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724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188.185.65
姓名 張幃淵(Wei-Yua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我國學生權利救濟制度研究
(A Study on Students’ Rights Relief System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行政法人決策制度設計之研究-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陸生來台就學之內容分析-以自由時報、聯合報、大紀元及台灣立報四電子報為例
★ 大專院校學生司法救濟之研究★ 我國國立大學合併政策之內容分析
★ 土地徵收被徵收人之程序與實體權利保障之研究★ 環保抗爭事件之研究:以三峽瀝青廠為例
★ 兩岸地區人民身分地位之研究:以戶籍制度為中心★ 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現況及改良途徑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
★ 《從事研究人員兼職與技術作價投資事業管理辦法》制訂與應用之研究★ 我國法律明確性原則之研究─析論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 環境汙染之刑事責任與難題-以日月光後勁溪案為例★ 地方政府參與式預算之法制研究:以新北市議員建議款模式為例
★ 我國土地徵收與停止執行之研究-以兩個案為例★ 網路直播購物法律管制之研究
★ 我國宗教法制之研究:以比較法出發★ 土地徵收收回權之財產權保障與正當行政程序研究——以釋字第763號解釋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訴訟權為憲法第16條所保障之基本權利,「任何人」均享有且不得任意剝奪,據以回復與修補權利被侵害的缺口,使其他基本權利能被真正行使。然而我國過去將學生被視為特別權力關係中之相對人,或以學生欠缺基本權主張能力為由,以判例或大法官解釋,進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今透過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84號解釋,似使學生脫離特別權力關係,獲得行使訴訟權之機會。
而依據一般行政爭訟法理,具有權利或法律上利益者,係有權利保護必要,得依權利侵害來源,提起相應行政爭訟程序;至於在學生案件中,是否有所不同,則有深入討論之必要。因此本文透過文獻分析法及法學解釋方法釐清相關爭點,發現學生亦享有訴訟權,若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侵害時,得循相應行政爭訟程序進行救濟,最後,本文提出一套審查流程:⑴特定校園爭議、⑵找尋涉及學生權利或法律上利益、⑶定性其侵害來源之性質及⑷找尋相應之救濟程序,可以提供未來學生爭訟案件判斷時之參考。
摘要(英) Litigation right is a fundamental right guaranteed by Article 16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everyone has and shall not be arbitrarily deprived of, so as to restore the breach of right and let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be truly exercised. However, in the past, students were restricted to different degrees by legal precedents or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on the grounds that students were regarded as the counterparts in the special authority relationship or that they lacked the ability of claiming they had fundamental rights. Now, through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784, it seems that student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special authority relationship and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of exercising their litigation rights.
Based on the legal principle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ose people who have rights or legal interests. They can initiate appropriat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of the infringement. As for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students’ cases, it is required to discuss in depth. Therefore, this study clarified relevant disputes by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found that students also have litigation rights. If students’ rights or legal interests are infringed, they can be remedied through proper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procedures. Finally, this study brought up a set of review process, hoping that it can be a reference for judging students’ cases in the future: (1) specify a campus dispute, (2) find things involved in students’ rights or legal interests, (3)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source of infringement, and (4) find appropriate relief proceedings.
