141
參考書目……………………………………………………………………144
【附錄1】曉雲法師年譜……………………………………………………151
【附錄2】游雲山環宇周行得各地報紙報導及游雲山各國寫景畫作 ………155
【附錄3】香港《原泉雜誌》各期的內容…………………………………164
【附錄4】游雲山在《原泉雜誌》刊載的藝術作品………………………18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原泉出版社出版曉雲法師「流光及叢書」:
(一) 藝術類:
1. 《禪畫禪話》,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84年7月再版。
2. 《中國畫話》,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
3. 《印度藝術,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
4. 《畫藝環宇》,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
5. 《佛教藝術論集》,台北,原泉出版社,1991。
6. 《佛教藝術講話》,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
7. 《佛教藝術散論》,台北,原泉出版社,2000。
8. 《現代經變圖》,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9. 《曉雲山人五十九畫齡回顧展專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10. 《曉雲山人六十四畫齡回顧展專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11. 《曉雲山人七十一畫齡回顧展專輯》,台北,原泉出版社,2000。
12. 《曉雲山人速寫》,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13. 《曉雲法師詠梅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7。
14. 《曉雲法師松竹梅書畫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8。
15. 《曉雲法師禪畫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8。
16. 《曉雲法師海——智慧如海、善法如水書畫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8。
17. 《曉雲法師妙峰高處》,台北,原泉出版社,2017。
18. 《曉雲法師坐看雲起》,台北,原泉出版社,2018。
(二) 佛學類:
1. 《佛學演講集》,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2. 《佛學散論》,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3. 《佛學獻詞》,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4. 《佛教與時代》,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6月再版。
5. 《佛教文化與時代》,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6. 《佛學論文集》,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6月再版。
7. 《讀晚明諸師遺集》,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2月三版。
8. 《天台宗論集》,華梵佛學研究所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87年初版。
9. 《觀音圓行》,台北,原泉出版社,2005。
10. 《妙音妙行》,台北,原泉出版社,2001。
11. 《拓土者的話》,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
12. 《佛語垂光》,台北,原泉出版社,1988。
13. 《佛教園地》,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2年4月再版。
14. 《法華講義疏鈔》,台北,原泉出版社,1996。
15. 《開示錄》,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
(三) 禪學類:
1. 《佛禪之源》,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2. 《禪思》,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3. 《禪話》,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一月初版。
4. 《禪畫禪話》,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84年7月再版。
5. 《南韓行腳》,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6. 《禪詩禪師》,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初版。
(四) 教育類:
1. 《覺之教育》,雲門學佛園編,台北: 原泉出版社,2001年2月三版。
2. 《覺之教育講話》,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3. 《覺之教育摘錄》,台北, 原泉出版社,1999。
4. 《佛教教育講話》,台北,原泉出版社,1992。
5. 《佛教教育散論》,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
6. 《教育.文化》,台北, 原泉出版社,1998。
(五) 文藝類:
1. 《泉聲》(第一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9年。
2. 《泉聲》(第二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
3. 《泉聲》(第三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9年。
4. 《泉聲》(第四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9年。
5. 《泉聲》(第五輯),台北,原泉出版社,2007年。
6. 《清哦集》,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
7. 《曉風散記》,原泉出版社,1999年。
8. 《語絲》,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
9. 《三年文集》,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10. 《園林思想》,台北,原泉出版社,1996年。
11. 《淨苑隨筆》,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12. 《四時散記》,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
13. 《逝水年華》,台北,原泉出版社,2014。
(六) 參訪行旅類:
