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10757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 、訪客IP:18.216.34.146
姓名 賴玉瑱(Yu-Chen L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桃園大溪地方活動之演進與轉型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Events in Taoyuan′s Daxi)
相關論文
★ 台灣戰後美容技藝的發展與傳承之探討1950-2017★ 泰國華人族群認同之比較:以泰國潮州人與客家人為例
★ 客家特色食品的文化經濟分析 -桃園市蘿蔔乾產業的生產、中介與消費★ 地方農特產之形塑與發展-以銅鑼杭菊為例
★ 地方節慶的轉化與再創:以桃園龍潭端午節慶為例★ 客家兒童電視節目製播的文本分析:以客家電視兒童節目『麽个麽个』為例
★ 東南亞移民與移工的消費現象:以中平商圈為例★ 美貌中介者:以信義區、中壢區百貨保養品專櫃活動人員為例
★ 地方產業意象的形成與轉變 –以龍潭茶產業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綜觀節慶發展過程,地方如何將節慶活動演變為新興節慶,並賦予新的活動價值與意義,至今在研究領域上仍未有太多的討論。對於節慶活動在形態、功能上的轉變探討,經常流於以靜態方式透過單一地方活動認定活動類型的轉化後亦僅屬於某種特定類型,而忽略節慶活動其實是多元關係交互下所產生的動態結果。節慶活動在演變過程中,同時涵蓋著各種類型的存在,在時間、空間、地方的影響下交織著各個層面複雜樣態。
為了進一步理解地方如何透過節慶活動動態的演進過程,克服以往靜態的研究,本研究將以Getz在2012提出的「Event Studies」為基礎,並從人類學社會學等古典論述角度,讓節慶活動從表面抽象模糊的內涵中,鮮明的展現出來。大溪開發甚早,在河運年代即為集人文、經濟、政治於一身的發展重鎮,在傳統節慶上擁有北臺灣最大關聖帝君社頭繞境儀式為代表,在族群議題上同時具有「客家化」現象,於此多重轉變所創造出來的之深沉意涵與價值,讓本研究得以透過各種節慶類型而呈現出來,指出以往在節慶討論上,無法呈現的互動關係演進與轉化層面。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觀點探討,開啟對節慶活動與地方社會關係全面性動態的發掘方向,作為往後研究的參考藍本。
本研究運用質性內容分析法與論述分析法研究取徑,針對節慶活動在地方上的演進與轉變再創過程中所牽涉到的複雜關係進行探討。透過本研究將一一揭露,地方社會如何運用不同節慶活動類型推展地方價值與認同,創造經濟與改變地景,「節慶活動」並非僅止於參與其中的靜態意義,而是攸關地方發展的動態呈現。
本研究進一步發現:一、因應地方上的觀光休閒需求產生出新的重要功能--凝視與體驗功能。二、兩蔣對大溪地區而言便是其他地方無可取代的地方上優勢資產,長達七十年間扮演極為重要的關鍵地位。三、大溪地區石門水庫案例提供我們有利證據說明臺灣觀光發展起源甚早,並非遲至2000年後國家觀光政策推展才發生。四、Urry(2016)具個人主義色彩的浪漫凝視在臺灣並沒有完整的資料可以呈現出來。五、客家活動的辦理,目前大多通過觀光休閒體驗類型與美食品嚐型態辦理,成為僅以「客家」為名稱所辦理的觀光休閒體驗或美食體驗類型。六、活動規劃者經常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產生新的效果,形成帶動人潮用來滿足人們凝視和體驗的需求。 七、臺灣有許多活動其實最開端是由民間地方團體或商業組織開始展現出來,發展到最後才慢慢轉變為政府所主導。
摘要(英) Look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festivals, there has been limited discuss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regarding how local communities transform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to emerging ones and imbue them with new values and meaning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vents in terms of their forms and functions often remains static, focusing solely on the specific types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ition of a single local event, while neglecting the dynamic outcomes generated by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among various types of festival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evolution of festival activities, various types coexist and intertwine on different level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time, space, and locality, resulting in intricate patterns.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local communities dynamically evolve through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atic studies, this research will draw upon Getz′s "Event Studies" framework proposed in 2012, and incorporate perspectives from disciplines such as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to reveal the distinct essence of festivals that often appears abstract and ambiguous. Daxi, having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s a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enter since the era of river transportation, possesses the largest Guan Sheng Di Jun (God of War) procession in northern Taiwan, representing its traditional festivals. Additionally, it exhibits the phenomenon of "Hakka-ization" concerning ethnic issues. The profound implications and values generated by these multiple transformation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various festival types, shedding light on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spects that were previously absent in festival discussions. Therefore,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perspective will open up 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serving as a blueprint for future studies.
