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1816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 、訪客IP:3.15.190.144
姓名 江劍聰(Hung Kim Cho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馬來亞儒教發展研究(1673-189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a(1679-1899))
相關論文
★ 周廣業、崔應榴《關帝事蹟徵信編》研究★ 清代三家《詩》輯佚學研究──以陳壽祺父子、王先謙為中心
★ 邵晉涵史學形成之研究★ 周海門與彭際清儒佛觀比較研究--以《聖學宗傳》與《居士傳》為例
★ 《漢學師承記》續書研究★ 清代乾嘉時期海寧學術與藏書文化研究
★ 清代湖州藏書文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馬華思想文化史是有待研究開展的議題。本文以「儒教」為中心,涉及思想和文化範疇,探討馬來亞儒教起源和歷史發展。研究時期聚焦在1673年至1899年。即以馬六甲青雲亭創建作為論述起點,至馬來亞孔教運動興起為止。本文盡可能採用第一手史料,尤其早期馬來亞中文報刊,如新加坡《叻報》、《星報》、《天南新報》,檳城《檳城新報》、吉隆坡《廣時務報》等,一方面觀察儒家思想在馬來亞,如何從理學轉向孔教為意識形態中心。另一方面觀察儒教在馬來亞華人社會不同時期的發展面貌,如何在教育、種族、宗教等文化層面產生影響。
1881年以前,馬來亞華人基本處於自力更生,不受中國政治干涉的狀態。早期儒教發展,主要沿襲中國閩粵習俗,以文化意識的形式,分佈在以神廟為中心的自治模式、鄉土認同、宗祠會館、喪葬祭祀、儒家經典教育、碑文寫作、孔誕、道德價值觀等方面。1881年以後,經由清朝駐新領事左秉隆及黃遵憲之文教政策推動,加上南來報人的輿論影響,促進了華人社會的中華文化和儒家認同,奠定後來馬來亞儒教發展根基。
在這當中,報刊的儒教輿論值得注意。本文著眼於報刊之儒學史,認為報刊乃探尋馬來亞儒家思想「內在理路」的重要取徑。本文深入爬梳馬來亞各種中文報刊,首先還原各家報館編輯群之身分背景,揭示除了學界熟知的葉季允以外,尚有陸慈普、何應源、徐季鈞、王道宗等南來報人。1881年至1897年,這時期的報刊輿論以理學為主流,南來報人一般採取理學思維,論斷南洋華人的思想及生活問題。1897年,由康有為弟子崔通約和許紹平創辦的《廣時務報》,在吉隆坡開啟南洋孔教先聲,打破馬來亞長久以來由理學主導的儒學氣氛。1898年,邱煒萲在新加坡發起《天南新報》,標榜保國、保教、保種,在南洋掀起尊孔保教思潮。自此,馬來亞華人社會的儒家意識形態,以孔教為中心,成為1899年孔教運動興起的思想基礎。經由報刊輿論影響,馬來亞各地華人紛紛發起孔教運動,以創建學堂、孔廟和慶祝孔誕作為運動核心內容。
摘要(英) The history of thought and culture of Malayan Chinese is a topic worth to be studied. This thesis focused on "Confucianism" which involves thoughts and culture, and discussed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a. Centering the period from 1673 where Cheng Hoon Teng Temple in Malacca was established until the rise of the Malaya’s Confucian movement in 1899. As much as possible, primary sources are used as references, especially the early Malayan Chines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such as Singapore′s Lat Pau(叻報), Sing Po(星報), Thien Nam Shin Pao(天南新報), Penang’s Penang Sin Poe(檳城新報), Kuala Lumpur’s Kong See Boo Poe(廣時務報)and etc. This research studied how the focus on ideology in Malayan Chinese has shifted from Neo-Confucianism to Confucian relig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alaya, influence to its education, race, religion and other cultural aspects.
Before 1881, Malayan Chinese were self-reliant and free from China political influence.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mainly followed the customs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in China. In the form of cultural awareness, Confucianism had been scattered in temple-centered autonomy model, local identity, ancestral halls, funerals and sacrifices, Confucian classic education, inscription writing, Confucius birthday, moral values, etc. After 1881, promoted by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of Tso Ping Lung(左秉隆)and Huang Tsun Hsien(黃遵憲), the Chinese Consul from Qing Dynasty, coupl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 from local Chinese newspapers,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was promoted, an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a was laid.
