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1246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38.34.223
姓名 施中陽(Shi zhong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周敦頤定靜工夫之醫學應用 —以朱丹溪援儒入醫策略為視野
相關論文
★ 論當代新儒家思想中的世界主義★ 論韓非哲學—秩序的建構
★ 論中國樂教「和」之思想—以周敦頤樂教為視野★ 元代儒醫朱丹溪的胎教理論研究 -以宋儒心氣關係為視點
★ 王陽明心學與正念療法★ 漢代《孝經》學初探
★ 王陽明致良知中的定靜工夫涵攝★ 以「克己復禮」論孔孟荀禮學思想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現代人患鬱症的機率也在增加,鬱症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家庭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性加大,家庭環境的穩定性受到很大挑戰,家庭環境隨著社會發生著劇烈變化,傳統意義上的家庭觀念逐漸淡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
元朝朱丹溪認為:五志之火,因七情而生……宜以人事制之,非藥石能療,須診察由以平之。認為各種疾病多起於鬱,他把鬱病分為氣鬱、濕鬱、熱鬱、痰鬱、血鬱、食鬱,認為鬱病病因不外情志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當臟腑氣血等內環境紊亂時,又影響到人體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如善恐、易怒等。那麼防治鬱症就成了重中之重。
周敦頤提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的方法,也就是將中正仁義之理定之於心,使人的一切行為舉止都以「中正仁義」為標準,讓人心歸於靜,無欲而有主,從而能夠應對事物之變,且不會被外界的物欲之「動」所蒙蔽和浸染,以靜制動,從而達到人體不受到外界的影響達到「定」的狀態。
摘要(英)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society, the probability of modern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is also increasing, and depress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has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mobility, the stability of family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challenged. The family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drastic changes along with the society, a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amily has gradually weakened, which has intensified the change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Yuan Dynasty, Zhu Danxi believed that the fire of the five wills was born because of the seven emo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personnel system, Non-medicinal stones can heal, The patient should be examined and treated. He divided depression into qi depression, dampness depression, heat depression, phlegm depression, blood depression, and food depression. He believed that the causes of depression were nothing more than emotional internal injury, six erotic external feelings, and diet disorder. Whe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such as zang-fu qi and blood disorders, and affect the human body′s perception of external things, such as fear, irritability, etc. So preventing depression is a top priority.
Zhou dunyi "The sage determined it to be righteous, benevolent and righteous." , That is, to fix the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benevolence and justice in the mind,So that all human behavior is based on "righteousness and righteousness" as the standard, so that the heart is quiet, no desire and master, so that it can cope with the change of things, and will not be blinded and stained by the external material desire of the "move", to static brake, so as to achieve the human bod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outside world to achieve the "steady" state.
關鍵字(中) ★ 鬱症防治
★ 朱丹溪
★ 周敦頤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緒論 1
一、現代社會之背景簡述 1
二、和合在夫妻關係視域之意涵 3
三、中醫觀念中不和而鬱 7
四、先前研究綜述與研究方法 11
1.先前研究綜述 11
2.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由張介賓看朱丹溪的鬱症理論 14
一、張介賓之情志三鬱說 14
1.「情志三鬱」理論淵源 15
2.張介賓之辨證觀 20
二、朱丹溪治療思路 31
1.心理治療 31
2.「以情勝情」療法 34
3.朱丹溪與張介賓治療思路之異同 37
三、由欲至鬱之內在結構 41
1、房中補益損人多 41
2、欲→火→鬱之論述結構 45
3、小結 46
第三章、由朱丹溪看朱子人心道心說之醫學應用 47
一、援理入醫 47
1、理學與醫學之互相發明 48
2、理學對中醫的影響。 53
3、援「理」入醫與醫「理」交融之原因分析 54
二、朱子心論 59
1、朱子語境下心之意涵 59
2、人心道心之界定 61
3、人心與道心的關係 68
三、人心道心應用 71
1、人心道心與理氣觀 71
2、人心道心與天理人欲 72
3、小結 75
第四章、周敦頤定靜工夫之醫學應用 76
一、周敦頤的定靜工夫 76
二、中正仁義之含義 79
1、中正之含義來源 79
2、「中正仁義」詮釋之反思 81
三、「仁義中正」義理防治情志三鬱之可能 87
1、中正仁義與情志之對應如何可能 87
2、醫學案例討論 90
結論 103
參考資料 104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1. 元•朱震亨,《丹溪醫籍》.浙江省中醫藥研究室編校.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 明•王綸,《明醫雜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3. 明•孫一奎,《赤水玄珠》.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4. 喬振綱,韓冠先,《實用中醫痰病癥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5. 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各家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
6. 劉時覺,《永嘉醫派研究》.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00
7. 明•虞摶《醫學正傳》,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5.
8. 清•何夢瑤,《醫碥》,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9.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10. 郭君雙,吳昆《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11. 張民慶,《現代臨床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12.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13. 吳效科,常惠,張穎,等,<多囊卵巢綜合症流行病學調查進展>.科技導報,2010,28(21):101-105.
