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312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220.66.151
姓名 黃萍瑛(Ping-Yi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
相關論文
★ 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漢人社會女兒是被排除在生家的宗祧之外,換句話說女子必須出嫁,死後才能享有被祭祀權,否則會成為無嗣的孤魂野鬼。本文研究目的即在討論不幸早夭或未婚即亡的女子其亡魂安頓之相關議題,期以作為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在此筆者為行文論述上的方便,將以「孤娘」(ko?niu)或「孤娘仔」(ko?niu?a)來指稱這些無嗣女鬼;以「姑娘廟」來作為崇祀類此女性鬼神廟宇的一種他稱。文中透過各種相關的史料,包括地方志、日治時期的宗教調查報告、各地姑娘廟的廟誌、碑文、報紙,以及筆者實際的田野調查資料等來作分析。
  本文首先概述臺灣的女性厲鬼信仰,及孤娘在實際田野中被崇祀的各種情況;其次在家鬼的範疇,主要就女鬼主動「討嫁」的冥婚一俗重新加以探究。再者釐清過去學界對「姑娘廟」的誤解,說明姑娘廟的性質並不等同於供人納骨或寄祀牌位之所,以及類此廟宇的信仰狀況。另外文中也闡釋臺灣漢人社會安頓或解決孤娘之道,無論是以冥婚或立祠建廟崇祀的方式。由鬼新娘的性需求及能力被誇張的強調,或是經人立祠建廟的孤娘所標榜的「純潔」特質,我們可以發現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在。簡而言之,解決孤娘不幸的早夭或未婚就死亡的「失序」狀態,其實未嘗不也是在處理孤娘性失序的問題。論文最後以彰化新港鄉(即今之伸港鄉)的張玉姑廟為研究個案,期以對此研究課題有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關鍵字(中) ★ 姑娘廟
★ 孤娘
★ 女鬼信仰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臺灣女性鬼魂信仰 15
第一節 女性無祀厲鬼 15
第二節 孤娘受祀的方式 22
第二章 臺灣漢人社會的冥婚習俗 33
第一節 女鬼「討嫁」 33
第二節 冥婚中的女性 40
第三節 冥婚的社會功能 45
第四節 女性的性控制權 52
第三章 姑娘廟的奉祀 61
第一節 姑娘廟的界說 61
第二節 「得地理」之概念 81
第三節 姑娘廟崇祀的情形 87
第四節 純潔與靈力 105
第四章 張玉姑娘廟的個案研究(一九五六?一九五九) 119
第一節 張玉姑娘廟的歷史沿革 119
第二節 「張玉姑顯靈說」事件 128
第三節 政治與張玉姑信仰 145
結論 157
附錄一 張玉姑新聞剪報 161
附錄二 一九五九年「張玉姑顯靈說」事件各大報的新
聞標題 163
參考書目 167
參考文獻 參 考 書 目
一、 中文部份
(一) 專書
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刁筱華譯(Rosalind Miles著),《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大豐南天宮管理委員會,《觀音佛祖成佛傳》,管理委員會印行(年代不詳)。
仇德哉,《台灣廟神大全》,一九八五年,作者自行發行。
文崇一等著,《西河的社會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六號),一九七五年。
片岡嚴著,陳金田、馮作民譯,《臺灣風俗誌》,一九八一年,大立出版社。
王士禛,?香祖筆記〉,《廣陽雜記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六年。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王景琳,《中國鬼神文化淵源》,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王銘銘,《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閩台三村五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九七年。
王銘銘、潘忠黨主編,《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石方,《中國性文化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六年。
何綿山,《閩文化概論》,北京大學出版,一九九六年。
何澂,?臺陽雜詠?,《臺灣雜詠合刻》,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四年。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台北:中華書局,一九五六年。
何求,《閩都別記》,(台北市福州同鄉會重印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七九年。
吳庶任譯(Christina Hoff Sommers著),《背叛女人的女人》,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五年。
吳瀛濤,《臺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有限公司,一九八○年。
呂芳上等著,《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相關人士口述歷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一九九九年。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呂繼祥,《泰山娘娘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宋瑞芝主編,《中國婦女文化通覽》,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李文彬等譯(Glen Dudbridge著),《觀音菩薩緣起考─妙善傳說》,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九九○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印行,一九七八年。
李豐楙,《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一九九七年。
杜芳琴,《女性觀念的衍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阮昌銳,《中外婚姻禮俗之比較》,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一九八二年。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周學普譯(G.L.Mackay著),《台灣六記》,臺灣研究叢刊第六十九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一九六○年。