This research also focused o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an Chinese’s newspapers as newspapers are important source to explore the "inner logic" of Confucianism in Malaya. First, this research restored the identity background of the editorial groups of each newspaper and reveal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well-known academic Yeh Chih Yun(葉季允), there were also editors such as Lu Ci Pu(陸慈普), He Ying Yuan(何應源), Xu Ji Jun(徐季鈞), and Wang Dao zong(王道宗). From 1881 to 1897, Neo-Confucianism was the mainstream of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during that period, and the editors generally adopted Neo-Confucianism to judge thoughts and life problems among Nanyang Chinese. In 1897, the Kong See Boo Poe founded by Kang You Wei′s disciples Cui Tong Yue(崔通約)and Xu Shao Ping(許紹平), opened the Confucian religion in Kuala Lumpur, breaking the Confucianism atmosphere dominated by Neo Confucianism for a long time in Malaya. In 1898, Khoo Seok Wan(邱煒萲) launched Thien Nam Shin Pao in Singapore, flaunt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untry, religion and ethnicity, and set off a trend of respecting Confucius and protecting Confucian religion in Nanyang. Since then, the Confucian ideology of the Malayan Chinese society, centered on Confucian religion, has become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rise of the Confucian Movement in 1899. Influenced by newspaper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ese in various parts of Malaya launched the Confucian movement one after anoth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Confucian temples and the celebration of Confucian birthday 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movement.
關鍵字(中) ★ 馬來亞
★ 儒教
★ 孔教
★ 星報
★ 廣時務報
★ 天南新報
關鍵字(英) ★ Malaya
★ Confucianism
★ Confucian religion
★ Sing Po
★ Kong See Boo Poe
★ Thien Nam Shin Pao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 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馬來亞孔教運動………………………………………………………………………………1
第二節 馬來亞「儒教」發展的幾個脈絡……………………………………………6
第三節 研究綜述……………………………………………………………………………………………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9
第二章 早期華人文化社會與儒教意識(1673-1881)……………………25
第一節 神道設教……………………………………………………………………………………………28
第二節 慎終追遠……………………………………………………………………………………………38
第三節 樂育英才……………………………………………………………………………………………55
第四節 小結………………………………………………………………………………………………………74
第三章 清朝駐新領事之文教政策(1881-1894)………………………………80
第一節 清朝政府的新加坡華人印象與駐新領事館的設置……………83
第二節 左秉隆的文教政策(1881-1891)…………………………………………89
第三節 黃遵憲的文教政策(1891-1894)…………………………………………114
第四節 小結…………………………………………………………………………………………………………134
第四章 南來報人與理學教化思想(1887-1897)…………………………………138
第一節 報刊與南來報人背景………………………………………………………………………138
第二節 理學思想………………………………………………………………………………………………148
第三節 生活教化………………………………………………………………………………………………172
第四節 小結……………………………………………………………………………………………………… 186
第五章 南洋孔教先聲——崔通約、許紹平與吉隆坡《廣時務報》……188
第一節 康有為孔教觀………………………………………………………………………………………189
第二節 崔通約、許紹平與《廣時務報》創辦背景……………………………194
第三節 許紹平〈《春秋》為統治中西之書〉………………………………………203
第四節 崔通約〈南洋僭議〉…………………………………………………………………………211
第五節 小結……………………………………………………………………………………………………………221
第六章 南洋「尊孔保教」思潮…………………………………………………………………………225
第一節 新加坡《天南新報》編輯與南洋知識分子網絡……………………231
第二節 保教興學…………………………………………………………………………………………………242
第三節 崇教建廟…………………………………………………………………………………………………262
第四節 餘論………………………………………………………………………………………………………… 280
第七章 結論…………………………………………………………………………………………………………………285
第一點 馬來亞儒教發展綜述…………………………………………………………………………285
第二點 從士子之「尊孔」到大眾之「孔教運動」………………………………289
附錄 馬來亞儒教大事記(1673-1899)……………………………………………………296
參考文獻……………………………………………………………………………………………………………………… 302
圖目錄……………………………………………………………………………………………………………………………viii
表目錄………………………………………………………………………………………………………………………………ix
參考文獻 一、新馬中文報刊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5-1821)
《叻報》(1881-1932)
《星報》(1890-1898)
《檳城新報》(1895-1941)
《廣時務報》(1897)
《天南新報》(1898-1905)
《日新報》(1899-1901)
《四州日報》(1910)
《南僑日報》(1911-1914)
《南洋商報》(1923-)
《聯合早報》(1983-)

二、中國報刊
《申報》(1872-1949)
《萬國公報》(1874-1906)
《強學報》(1896-)
《時務報》(1896-1898)
《知新報》(1897-1901)
《清議報》(1898-1901)

三、中國古籍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7冊。
