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812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18.118.30.253
姓名 陳秀彥(Shiou-Ya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魏晉辭賦的圖像化書寫
(The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Of Wei-Jin Fu)
相關論文
★ 六朝志怪溯源研究★ 江淹模擬前人研究─以〈雜體詩三十首〉、賦為例
★ 兩晉政論文研究★ 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
★ 漢賦四大家大賦之成熟與衰退★ 從「家學」和「婚姻」看東漢與魏晉的婦女形象――以《華陽國志》、《世說新語》為起點
★ 六朝士人技藝之研究─以書畫、弓馬劍術為主★ 先秦兩漢的夢象研究
★ 潘岳哀傷賦作研究-兼論哀傷文類★ 漢魏樂府表演藝術研究
★ 浩虛舟律賦研究★ 《世說新語》寫作教學研究:以中學生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魏晉時期的辭賦作品中,文人善於透過各種具象的文字形容,來試圖展現自身的創作意旨,這些作品中以文字呈現出的具體圖像包含人、物、景,種類繁多,情境逼真,這樣的文學現象,本研究稱之為「圖像化書寫」。
「圖像化書寫」係指文人在作品中以文字為媒介來描繪出具體圖像的創作手法,且勾勒之圖像除客觀之存在外,亦包含了主觀的想像。此手法使用的目的乃在於突破抽象性語言文字對於觀念指涉的限制,能夠更大程度地發揮出創作主體的創作意念,以貼合個人種種難以言說的幽微心緒。
「圖像化書寫」的運用,早在先秦的作品中便已略具雛形,然對於此文學現象的討論,多囿於傳統的比興、物色觀念,而未有完整而系統性的觀照。本文透過梳理自先秦、兩漢、建安之際文學史的內部演化歷程,以及分析魏晉時王弼玄學「立象盡意」觀與人物品評風氣對於文學領域的推波助瀾,得以證明「圖像化書寫」的表現模式至魏晉發展已臻於成熟。
本文將「圖像化書寫」的表現手法分成點型圖像、線型圖像、面型圖像三個樣態,以此詳細分析在抒情與說理內容的文本中,文人如何使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達到展露作品意旨的目的。魏晉文人善於採取圖像化的文字表露主體之情志,同時利用作品中各種圖像式語言的象徵,亦能更好地掌握對於形而上內容真理的指涉。因此,透過「圖像化書寫」的表現技巧,中國古代文人困擾已久的言/意隔閡的問題,終於獲得了一個解決之道,而在此寫作模式的影響下,亦造成了魏晉之後的文學作品具有愈加趨向於「巧構形似」的風尚。
摘要(英) In Wei-Jin dynasties, writers are good at expressing writing meanings with vivid and detailed concrete descriptions, including people, objects, and scenes. This common phenomenon of Wei-Jin Fu literature, is called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in this thesis.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is a literary form to display concrete pictures via words. The content of Fu is not only describe objective existence, buy also subjective imagination. The reason of using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aims to break though the limit of abstract language on conceptual reference, fitting authors’ indescribable opinions better.
The embryonic form of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was starting in Pre-Chin era. Howeve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are using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 instead of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proposition. As a result, this thesis will go through the internal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from Pre-Chin era to Jian-an era, Additionally, it will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Wang-Bi ’’ li siang jin yi’’ (立象盡意)theory and Figures Evaluation culture to better prove the maturity of the “Visualizung-Writing Patten” in Wei-Jin dynasties.
This thesis will classify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to three types: point type, line type, plane typ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skill between emotional and logical texts.