關鍵字(中) ★ 學生權利
★ 特別權力關係
★ 在學關係
★ 釋字第784號解釋
★ 行政爭訟
關鍵字(英) ★ students’ rights
★ special authority relationship
★ studentship
★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784
★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論文目次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表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3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9
   一、研究方法.........................................9
   二、研究範圍........................................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0
   一、研究架構........................................10
   二、章節安排........................................12
第二章 學生與學校間法律關係...............................13
 第一節 外國立法例......................................13
   一、德國............................................13
   二、日本............................................16
   三、英國............................................17
   四、美國............................................19
   五、外國立法例值得關注之處............................21
 第二節 在學關係性質.....................................22
   一、傳統觀點—特別權力關係.............................22
   二、特別法律關係說...................................28
   三、一般法律關係說...................................30
   四、在學契約說.......................................31
   五、特別法律關係說或一般法律關係說較符合我國情形........33
 第三節 學生權利的法律基礎................................34
   一、憲法上依據.......................................34
   二、法律上依據.......................................47
   三、透過憲法上及法律上依據找尋權利或法律上利益..........49
第三章 在學關係中之司法救濟................................51
 第一節 構成要件.........................................51
   一、主體為學生.......................................51
   二、客體為教育或管理措施..............................52
 第二節 救濟程序.........................................62
   一、申訴或訴願先行程序................................62
   二、訴願.............................................64
   三、行政訴訟.........................................65
 第三節 在學關係中爭訟之審查流程及類型化...................65
   一、教務類...........................................66
   二、學務類...........................................67
   三、總務類...........................................68
第四章 在學關係中司法救濟之實務走向.........................71
 第一節 大法官解釋.......................................71
   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82號解釋.......................71
   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4號解釋.......................73
   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84號解釋.......................76
   四、大法官解釋下之學生權利救濟制度.....................80
 第二節 訴願............................................82
   一、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84號解釋後訴願實務發展..........82
   二、訴願實務已使學生受訴訟權保障......................88
 第三節 行政訴訟........................................88
   一、成績評定........................................89
   二、學生懲戒........................................91
   三、行政訴訟已排除過往對於學生權利救濟範圍之限制.......94
第五章 結論..............................................95
參考文獻..................................................97
參考文獻 一、書籍
Michael LaMorte(2002). School Law: Cases and Concept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2014),《老師,我有話要說—學生權利守則》,台北:五南。
吳志光(2019),《行政法》,台北:新學林。
吳庚(2005),《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版。