14. 鐘茜,徐克惠,<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進展>.華西醫學,2006,21(1):186-187.
15. 陳學奇,葛蓓芬.陳木扇,<女科滋水涵木法治療崩漏經驗>.浙江中醫雜誌,2014,49(7):469-470
16. 蒙培元, 《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7. 張立文, 《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18. 陳來, 《宋明理學(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19. 陳來,<朱熹理氣觀的形成和演變>.哲學研究,1985(06):50-58.
20. 王健,<簡論朱熹理氣思想的認識論構架>,哲學研究,1989(05):66-70.
21. 肖承悰,《中醫古籍臨床名著評注系列•傅青主女科》.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22. 羅娟珍,陳莉莉,<熱敏灸配合毓麟珠治療黃體功能不全不孕證50例>.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2):40-42.
23. 董曉英,柳順玉.<毓麟珠治療脾腎陽虛型卵巢早衰的臨床觀察>.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4(10):2364-2366.
24. 盧君,何玉婷,鐘素琴,<毓麟珠加味治療子宮內膜過薄性不孕的臨床效果>,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8):153-155.
25. 沈岩金,林寒梅,覃秀珠,<達英-35與毓麟珠湯加減治療腎虛型多囊卵巢綜合症的臨床效果觀察>,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8(4):55-58.
26. 殷燕云,談勇,趙可寧,等,<夏桂成治療月經病驗案2則>,江蘇中醫藥,2010,42(11):51-52.
27. 談勇,《中醫婦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28. 徐嶸,<溫土毓麟湯加減治療妊娠合併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湖北中醫雜誌,2008,30(11):33-34.
29. 王青,<溫土毓麟湯加味治療經前期漏紅46例>,內蒙古中醫藥,2011,30(21):43-44.
30. 羅頌平,《中醫婦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31. 胡榮魁,<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心-腎-子宮軸」理論及臨床應用研究>,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5.
32. 夏桂成,《實用中醫婦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33. 談勇,胡榮魁,<夏桂成國醫大師調治復發性流產經驗探賾>,江蘇中醫藥,2015,47(9):1-4.
34. 張介賓,《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35.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36. 王永炎,《中醫內科學(6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37. 《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38. 張仲景《傷寒論》.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
39. 張仲景《金匱要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40. 南京中醫學院《諸病源候論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41.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42. 朱震亨《丹溪心法》.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43. 朱震亨,《金匱鉤玄》.戴原禮,校補.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44. 王履,《醫經溯洄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45. 虞摶《醫學正傳》.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46. 孫一奎《醫旨緒餘》.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47. 盛維忠《中醫內科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48. 陳士鐸《辨證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49. 吳澄《不居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50.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51. 張介賓《類經》.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52. 趙獻可《醫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53. 林佩琴《類證治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
54. 朱丹溪《格致餘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55. 趙鴻君.<朱丹溪醫學思想的理學內涵探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5,11(12):935-936.
56. 李永亮,張亞萍.<論朱丹溪和張景岳的陰陽觀>.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1,17(7):710-711.
57. 許浚.《東醫寶鑒》.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
58. 趙繼祖,馬濟佩.<淺論朱丹溪與鄭欽安的陰陽觀>,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9,15(5):345-346.
59. 曲直瀨道三.《啟迪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60.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北京:中華書局,1985.
61. 張登本.《王冰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62. 彭新,尹玉芳,於崢,等.<朱丹溪學術思想淵源探討>.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7,23(3):299-300.
63.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64. 沈毅,傅萍,孔麗婭.<資料採擷方法在名老中醫用藥規律研究中的應用>.中醫雜誌,2016,57(10):890-893.
65. 周仲瑛.《中醫內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
6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67.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68. 《新修本草》.蘇敬編.胡方林,整理.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69. 汪昂.《本草備要》.鄭金生,整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70. 杜文燮.《藥鑒》.陳仁壽,王明強,蘇文文,校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71. 陳士鐸.《本草新編》.柳長華,徐春波,校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72. 胡楊洋,陳銳娥,王勝鵬,等<中藥藥對的系統研究(Ⅵ)———黃芪當歸藥對研究>.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2,14(2):1349-1356.
73. 《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張燦玾,徐國仟,宗全和,校.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
74. 張景岳《景岳全書》.吳少禎,主編,李玉清等,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75. 喬明琦,張慧云.《中醫情志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76. 趙豔,陳士洲,喬明琦.<濟南地區553例情志病癥患者憤怒鬱怒情緒與應對方式現況調研>.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2):86-88.
77.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靈樞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78. 張璐.《張氏醫通》.吳少禎,主編,李玉清,等校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79. 林佩琴.《類證治裁》.吳少禎,主編,王雅麗,校注北京:中國醫藥出版社,2011.
80. 李志庸.《明清名醫全書大成•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81. 唐啟盛.《抑鬱證中西醫基礎與臨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82. 曲 淼,唐啟盛.<抑鬱證與中醫「鬱證」的關係探討>.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27(1):11.
指導教授 黃崇修(Huang, Chong-Xiu) 審核日期 2022-1-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