〔漢〕班昭:《女誡》,收入《儒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97冊。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收入《四部叢刊》,影印日本岩崎氏靜嘉堂藏北宋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經部第4冊。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楊亮功等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影印明天啟五年〔1625〕沈氏花齋刊本,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儒家子部第27冊。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5冊。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3冊。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2冊。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1冊。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第7冊。
〔梁〕僧祐輯:《弘明集》,收入《四部叢刊》,影印明汪道昆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75年,子部第24冊。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宋〕朱熹撰,朱傑仁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夏元鼎:《黃帝陰符經講義》,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1977年,第三冊。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陳淳著,熊國禎等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廣記》,收入《四部叢刊續編》,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劔樓藏蒙古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史部第16冊。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影印日本寬正四年〔1792〕和刻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明〕費信:《星槎勝覽》,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嘉靖二十三年〔1544〕陸氏儼山書院刻古今說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史部第742冊。
〔明〕戴冠:《濯纓亭筆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嘉靖二十六年〔1547〕華察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子部1170冊。
〔明〕韓邦奇:《苑洛集》,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明〕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集部第1292冊。
〔清〕允祹等編:《大清會典則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史部第622冊。
〔清〕王彥威等編:《清季外交史料》,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王韜:《漫遊隨錄》,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正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一秩。
〔清〕左秉隆著,林立校注:《勤勉堂詩鈔:清朝駐新加坡首任領事官左秉隆詩全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21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集部第1430冊。
〔清〕吳廣霈:《南行日記》,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再補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秩。
〔清〕李圭:《東行日記》,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正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二秩。
〔清〕李紱:《穆堂初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道光十一年〔1831〕奉國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集部第1421冊。
〔清〕李鍾珏著,許雲樵校注:《新嘉坡風土記》,新加坡:南洋書局,1947年。
〔清〕杞廬主人:《時務通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二十三年〔1897〕點石齋石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子部第1259冊。
〔清〕沈粹芬、黃人輯:《國朝文匯》,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宣統元年〔1909〕上海國學扶輪社石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集部第1675冊。
〔清〕阮亦焌、李均培編纂:《吉隆坡阮氏家譜》,中國廣東中山圖書館藏,出版年地不詳,序作於光緒卅二年〔1906〕。
〔清〕邱煒萲:《五百石洞天揮麈》,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藏光緒二十五年〔1899〕閩漳邱氏粵垣刻本。
〔清〕邱煒萲:《菽園贅談》,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藏新訂鉛印7卷本,出版年不詳。
〔清〕邱煒萲:《菽園贅譚》,光緒丁酉〔1897〕香港排印14卷鉛本。
〔清〕長善等修:《駐粵八旗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五年〔1879〕廣州龍藏街韶元閣十年增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史部第860冊。
〔清〕徐斐然:《國朝二十四家文鈔》,德國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藏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清〕徐勤編:《南海先生四上書記》,收入〔清〕梁啟超編:《西政叢書》,光緒丁酉〔1897〕慎記書莊石印本,第14冊。
〔清〕翁同龢著,陳義傑整理:《翁同龢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馬建忠:《南行記》,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再補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秩。
〔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1976年。
〔清〕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影印民國九年〔1920〕庚申重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清〕康有為:《春秋董氏學》,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九年〔1893〕萬木草堂叢書本。
〔清〕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康有為著,姜義華等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清〕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康子內外篇》,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張之洞:《勸學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圖書館藏光緒二十四年〔1898〕兩湖書院刊印本。
