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675701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3 、訪客IP:3.142.55.201
姓名 李愛珍(AI-CHEN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雅加達的邦加(Bangka)客家人之認同變遷
(Identity Transition of the Bangka Hakkas in Jakarta)
相關論文
★ 寺廟與客家聚落關係──以桃園縣觀音鄉甘泉寺為例★ 客家鄉鎮發展文化觀光之研究—以桃園縣新屋鄉為例
★ 客家花布的符號消費與族群認同★ 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
★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 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
★ 乙未年桃園客家地區抗日事件之研究★ 國小學童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基隆市國小高年級為例
★ 文化展示與客家論述:以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為例★ 族群旅遊節目的再現分析-以客家電視台為例
★ 桃竹苗地區印尼客家外籍配偶的認同變遷★ 客家流行音樂與青年的客家認同
★ 清代新竹關西王廷昌家族的拓墾與發展★ 論多元族群之社區認同建構─以桃園市龍潭區佳安社區為例
★ 移民二代的認同抵抗與變遷─高屏溪畔滇緬義胞聚落的當代情境★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祭拜祖先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為謀求更好的生活,許多邦加客家人再次遷移到雅加達或其他都會區。在雅加達,他們遇到多樣的族群,為了融入當地的生活,他們得做出一些改變。本研究透過田野、參與觀察以及訪談法,來了解22位雅加達邦加客家人的生命經驗,探討其遷移過程對他們的認同產生何種變遷?以及遷移後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何種文化混雜的現象?
研究發現22位研究參與者中的客家認同都缺乏原祖籍,而是以生長的故鄉代替原祖籍。他們創造一種專屬的新分類,不再使用祖先的籍貫,而是依印尼的地區做為分別。由於歷史背景、族群差異、環境等因素,面對印尼社會對於華人族群的打壓,邦加客家人的族群認同主要以「印尼華人認同」為主,但這並非表示客家認同並不存在,在訪談過程中受訪者曾表示以為「華人就是客家人」,本研究可以看出情境對族群認同具有極大的影響,遇到不同的情況,他們會自稱是邦加人、客家人或是邦加客家人,但不能抹滅屬於建構論及原生論的族群認同,尤其是原生論,我門可以從語言及飲食方面發現,實際上原生論潛藏在雅加達邦加客家人的生活中。
摘要(英) In search of a better life, many Bangka Hakkas have remigrated to Jakarta or other metropolitan areas.In Jakarta, they encounter diverse ethnic groups and have to make some changes in order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life.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field survey,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learn about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22 Hakkas living in Jakarta and explored how the migration processes have changed their self identities. We also investigated what cultural hybridity phenomena they may have encountered in daily life after the migration.
We found that all of the 22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lack the Hakka ancestral origin identity, and have replaced their ancestral origins with the childhood hometowns. They have created an exclusive new classification that is distinguished by Indonesian regions instead of the ancestral origins. Due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ethnic differenc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ndonesian society′s suppression of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 the ethnic identity of the Bangka Hakkas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 "Indonesian Chinese Identity."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Hakka identity has ceased to exist. During the interview, the respondents claimed that "Chinese are Hakkas." We found that scenario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thnic identity. Although the respondents may claim to be Bangka, Hakka, or Bangka Hakka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it does not erase their ethnic identity under the constructivism and primitivism theories. In particular, we observed that primitivism is embedded into the lives of the Hakka people in Jakarta in terms of language and diet.
