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5246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9 、訪客IP:3.147.78.174
姓名 龔宏昌(Hong-Chang K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效應及具高『常態偏振/非常態偏振』比的光折變自泵激相位共軛器
(Ordinary Polarized Phase Conjugator by Photogalvanic Effect and Photorefractive Phase Conjugator with High o/e Ratio)
相關論文
★ 雙頻雷射共光程外差干涉橢圓儀★ 鈦酸鋇晶體應用於光訊號連結及自/互泵激相位共軛之研究
★ 微循環顯微影像之擷取與分析★ 光在各向同性與各向異性介質界面上反射之情形
★ 液晶投影顯示器中照明系統的照度量測與分析★ 即時微循環顯微取像裝置的設計
★ 發光二極體光強度分佈之量測及利用類神經網路之分析★ 單光束架構下以鈮酸鋰晶體修正受擾動破壞的影像
★ 高效率液晶繞射光學元件★ 雷射都卜勒測速系統之研究
★ 光在各向異性介質與各向同性介質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現象之討論★ 亂相編碼之體積全像相位鑰匙的重製
★ 利用類神經網路從CCD照相機之照片去獲得發光二極體二維光強度分佈★ 鈮酸鋰晶體之光扇效應與應用
★ 鈮酸鋰晶體之單光束彩色全像術★ 純相位繞射光學元件的設計並以液晶空間光調制器實現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長久以來,光折變自泵激相位共軛器一直都只能提供非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光之輸出,無法產生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光。此外,在傳統的貓式自泵激相位共軛器中,當入射光之偏振態不為純的非常態偏振光時,自泵激相位共軛器之相位共軛光輸出效率,會隨著常態偏振光份量的增加而降低。若入射光束中所含的常態偏振光光強份量等於或大於非常態偏振光光強份量時,則由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該相位共軛器便不會輸出相位共軛光。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便是希望在這兩大問題上能有所突破。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分為兩個部份,首先我們利用圓偏振光伏效應使常態偏振與非常態偏振光在鈦酸鋇晶體中產生藕合,並透過四波混合的機制同時產生常態偏振與非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光。
另外,我們對同一顆鈦酸鋇晶體同時輸入兩束入射光,一束為非常態偏振入射光,另一束為同時含有常態偏振光和非常態偏振光。當前者以貓式機制產生非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光時,後者亦產生非常態偏振相位共軛光。在前者之光?維持不變的條件下,若我們增加後者之常態偏振光份量,則我們發現後者所產生的相位共軛光對此增量極不敏感。
我們的研究成果有:
(1). 提出一可同時產生常態偏振與非常態偏振相位共軛光的鈦酸鋇自泵激相位共軛器,這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已知可產生常態偏振相位共軛光的自泵激相位共軛器。
(2). 提出一具有高(常態偏振/非常態偏振)光?比特性的鈦酸鋇自泵激相位共軛器,該共軛器在光強比高達1000的情況下,仍有非常態自泵激相位共軛光輸出。
關鍵字(中) ★ 常態偏振相位共軛光
★ 圓偏光伏效應
關鍵字(英) ★ ordinary polarized phase conjugate wave
★ circular photovotaic effect
論文目次 封面
摘要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基本理論介紹
2.1 光折變效應
2.2 二波藕合
2.3 光扇效應
2.4 四波混合
2.5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光折變自泵激相位共軛器
3.1 貓式機制
3.2 受激背向散射機制
3.3 四波混合加受激背向散射機制
3.4 小貓機制
3.5 參考文獻【原件缺頁】
第四章 常態偏振自泵激相位共軛器
4.1 圓偏光伏效應引起的二波藕合
4.2 相位共軛器之架構與工作原理
4.3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具高 0/e 比的自泵激相位共軛器
5.1 共軛器之架構與工作原理
5.2 產生相位共軛光的機制分析
5.3 自泵激相位共軛器之反射率量測
5.4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1. A. E. Choiou, and P. Yeh, Opt. Lett. 11, 461 (1986).
2. J. Feinberg, Opt. Lett. 8, 569 (1983).
3. F. C. Jahoda, P. G. Weber, and J. Feinberg, Opt. Lett. 9, 362 (1984).
4. P. Yeh and A. E. Chiou, Real-time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ng (Academic Press, Inc. 1994), p457.
5. H. F. Yau, H. Y. Lee, N. J. Cheng, Appl. Phys. B 68, 1055 (1999).
6. A. E. Chiou, Proc. IEEE 12, 2074 (1999).
7. C. C. Chang, Hon Fai Yau, Nai Jen Cheng and P. X. Ye, Appl. Opt. 35, 7206 (1999).
8. P. Yeh, Proc. IEEE 80, 436 (1992).
9. A. G. Glass, D. Van der Linde, and T. Negran, Appl. Phys. Lett. 25, 233 (1976).
10. N. Kukhtarev, G. Dovgalenko, G. C. Duree, Jr., G. J. Salamo, E. J. Sharp, B. A. Wechser and M. B. Klein, Phy. Rev. Lett. 26, 4330 (1993).
11. N. Kukhtarev, G. Dovgalenko, J. Shultz, G. Salamo, E. J. Sharp, B. A. Wechsler and M. B. Klein, Appl. Phys. A 56, 303 (1993).
12. Y. Zhu, C. Yang, M. Hui, X. Niu, J. Zhang, T. Zhou and X. Wu, Appl. Phys. Lett. 64, 2341 (1994).
13. S. X. Dou, H. Gao, J. Zhang, Y. Lian, H. Wang, Y. Zhu, X. Wu, C. Yang and P. Ye, J. Opt. Soc. Am. B. 6, 1048 (1995).
14. S. G. Odoulov, Ferroelectric 91, 213 (1989).
指導教授 游漢輝(Hon-Fai ,YAU) 審核日期 2009-5-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