〔清〕張廷玉等:《皇朝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史部第638冊。
〔清〕張德彝:《航海述奇》,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正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一秩。
〔清〕清世宗:《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史部第414冊。
〔清〕斌椿:《乘槎筆記》,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正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一秩。
〔清〕曾紀澤:《曾惠敏公文集》,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223冊。
〔清〕曾紀澤:《曾惠敏公使西日記》,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225冊。
〔清〕曾紀澤:《曾惠敏公奏疏》,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222冊。
〔清〕賀長齡等編:《皇朝經世文編》,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731冊。
〔清〕馮兆年:《馬拉語粵音譯義》,據光緒十六年〔1890〕羊城初版校正再版,新加坡:長泰街兆興隆號,1913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後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康熙二十七年〔1688〕靳治荊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集部第1397冊。
〔清〕黃遵憲:《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收入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75輯。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清〕閩海逋客:《星洲上書記》,新加坡圖書館藏光緒庚子〔1900〕孟夏月上海翻印本。
〔清〕劉錫鴻:《駐德使館檔案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清〕潘衍桐:《兩浙輶軒續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光緒十七年〔1891〕浙江書局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集部第1685冊。
〔清〕稽璜等撰:《皇朝通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史部第643冊。
〔清〕蔡新:《緝齋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玖輯第29冊。
〔清〕黎庶昌:《奉使倫敦記》,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再補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一秩。
〔清〕錢德培:《歐遊隨筆》,收入〔清〕王錫麒編:《小方壺輿地叢鈔正編》,光緒丁丑〔1877〕至丁酉年〔1897〕上海著易堂排印本,第十一秩。
〔清〕薛福成著,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清〕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佚名:《何仙姑寶卷》,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光緒廿四年〔1898〕文魁閣重刊本。
〔布國〕馬爾頓撰,〔法〕葛福根注,〔清〕聯芳、慶常譯:《星軺指掌》,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光緒二年〔1876〕同文館聚珍版。

四、地方志
〔明〕姚崇儀輯:《常熟縣志》,民國二十三年〔1934〕抄本。
〔明〕陳甘雨:《萊蕪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明〕陳效、黃仲昭等纂:《大明興化府志》,清同治十年〔1871〕重刻本。
〔明〕陳道、黃仲昭等纂:《八閩通誌》,明弘治刻本。
〔明〕蔡懋昭:《趙州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明〕羅炌、黃承昊纂:《嘉興縣志》,崇禎十年〔1637〕刻本。
〔清〕力鈞:《檳榔嶼志略》,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藏雙鏡盧集字板排印本。
〔清〕吳光漢、宋成基等纂:《鎮雄州志》,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清〕張皇輔:《青田縣志》,康熙廿五年〔1686〕修,雍正六年〔1728〕增刻本。
〔清〕陳永圖纂修:《宜章縣志》,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
〔清〕佚名:《安平縣雜記》,影印光緒二十三年〔1897〕抄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金章等編:《永泰縣志》,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
姚文枬等纂修:《上海縣志》,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姚楠、張禮千:《檳榔嶼志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溫廷敬總纂:《大埔縣志》,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鉛印本。

五、近人中文論著
孔復禮著,李明歡譯:《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
巴素著,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臺北:國立編譯館,1966年。
王日根、李弘祺主編:《閩南書院與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伍連德著,程光勝等譯:《鼠疫鬥士:伍連德自傳》,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年。
何炳棣著,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余定邦、黃重言編:《中國古籍中有關新加坡馬來西亞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新北:聯經出版,2018年。
吳龍雲:《遭遇幫群:檳城華人社會的跨幫組織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9年。
呂妙芬、康豹主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20年。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分子》,新北:稻鄉出版社,2013年。
李元瑾:《東西文化的撞擊與新華知識分子的三種回應》,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年。
李元瑾:《林文慶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匯流與矛盾》,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1年。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李豐楙:《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
汪小祥、孔慶茂:《科舉文體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水檺、何啟良等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益新印務,1984年。
林孝勝:《新加坡華社與華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5年。