This research employs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as research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of local festival activities. Through this study, it will uncover how local communities utilize different types of festiv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local values and identity, cre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 the local landscape. "Festival activities" are not limited to their static meanings derived from participation but are dynamically interconnected with loc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Local tourism and leisure demands have generated a new important function - the gaze and experience function.
2. For the Daxi area, the presence of the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holds an irreplaceable advantage over other places, playing a crucial and key role for a period of seventy years.
3. The case of the Shimen Reservoir in the Daxi area provides us with favorable evidence that demonstrates the early origi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aiwan, which occurred well before the national tourism policy was implemented after the year 2000.
4. The individualistic romantic gaze, as proposed by Urry (2016), is not prominently manifested in Taiwan.
5. The organization of Hakka activities in Taiwan is predominantly carried out through tourism and leisure experiences or food-tasting activities,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y of tourism and leisure experiences or food experiences under the name "Hakka."
6. Event planners often combine traditional festivals to create new effects, attracting crowds to satisfy people′s gaze and experience.
7. Many activities in Taiwan actually originated from local folk groups or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ed to government-led initiatives in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關鍵字(中) ★ 桃園大溪
★ 地方活動
★ 活動功能
★ 觀光休閒體驗
★ 兩蔣相關
★ 運動賽事
★ 客家
關鍵字(英) ★ Daxi, Taoyuan
★ events
★ function of events
★ tourism and leisure experiences
★ events related to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 sports events
★ Hakka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理論取徑 11
第二節 節慶活動 23
第三節 我國觀光發展概況 31
第三章 個案介紹與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桃園大溪個案介紹 3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3
第三節 研究資料來源與方法 44
第四章 大溪地方活動趨勢發展與轉型 49
第一節 1951-2020年大溪地方活動報導數量 49
第二節 大溪活動分類範疇與數量 53
第三節 大溪地方活動趨勢發展 63
一、1951-1980:朝聖時期 65
二、1981-2000:地方文史與賽事活動時期 72
三、2001-2020:客家族群認同與新觀光休閒 80
第五章 兩蔣相關、地方文史、運動賽事活動類型的演變趨勢 87
一、兩蔣相關類型 89
二、地方文史類型 97
三、運動賽事類型 102
第六章 觀光休閒體驗、民俗慶典、美食農特展售、客家活動類型的演變趨勢 111
一、觀光休閒體驗類型 113
二、民俗慶典類型 120
三、美食農特展售類型 130
四、客家類型 135
第七章 結論 141
參考文獻 15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方偉達,2016,《節慶觀光與民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初版。
王俐容,2010,〈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收錄於江明修等編,《客家政治與經濟》。臺北:智勝文化。
王成斌等主編(編),1998,《民國高級將領列傳》(4)。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西村幸夫編著,2010,《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從城鄉之傲開始的地域管理》。王慧娥等合譯。臺北:天下雜誌。
朱道力、薛雅惠,2006,《旅遊地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朱秀娟訪談,1995,《點滴在心頭》。臺北:天下文化。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出版。
吳振漢總編纂,2004,《大溪鎮誌》。桃園:大溪鎮公所。
吳振漢總編纂,2004,《大溪鎮誌文教篇》。桃園:大溪鎮公所。
李守孔,1973,《中國現代史》。臺北:三民書局。
李雲漢,2018,《中國近代史》。增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林清玄,1986,《傳統節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會承等,1987,《桃園縣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修復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周錦宏,2010,《客家文化產業與第三部門》。臺北:智勝出版有限公司。