In summary, with the literary form of “Visualizing-Writing Pattern’’, the inference problem (the gap between words and meaning) that has plagued Chinese writers for a long time finally has a solution, which has also caused the “ciao gou sing sih”(巧構形似) fashion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關鍵字(中) ★ 魏晉賦
★ 圖像
★ 玄學
★ 物色
★ 寫物
★ 巧構形似
關鍵字(英) ★ Wei-Jin Fu
★ Visualizing
★ metaphysics
★ wu se
★ sie wu
★ ciao gou sing sih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5
第二章 圖像化書寫的縱向發展 21
第一節 先秦文學的圖像描繪 21
第二節 兩漢賦作的蔚似雕畫 30
第三節 東漢晚期的物色觀照 38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三章 圖像化書寫的橫向汲取 49
第一節 魏晉清談對文學的影響 49
第二節 以「有形」描繪「無形」的音樂賦 66
第三節 詠物賦中物/我的雙重意義 80
第四節 小結 100
第四章 圖像化書寫的抒情模型:主體情感之表露 101
第一節 點型圖像──從以鳥為題的賦作看士人的知行矛盾 101
第二節 線型圖像──時空書寫下的「出走」與「回歸」 115
第三節 面型圖像──情境塑造下的文人幻想 129
第四節 小結 149
第五章 圖像化書寫的說理模型:主體理性之見解 151
第一節 重探〈高唐〉、〈神女賦〉的說理意義 151
第二節 孫綽〈遊天台山賦〉圖像化書寫的說理運用 164
第三節 〈文賦〉與〈遊天台山賦〉以「物色」說理的思考脈絡 180
第四節 小結 192
第六章 結論 193
第一節 餘論:圖像運用技巧的境界 197
第二節 結語:研究成果與未來展望 200
徵引文獻 204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
一、 傳統文獻(依內容分類排序)

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孔穎達:《禮記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許慎:《說文解字》(臺北:頂淵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1月)。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令狐徳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韓復智:《論衡今註今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陳喬楚:《人物志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鳩摩羅什:《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陳慧劍:《維摩詰經今譯》(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黎靖德:《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先秦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漢代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韓格平、沈薇薇、韓璐、袁敏:《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郭光:《阮籍集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葛洪著,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載明楊:《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王增文:《潘黃門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顧紹柏:《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蕭統編,呂延濟等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新校訂六臣注文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汪中:《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倪璠:《庾子山集注》(臺北:源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穆克宏、郭丹:《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郁沅、張明高:《魏晉南北朝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瞿蛻園:《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昉:《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李之亮:《歐陽修集編年箋注》(七)(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王文皓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強:《周邦彥詞新釋集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 年)。
狄寶心:《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祝堯:《古賦辨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俞琰:《歷代詠物詩選》(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
永瑢、紀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所收林師蒧等《天台前集等五種》(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永瑢、紀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所收樓鑰《玫媿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寅彭:《清詩話全編.乾隆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 近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Rene & 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Erwin Panofsy著,李元春譯:《造型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W. J. T. Mitchell,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仇小屏:《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王力堅:《由山水到宮體──南朝的唯美詩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15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75年)。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宇文所安、孫康宜:《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7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3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林淑貞:《表意.示意.釋義──中國寓言詩析論》(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林麗真:《王弼》(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林麗真:《王弼及其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年)。
韋賓:《漢魏六朝畫論十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孫康宜:《文學經典的挑戰》(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高千惠:《當代藝術生產線》(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高秋鳳:《宋玉作品真偽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張文勛、杜東枝:《文心雕龍簡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張克鋒:《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書畫的會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曉梅:《男子作閨音──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男扮女裝現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台北:里仁出版社,2004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長榮書局,1975年)。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陳淑美:《潘岳及其詩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陳順智:《東晉玄言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傳席等:《中國畫山文化》(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陳滿銘:《篇章意象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陳蒲清:《中國寓言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1991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慶萱:《學林尋幽──見南山居論學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葉嘉瑩:《風景舊曾諳:葉嘉瑩說詩談詞》,(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鄭明璋:《漢賦文化學》(山東:齊魯書社,2009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羅蘭巴特:《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叢書,1988年)。