姑娘廟民眾文化工室編,《天地人神鬼》,台北:前衛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林再復,《閩南人》,台北:三民書局,一九九一年。
林明峪,《台灣民間禁忌》,台北:聯亞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林明峪,《媽祖傳說》,東門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林美容主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九九一年。
林美容主編,《高雄縣民間信仰》,鳳山:高雄縣政府出版,一九九七年。
林國平、彭文宇著,《福建民間信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一九九五年。
林鐘雄,《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出版,一九八九年。 
姚漢秋,《臺灣婚俗古今談》,台北:台原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潮州鎮志》,一九九八年。
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財團法人台中市南屯宮印行,《萬和宮史略》,一九八五年。
馬之驌,《我國婚俗研究》,經世書局,一九七九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台北:漢忠文化出版,一九九六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高洪興、張強等編,《婦女風俗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婁子匡,《婚俗志》,台北:商務書局,一九七○年。
康與之,《昨夢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九九四年。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九九四年。
郭和烈,《臺灣民間宗教》,作者自行出版,一九七○年。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臺九版】。
陳炎正,《台中縣寺廟大觀》,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一九八九年。
陳建才主編,《八閩掌故大全》,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陳兼、劉昶譯(Philip A.Kuhn著),《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一九九九年。
陳國強、葉文程及汪峰著,《閩台惠東人》,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陳夢林,《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婚姻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雪犁主編,《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儀禮、喪葬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傅飛嵐、林富士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
彭利芸,《宋朝婚俗研究》,新文豐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程薔,《女人話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立文化中心編著,《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一九九五年。
雲林縣政府編印,《雲林縣發展史》,一九九七年。
黃文博,《台灣冥魂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黃昭仁、連慧珠編著,《萬和宮過去和現在》,財團法人臺灣省台中市南屯宮發行,一九八八年。
黃馬金,《客家婦女》,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五。
慈玲宮管理委員會編印,《慈玲宮》(出版年代不詳)。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楊青矗,《國臺雙語辭典》,台北:敦理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董芳苑,《原始宗教》,台北:久大文化出版,一九九一年。
董芳苑,《探討臺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一九九六年。
詹石窗,《道教與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印行,一九八九年。
嘉義縣政府,《嘉義寺廟誌》,一九七八年。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志稿》,卷二人民志,一九七八年。
彰化縣政府主計處主編,《彰化縣統計年鑑》(一九五九年度),彰化:彰化縣政府該處,一九六○年。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九九九年。
福建省民俗學會編,《閩台婚俗》,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一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宗教調查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影印本,一九五九年。
臺灣省文獻會主編,《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五六年。