吳庚、盛子龍(2017),《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庚、陳淳文(2019),《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
吳信華(2011),《憲法釋論》,台北:三民。
李仁淼(2017),《教育法與教育人權》,台北:元照。
李惠宗(2009),《案例式法學方法論》,台北:新學林。
李惠宗(201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李惠宗(2019),《憲法要義》,台北:元照。
李園會(1999),《日本的教育基本法》,台北:合記。
李震山(2006),《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
李震山(2019),《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
周志宏(2012),《教育法與教育改革(二)》,台北:高等教育。
林明鏘(2017),《行政法講義》,台北:新學林。
邱聰智(2003),《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台北:輔仁大學法學。
姜世明(2014),《民事訴訟法(上冊)》,台北:新學林。
徐瑞晃(2012),《行政訴訟法》,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4),《美國教育法與判例》,台北:高等教育。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教育部。
許育典(2007),《教育法》,台北:五南。
許育典(2013a),《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元照。
許育典(2013b),《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元照。
許育典(2014),《學校法治與學校行政》,台北:元照。
許育典(2018),《憲法》,台北:元照。
許育典(2019),《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與特殊教育法制》,台北:元照。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和研究方法》,台北:精華。
陳敏(2016),《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
黃俊杰(2019),《行政法》,台北:三民。
黃維幸(2014),《現代法學方法新論》,台北:三民。
廖義男(2015),《憲法與行政法制》,台北:元照。
蔡志方(2007),《行政救濟法新論》,台北:元照。
諸彥含(201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松燁文化。
蕭文生(2019),《行政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立法院公報處(1979a),《立法院公報》,第68卷第3期,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79b),《立法院公報》,第68卷第19期,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處(1993),《立法院公報》,第82卷第60期,台北:立法院。
王宣雄(2015),〈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的界線—以成績評量為探討中心(二)〉,《法務通訊》,第2788期,頁3至5。
何美瑤(2017),〈我國小學教師管教權法制之探究〉,收錄於《國際法與國內法的一元論-陳荔彤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上)》,陳荔彤院長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台北:瑞興,頁709至719。
何萬順、林俊儒(2017),〈大學學業退學制度的批判與反思〉,《教育研究集刊》,第63輯第3期,頁77至106。
吳志光(2012),〈大專院校處理學生事務之正當法律程序〉,收錄於《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台北:元照,頁227至257。
吳志光(2018),〈受刑人權利救濟之範圍及權利保障的根本問題—從司法院釋字第755號解釋談起〉,《臺灣法學雜誌》,第345期,頁63至69。
吳佳霖(2012),〈受刑人的法律地位及司法救濟途徑—以美國法為借鏡〉,《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2期,頁167至204。
吳琴雯(2020),〈司法院釋字第784號解釋後校園內學生權利主體之確認〉,《臺灣法學雜誌》,第390期,頁45至49。
宋峻杰(2008),〈另一關於「受教育權」之導向思考—以日本國憲法學為依據〉,《法學新論》,第1期,頁117至144。
宋峻杰(2017),〈日本學校事故與國家賠償責任認定之考察—以日本學校事故判例法理為引〉,《政大法學評論》,第148期,頁69至111。
李仁淼(2009),〈在學關係的法性質——以學校與學生的在學契約為中心〉,收錄於《行政契約之法理/各國行政法學發展方向》,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台北:元照,頁53至78。
李仁淼(2010a),〈校規之法性質(上)〉,《臺灣法學雜誌》,第163期,頁103至108。
李仁淼(2010b),〈校規之法性質(下)〉,《臺灣法學雜誌》,第164期,頁123至128。
李仁淼(2011),〈學習權之權利性質與保障內容〉,《月旦法學教室》,第102期,頁28至40。
李仁淼(2012),〈在學關係中之權利救濟——釋字第六八四號評析〉,《月旦裁判時報》,第13期,頁16至27。
李仁淼(2014),〈校規與在學關係中學生之權利救濟/高高行102訴18判決〉,《臺灣法學雜誌》,第259期,頁187至198。
李仁淼(2016),〈高中「課綱微調」之法律爭議—評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裁字第1379號裁定〉,《月旦裁判時報》,第51期,頁5至16。
李仁淼(2020),〈學生權利救濟範圍的擴大—大法官釋字784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教室》,第213期,頁68至79。
李松(2018),〈英美學生管教制度對中國大陸之啟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0期,頁222至227。
李建良(2018),〈行政處分2.0:法制國家的制度工具與秩序理念(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77期,頁91至108。