周錦宏、賴守誠、江俊龍、丘尚英,2018,《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徐振雄、卓文倩,2015,《觀光行政與法規》。新北:藍海文化。
高夫曼(Gofiman,E)著,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徐江敏閭、李姚軍譯。臺北:桂冠圖書。
桃園市政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21,《農遊桃園體驗手冊》。桃園:巴爾巴創意開發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策畫執行。
莊秀美主編,2017,《桃園市文化資產導覽手冊》。桃園:桃園市文化局。
許悅玲,2010,《旅遊與觀光概論》。新北:揚智文化。
陳思倫,2005,《觀光學從供需觀點解析產業》。新北:前程文化事業。
陳思倫、宋秉明、林連聰,2000,《觀光學概論》。臺北:世新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富德,2020,《文化節慶觀光》。新北:揚智文化。
陳柏州、簡如邠,2004,《臺灣的地方新節慶》。新北:遠足文化。
陳蕙芬,2016,《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臺北:遠流。
富永豐,1944,《大溪誌》。新竹:大溪郡役所發行。
黃金柱,2006,《運動觀光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金柱、林詠能、李瑾玲 著,2017,《節慶文化與活動管理》。新北:華立圖書。
黃金柱、莊哲仁、張智鈞、林政德 著,2020,《運動觀光賽會管理》。新北:華立圖書。
黃沼元,2002,《臺灣的老街》。新北:遠足文化。
黃淑芬,2001,《2001 年大溪文化節~神恩、豆香、木器馨~深度系列報導》。桃園:大溪鎮歷史街再造協會。
黃丁盛,2003,《臺灣節慶》。新北:木馬文化。
楊明賢,2002,《觀光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
楊正寬,2010,《觀光行政與法規》。新北:楊智文化。
蔣公哀思錄編纂小組,1975,《總統 蔣公哀思錄》第一編〈治喪報告〉。臺北:中央文物出版社。
劉鶴群等譯,2010,《社會科學硏究方法》(Earl Babbie著)。臺北:雙葉書廊。
盧秀華,2003,《大溪鎮誌文教篇》。桃園:大溪鎮公所。
賴瑟珍、吳朝彥,2019,《觀光行政與法規》。臺北:碁峰資訊。
賴守誠,2009,《當代客家名菜的創生:以美濃野蓮的發展為例》。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薛化元,2010,《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蘇明如,2019,《觀光小鎮漫遊趣》。臺中:星辰出版有限公司。
Allen, Johnny, O′Toole, William, McDonnell, Ian, and Harris, Robert原著,陳希林、閻蕙群譯,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Neuma, W.Lawrence原著,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學富文化。
Urry, John and Larsen, Jonasm原著,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期刊:
吳鄭重、王伯仁,2011,〈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臺灣新興節慶活動的現象淺描與理論初探〉。《地理研究》54:69-95。
吳英偉、陳慧玲,2014,〈民俗節慶策略規劃之論述評析–以內門宋江陣為例〉。《餐旅暨觀光》11(2):109-135。
吳英偉、陳慧玲,2019,〈從永續觀點探討節慶行銷對地方產業發展之應用〉。《中國地理學會會刊》63:33-54。
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6(45):2-6。
李明宗,2010,〈臺灣節慶活動的形貌 ─休閒社會學觀點的詮釋〉。《運動文化研究》13:85-110。
林青輝、李詩賓、林國威,2012,〈戶外休閒運動路線建構與觀光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1:18-25。
林惠家,1994,〈蔣公陵寢奉厝締造銷售巔峯〉。中國時報,第15版,11月13日。
林世山,1998,〈大溪木器家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手工業》65:68-80。
高淑芬、高偉傑、呂友銘、鐘浩齊、施君翰,2019夏季號,〈原住民豐年祭文化路徑活動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市大溪豐年祭為例〉。《休憩管理研究》6(1):25-40。
陳康芬、呂得成,2020,〈地方生態的擬像實踐—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形象設計與地方開發構想個案分析〉。《休閒研究》9(2):115~127。
陳祖熹,1978,〈大溪豆干‧葷素貨俱全 聯鎖店已增至六十餘家報導〉。經濟日報,第 9 版,12月7 日。
許興家、曾聖文、柳金財,2008,〈動力結構、產業制度轉型與臺灣節慶活動發展〉。《聯大學報》5(1):77-99。
張峻嘉、張雅玟,2017,〈城市意象與事件認同—臺中爵士音樂節事件行銷之個案分析〉。《休閒與遊憩研究》9(2):49-97。
張香榮,2007,〈節慶活動對旅遊地的影響與思考〉。《安徽農學通報》13(8):194-196。
張馨文,2003,〈臺灣發展自行車觀光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1):107-121。
黃蘭燕,2016,〈一個文化治理的角度-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籌備與誕生〉。《博物館學季刊》30(3):81-97+99。
董珮真,2010,〈觀光領航服務加值〉。《貿易雜誌》234:9-11。
賴守誠、涂昭樺,2010,〈文化經濟體制下的農會推廣人員:以新埔柿餅節的籌劃辦理為例〉。《農業推廣學報》27:47-73。
賴守誠,2010,〈地方食品特產與鄉村發展:以美濃粄條與新埔柿餅興起的個案為例〉。《臺灣鄉村研究》10:87-126。
賴守誠,2015,〈讓鄉土美好的重塑被體會:臺灣鄉村發展的新轉向〉。《閩臺文化發展報告》:156-171。

碩博士論文:
毛玉華,2001,《大溪的開發與產業變遷》。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辰祐,2007,《大溪老街牌樓裝飾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伯仁,2008,《現代臺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羿文,2019,《藝術節慶主導地方創生之研究—以臺灣好基金會於臺東池上的文化規劃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嘉瑜,2001,《臺灣花卉電子商務網站內容之分析》。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
