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775702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 、訪客IP:3.141.0.61
姓名 賴量均(Liang-Chun L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六堆運動會與客家族群意識之研究
(Liudui Sports Game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of Hakka People)
相關論文
★ 偏鄉客庄學童社會資本與學習現況之研究-以桃園市觀音區某國小為例★ 客家農村社區永續發展之研究- 以桃園市永興社區為例
★ 非營利組織客家社區關懷據點之價值展示分析— 以桃園市平鎮區東勢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新楊平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廣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六堆運動會與客家族群意識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六堆運動會的發展型態,隨著客家族群意識之強弱而調整
與應變情形,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有三項:一、從六堆運動會的發展歷程探究
民間主導之傳統運動會、地方主導之傳統運動會、中央與地方協力之六堆運動
會。二、探討舉辦六堆運動會在中央介入前與介入後,對客家族群認同、文化
傳承與選手培養之差異。三、從六堆運動會的發展歷程探討年輕族群參與的傳
統與創新策略。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及深度訪談當地參與六堆運動會之相關人
士,梳理出六堆運動會各階段之發展脈絡,以及中央的介入對族群認同、文化
傳承、選手培養與年輕族群參與是否有所提升?研究結果,首先,六堆運動會
發展歷程具有四個特色:承辦者、活動型態與內容、資金來源、體育賽事項目
等之轉變。其次,中央介入前後之六堆運動會:族群認同方面,顯示民間主導
時期最高;文化傳承方面,中央與地方協力時期表現有待提升;選手培養方面,
中央與地方協力時期,無選手培養,但研擬提高運動會層級,爭取符合國家正
式比賽規格之計畫;運動會誘因不足,年輕人參與意願仍然偏低。最後,討論
六堆運動會目前所面臨之困境,經由相互分析與比較之後,歸納出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族群意識、文化傳承、六堆運動會、客家節慶活動
摘要(英) Liudui Sports Game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of Hakka People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Liudui Sports Game that was influenced by Hakka people’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hreefold: firs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folk-led games, the local government-led games, and the games that were coordinated 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cond,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ormations in Hakka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heritage and athlete training program after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ird, new approaches towards the game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younger genera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local people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Liudui Sports Game, this study sorted out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each stage of the game. The effects on self-awareness of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heritage, athlete training program,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volvement were examined as wel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four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Liudui Sports Game through the years, including the main organizers, the activities and content, the source of funds, and the sports events. Besides, participants had a higher level of ethnic identity before the government involved in the game. When the games were organized by the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s together, however, the sense of cultural heritage gradually declined, and there was no proper training plan for the athletes. Some discussions about raising the competition level to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were made during the game, but nothing special came out of them. Finally,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dilemma of the Liudui Sports Game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to rectify the shortfalls.
Keywor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heritage, Liudui Sports Game, Hakka festivals
關鍵字(中) ★ 族群意識
★ 文化傳承
★ 六堆運動會
★ 客家節慶活動
關鍵字(英) ★ Ethnic identity
★ cultural heritage
★ Liudui Sports Game
★ Hakka festivals
論文目次 目次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謝誌……………………………………………………………………iii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0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0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09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族群認同理論………………………..………………….………….. 13
第二節 六堆運動會與節慶活動之相關研究……………..……………….…21
第三節 國民兩黨客家政策之差異……...……..……………………………..32
第三章 六堆與六堆運動會…………….…………………………..…39
第一節 六堆地區的形成………………………………………………………39
第二節 六堆十二鄉鎮的連結…………………………………………….…...50
第三節 團結的象徵-運動會的源起與內涵………………………………....6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73
第一節 六堆運動會由中央主導之前後,對於族群認同、文化傳承及選手培
養之差異分析……….………………………………..………………73
vi
第二節 以十二大節慶方式辦理,年輕族群的參與遭遇之困境與未來發展方
向……………………………………………………………………..92
第三節 綜合討論…………………..………………………………………….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11