1. 《華岡緣影錄》,台北,原泉出版社,2014。
2. 《三山行跡》,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3. 《島嶼歲月》,雲門學佛園編,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4. 《環宇周行前後》,台北、原泉出版社,1995。
5. 《環宇周行散記》,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
6. 《東西南行散記》,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
二、 其他專書
1. 陳秀慧著:《曉雲法師教育情懷與志業》,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2. 趙嗣崇著:《曉雲法師傳》,台中,太平慈光寺,2014年10月初版。
3. 鄧家宙著:《香港佛教史》,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6月初版。
4. 曉雲導師圓寂讚頌委員會編,《曉雲導師示寂追念紀念》,台北:原泉出版社,2004年12月。
5. 黃鴻釗編:《先港近代史》,香港:學津書店,2005年。
6. 李金銓著:《大眾傳播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72年
7. 林淇瀁著:《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年。
8. 須文蔚著:《台灣文學傳播輪》,台北:二魚文化,2009年。
9. 王兆鵬、尚永亮主編:《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0.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學關係》,出版,台北:台灣學生,民83年初版。
11. 郭光華編:《傳播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初版。
12. 釋恆清著:《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2003年。
13. 郭朋編:《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1993年,初版。
14. 荒木見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台北:聯經,2008年初版。
15.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1984年。
16. 呂瀓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1985年。
17. 方立天著:《佛教哲學》,台北:洪葉,1994年。
18. 中村元等:《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1993年。
19. 田仲濟、孫昌熙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
20. 惠空等著:《曉雲法師傳·台灣佛教叢書總序》,台中:台中寺,台灣佛教叢書編輯委員會,2014年。
21. 藩桂明:《中國佛教百科叢書·宗派卷》,台北:佛光,2004年。
22. 釋慧嶽:《天台教學史》,中華佛教文獻編撰,1979年。
23.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台北:慧日講堂,1972年。
三、 學位論文
1. 林麗姫:〈曉雲導師禪畫研究〉,台北:華梵大學,2006年7月。
2. 涂孟惠:〈曉雲導師覺知教育與張其昀先生之人文品格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民2007年7月。
3. 曾耀賢:〈曉雲導師覺之教育思想之探討〉,台北:華梵大學,民2007年7月。
4. 張明欽:〈曉雲法師詩歌研究─以《清哦集》為研究重心〉,台北:華梵大學,2013年12月。
5. 蕭惠幸:〈曉雲導師與一燈師的禪藝美學——蕭惠幸書畫創作論述〉,台北:華梵大學,2014年。
6. 李金寶:〈曉雲導師之學術及其對慧遠廬山學風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2014年。
7. 莊家麒:〈曉雲導師止觀禪學思想及化導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民101年8月。
8. 王秀玟,〈曉雲法師佛教歌曲選集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2015年06月。
9. 呂秀蓮,〈曉雲法師的宗教體驗、行持與弘化〉,台北:華梵大學,2017年。
四、 期刊、研討會論文專集集
1. 高柏園,〈曉雲法師與覺之教育〉,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5年10月。
2. 陳秀慧,〈曉雲法師教育情懷的開展與映現〉,第一屆覺之教育研討會,2005年10月。
3. 高柏園,〈覺之教育的理論根據及治療意義〉,第一屆覺之教育研討會,台北: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10月。
4. 慧空法師,〈般若妙慧:曉雲法師之思想與行誼〉,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5年10月。
5. 釋真彬,〈曉雲導師與我〉,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7月。
6. 釋地皎,〈曉雲導師與我〉,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7月。
7. 釋修慈,〈口述歷史——我與曉公導師的因緣〉,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7月。
8. 張弓,〈智者的天台制法和曉公的華梵理念—曉雲法師教育思想宗源管窺〉,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5年10月。
9. 蘇佩萱,〈觀「渡過危崖知力健」一畫評述曉雲山人之覺教禪心〉,第一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5年10月。
10. 李玉珍,〈雲水不住——曉雲法師的比丘尼典範〉,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1. 張玉玲,〈「觀」其言,「聽」其行——曉雲法師的言談溝通技巧初探〉,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2. 何廣棪,〈感載鴻恩 緬懷懿範恭讀曉雲法師函牘感言〉,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3. 釋仁朗,〈曉雲法師壯志環宇的本地風光〉,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4. 蔡明田,〈曉雲導師之教育思想〉,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台北:華梵大學,2006年7月。
15. 張弓,〈儒佛互化,華梵相彰——試析曉雲法師教育思想之CHINDIA式建構〉,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台北:華梵大學,2006年10月。