吳雪意,2021,《旅遊意象與遊憩體驗、懷舊情感及行爲意向之研究—以桃園市大溪老街爲例》。嘉義: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麗娟,2012,《大溪老街遊客遊憩體驗、旅遊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彰化: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錦濱,2015,《觀光節慶效益之研究-以萬丹國際紅豆節為例》。新北: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中二,2013,《大溪豆干禮俗與飲食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碩士論文。
李緯,2018,《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對遊客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再遊意願之研究》。桃園: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明宗,2002,《當代臺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雙,2022,《檢視臺灣環境風險傳播—「大潭藻礁」新聞報導之論述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曉嵐,2015,《大陸旅客對桃園縣大溪觀光吸引力認知 與遊憩滿意度、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林志明,2011,《運動觀光之服務品質、滿意度、重遊意願 之研究-自行車運動觀光為例》。彰化: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美悅,2016,《節慶活動與地方發展-以羅東藝穗節為例》。宜蘭: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碩士論文。
林炯廷,2013,《節慶活動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苗栗公館紅棗文化節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其杉,2014,《桃園縣大溪鎮社區體育發展之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
封清平,2018,《觀光行銷策略之探討-以平溪天燈、鹽水蜂炮與大溪豆干節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涂昭樺,2012,《文化經濟與鄉村發展-以新竹新埔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元容,2004,《從傳統節慶到新公共平台─以臺北縣為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薏平,1999,《大溪傳統家具研究--以供桌為例》。新北:國立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鳳釗,2010,《大溪鎮舊市區生活步行系統之問題探討》。桃園:中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建裕,2007,《電子花車業表演工作者勞動特質之探討--以彰雲嘉三地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鄭家韻,2008,《探討運動觀光之發展-以2007年太魯閣國際馬拉松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朝博,1999,《1945年以前大溪舊社區聚落空間之落成與發展》。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晟豪,2014,《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相關新聞批判論述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卉慧,2015,《節慶展演中體驗的建構與現象詮釋-以新竹義民祭為例》。臺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游冉琪,2007,《博物館行銷策略研究—以生活型態論推薦博物館之因素》。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齊傳理,2019,《傳統客家官紳宅第的彩繪與雕塑:竹北六家林先坤家族與桃園大溪李騰芳家族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葉織妶,2021,《發展觀光活動對居民觀光發展態度衝擊之研究—以大溪老街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臺北燈會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玉華,2019,《休閒運動賽事與地方行銷之研究:以「絕代雙礁」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廖敏惠,2003,《大溪老街保存之地理意涵》。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劉怡君,2017,《地方節慶的轉化與再創:以桃園龍潭端午節慶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伶伶,2012,《官方消息來源之模糊傳播研究-以馬英九總統受CNN訪談內容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簡淑華,2011,《大溪地區文化旅遊永續發展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宜霖,2008,《節慶活動與地方價值之研究-以臺灣咖啡節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家維,2013,《觀光吸引力、遊憩資源對旅遊意願之影響─以桃園大溪鎮為例》。桃園: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娜,2008,《歷史建築再利用為地方文化館之經營策略研究─以桃園縣大溪藝文之家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菩璿,2019,《從民俗到節慶:以臺中東勢新丁粄節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外文部份:
Donald Getz,2012,“Event Studies."Pp.27-46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vents,edited by Stephen J. and Joanne Connell.,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網路資訊:
大溪區公所網,2022,網址 桃園市政府-大溪區公所-地理環境(tycg.gov.tw),2022.6.28檢索。
大溪大禧網,2022,網址 大溪大禧DAXIDAXI - 總論, 2022.8.10檢索。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2,網址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stat.gov.tw),2022.10.17檢索。