李惠宗(2015),〈訴訟本質理論與訴訟權的保障—從兩公約人權談起〉,《臺灣法學雜誌》,第284期,頁77至88。
李惠宗(2020),〈學生訴訟權的大躍進?——從具體爭議的「可司法性」評司法院釋字第784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298期,頁32至44。
汪耀文(2014),〈學生評量成績管理規定適法性之初探——以地方政府國民中小學生成績評量補充規定與臺北地方法院2006年3月31日94年度易字第1533號刑事判決的案件事實為中心〉,《教育行政雙月刊》,第94期,頁174至191。
周宇修(2020),〈行政訴訟都市計畫專章評析:民眾參與及制度期待〉,《全國律師》,第24卷第7期,頁50至54。
周百信(2019),〈中小學生權利救濟之研究〉,《教育法學評論》,第3期,頁197至215。
周志宏(2000),〈私立大學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以日本法制爲借鏡〉,《臺大法學論叢》,第29卷第3期,頁1至41。
周佳宥(2020),〈學校管教措施之法律性質及救濟方法—兼評花蓮地方法院108年度簡字第54號判決〉,《臺灣法學雜誌》,第390期,頁39至43。
林佳和(2020),〈一般法院的憲法解釋——關場工人案〉,收錄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十輯》,蘇彥圖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頁301至354。
林佳範(2000),〈『法治教育』或『教育與法治』-從教師管教行為淺談法治教育之言教與身教〉,《公民訓育學報》,第9輯,頁201至218。
林佳範、李立旻(2020),〈大專校院學生對學生權利之認知調查研究〉,《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8卷第3期,頁33至49。
林孟楠(2016),〈基本法與行政領域之法統制—日本法及臺灣法之比較研究〉,《華岡法粹》,第61期,頁109至133。
林明昕(2016),〈基本國策之規範效力及其對社會正義之影響〉,《臺大法學論叢》,第45卷,頁1305至1358。
林芳薪、蔡元隆(2018),〈再思我國教育基本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期,頁190至193。
林威志(1999),〈國民中小學學生申訴制度之探討—兼評析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學生申訴處理要點〉,《教育研究集刊》,第43輯,頁185至211。
林斌(2006),〈中英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教育研究集刊》,第52輯第4期,頁107至139。
林斌、徐慧芝(2016),〈建構學生管教政策網絡:英國中小學學生行為管教制度之運作〉,《教育政策論壇》,第19卷第1期,頁105至137。
柯志堂(2019),〈從學生權益談友善校園學生申訴制度的建立〉,《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8卷第3期,頁26至36。
高寶玉(2018),〈香港自主學習的探索:融合東西方理念的常識〉,《課程研究》,第13卷第1期,頁29至53。
張文郁(2012),〈訴願之先行程序〉,《月旦法學教室》,第120期,頁12至14。
張永健(2018),〈財產權的限制與補償:新理論分析框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0卷第4期,頁505至535。
張源泉(2011),〈德國中小學學生法律地位之萌芽期〉,《教育研究集刊》,第57輯第1期,頁35至62。
莫于川(2012),〈試論條理法在調整特別權力關係中的作用——以公立高校管理行為爭議解決為例〉,收錄於《全球化/福利國家/特別權力關係/公私協力》,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台北:元照,頁201至225。
許育典(2004),〈在學關係與學生申訴〉,《教育學刊》,第23期,頁37至58。
許育典(2007),〈在學關係下教育行政的法律監督——以中小學生為核心〉,《教育研究集刊》,第53輯第2期,頁73至101。
許育典(2011),〈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下大學與學生的法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199期,頁96至118。
許育典(2015),〈課綱微調的教育法爭議〉,《臺灣法學雜誌》,第277期,頁6至8。
許育典(2017),〈突破性平會調查報告非屬行政處分的救濟困境—兼評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訴字第280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63期,頁5至12。
許育典、林姁璇(2019),〈大學自治下校規法律性質的探討:從在學關係談起〉,《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8卷第2期,頁27至42。
許育典、林欣儀(201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權利救濟請求權的建構與檢討:以華岡藝校案為例〉,《教育政策論壇》,第22卷第2期,頁151至184。
許育典、黃宗菁(2018),〈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的法律分析—以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為核心〉,《高大法學論叢》,第13卷第2期,頁273至340。
許聰顯(2012),〈以司法審查之觀點探討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學校行政雙月刊》,第78期,頁125至140。
陳英鈐(2014),〈確認訴訟與行政規範審查:德國與我國制度發展的比較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43卷第4期,頁1391至1468。
陳啟榮(2008),〈論述特別權力關係兼論學校與學生間的法律關係〉,《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20期,頁73至86。
陳添丁(2012),〈人權、法律、教育:從人性尊嚴論學生作為教育之主體〉,《學校行政雙月刊》,第78期,頁203至213。
陳清秀(2015),〈憲法上人民行政訴訟權之保障〉,《法令月刊》,第66卷第9期,頁1至31。
陳愛娥(2011a),〈憲法與行政法的互動場域:第一講 從特別權力關係到特別身份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03期,頁32至44。
陳愛娥(2011b),〈從特別權力關係到特別身分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03期,頁40至43。