林孝勝:《新加坡歷史與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
林博愛等編:《南洋名人集傳》,檳城:檳城點石齋,出版年不詳。
邱新民:《邱菽園生平》,新加坡:勝友書局,1993年。
邱煒萲:《邱菽園居士詩集》,出版年地不詳,序於中華民國卅八年〔1949〕。
柯木林、林孝勝合著:《新華歷史與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
柯木林:《新華歷史人物列傳》,新加坡:教育出版公司,1995年。
柯木林主編:《新加坡華人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
范玉秋:《清末民初孔教運動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年。
孫子和:《清代同文館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7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年。
崔通約:《滄海生平》,收入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臺北:龍文出版社,1994年,第四輯。
張少寬:《檳榔嶼華人史話續編》,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2003年。
張少寬:《檳榔嶼華人寺廟碑銘集錄》,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2013年。
張永福:《南洋與創立民國》,上海:中華書局,1933年。
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往來書信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禮千:《馬六甲史》,新加坡:鄭成快先生紀念委員會,1941年。
張灝等:《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1985年。
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與早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5年。
梁元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論》,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5年。
莊欽永:《新甲華人史史料考釋》,新加坡:新加坡青年書局,2007年。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育崧:《椰陰館文存》第1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
陳育崧:《椰陰館文存》第2卷,新加坡:南洋學會,出版年不詳。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陳荊和、陳育崧編:《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出版年不詳。
陳蒙鶴:《早期新加坡華文報章與華文社會(1881-1912)》,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8年。
陳鐵凡、傅吾康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第1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出版部,1982年。
陳鐵凡、傅吾康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第2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出版部,1985年。
曾衍盛:《馬來西亞最古老廟宇:青雲亭個案研究》,馬六甲:曾衍盛,2011年。
湯志鈞:《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4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黃升任:《黃遵憲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黃文斌:《馬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1614-1820)》,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13年。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
黃存燊等著,張清江編譯:《新馬華人甲必丹》,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會,2006年。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93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
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葉俊傑主編:《檳城孔聖廟中華國民型中小學創校111週年校慶特刊》,雪蘭莪:新紀元學院教育系,2015年。
廖文輝:《馬來西亞史》,雪蘭莪:馬來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劉彥著,李方晨增訂:《中國外交史》,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劉真主編:《中山先生行誼》,臺北:臺灣書店,1995年。
潘醒農:《馬來亞潮僑通鑑》,新加坡:南島出版社,1950年。
蔡佩蓉:《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1877-1911)》,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2年。
鄭文泉:《東南亞朱子學史五論》,吉隆坡:馬來西亞朱熹學術研究會,2014年。
鄭文泉:《東南亞儒學:與東亞,北美鼎足而三的新興區域儒學論》,雪蘭莪: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2010年。
鄭文泉:《馬來西亞近二百年儒家學術史》,北京:華文出版社,2018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社文史論集》,柔佛:南方學院,1999年。
鄭觀應:《張弼士君生平事略》,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六年〔1917〕本。盧湘父:《萬木草堂憶舊》,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藏手抄本。
蕭公權:《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新北:聯經出版,2019年。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世界、族群、人物與政治》,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17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傳統與現代化》,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0年。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1991年。
魏月萍、朴素晶主編:《東南亞與東北亞儒學的建構與實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16年。
羅家倫主編,黃季陸等增訂:《國父年譜》,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年。
譚俚夫:《南洋埠名》,新加坡:星洲古友軒,1923年。
嚴春寶:《一生真偽有誰知:大學校長林文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嚴春寶:《新加坡儒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2003年。
龔書鐸主編,張昭君著:《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Hare, G. T.《三州府文件修集》.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94.