關鍵字(中) ★ 雅加達
★ 邦加
★ 客家人
★ 遷移
★ 認同
關鍵字(英) ★ Jakarta
★ Bangka
★ Hakka
★ migration
★ identit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2
一、 研究動機 2
二、 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邦加及雅加達地理位置與背景介紹 5
一、 邦加及雅加達地理位置 6
二、 邦加名稱由來 7
第三節、 印尼華人歷史脈絡與邦加客家人的發展 7
一、 近代印尼華人歷史脈絡 8
二、 印尼的華人政策與排華運動 9
三、 邦加客家人的的發展 11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6
第一節、 遷移 16
一、 遷移的動機 16
二、 遷移與認同 17
三、 遷移與文化現象 19
第二節、 族群認同 20
一、 原生論 22
二、 情境論 23
三、 建構論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田野 26
一、 與訪談參與者的接觸 27
二、 進入田野與參與觀察 28
第二節、 訪談法 29
一、 訪談 29
二、 訪談22位雅加達邦加客家人 30
第四章 遷移過程與認同策略 32
第一節、 遷移與發展 32
一、 從邦加遷移到雅加達 32
二、 在雅加達發展的狀況 38
第二節、 認同策略 40
一、 印尼社會造成華人認同 40
二、 向印尼本地人通婚之後與認同的影響 44
三、 邦加客家認同狀況 47
第三節、 多樣認同策略 50
一、 邦加原居地的故鄉角色 50
二、 雅加達邦加客家人多樣認同 53
第五章 文化實踐的改變 59
第一節、 多元的飲食 60
一、 邦加客家人原有飲食習慣 60
二、 雅加達邦加客家人飲食習慣的改變 64
第二節、 節慶及宗教信仰 68
一、 原有節慶及宗教信仰 68
二、 節慶及宗教信仰的變化 70
第三節、 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 74
一、 原有日常生活的語言 74
二、 在日常生活使用語言的變化 77
第六章 結論 8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1
一、 情境與認同轉換 81
二、 伴隨遷移現象的文化轉變 82
三、 遷移行為下的族群認同 83
第二節、 研究省思 84
參考書目 86
一、中文文獻 86
二、英文文獻 89
三、印尼文文獻 91
四、網路資料: 92
訪談大綱Garis Besar Wawancara 93
一、個人資料Data Pribadi 93
二、個人與家族史 Riwayat pribadi dan keluarga 94
三、族群互動的觀察 Pengamatan interaksi etnis: 94
四、族群與文化接觸 Interaksi dalam kelompok etnis di bidang kebudayaan. 9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Kottak, C.P.著,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
文峰,2008,〈語言政策與國家利益-以印尼華語政策的演變為例〉《東南亞研究》第6期,頁82。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愛平,2006,〈印尼華裔青少年的身份認同與國家認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集美)印尼華裔學生的調查研究。
王增能,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慧玉,2007:345-358,〈我是混血兒?新臺灣之子的後殖民詮釋〉。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舉辦之「第十三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研討會」論文集(上),屏東。
王賡武,2002,《南洋華人簡史》,台北:水牛。
丘正歐,1995:4-61,《蘇加諾時代印尼排華史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朱杰勤,2008,《東南亞華僑史》,北京:中華書局,知識出版社。
李學民、黃昆章,2005:268-280,《印尼華僑史(古代至1949年)》,廣州:廣東高等教出版社。
林孟輝、鄭明桂,2005,《中小學生如何撰寫田野調查報告》,臺北:稻田出版社。
林淑蓉,2006,客家飲食文化與社會生活:從族群性到族群認同。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之「客家社會與文化及教學資源整合」學術研討會。
林淑蓉,2007,食物、記憶與社會生活:再探客家文化遺産,行政客家委員會,口傳與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客家族群記憶研究-子計畫二。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妤錚,2004,〈地方生活品質與人口遷移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凌彰、李新雲、譚恩利、李恩思,2004,《魂牽夢繞的故鄉一邦加島》,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唐慧,2006,《印度尼西亞歷屆政府華僑華人政策的形成與演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9,(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莊英章,2003:10-17,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客家飲食文化輯,台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莊英章,2004,〈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 期。
莊國土,1994,〈鴉片戰爭後東南亞華僑的人口結構〉,《南洋問題研究》01 期。
莊國土等,2003:188,《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莊靜怡、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的族群認同與對日態度〉,《本土心理學研究》,20:105-135。
陳以新譯,2008,《離散與混雜》,台北:國里編譯館與伯偉文化國際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志明,2005:174-188,〈從費孝通先生的觀點看中國的人類學族群研究〉。喬健、李沛良、馬戎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欣慧,2007,〈印尼亞齊之客家人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陳瑞珠,2011,〈台灣客家族群的跨國認同與文化建構:以泰國台灣客家同鄉會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肇男,1990,〈臺灣地區各類型遷徙之選擇性與差異性〉,人口學刊 ,第十三 卷,頁 43-57。
陳曉錦,2014,《東南亞華人社區漢語方言概要》,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彭庭芸,2007,〈客家飲食文化的成因與特色〉,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湯永齡、凌彰、李新雲、譚恩利、李恩思,2004,《魂牽夢繞的故鄉-邦加島》,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新華書店。
黃昆章,〈印尼客家人的地位與作用〉,《八桂僑史》,1996年第4 期。
黃昆章,1989:15,〈戰後印尼政府的華僑華人政策〉,《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政策》,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廣州華僑研究會。
黃昆章,2005,《印尼華僑華人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昆章,2005:266-269,《印尼華僑史(1950年至2004年)》,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智絹,2011,〈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廖建裕,2002:1,《現階段的印尼華人族群》,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劉忠岳,2008:25-82,〈離散文化中的身份認同與他者處境:《閃亮閃亮》與《野草花》為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又平,1995,〈台灣的族群認同與政黨政治的互動關係〉,《理論與政策》,頁53-64。
鄭赤琰編,2002,《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鍾文典總主編,羅英祥著,2011,《印度尼西亞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顏寧、黃泳光、吳欣隆譯,2009,《建構扎根理論》,台北:五南書局。
蘇俐瑩,2010,〈旗津居民地方認同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蘇嘉愷、陳華穗,2008,〈文化對於服務接觸的影響-以美濃地區客家餐廳之顧客與服務提供者的觀點探索〉,《餐旅暨家政學刊》第4卷第4期,頁333-354


二、英文文獻
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Fredrik Barth (ed.) Ethnic Group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p. 9-38.