饒宗頤:《文轍—文學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三、 單篇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王懷平:〈「人的自覺」與魏晉南北朝的語圖互文〉,《美與時代》(下),2011年11期。
王懷平:〈言意之辨與魏晉南北朝語圖符號的越界會通〉,《雲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王懷平〈審美自覺與魏晉南北朝圖-文會通的嬗變──兼論文學圖像化審美轉向的發生〉,《雲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中外文學》六卷四期,1977年9月。
朱曉海:〈「靈均餘影」覆議〉,《清華學報》,新30卷第4期,2000年12月。
朱曉海:〈文賦通釋〉,《清華學報》漢學與東亞論專號,新33卷第2期,2003年12月。
朱曉海:〈自東漢中葉以降某些冷門詠物賦作論彼時審美觀的異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1998年3月
朱曉海:〈某些早期賦作與先秦諸子學關係證釋〉,《清華學報》新29卷第1期,1999年3月。
朱曉海:〈從蕭統佛教信仰中的二諦觀解讀《文選‧遊覽》三賦〉《清華學報》,新37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 431-466。
朱曉海:〈揚雄賦析論拾餘〉,《清華學報》,新29卷第3期,1999年9月。
朱曉海:〈論向秀思舊賦〉,收錄於江建俊主編:《竹林名士的智慧與詩情》,頁43-44。
朱曉海:〈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
呂正惠:〈物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開展〉,收錄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李文鈺:〈從〈神女賦〉到〈洛神賦〉──女神書寫的創造、模擬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1期,2014年11月。
林韻柔:〈凝視與再現:天台山記中的宗教文化記憶與行旅書寫〉,《東華漢學》第27期,2018年6月。
段德寧:〈文學圖像學溯源及其中國語境〉,《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36卷第4期,2015年7月。
孫雅芳:〈潘岳的「拙者之政」──以〈閑居賦〉為考察中心〉,《中國文學研究》第20期,2005年6月。
馬丹紅、黃鵬:〈〈閑居賦〉不閑〉,《安徽文學》第5期,2008年。
高秋鳳:〈宋玉〈神女賦〉與曹植〈洛神賦〉的比較研究〉,《國文學報》第26期。
高秋鳳:〈宋玉〈神女賦〉與曹植〈洛神賦〉的比較研究〉,《國文學報》第26期。
張勇鋒:〈宋玉〈風賦〉「由諛入諷說」小析〉,《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13年1月。
張淑香:〈邂逅神女──解《老殘遊記二編》逸雲說法〉,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6年)。
許東海:〈求女.神女.神仙:論宋玉情賦承先啟後的另一面向〉,收錄於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勤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芳紅:〈空靈剔透之心,幽虛澄澈之境──論〈遊天台山賦〉的意境美特質〉,《船山學刊》第3期,2007年。
許恬怡:〈潘岳〈閑居賦〉與謝靈運〈山居賦〉之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4期,2004年。
許結:〈漢代文學與圖像關係敘論〉,《社會科學》,2017年2期。
許結:〈漢賦「象體」論〉,《文學評論》,2020年第1期。
許結:〈漢賦「蔚似雕畫」說〉,《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2018年。
許結:〈賦體與圖像關聯的文學原理〉,《天中學刊》34卷第2期2019年4月。
許結:〈歷代賦論中的圖像意識〉,《文藝理論研究》,2019年5期。
郭乃禎:〈《文選》物色類風、雪、月三賦析論〉,《國文學報》第38期,2005年12月。
郭永吉:〈王粲登樓賦主旨探索兼論其歸曹後的心境〉,收錄於《華學》第11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
郭永吉:〈王粲登樓賦結構分析及創作技巧探索〉,《淡江中文學報》第21期,2009 年12月。
郭建勳:〈論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的象徵性〉,《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5期,2002年9月。
陳玉萍:〈煙火式棲居──論潘岳〈閒居賦〉的隱逸思想〉,《安康學院學報》第30卷第5期,2018年10月。
黃洽:〈高唐神女原型與《聊齋志異》中的高唐型神女〉,《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2期。
楊志娟:〈心游萬仞,情寄八荒──論孫綽〈遊天台山賦〉的虛境〉,《新鄉學院學報》第32卷第10期,2015年10月。
楊義:〈李白代言體詩的心理機制〉,《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2期。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30 期,2009年。
萬光治:〈論漢賦的圖案化傾向〉,《四川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3期。
葛曉音:〈山水方滋,老莊未退──從玄言詩的興衰看玄風與山水詩的關係〉,《學術月刊》,1985年2期。
董舒心:〈漢魏六朝人神戀小說中女神主導局面形成的原因〉,《民俗研究》,2018年第4期。
廖國棟:〈從歸田到閑居──兼論漢晉辭賦對京城的頌讚、眷戀與疏離〉,《南臺學報》第38卷第2期,2013年6月。
廖國棟:〈試探潘岳〈閑居賦〉的內心世界〉,收錄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熊紅菊、劉運好:〈論孫綽的「以玄對山水」〉《學術界月刊》,總第234期,2017年11月。
聞一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清華學報》,1935年第4期。
趙逵夫:〈趙壹生平著作考〉,《文學遺產》2003年第1期。
劉剛:〈從戰國謀臣策士的進諫策略看宋玉〈風賦〉〉,《鞍山師範學校學報》第5期,2004年10月。
鄭毓瑜:〈由「神與物遊」至「巧構形似」──劉勰的「形神」說及其與人物畫論「形神」觀念之辨析〉收錄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鄭毓瑜:〈從病體到氣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收錄於柯慶明、蕭馳:《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上冊(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蕭兵:〈神妓女巫和破戒誘引〉,《民族藝術》,2002年第1期。
簡宗梧:〈賦與設辭對問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學報》第 11 期,2005 年。
顧農:〈潘岳研究二題〉,《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8卷第4期,2007年7月。

四、 會議論文

郭永吉:〈禰衡〈鸚鵡賦〉中處世之道研析〉,鄭州大學《文選學與漢唐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4年。

五、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王文進:《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8年)。
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周芳仰:《「神女論述」與「欲望文本」──宋玉賦到江淹賦》(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莉翎:《六朝物色觀念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孫雅芳:《安居的沉吟:魏晉「閒(閑)居」賦作析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張娜:《六朝「體物」美學思想研究》(太原:山西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陳秋宏:《從氣感遷化到興會體物──論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蔣洪耀:《體物、感物與觀物——古代文學中的主客關係論》(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錢瑋東:《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指導教授 郭永吉 審核日期 2022-8-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