參考文獻…………………….……………………………………….115
附件…………………………………………………………………..126
附件一 2019 客庄十二大節慶…………………………..……………….... 126
附件二 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 131
vii
圖次
圖 1-1 研究架構圖………………………………….………….………………….07
圖 1-2 研究流程圖………………………………….………….………………….08
圖 3-1 高屏溪與東港溪出海口海岸線圖…………………..…………………… 44
圖 3-2 平埔聚落外的萬丹民社…………………………..……………………… 45
圖 3-3 早期六堆村落集體防禦模式圖……………………..……………………. 48
圖 3-3 六堆簡圖…………………………………..……………………………… 54
viii
表次
表 1-1 訪談相關資料一覽表……………………….………………………………11
表 2-1 運動會文獻整理與回顧………………..………………...…………………22
表 2-2 依節慶活動之規模大小分類……………………………………………… 28
表 2-3 依節慶活動之性質分類…………………………………………………… 28
表 2-4 節慶活動功能分類表………………………….……………………………29
表 3-1 1645-1657 村落包稅表 …………………………………………………… 43
表 3-2 六堆各鄉鎮區客家基本法定義之客家人口推估結果………………….…58
表 3-3 六堆客庄十二鄉鎮現況…………………………………….………………60
表 3-4 六堆運動會歷屆經費及主辦單位簡表………………………………….…64
表 3-5 第五十四屆六堆運動會活動系列表………………………………….……65
表 3-6 第五十四屆六堆運動會閉幕典禮流程表………………….………………70
表 4-1 四階段三面向之差異比較表………………………………………...……..99
表 5-1 研究歸納整理表…………………………………………………...………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日健(1959)。 治臺必告錄載於臺灣文獻叢刊 17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中村孝志(1997)。 概說產業。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臺北市:稻香。
內埔鄉公所(2019)。六堆運動會第五十四屆秩序冊。
王 鑫(1980)。 臺灣的地形景觀。臺北市:度假。
王甫昌(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
王和安(2007)。 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王明珂(2005)。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華夏邊緣。臺北市:允晨。
王保鍵(2011)。 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基本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
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雯君、張維安(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 客家桐花祭之分析。中
大社會文化學報,18,121-146。
古少騏(2009)。六堆產業地景變遷。看懂六堆客家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
文化中心籌備處出版。
田巧玲、周千里、程桂興(2015)。 屏東平原地表地下水聯合運用。淡江大學水
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9-11。
白佩蕾(2004)。 以節慶活動作為地方行銷之策略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國立中
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白雅蘋(2007)。 內埔鄉客家地區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石萬壽(1986)。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之墾殖。臺灣文獻,37(4〉 ,69-90。
116
伊能嘉矩(1985)。 臺灣文化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
朱柔若(譯)(2000)。 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
向。臺北市:揚智。
朱員浩、黃振家、王安民、林立勛、鄭兆倫、康廷嶽、謝佩玲(2013)。 我國大
型地方節慶活動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江覲文(2001)。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以屏東縣萬巒五溝
水社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縣。
何孟勳(2016)。 六堆運動會軟式網球發展。屏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屏東縣。
何秋桃(2018)。 客家都市聚落族群認同之研究 : 以竹北六家地區為例。國立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桃園
市。
利天龍(2007)。 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臺北師範大學地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
市:業強。
吳容嫻(2017)。 臺中市國中學校運動氣氛對學生運動參與動機影響之研究。國
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市。
李文良(2010)。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
方社會。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演講稿,11 月 7 日。
李文良(2011)。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市:臺大。
李宜穎、蔡玲瓏(2010)。客家節慶活動行銷模式研究-以「六堆嘉年華」為例。
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289-306。
117
李奕龍(2005)。 六堆運動會發展之研究(1948-2005)。 雲科大體育,8,189- 199。
李美華、孔明祥、林嘉娟、王婷玉(譯)(2005)。 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
研究方法。臺北市:時英。
卓世鏞、陳宜蓁、羅翠珠(2013)。全國原住民運動會發展之探討,臺灣與阿里
山國際觀光產業研討會論文集,347-350。吳鳳科技大學。
周元文(1960)。 重修臺灣府志載於臺灣文獻叢刊 66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
林正慧(2008)。 六堆客家與屏東平原。臺北市:遠流。
林正慧(2015)。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
林玫君(1994)。大武山下的小奧運──六堆運動會。中華民國體育協會體育學
報,18,57-68。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臺北市:
臺灣省文獻會編輯組。
林逸涵(2006)。 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
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嘉書、林浩(1992)。 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臺北市:博遠。
林慧欣(2011)。 族群認同:六堆運動會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
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春美(2017)。六堆運動會之環境與永續發展,客家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成果
集,18-26。
長治鄉公所(2018)。六堆運動會第五十三屆秩序冊。
俞龍通(2009)。文化創意產業與客家族群之發展。收錄於江明修、丘昌泰主編,
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頁 50-73)。 臺北市:智勝。
客家電子報(2008)。六堆鑼鼓聲,鑼鼓賀新春客家電子報 163 期。行政院客家
118
委員會,2008 年 2 月 1 日發行。
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談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臺