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2023,網址https://www.stat.gov.tw/cp.aspx?n=2674,2023.2.21檢索。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2022,網址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2218, 2022.6.30檢索。
文化部/社區總體營造網,2022,網址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72,2022.12.10檢索。
文化部網,2022,網址 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6.html,2022.7.11檢索。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2022,網址 淡水廳志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2022.11.12檢索。
中央通訊社網,2022,網址 2019最熱門旅遊目的地 臺灣躋身前19名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2022.6.30檢索。
石門水庫網,2022,網址 石門水庫 / 建設簡史 / 石建會時期(wranb.gov.tw),2022.6.30檢索。
交通部觀光局網,2022,網址 https://www.taiwan.net.tw/,2022.9.08檢索。
交通部觀光局網,2022,網址 觀光業務年報 - 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taiwan.net.tw),2022.9.15檢索。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23,網址 行政院:浪漫臺三線方案出爐 百項計畫全力打造客庄文藝復興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本院一般新聞) (ey.gov.tw),2023.4.18檢索。
行政院農委會網,2022,網址 推動農村再生 建設富麗農漁村(農委會)(coa.gov.tw), 2022.12.10檢索。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22,網址 Tourism 2020—臺灣永續觀光發展方案(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ey.gov.tw),2022.06.30檢索。
步佈臺灣網,2022,網址 崁津八景 - 步佈臺灣 Digital Guided Walks (dguidedwalks.tw), 2022.9.16檢索。
政府公報資訊網,2022,網址 政府公報資訊網 - 內政部訂定「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archive.org),2022.11.18檢索。
城鄉特色網,2022,網址 OTOP介紹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城鄉特色網, 2022.12.04檢索。
客家雜誌社網站,2022,網址 http://goo.gl/R4GfxR,2022.6.07檢索。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2022,網址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一覽表 |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akka.gov.tw),2022.9.20檢索。
客委會全球資訊網,2022,網址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公告作業要點 | 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 (hakka.gov.tw),2022.9.20檢索。
客庄十二大節慶原由網,2022,網址 客庄十二大節慶(secserverpros.com),2022.10.08檢索。
客委會全國資訊網,2023,網址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126452&ctNode=2371&mp=1&ps=,2023.01.10檢索。
桃園市大溪區戶政事務所網,2022,網址 統計資訊 - 人口統計. 桃園市大溪區戶政事務所,2022.10.16檢索。
桃園市大溪區戶政事務所網,2022,網址 桃園市政府-大溪區戶政事務所(tycg.gov.tw),2022.11.12檢索。
桃園市政府網,2022,網址 各區簡介-大溪區-桃園市政府(tycg.gov.tw),2022.6.28檢索。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行政資訊網,2022,網址 全文檢索 |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行政資訊網(tycg.gov.tw),2022.12.10檢索。
桃園觀光導覽網,2022,網址 大溪齋明寺| 桃園觀光導覽網(tycg.gov.tw),2022.6.30檢索。
桃園觀光導覽網,2022,網址 大溪總統鎮 | 桃園觀光導覽網(tycg.gov.tw),2022.6.30檢索。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2022,網址 教育部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國民體育法施行細則(moe.gov.tw),2022.9.06檢索。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2022,網址 教育部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組織條例(moe.gov.tw),2022.9.06檢索。
教育部體育署網,2022,網址 教育部體育署-教育部體育署簡史(sa.gov.tw),2022.9.06檢索。
商業發展研究院網,2022,網址 首頁 |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dri.org.tw),2022.11.08檢索。
國際節日與活動協會網,2022,網址 國際節日與活動協會(ifea.com),2022.11.16檢索。
國家文化記憶庫,2022,網址 鴻禧山莊-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culture.tw), 2023.4.20檢索。
陳玉慧網,2022,〈高雄地方節慶活動發展觀光政策之研究〉,網址 /https://reurl.cc/7R2aGb,2022.12.14檢索。
遠見雜誌網,2022,網址 節慶,讓臺灣成為嘉年華島 | 遠見雜誌(gvm.com.tw),2022.7.11檢索。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網,2022,網址 2012臺灣十大觀光小城PK(gvm.com.tw), 2022.6.30檢索。
臺灣發展歷史網,2022,網址 臺灣發展歷史網頁 | 經濟起飛(mytaiwan.netlify.app), 2022.10.17檢索。
蓮座山觀音寺網,2022,網址 蓮座山簡介 - 蓮座山觀音寺(lzm.tw),2022.6.30檢索。
指導教授 賴守誠(Shou-Cheng Lai) 審核日期 2023-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