John Holiday著,顧華德譯:《航向中國:英國傳教士麥都思與東西文化交流》,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201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黃遵憲研究新論:紀念黃遵憲逝世一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編:《歷史的跫音:三保山資料選輯》,馬六甲:馬六甲中華總商會,1989年。
《吉隆坡仙四師爺廟慶祝一百二十五週年紀念特刊》,雪蘭莪:立成印務,1989年。

六、中文期刊
王一鳴:〈孔子生年考辨〉,《邢臺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頁65-67。
王琛發:〈保我族魂:清末民初檳城廣福宮與平章公館的神道設教(上)〉,《閩臺文化研究》總第66期,2021年,頁23-37。
王琛發:〈保我族魂:清末民初檳城廣福宮與平章公館的神道設教(下)〉,《閩臺文化研究》總第67期,2021年,頁27-44。
王傳滿:〈婦女節烈旌表制度衍變〉,《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7卷第5期,2008年,頁70-73。
王愛平:〈印度尼西亞孔教:中國儒教的宗教化、印尼化〉,《世界宗教文化》第5期,2015年,頁51-58。
王愛平:〈印度尼西亞華人社會孔教的興起〉,《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7年,頁129-136。
王慷鼎:〈《天南新報》史實探源〉,《亞洲文化》第16期,1992年,頁169-176。
王爾敏:〈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93年,頁257-276。
朱峰:〈西方傳教士與華人基督徒——清末福建美以美會內部爭論述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20期,2003年,頁20-26。
江劍聰:〈跨族群、跨語言與公共輿論建構:檳城點石齋印字館的報刊事業〉,《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26期,2021年,頁59-88。
宋燕鵬、陳愛梅:〈馬來亞獨立前吉隆坡廣東社群的形塑及整合途徑〉,《民族研究》第6期,2022年,頁115-129。
李元瑾:〈從新加坡兩次儒學發展高潮檢視中國、新加坡、東南亞之間的文化互動〉,《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5年,頁124-128。
李奎:〈早期新加坡文社與儒學傳播探析——以新加坡漢文報刊為中心〉,《東南亞研究》第3期,2014年,頁92-97、112。
李毅婷:〈晚清新加坡閩籍商人的興學活動與儒學傳播〉,《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第6期,2017年,頁143-152。
杜志明:〈重新解讀嚴復所宋羅豐祿的輓聯——能事聞重譯,傳經固絕倫〉,《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2卷第1期,2014年,頁130-134。
阮湧和、侯慧雯:〈馬六甲華人甲必丹蔡士章與寶山亭之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18卷第1期,2020年,頁47-73。
阮湧俰:〈馬六甲華人甲必丹Notchin與鄭芳揚生平事跡補遺——以《龍海市文苑社鄭氏族譜》為依據〉,《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第7卷第1期,2019年,頁58-73。
阮湧俰:〈馬六甲華人甲必丹李為經生平事跡補遺——以《廈門光裕堂李氏族譜》為依據〉,《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第4卷第1期,2015年,頁 59-70。
周國林、周翔宇:〈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源流考——兼論古代「教師節」的形成〉,《學習與實踐》第6期,2014年,頁125-131。
涂漢培:〈今文學之孔誕觀〉,《孔子學刊》第12輯,2021年,頁177-180。
馬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試論《時務報》內訌〉,《安徽史學》第1期,2006年,頁15-24。
高偉濃、程露晞:〈晚清時期儒學在新加坡的傳播與變革〉,《東南亞縱橫》第5期,2014年,頁66-70。
崔通約:〈五十一歲自歷明證〉,《興華》第14卷第39期,1917年,頁20-22。
崔通約:〈我由宗仰景教動機說到今日〉,《明燈》第203期,1934年,頁1362-1366。
常會營:〈儒家「廟學合一」教育規制的形成及歷史價值〉,《世界宗教文化》第2期,2021年,頁33-40。
張人鳳、戎默:〈康有為致邱菽園書札八通〉,《嘉興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17年5月,頁102-107。
張永儁:〈清代公羊學思想之形成、擴大與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2期,2005年11月,頁91-110。
張亨:〈朱子格物說試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5期,2019年9月,頁1-39。
張海榮:〈晚清舉人邱菽園對「公車上書」的兩次追憶〉,《歷史檔案》第1期,2014年,頁113-117。
張培瑜:〈孔子生卒的中曆與公曆日期〉,《天文學報》第30卷第4期,1989年,頁409-414。
張曉威:〈甲必丹葉觀盛時代的吉隆坡客家幫權政治發展(1889-1902)〉,《全球客家研究》第9期,2017年11月,頁159-182。
張曉威:〈近代中國駐外領事與海外華人社會領袖角色的遞換——以駐檳榔嶼副領事謝榮光(1895-1907)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2004年,頁167-221。
張靜:〈從林文慶儒教認同的思想形成再探新馬儒教運動(1894-1911)的性質〉,《臺灣東南亞學刊》6卷2期,2009年,頁77-96。
梁元生:〈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三種模式〉,《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3期,1990年,頁16-21。