灣歷史文化論文集,33-112。
施雅軒(2011)。 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 高
雄 市:麗文。
洪馨蘭(2017)。當代臺灣六堆農業地景變遷與其「客家性」研究。收錄於經典
六堆學,第三輯(頁 1-43)。
美濃鄉公所(1966)。 六堆運動會第二屆秩序冊。
胡萬川(2010)。 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里仁。
范振乾(2009)。 從吳濁流論義民爺精神與臺灣主體性說起,臺灣族群新生態織
建構。臺北市:南天。
孫煒(2010)。設置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的理論論證。臺灣政治學刊,14(1),
105-158。
涂國祥(2014)。 大型運動會對城市運動觀光之研究 : 以 2014 全民運動會為例。
吳鳳科技大學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拱乾(1960)。 臺灣府志載於臺灣文獻叢刊 65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
社會(頁 239-279)。 臺北市:巨流。
張家銘(2006)。 運動賽會之運動觀光客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以 2004 年澎湖
世界華人馬拉松路跑賽會為例。大專體育學刊,8(2),37-50。
張添雄(2003)。 高屏六堆的客家歷史文化與民情風俗。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
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張琇喬(2000)。 臺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信義鄉為例。靜
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119
張維安(2010)。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客家的形成與變遷,719- 744。
梁文珊(2003)。 客家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
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畢恆達(1996)。 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
莊孔韶主編 (2006)。人類學概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許文忠(1999)。 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臺北市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鳳滿(2009)。 文化節慶產品層次之重要性與表現評估-以臺中縣大甲媽祖國
際觀光文化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
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文達(1961)。 鳳山縣志載於臺灣文獻叢刊 124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定銘(2009)。客家桐花祭的政策視窗與政策企業家析探。收錄於江明修、丘
昌泰主編,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頁 4-23)。 臺北市:智勝。
陳俊宏編著(2003)。 禮密臣戲說臺灣民主國。臺北:南天
陳柔縉(2011)。 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第二版。臺北市:麥田。
傅楷傑(2003)。 六堆客家運動會發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
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富田芳郎(1955)。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 109。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歷史源流篇。屏東:財
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
曾彩金(2015)。六堆的文化特質。六堆文化講義彙編,19-52。社團法人屏東
縣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曾彩金總編篡(2008)。 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屏東:六堆忠義祠,186-194。
120
曾寶葵(2017)。 六堆運動會工作參與者的活動涉入遊戲體驗及地方依附相關性
之研究。大仁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休閒事業管理碩士班,未出版,屏
東縣。
游瑛妙(1999)。 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
十一屆中華民藝華會為例。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黃盈禎(2018)。 愛國心與賽會吸引力對觀眾觀賞意願之影響以臺北世大運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章展(2004)。民眾參與節慶活動需求之研究。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
實錄,頁 1-2-1-1-2-20。
黃蓓馨(2011)。 地方節慶活動行銷之策略研究-以苗栗桐花祭為例。銘傳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瓊慧(2008)。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環境與世界,18,23- 42。
新埤鄉公所(2020)。六堆運動會第五十五屆秩序冊。
楊宗文(1994)。 體育政策執行之影響因素與實證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昇展(2010)。 南瀛客家族群誌。臺南縣政府編[印。
楊惠津(2008)。 六堆運動會與客家族群認同之探。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楊萬全(1997)。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地理研究報告,27,85。
溫采婕(2012)。從集體記憶看北投公園文化地景的變遷。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11,75-95。
溫美芳(2006)。 客家族群認同感的經驗研究。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柏雁(2009)。 臺灣全民運動會發展之研究。臺灣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121
趙和修(2008)。 非營利組織參與節慶活動之研究─以東山咖啡節為例。南華大
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煥雲、張民光、洪顯政(2006)。全球在地化與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向之
研究發展。2005 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7-204。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宏進(2004)。 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承恩(2003)。 屏東平原自升水系-分布區域調查與出水量潛能分析。國立屏
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禎雄(1995)。 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身體運動與休閒活動。臺
北市:師大書苑。
蔡慧君(2003)。 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毓英(1985)。 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盧嘉德(1960)。 鳳山縣采訪冊載於臺灣文獻叢刊 73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
薛雲峰(2009)。 臺灣客家史官: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國立臺灣
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 璇 (2015)。 苗栗客家
指導教授 陳定銘 王保鍵( Pao-Chien Wang) 審核日期 2020-8-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