臺灣省文獻會主編,《臺灣省通誌》,卷二·人民志禮俗篇,台北:眾文圖書公司印行,一九七一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台中縣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四 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屏東縣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六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八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新竹市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七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臺北縣鄉土史料》(上、下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七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彰化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九九年。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各縣市寺廟概況表》,一九七五年。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一九六三年。
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一冥婚。
劉昌博,《臺灣搜神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一年。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劉還月,《臺灣歲時小百科》,台北:臺原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鄭永福、呂美頤,《近代中國婦女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三。
鄭注周禮地官媒氏卷十四。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一九九三年。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一九七九年。
譚達先,《中國婚嫁儀式歌謠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
關渡玉女宮管理委員會印行,《關渡玉女宮史略簡介》,一九七○年。
(二)期刊、論文
大道兆行,?帶雙妻〉,《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七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年,頁二四四?二四六。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臺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三期,一九七二年。
王世慶,?清代海山庄之墾戶與公館?,《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九四年,頁二四三?二五二。
王長華譯,(Emily Martin Ahern著)?「不潔」的中國婦女:經血與產後排泄物的威力與禁忌?,《思與言》,第十九卷第五期,一九八二年。
王崧興,〈論漢人社會的家戶與家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九期,一九八五年,頁一二三?一二九。
王嵩山,?從世俗到神聖?臺灣木雕神像的人類學初步研究?,《民俗曲藝》,廿九期,一九八四年。
王德威,〈性,醜聞,與美學政治─李昂的情慾小說〉,李昂著《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麥田出版社,一九九七年,頁九~四二。
包如廉撰,陳有方、陳豫林譯,〈現在臺灣的宗教生活─1994~1995年實地考察報告〉,《民族學資料彙編》,第十一期,一九九六年,頁八一?一○○。
石奕龍,〈廈門島媽祖信仰的特色〉,許在全主編,《媽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頁一二一~一二八。
朱榮貴,〈臺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的《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一九九六年,頁六七?九八。
江寶月, ?從女鬼的出現談漢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宜蘭文獻雜誌》,第二十六期,一九九七年,頁三八?四七。
江寶月,?生而無依死而無所?漢文化的女鬼與女性地位?,《婦女新知》,八月號,一九九二年,頁一二?一五。
江寶月,?養女妓女與女鬼?臺灣三位養女神的故事?,《婦女新知》,八月號,一九九二年,頁一六?一七。
池田敏雄,〈台灣人對死亡的觀念〉,《民俗台灣》,中文版第七輯,一九九一年。
池田敏雄,〈椅仔姑〉,《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一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年,頁廿四?二六。
池田敏雄,〈關三姑〉,《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一輯,台北:武陵出社版,一九九○年,頁十八?三一。
余光弘, ?臺閩地區「上身的」現象初探?,發表於「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一九九七年三月廿日至廿二日。
余光弘,〈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三期,一九八二年,頁六七?一○三。
吳東南,?高、屏先民信仰之口述記錄?,《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十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一九九五年。
呂理政, ?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第九十期,一九九四年,頁一 四七?一九二。
呂理政,?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談臺灣民間信仰的幾個面相?,《民俗曲藝》,第六十九期,一九九一年,頁五?廿五。
宋和,〈冥婚習俗中的中國人情〉,《健康世界》,第八期,一九七六年,頁九一?九三。
宋和,〈從冥婚的習俗來看中國人的祖先神鬼的觀念〉,《人類與文化》,第八期,一九七六年,頁五二?五四。
李亦園,?中國家庭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九期,一九八五年,頁四七?六一。
李亦園,?民間寺廟的轉型與蛻變?,《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八年,頁二五九?二九○。
李亦園,?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號,一九七二年,頁一七五?一九九。
李秀娥,?鹿港夫人媽成神的傳說與類型?,《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二期,一九九七年,頁一八七?二三四。