畢寶魁:〈孔子生年生日詳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2期,2011年,頁34-38。
陳忠平:〈孔教「世界主義」與「國教」——康有為1899年在加拿大軼文的新發現及其考析〉,《齊魯學刊》1期,2021年,頁43-52。
陳瑋芬:〈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4年6月,頁201-232。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漢學私塾、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2004年12月,頁251-286。
湯志鈞:〈丘菽園與康有為〉,《近代史研究》第3期,2000年,頁218-228。
陽達、丁佐湘:〈清代民間考評式結社述論〉,《江西社會科學》第4期,2011年,頁152-155。
陽達:〈清代科舉取士與文人結社〉,《湖北社會科學》第4期,2015年,頁95-99。
馮慧心:〈近代女子教育發展探析——從「賢妻良母」到現代「新女性」〉,《能仁學報》第16期,2019年,頁117-130。
黃乃裳:〈黻丞七十自敘〉,《真光雜誌》第27卷第5號,1928年,頁50-62。
黃文斌:〈明末清初馬六甲華人甲必丹事跡探析〉,《南洋問題研究》第2期,2018年,頁75-84。
黃東陽:〈「神道設教」預想下的淑世試驗——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對清初靈異傳聞之理論組構與評議方式〉,《新世紀宗教研究》第7卷第1期,2008年,頁92-120。
楊宗紅:〈明末清初擬話本小說「神道設教」的形式、策略與場域論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1期,2012年,頁81-86。
楊承祖:〈邱菽園研究〉,《南洋大學學報》第3期,1969年,頁98-108。
楊德春:〈孔子生辰問題的再探討〉,《漢學研究集刊》第21期,2015年,頁1-22。
溫梓川:〈曾錦文其人〉,《南洋文摘》第11卷第3期,1970年,頁184。
萬齊洲:〈《公法便覽》與戰爭法及其術語的輸入〉,《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11年3月,頁98-100。
葉俊傑、王淑慧:〈中華學堂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創立之影響〉,《漢語國際傳播研究》第1期,2017年,頁48-55。
葉鐘玲:〈林文慶是一位反基督教分子?——1896年英華學校傳教事件的探討〉,《亞洲文化》第31期,2007年,頁132-143
趙穎:〈19世紀末新加坡儒教活動研究:族群構建與文化認同〉,《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第7卷第1期,2019年,頁74-90。
劉人鵬:〈晚清「女學」與「平權」的幾道影子〉,《中國現代文學》第37期,2020年6月,頁23-40。
劉芝慶:〈論康有為與廖平二人學術思想的關係——從《廣藝舟雙楫》談起〉,《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41期,2019年10月,頁281-340。
蔣南華:〈孔子生年月日考訂〉,《貴州文史叢刊》第3期,2007年,頁35-28。
鄭吉雄:〈論全祖望「去短集長」的治學方法〉,《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5月,頁339-362。
鄭萬耕:〈「神道設教」說考釋〉,《周易研究》第2期,2006年,頁47-52。
魏月萍:〈東南亞儒學的歷史發展及其研究現況〉,《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8年3月,頁60-68。
蘇爾夢:〈碑銘所見南海諸國之明代遺民〉,《海洋史研究》第四輯,2012年,頁111-158。
饒宗頤:〈星馬華文碑刻繫年紀略〉(上),《書目季刊》第5卷第2期,1970年,頁3-33。
饒宗頤:〈星馬華文碑刻繫年紀略〉(下),《書目季刊》第5卷第3期,1971年,頁31-63。
Salmon, Claudine(蘇爾夢):“Was the Confucian Chronology First Applied in China or in the South Seas”,《海洋史研究》第六輯,2014年3月,頁266-282。

七、學位論文
水仙:《儒家思想在新加坡社會》,浙江:浙江大學中國學專業碩士論文,2012年。
李海濤:《天南新報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博士論文,2017年。
李健偉:《左秉隆出使南洋詩研究——以《勤勉堂詩鈔》為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李麒麟:《近代新加坡華文報紙與華僑民族主義思想——以《日新報》為中心》,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碩士論文,2014年。
高茹:《新加坡儒家倫理教育研究——以新加坡兩次儒家倫理思想復興運動中的倫理教育為中心》,吉林:東北師範大學比較教育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沛文:《馬六甲英華書院的儒家論述》,霹靂: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碩士論文,2020年。
陳婉琳:《華風遠被到南溟:清末民初新馬華社與祭孔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陳慧嫻:《林文慶以及儒家思想研究》,霹靂: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碩士論文,2013年。
黃慧敏:《新馬峇峇文學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葉深銘:《天道下濟:香港華人自理會道濟會堂傳教事業研究(1843-1926)》,香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14年。
Ronnie Leona O’Sullivan: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c. 1815-1847)”, Ph.D. thesis,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1986.