16. 曹郁美,〈法語潤人華——從「蓮華」之譬喻理解曉雲法師的創校精神〉,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7. 釋仁隱,〈研究 曉公恩師的《禪畫與園林思想》〉,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8. 李美華,〈讀《四時散記》中曉雲法師的自我養成〉,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19. 陳捐珠,〈華梵人文教育時代意義—以曉雲法師文化、藝術之貢獻為中心〉,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20. 李美華,〈讀《四時散記》中曉雲法師的自我養成〉,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21. 陳清香,〈白雲深處梵吟—記戊申年的曉雲法師〉,第二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6年10月。
22. 程明埩,〈曉雲法師的文學心靈〉,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23. 釋大寂,〈曉雲法師對天台飛行非坐三昧之卓見〉,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華梵大學,2007年10月。
24. 胡健財,〈曉雲法師「般若禪法」之研究〉,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華梵大學,2007年10月。
25. 王健,〈志在「能仁」非志在「能強」——曉雲法師儒佛匯融之研究〉,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26. 張玉玲,〈曉雲法師與國際佛教婦女運動之先端〉,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27. 釋仁朗,〈志於道,游於藝——曉雲法師的印度學派〉,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28. 古正美,〈曉雲上人的佛教教育信仰〉,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29. 雷蒙醫師,〈曉雲法師與二十世紀佛教教育復興〉,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30. 孫波,〈教育宣導佛儒雙彰——曉雲法師《覺之教育講話》片論〉,第三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2007年10月。
31. 顏尚文,〈般若禪——曉雲法師《佛禪之源》的探討〉,第四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華梵大學,2007年10月。
32. 顏尚文,〈般若禪——曉雲法師《佛禪之源》的探討〉,第四屆曉雲法師思想行誼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華梵大學,2007年10月。
33. 陳娟珠,〈心靈教育——以曉雲法師禪畫的文化意涵為例〉,第五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華梵大學,2001年10月。
34. 陳娟珠,〈天台宗的傳承——以曉雲法師教學為中心〉,天台學會第五屆研討會專輯,台北:原泉出版社,2005年10月。
35. 釋仁朗,〈法乳千秋——曉公雲師書畫思想與精神之窺探〉,華梵大學創辦人 曉雲法師圓寂週年紀念暨第六屆天台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華梵大學,2001年3月。
36. 胡健財,〈曉雲法師藝術思想探賾〉,第八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台北:華梵大學,2009年11月14日。
37. 黃俊威,〈論曉雲法師對於佛教學術環境的芻言〉,華梵大學創辦人 曉雲法師圓寂週年紀念暨第六屆天台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華梵大學,2001年3月。
38. 賴賢宗,〈覺之教育與人文精神〉,華梵大學「覺之教育研討會」,台北:民2000年10月。
39. 陳娟珠,〈禪與生活——以曉雲法師的禪畫為例〉,台北:華梵大學,2006年7月。
五、 雜誌類
1. 吳再炎:〈介紹游雲山女士〉《馬來西亞廣播半月刊》(Radio MALAYA NEWS),馬來西亞:1948年1月。
2. 歌奮:〈嶺南女畫傑——游雲山女士抵印動態〉《印度日報》,1948年4月9日。
3. 1949,FORUM: paintings alive with inner feeling &of fragile colours ,The Indian Weekly Newsmagazine.
4. 納絹卓•巴鉈卡亞(Nagendra Bhattacary):〈中國繪畫〉《印度雜誌》,1948年。
5. 丹鋒:〈畫壇異苑——介紹名畫家游雲山女士〉《新閩日報》,菲律賓:1956年3月26日。
6. 伊藤畹(日本畫家):〈中國女名畫家——游雲山女士畫展觀後感〉《華僑》,日本:1956年9月1日。
7. 編輯室:〈嶺南名畫家——游雲山女士簡介〉《華僑》,日本:1956年8月16日。
8. 1956, THE ASIAN STUDENT: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San Francisco Art School.
9. 〈畫家游雲山作品在美展出〉《中華畫報》第五十八期,華盛頓中國文化協會:1957年5月18日。
10. 〈中國當代藝術展在柯伯里舉辦〉《今日世界雜誌》,美國華府:1957年2月1日。
11. 1958, Der Maler Michael Cadoret: En Museen und Ausstellungen, KÖLNER IEBEN, KÖLNER WOCHENPROGRAMM MIT FÜHRER UND STADTPLAN.
12. 1958, ΙΛΙΣΟΣ, Βουδδιστική ζωγραφική "Εκθεσις στον Παρνασσόν Tis 8idos Yau Wan-Shan, 希臘。
13. 高勵節:〈雲們第二屆畫展的觀感〉星期五《華僑日報》,(1959年10月2日)第四張第一頁
六、 網路資源
1. 原文網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2758597.html
2. [星雲大師全集253] 海天遊蹤2-86。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23107
3.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n5nkqgq.html
4.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八十自選集
5. https://kknews.cc/history/9mrgv25.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吴虞/3192076
7.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NxzkqMvDAsoC&pg=PP146&lpg=PP146&dq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20-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