李秀娥,?鹿港夫人媽信仰的分佈初探?,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台北:中研院文哲所,一九九七年,頁四九?九六。
李茂信,?石碇大湖格姑娘廟借錢發財奇譚親歷記?,《獨家報導》,第一二十五期,頁七一?七六。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二期,一九九四年,頁二五一?二七○。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臺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回顧」(1945~1995)〉,發表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主辦的「五十年來臺灣的歷史學研究之回顧研討會」,一九九五年四月廿一日至廿三日。
李崇信,?臺灣民間宗教信仰的人神崇拜?社會文化層面的哲學省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年。
李豐楙, ?西王母五女傳說的形成及其演變?,《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一九九六年,頁二一五?一二四五。
李豐楙,?魏晉神女傳說與道教神女降真傳說?,《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一九九六年,頁一四三?一八七。
李豐楙,〈台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哲學雜誌》,第八期,一九九四年,頁三二?五三。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第四期,一九九四年,頁一八四?二○九。
赤嵌樓客,〈真人風、媽祖婆雨〉,《臺灣風物》,第廿卷第四期,一九七○年,頁一九。
阮昌銳,?台灣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三十三期,一九七二年,頁一五?三八。
阮昌銳,〈冥婚的傳統與習俗〉,《海外學人》,第一四一期,一九八四年,頁五二?五七。
和田漢,〈媳婦仔雜記〉,《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二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年,頁九?一三。
周宗賢,?清代臺灣節孝烈婦的旌表研究?,《臺北文獻》,第三十五期,一九七六年,頁一一三?一五五。
林其泉,?關于媽祖神化前的幾個問題〉,《思與言》,第廿八卷第三期,一九九○,頁一三三?一四三。
林美容,?鬼的民俗學?,《臺灣文藝》,第一四三期【新生版】,一九九四年,頁五九?六四。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地方社區?高雄縣媽祖廟的分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臺灣民間信仰科際研究研討會」,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五日。
林美容,?臺灣人的宗教生活?,《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一九九三年。
林美容,?臺灣齋堂總表?,《臺灣史料研究》,第六號,一九九五年,頁二六?四一。
林美容,〈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一九九一年,頁三四三?三六四。
林清財,?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一九九五年,頁四七五?四九八。
林富士, ?略論臺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以臺北縣境內的有應公信仰為主的初步探討?,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的《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一九九六年,頁三二七?三五六。
林富士,?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學》,第七卷第四期,一九九六年,頁九五?一一七。
林富士,〈女性與中國宗教〉,《北縣文化》,第三十八期,一九九三年,頁二三?二六。
林藜,?哀哀養女魂?,《臺灣民間傳奇》(第四集),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
林藜,?張玉姑神出鬼沒?,《寶島蒐古錄》(第二集),台北:臺灣新生報社出版,一九八○年。
金石,?台北市區三間怪異的「陰廟」荒野孤魂鬧市稱神?,《時報周刊》,第三九九期,一九八五年,頁一八?二。
施芳瓏, ?姑娘仔「污穢」的信仰與其社會建構?以北臺灣三間廟宇為例?,發表於「婦女與宗教」研討會系列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一九九六年六月八日。
施芳瓏,?十種女神一種極致的臉?宜蘭縣女神信仰分析?,《宜蘭文獻雜誌》,第廿六期,一九九七年,頁三?三七。
施無畏(林富士),〈冥婚、鬼婚與神婚〉,《北縣文化》,第三十五期,一九九三年,頁一六?一七。
洪美華,〈民間秘密宗教寶卷中的女神崇拜〉,《歷史月刊》,第八十六期,一九九五年,頁六一?六八。
胡台麗,?台中南屯的字姓戲與字姓組織?,《民俗曲藝》,第六期,一九八一年,頁三二?五一。
胡台麗,?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映之民俗信仰?,刊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一九八九年,頁四○一?四二四。
徐雨村,〈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臺灣文獻》,第四十八卷第八期,一九九七年,頁九七?一四○。
翁玲玲, ?女人、不潔與神明:一個人類學的初步探討?,發表於「婦女與宗教」研討會系列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一九九七年五月九日。
馬之驌,?我國古今冥婚習俗?,《食貨》,第六卷第六期,一九七六年,頁九?一五。
高賢治,?臺灣幽冥界特殊神祇?大眾爺、有應公、崩敗爺及池頭婦人?,《臺灣風物》,第三十九卷第三期,一九八九年,頁一二五?一五○。
康豹,?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臺灣瘟神與王爺信仰之分析?,《民族學研究所集刑》,第七十期,一九九一年。
康豹,?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第六卷第四期,一九九五年。
康豹,?日治時代官方寺廟史料的重要?,《臺灣史料研究》,第六期,一九九五年。
康豹,?慈祐宮與新莊地方社會之建構?,《北縣文化》,第五十三期,一九九七年。
康豹,?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人文學報》,第十六期,一九九七年。