八、英文專書
Harrison, Brian. Waiting for China: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at Malacca, 1818-1843, and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Mission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9.
Ho, C. S. Fa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Chinese: How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7.
Loh Wei Leng et al.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ercantile personalities of Penang. Penang: Think City & MBRAS, 2013.
Low, James. A Dissertation on the Soil & Agriculture of the British Settlement of Penang. Singapore: Singapore Free Press Office, 1836.
Milne, William. 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Malacca: Anglo-Chinese Press, 1820.
Morrison, Robert. Memoirs of the Rev. William Milne, D.D. Late Missionary to China, and Principle of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Malacca: Mission Press,1824.
Newbold, T. J. Political and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British Settlements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 London: John Murray, Albemarle Street, 1839.
Song Ong Sia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London: John Murray, Albemarle Street, W., 1923.
Stauton, George.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Embassy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Undertaken by Order of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London: John Stockdale, Piccadilly, 1797.
Vaughan, J. 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Singapore: The Mission Press, 1879.
Wright, Arnold & Breakspear, Oliver T.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Netherlands India.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 1909.
Wright, Arnold & Cartwright, H.A.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British Malaya: its history, people, commerce,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1908.
Straits Settlements Blue Book for the Year 1881,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82.
Straits Settlements Government Gazette for the Year 1886,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97.
The Asiatic Quarterly Review, London: Rutler & Tanner, 1891.
The Singapore and Straits Directory for 1896,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 Straits Printing Office, 1896.
The Straits Calendar Directory for 1861, Singapore: Commercial Press, 1860.
The Straits Calendar and Directory for the Year 1870, Singapore: Commercial Press, 1870.

九、英文期刊
Bremner, M.J. trans. “Report of Governor Balthasar Bort on Malacca, 1678”,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5, No.1, Aug 1927, pp. 1-232.
Doran, Christine. “Bright Celestial: Progress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Tan Teck So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Vol.21, No.1, Apr 2006, pp. 46- 67.
Harfield, A. G. “Three 19th Century Military Authors of the Far East.”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rmy Historical Research, Vol. 57, No. 231, 1979, pp. 144-153.
Kraal, Diane.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Untimely Death of Jan S. Timmerman-Thijssen, Governor of Malacca 1818-1823.”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83, No.1, Jun 2010, pp. 9-28.
Leupe, P.A., Hacobian, Mac trans. “The Siege and Capture of Malacca from the Portuguese in 1640-1641.”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14, No.1, Jan 1936, pp. 1-178.
Logan, J. R. “Notes on the Chinese of Pinang.”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Vol.8, 1854, pp. 1-27.
Marriott, H. “Population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Malay Peninsula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o.62, Dec 1912, pp. 31-42.
Morrison, Robert & Milne, William. “State of 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Settlers in Malacca.” The Indo-Chinese Gleaner, No.6, 1820, pp. 265-270.
Siah Eu Chin. “Annual Remittances by Chinese Immigrants in Singapore to Their Famili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Vo.1, 1847, pp. 35-37.
Siah Eu Chin.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Vo.2, 1848, pp. 283-290.

十、英文報刊
Daily Advertiser (1890-1894)
Pinang Gazatte and Straits Chronicle (1838-1859)
Singapore Daily Times (1858-1883)
Straits Budget (1894-1969)
Straits Chinese Magazine (1897-1907)
Straits Produce (1893-1895)
Straits Times Weekly Issue (1868-1893)
T‘oung Pao(《通報》,1890-?)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1835-1869; 1884-1942)
The Straits Times (1845-)

十一、網路資料
〈我們的歷史〉,新加坡保赤宮,網址:https://www.pck.org.sg/our-history/about- ylss/(檢索日期:2022年9月24日)。
〈走入多皆,道解歷史〉,觀察者(The Watcher),2020年8月22日,網址: https://thewatcher.com.my/article/1132(檢索日期:2022年8月1日)。
〈福州鶴齡英華書院〉,史話319,教會史話第四輯,網址: http://www.laijohn.com/book4/319.htm(檢索日期:2023年1月20日)。
指導教授 賀廣如 審核日期 2023-7-2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