傅玲靜(2020),〈評司法院釋字第784號解釋未竟之功—以個別科目學習成績評量之司法審查為中心〉,《教育法學評論》,第5期,頁75至91。
曾大千、陳炫任(2017),〈從在學關係論大學學生校內勞動行為之法律定位〉,《市北教育學看》,第58期,頁21至41。
程明修(1999),〈德國行政法學上法律關係論的發展-以公務員法律關係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35期,頁27至40。
程明修(2013),〈法治國中「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殘存價值?〉,《中原財經法學》,第31期,頁191至244。
黃舒芃(2016),〈「特別權力關係」的隱晦終結-評司法院釋字第 736 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第48期,頁109至114。
楊昌裕(2020),〈開啟各級學校學生完整行政訴訟權新時代:大法官釋字第784號解釋〉,《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8卷第4期,頁81至86。
楊振昇(2000),〈「教育基本法」對教育革新之啟示〉,《教育政策論壇》,第3卷第1期,頁54至69。
賈文宇(2019),〈以程序補強明確性?——論司法院釋字第767號之於藥害救濟及其擴散效應〉,《中原財經法學》,第42期,頁159至198。
劉廷揚、林威克(2011),〈大學自治與特別權力關係的論辯——大法官釋字第684號解釋初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頁91至112。
劉俊男(2019),〈行政罰調查程序之探討〉,《軍法專刊》,第65卷第2期,頁114至137。
蔡志方(2020),〈論教育機關對學生所為警告之可訴性〉,《臺灣法學雜誌》,第390期,頁33至38。
蔡秀卿(2006),〈行政檢查〉,《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2期,頁43至74。
蔡昕璋(2020),〈2010年代臺灣學生事務的社會脈動與相關研究分析〉,《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8卷第4期,頁13至32。
蔡茂寅(1995),〈在學關係與司法審查——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4期,頁60至63。
蔡震榮(2005a),〈教育法上行政契約之研究——以教師、公費生、留學生為例〉,收錄於《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之保護—教育訴願業務論文集》,教育部主編,台北:教育部,頁193至236。
蔡震榮(2005b),〈大學自治與法律保留—以學生與學校關係為例〉,收錄於《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之保護—教育訴願業務論文集》,教育部主編,台北:教育部,頁309至330。
蔡震榮(2005c),〈學生受教育權之暫時權利保護〉,收錄於《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之保護—教育訴願業務論文集》,教育部主編,台北:教育部,頁581至614。
蔡震榮、戴東盛(2011),〈從釋字 684 號解釋論法律保留與權利救濟〉,《法學叢刊》,第224期,頁1至24。
蕭文生(2011),〈送給大學生的禮物VS.大學的震撼彈〉,《月旦裁判時報》,第9期,頁76至85。
賴振權(2012),〈國民教育階段學生管教法理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第77期,頁231至245。
薛美蓮(2014),〈公立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與學生隱私權衝突的解決方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3卷第9期,頁31至38。
謝志偉(2003),〈自我調節學習理論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第6卷第3期,頁147至168。

三、網路資料
一起讀判決(2019),《釋字784號解釋:每位學生都有訴訟權》,載於:https://casebf.com/2019/10/26/j784,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0月20日。
王瀚興(2019),《釋字784號是鬆綁學生訴訟權 還是貓放老鼠?》,載於: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567069,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0月20日。
司法院(2020),《中譯外國法規—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載於: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57-22-dfce6-1.html,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2月29日。
司法流言終結者(2019),《「釋字784是在哈囉?」學生的訴訟權,不會讓教師不知道怎麼教》,載於: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322/4192947,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0月20日。
劉安桓(2019),《如果學生動不動就要告,老師還能怎樣教育學生?》,載於:https://cnews.com.tw/128191105a01,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0月20日。
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2020),《有關教師避免於下課時間實施管教措施之爭議教育部澄清說明》,載於:https://depart.moe.edu.tw/ed2800/News_Content.aspx?n=9C2F51A0AD31862F&sms=EA52AE3CDCB7AE20&s=3CCAE43E43FE7CBB,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1月4日。
教育部訴願案件查詢系統,https://appeal.moe.gov.tw/hope_search.aspx,最後瀏覽日期:中華民國109年11月23日。
指導教授 鍾國允(Kuo-Yun Chung) 審核日期 2021-1-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