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第六十四期,二○○○年,頁八三?一○○。
康豹,?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初探─從斬雞頭說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排版中)。
張珣,?人類學與中國婦女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期,一九九五年,頁一九三?二○三。
張珣,〈女神信仰與媽祖祟拜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九期,一九九五年,頁一八五?二○二。
張珣,〈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之研究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期,一九九六年,頁一六三?二一五。
張珣,〈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三期,一九九七年,頁二三三?二九一。
曹甲乙,?三月十四無風也雨意?,《臺灣風物》,第廿六卷第四期,一九七六年,頁一二四?一二六。
清月,〈嫁神主〉,《民間知識》,五五六期,一九七七年,頁十一。
莊金德,〈清代臺灣的婚姻禮俗〉,《臺灣文獻》,第十四卷第三期,一九六三年,頁二八?七○。
莊英章,〈族譜與童養媳婚研究:頭份陳家的例子〉,《第三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台北:聯經出版,一九八七年,頁四五一?五五六。
莊英章、張珣,〈「婦女與宗教」專號序〉,《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二期,一九九七年,頁i?iv。
許麗玲,?臺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送陰火一段中的『請屘姑』?,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婦女與宗教」小型研討會系列三,一九九七年五月九日。
陳秀蓉,?戰後台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1945?19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九年六月。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庭制度〉,收錄於陳其南著《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一九九○年。
陳金田,〈臺灣的娶神主風俗〉,《臺灣風物》,第三十二卷第三期,一九八二年,頁二二?二四。
陳美蓉,?民俗、信仰與宗教?劉枝萬先生專訪?,《臺灣史料研究》,第六號,一九九五年,頁一四二?一五二。
陳祥水,〈‘公媽牌’的祭祀─承繼財富與祖先地位之確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一九七三年。
陳祥水,〈中國社會結構與祖先崇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一卷第六期,一九七八年,頁三二?三九。
陳期裕,〈娶神主〉,《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二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年,頁一二○?一二三。
陳維新,〈求神問鬼只為財-大家樂所顯現的民間信仰的特質〉,《思與言》,第廿五卷六期,一九八八年,頁五七五?五九二。
陸漢斌,?浙江偏遠地區的冬至趣俗〉,《浙江月刊》,第六卷第十一期, 一九七四年,頁二五?二六。
傅孟麗,〈不再焚香拜老婆-高雄黃進福與「鬼妻」協議離婚〉,《時報周刊》,第一九五期,一九八一年,頁七三。
植野弘子,〈臺灣漢人社會的「後頭厝」與女性─聯結男性的求心力〉,《臺灣學術研究會誌》,第六期,一九九三年,頁一六五?一七五。
黃文博,?台灣民間「有應公信仰」類型分析?,《民俗曲藝》,第七十一期,一九九一年,頁二一二?二二三。
黃美英,〈宗教與性別文化?台灣女神信奉初探〉,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的《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一九九六年,頁二九七?三二五。
黃美英,〈香火與女人-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性別意涵〉,《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論會論文集》下冊,一九九五年,頁五三一?五四一。
黃連發,〈養女與媳婦仔〉,《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二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頁四七?五二。
黃華節,〈冥婚〉,《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頁二九七?三○五。
楚夏,〈試論中國古代的冥婚習俗〉,《民間文學論壇》,第二期,一九九三年,頁二九~三六。
楊氏千鶴,〈女人的命運〉,《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二輯,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九○年,頁廿五?廿八。
葉明生,〈福建上杭陳靖姑信仰與傀儡戲夫人傳概述〉,《民俗曲藝》,第九十四、九十五期,一九九五年,頁四七?八二。
董芳苑,〈「祖先崇拜問題」商榷〉,《臺灣神學論刊》,第一期,一九七九年,頁八八?一○八。
董芳苑,〈臺灣民間宗教之來世觀〉,《臺灣神學論刊》,第十一期,一九八九年,頁六三?八一。
董芳苑,〈臺灣民間的鬼魂信仰〉,《臺灣風物》,第三十六卷第二期,一九八六年,頁四三?七五。
董芳苑,〈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灣文獻》,第三十三卷第四期,一九八二年,頁九三?一○三。
董芳苑,〈臺灣民間信仰社會功能剖析〉,《歷史月刊》,第八十六期,一九九五年,頁七四?八○。
廖漢臣, ?有應公?,《臺灣風物》,第十七卷第二期,一九六七年,頁十七?二○。
臺靜農,〈冥婚〉,《大陸雜誌》,第一卷第十期,一九五○年,頁二二。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等人主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台北:吳三連基金會出版,一九九五年。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第十一卷第二期,一九六○年,頁三七?二三六。