Berger, Peter dan Luckmann.,Thomas,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oronto: Random House.
Boheim, R. and M. P. Taylor, 2002, “Tied Down or Room to Move?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using Tenure, Employment Status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 in Britain.”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49, No.4, pp.92-369
Cerulo , Karen A. , 1997, 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385-409.
Connolly, William E., 2002, Identity/Difference: 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Paradox, Expanded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nstable,Nicole, 2000, “Ethnicity and Gender in Hakka Studies”頁365-93. 收錄於 《第四屆國際客家研究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中樣玉民族所。
Coughlin, R. J.,1960, Double identity: The Chinese in modern Thailan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all, Stuart ,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ed.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ies, pp. 1-11. London: Sage.
Hall, Stuart., 1992,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 Hall, David Held, Anthony
Hobsbawn, Eric, and Terence Ranger (eds.) ,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go, G. J., 2012 ,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 fic:Exploring the Linkages,Paper presented at 2012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Taiw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April 27-28.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 2003,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USA: Blackwell Publishing.
Purcell, Victor, 1965, The Chinese in South Asia,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urdey, Jemma. Anti-Chinese Violence in Indonesia, 1996–1999.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79.ISBN:9971-69-332-1.
Ravenstein, E. G., 18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46, No.2, pp.167-235.
Rozin, P., 1989, The role of learning in the acquistion of food preferences by humans. In: Shepherd, R. editor. Handbook of Psychophysiology of Human Eating.
Wang Gungwu, 1988, “The study of Chinese Identities in Southeast Asian”, in 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 II,edited by Jeniffer Cushman dan Wang Gungwu, Hongkong: 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 pp.23-31.


三、印尼文文獻
Budianta Melani, 2008:31, "Aspek Lintas Budaya dalam Wacana Multikultural"(跨文化方面在多元文化話題中)prosiding Seminar Kajian Wacana dalam Konteks Multikultural dan Multidisiplin FIB UI
Didi Kwartanada, 1996:24-41, Minoritas Tionghoa dan Fasisme Jepang: Ja-wa1942-1945, dlm Pengusaha Ekonomi dan Siasat Pengusaha Tionghoa (少數華人與日本法西斯主義:爪哇1942-1945,經濟企業家和華人企業家的伎倆,Yogyakarta: Kanisius.
Kurasawa Aiko, 1993:212, Mobilisasi dan Kontrol, Studi tentang perubahan sosial di Jawa 1942-1945(動員與控制,研究爪哇中的社會變革); Jakarta:Grasindo
Priyono Wibowo, 2012:645, “Tionghoa dalam Keberagaman Indonesia: Sebuah Per-spektif Historis tentang Posisi dan Identitas” (華人在印尼的多樣性:立場與認同的歷史透視) Prosiding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ne-sian Studies "Unity. Diversity and Future" Universitas Indonesia ;Indonesia.
Symphony Akelba Christian , 2017, Jurnal Cakrawala Mandarin Asosiasi Program Studi Mandarin Indonesia (“印尼高校中文系協會”期刊)Vol.1, No.1, April 2017, PP. 11-22 ISSN: 2579-4906
Yahya, Yunus. (tt). Non Pri di Mata Pribumi(非本地人在本地人的看法). Jakarta: Yayasan Tunas Bangsa.

四、網路資料:
https://jakarta.bps.go.id/statictable/2017/01/30/136/jumlah-penduduk-dan-laju-pertumbuhan-penduduk-menurut-kabupaten-kota-di-provinsi-dki-jakarta-2010-2014-dan-2015.html
檢案日期:108年1月28

https://babel.bps.go.id/quickMap.html
查詢日期:2019年6月10日
指導教授 王俐容(LI-JUNG WANG) 審核日期 2019-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