劉苑如,?六朝志怪中的女性陰神崇拜之正當化策略初探?,《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二期,一九九七年,頁九三?一三二。
劉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上),《大陸雜誌》,第九十六卷第一期,一九九八年,頁二二?三一。
劉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中),《大陸雜誌》,第九十六卷第二期,一九九八年,頁二五?四三。
劉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下),《大陸雜誌》,第九十六卷第三期,一九九八年,頁二○?四○。
劉淑芬,?石室瘞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二?(上),《大陸雜誌》,第九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九年,頁一?一二。
劉淑芬,?石室瘞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二?(中),《大陸雜誌》,第九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九年,頁一?一七。
劉淑芬,?石室瘞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二?(下),《大陸雜誌》,第九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九年,頁一?八。
潘自蓮譯,(James L.Wstson著)?神明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960~1960)?,《思與言》,第廿六卷第四期,一九八八年,頁三六九?三九七。
潘英海,?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一九九五年,頁四四五?四七四。
蔣維錟, ?“媽祖”名稱的由來?,《媽祖研究與民間信仰》,汀州媽祖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出版,一九九六年,頁五六?六六。
蔡利民等譯,〈中國和日本的冥婚〉,《民俗研究》,第三期,一九九一年,頁五七~六三。
蕭鄉,〈人鬼聯婚的來龍去脈〉,《香火》,第一期,一九八一年,頁八八?八九。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漢學研究》,第五卷第二期,一九八七年,頁五○一?五一二。
戴文鋒,?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臺灣風物》,第四六卷第四期,一九九六年,頁五三?一○九。
謝世忠,?試論中國民俗宗教中之‘通神者’與‘通鬼者’的性別優勢〉,《思與言》,第二十三卷第五期,一九八六年,頁五一一?五一八。
謝世忠,?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本質、體系、與過程理論─英文論述中的幾個主要結構論模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的「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謝吉,〈台灣的人鬼聯姻奇俗〉,《生力月刊》,第六卷六七期,一九七三年,頁三四?三五。
謝金撰,〈關渡玉女娘廟種種〉,《台灣風物》,第廿二卷一期,一九七二年,頁廿二?廿四。
謝聰輝,〈女有所歸─台灣冥婚儀式的文化意義〉,《台灣人文》,第二號,一九九八年,頁一三一?一五○。
藏波,?有求必應的林仙姑娘娘?,收入醉公子編的《神像大挪移》,神秘雜誌社出版,一九九一年,頁二三八?二四七。
關華山,?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九期,一九八○年,頁一七五?二一五。
(三)報紙
《中央日報》,一九九二年六月廿九;年四月廿六日;五月廿九日;六月廿日;六月廿九日;七月二日;七月三日;七月四日;七月六日;七月八日;七月十六日;九月廿日;一九九七年二月廿六日(國際版)。
《聯合報》,一九五九年五月三十日;六月廿一日;七月二日;七月三日;七月四日;八月十日;八月十五日;一九九七年八月廿四日;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一九九八年三月廿八日;一九九八年三月廿八日;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四日。
《自立晚報》,一九五九年七月三日;七月五日;一九九七年六月廿二日;一九九六年一月十六日。
《臺灣新生報》,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七月三日;七月四日。
《民聲日報》,一九五九年五月廿七日;五月廿八日;五月廿九日;五月三十日;六月一日;六月二日;六月三日;六月五日;六月六日;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六月十六日;六月十七日;六月廿八日;七月二日;七月三日;七月四日;七月七日;九月廿日。
《大華晚報》,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七日;七月二日;七月三日;七月四日。
《徵信新聞》,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七月三日。
《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日;三月廿七日;七月廿日。
《中時晚報》,一九九八年一月七日。
《臺灣日報》,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二○○○年,四月十六日。
《自由時報》,一九九二年六月廿九;一九九六年四月廿五日;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七日;一九九八年八月四日;。
《臺灣新聞報》,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四)廟宇碑文
1.〈嘉義縣水上鄉義興村鎮北宮沿革略史〉
2.〈春川宮重建記〉(民國六十九年)
3.〈慈玲宮方仙姑歷史〉(民國八十六年)
4.〈台南縣東山鄉凹仔腳三姑娘媽廟沿革志〉(民國七十九年)
5.〈陳女娘清華祠之沿革與由來〉
6.〈虎尾龍善宮伯聖尊王(原伯聖公)沿革誌〉(民國癸丑年)
7.〈青峰寺觀音佛祖成道聖蹟〉(民國七十三年)
8.〈姑娘廟〉(民國八十二年)
9.〈南天宮沿革誌〉(民國七十三年)
10.〈玉女娘娘史略〉
11.〈蔡婆主帥廟誌〉(民國七十三年)
12.〈伸慶宮(張玉姑廟)興建沿革〉(民國七十四年)
13.〈大山順天府興建沿革記事〉
14.〈仙姑娘沿革〉
15.〈虎尾鎮埒內里三姓公廟興建紀念碑〉
16.〈台中市萬和宮沿革〉(民國六十七年)
17.〈茄苳腳仙姑廟記事〉(民國戊辰年)
(五)口述歷史
三姓公廟的委員,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雲林縣虎尾埒內里三姓公廟。
不願具名(玉女宮的主委),一九九六年六月三十日,台北關渡玉女宮。
不願具名,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台南縣東山鄉凹仔腳三姑娘媽廟。
不願具名,一九九八年四月廿六日,新竹市香山區鹽水里顯赫祠。
不願具名,一九九六年二月廿七日,台北縣石碇鄉魏扁姑娘廟。
不願具名,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台北縣土城陳姑娘廟。
王斗,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台中縣神岡鄉李姑娘廟。
王世琮,一九九七年五月廿日,新營工業區王宅。
石朝明,一九九八年一月四日,嘉義縣中埔鄉仙姑娘廟。
吳敏珠,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五日,屏東林邊鄉潘姑娘廟。
李三郎,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台北蘆洲市文德公祠。
李明建,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廿九日,雲林縣水林鄉奉仙宮。
李鐵,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日,電話訪問。
周秀娟,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廿七日,雲林縣崙背鄉慈玲宮。
林小姐,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四日,台北市新生北路蘇姑娘廟。
林永混,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嘉義朴子春川宮。
林明發,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屏東縣高樹鄉慈津寶宮。
林通洲,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廿九日,雲林縣水林鄉奉仙宮。
林朝滿,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五日,屏東林邊鄉潘姑娘廟。
邱清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廿日,電話訪問。
洪林免,一九九七年三月廿六日,台北關渡三聖宮(緊鄰玉女宮)。
洪敏麟,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七日,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
張在勝,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西螺廖茶姑五媽祠。
張招堂,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台中市南屯萬和宮。
張德照,一九九八年五月廿一日,台中市永安里永安一巷四十五號。
許王罔,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七日。台南縣柳營鄉東昇村四九五之一號。
許張秀子,一九九六年二月廿七日,台北縣石碇鄉魏扁姑娘廟。
許榮宗,一九九七年三月廿六日,台北關渡玉女宮。
陳吾新,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日,南投縣集集鎮八張里陳厝巷一號。
陳炎文、蔡太太,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二日,新竹鹽水里紀姑娘廟。
陳雪霞,一九九六年一月廿四日,三峽鎮龍埔一七一號(陳宅)。
陳硯,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雲林縣虎尾鎮龍善宮。
陳瑞賢,一九九七年二月廿五日,台中縣龍井茄投張玉姑娘廟。
曾田中,一九九六年二月一日,台北縣石碇鄉魏扁姑娘廟。
黃中立,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雲林縣西螺鎮公所財政課。
黃星亮,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嘉義朴子春川宮。
黃逢飛,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日,南投縣集集鎮廣明里屯田巷四之一號。
楊金盛,一九九八年一月二日,台南縣鹽水青峰寺。
楊煙峰,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嘉義朴子春川宮。
楊裕坤,一九九六年一月廿四日,桃園縣大溪德賢祠。
福安祠的管理人,一九九七年五月六日,嘉義民雄鄉雙福村福安祠。
劉東明,一九九七年二月廿五日,台中縣龍井茄投張玉姑娘廟。
潘結定,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五日,屏東林邊鄉潘宅。
鄭水枝,,一九九六年六月十日,監察院。
蕭利等,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嘉義布袋清華祠。
蕭利等,一九九八年三月七日,嘉義縣布袋清華祠。
鐘輝煌,一九九七年四月三日,嘉義水上鄉鎮北宮。
鐘興旺,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西螺廖茶姑五媽祠。
鐘興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西螺廖茶姑五媽祠。
二、外文部份
(一)日文資料
《南屯鄉土調查》,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影印本所藏。
《南投廳寺廟取調書》,一九一五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新竹寺廟調查書》,一九一五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嘉義廳社寺廟宇ニ關スル取調書》,一九一五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大甲郡大甲街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員林郡永靖庄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員林郡田中庄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彰化郡鹿港街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彰化郡線西庄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中州彰化郡線西庄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臺北廳社寺廟に關する調查》,一九一五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一九九三。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台北:古亭書屋印行,一九七四年。
曾景來,《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
彰化郡役所編,《彰化郡管內概況》,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據昭和十年排印行),一九八五年。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祥生出版社,一九七五年。
(二)英文資料
Ahren, Emily. “The Power and Poullution of Chinese Woman, ”in Arthur P. Wolf ed.,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269—290.
Baptandier, Brigitte. “The Lady Linshui? How a Woman Became a Goddess? ”In Meir Shahar and Robert P? Weller eds.,Unruly Gods?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pp.105?149.
Buckley, Thomas and Alma Gottlieb eds. Blood Magic: The Anthropology of Menstru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8.
Feuchtwang, Stephan. “Domestic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105—130.
Harrell, Stevan C. “Men, Women, and Ghosts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In Caroline Walker Bynum, Stevan Harrell and Paula Richman eds. Gender and Relig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Boston: Beacon Press, 1986, pp.97—115.
. “When a Ghost Becomes a God, ”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193—206.
Jordan, David K. God, Ghost, and Ancestors: The Folk Religion of a Taiwaness Village.(臺灣版)台北:敦煌書局,一九八五年。
Katz, Paul R.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N.Y.:SUNY Press,1995.
Katz, Paul R. “ 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 ,發表於第七屆中國海洋發展史國際研討會,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九七年五月一日至三日。
Lo, Vivienne. “The Legend of the Lady of Linshui,”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1(1993), 69?96.
Sangren, Stvean P. “Female Gender in Chinese Religions Symbols: Kuan Yin, Ma Tsu and the Eternal Mother, ”Signs, 9: 11(1983),4-25.
. “Gods and Familial Relations: No—Cha,Miao—Shan and Mu—lien,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四年,頁三三~七四。
Stockard? Janice E. Daughters of the Canton Delta: Marriage Patterns and Economic Strategies in South China, 1860?193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Teng, Jinhua Emma(鄧津華). “Religion as a Source of Oppression and Creativity for Chinese Women, ”《婦女與兩性學刊》, 第一期, (一九九○年), 頁一六五~一九四。
Topley, Marjorie. “Marriage Resistance in Kwangtung, ” Margery Wolf and Roxane Witk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67?88.
Turner, Victor. The Drums of Afflication: A Study of Religiou Processess among the Ndemb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Wang, Sung?Hsing.“Taiwa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83-192.
Weller, Robert P. Resistance, Chaos and Control in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 “Bandits, Beggars and Ghosts: A Failure of State Control Over Religious Interpreation in Taiwan, ”American Ethnologist 12: 1(1985): 46-61.
Wolf, Margery and Witke, Roxane, eds.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 1975.
Wolf, Arthur P.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131-182.
Wolf,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臺灣版,台北:敦煌書局,一九七二年)
Yu,Kuang-hong. “Making a Malefactor a Benefactor:Ghost Worship in Taiwa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期,一九九○年,頁三三~六六。
指導教授 王世慶 審核日期 2000-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