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32308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45.191.169
姓名 丁秉煌(Bin-Huang D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機械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金屬材料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統計分析
相關論文
★ 三次元量床之虛擬儀器教學與訓練系統之設計與開發★ 駕駛模擬器技術開發及其在駕駛行為研究之應用
★ 電源模組老化因子與加速試驗模型之研究★ 應用駕駛模擬器探討語音防撞警示系統 對駕駛行為之影響
★ 遠距健康監測與復健系統之開發與研究★ 藥柱低週疲勞特性與壽限評估模式之研究
★ 非接觸式電子經緯儀電腦模擬教學系統之研究★ 適應性巡航控制系統對於駕駛績效影響之研究
★ 車輛零組件路況模擬系統之開發研究★ 應用殘障駕駛模擬器探討失衡路況對人體重心影響之研究
★ 聚縮醛(POM)機械性質之射出成型條件最佳化研究★ 駕駛模擬儀之開發驗證及應用於駕駛疲勞之研究
★ 即時眼部狀態偵測系統之研究★ 短玻璃纖維強化聚縮醛射出成型條件最佳化與機械性質之研究
★ 手推輪椅虛擬實境系統開發之研究★ 應用駕駛績效預測車輛碰撞風險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Kc )、幾何形狀(ao )、負荷係數(f )等變數皆視為具有統計分佈型態,分別以不同的機率密度函數及組合進行分析,求取輸入參數之分
佈型態對於壽命分佈之影響,並進一步得到疲勞可靠度。本文內容分
成三部分:第一個部分為在探討裂縫延伸過程中的缺口效應、次序效
應、裂縫閉合效應等對於疲勞壽命之影響。第二個部分則是利用蒙地
卡羅模擬法(MCS)探討五大輸入參數(Ce ,me ,Kc ,ao ,f )對於
疲勞壽命之影響,並加入卡方測試作疲勞壽命分佈函數的檢定。第三
個部份為利用高-低-中值法探討五大輸入參數(Ce ,me ,Kc ,ao ,f )對於裂縫延伸壽命貢獻度的影響。
在本文中我們發現修正效應對疲勞裂縫延伸壽命的影響會隨著
負荷水準的降低而變大,特別是閉合效應和次序效應的修正。另外也
沿用機率破壞力學的觀念,透過蒙地卡羅模擬法與高-低-中值法而得
到各變因中以材料性質e m 對於疲勞壽命的貢獻度最大,其次是負荷係
數f 。再藉由卡方測試法的使用,我們發現其疲勞壽命的分佈情形呈
現韋伯分佈或是對數正規分佈。
關鍵字(中) ★ 疲勞裂縫延伸壽命
★ 蒙地卡羅模擬法
★ 卡方測試
★ 數值分析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總 目 錄
摘要I
誌謝II
總目錄III
圖目錄V
表目錄XIV
符號說明XVI
第一章緒論1
第二章理論說明5
2-1 疲勞裂縫延伸理論5
2.1.1 線彈性破壞力學5
2.1.2 效應修正的考量8
2.1.3 循環計數法13
2.1.4 逐週計算法15
2.2 機率破壞力學16
2.3 統計分佈函數17
2.4 蒙地卡羅模擬法19
2.5 卡方檢測20
2.6 高-低-中值測試法20
第三章分析程式之發展23
3.1 亂數產生的方式23
3.2 分析亂數的產生24
3.3 分佈曲線參數回歸25
3.4 程式執行的流程27
第四章結果討論與分析29
4.1 分析程式的驗證29
4.2 修正效應的影響31
4.3 輸入參數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的影響31
4.4 各變因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的影響32
4.5 各變因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的貢獻度33
第五章結論35
第六章未來發展方向36
參考文獻37
圖目錄
圖2-1 裂縫尖端附近應力場之座標系統(圓柱座標)41
圖2-2 疲勞裂縫延伸速率曲線之三個區域41
圖2-3 疲勞裂縫延伸壽命評估流程42
圖2-4 雨流計數法43
圖2-5(a) 疲勞裂縫延伸之雨流法循環計數原歷程43
圖2-5(b) 經過裂縫開口應力強度截止處理的計數結果43
圖2-6(a) Normal失效密度函數44
圖2-6(b) Normal可靠度函數44
圖2-6(c) Normal失效函數44
圖2-7(a) Lognormal失效密度函數45
圖2-7(b) Lognormal可靠度函數45
圖2-7(c) Lognormal失效函數45
圖2-8(a) Weibull失效密度函數46
圖2-8(b) Weibull可靠度函數46
圖2-8(c) Weibull失效函數46
圖2-9 蒙地卡羅模擬法47
圖2-10 高-低-中值模擬47
圖3-1 SAE 拖架系統時歷程圖48
圖3-2 RQC-100鋼之材料性質48
圖3-3 分佈函數之亂數產生49
圖3-4 起始裂縫長度數據的正規分佈直方圖49
圖3-5 起始裂縫長度數據的對數正規分佈直方圖50
圖3-6 起始裂縫長度數據的韋伯分佈直方圖50
圖4-1 總模擬次數對於正規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1
圖4-2 總模擬次數對於對數正規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1
圖4-3 總模擬次數對於韋伯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2
圖4-4 區間數對於正規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2
圖4-5 區間數對於對數正規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3
圖4-6 區間數對於韋伯分佈平均值及標準差之影響53
圖4-7 材料性質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4
圖4-8 材料性質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4
圖4-9 材料性質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5
圖4-10 起始裂縫長度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5
圖4-11負荷係數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6
圖4-12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6
圖4-13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7
圖4-14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7
圖4-15 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8
圖4-16負荷係數之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58
圖4-17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59
圖4-18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59
圖4-19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0
圖4-20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0
圖4-21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1
圖4-22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1
圖4-23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2
圖4-24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2
圖4-25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3
圖4-26 疲勞裂縫延伸壽命可靠度( 與 均為分佈函數相搭配所得)63
圖4-27 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4
圖4-28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4
圖4-29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5
圖4-30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5
圖4-31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6
圖4-32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6
圖4-33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韋伯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7
圖4-34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韋伯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7
圖4-35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為韋伯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 、 均為常數)68
圖4-36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68
圖4-37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69
圖4-38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69
圖4-39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0
圖4-40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0
圖4-41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1
圖4-42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韋伯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1
圖4-43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韋伯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2
圖4-44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 ( 為韋伯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2
圖4-45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 73
圖4-46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3
圖4-47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4
圖4-48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4
圖4-49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5
圖4-50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5
圖4-51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6
圖4-52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6
圖4-53 疲勞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為韋伯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7
圖4-54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7
圖4-55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8
圖4-56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8
圖4-57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9
圖4-58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79
圖4-59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80
圖4-60 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韋伯分佈, 為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80
圖4-61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韋伯分佈, 為對數正規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81
圖4-62 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方測試 ( 為韋伯分佈, 為韋伯分佈,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指數分佈)81
圖4-63 只以負荷係數為一分佈函數,其它變因為常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4)82
圖4-64 只以負荷係數為一分佈函數,其它變因為常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6)82
圖4-65 只以負荷係數為一分佈函數,其它變因為常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8)83
圖4-66 只以負荷係數為一分佈函數,其它變因為常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10)83
圖4-67 只以負荷係數為一分佈函數,其它變因為常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12)84
圖4-68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4)84
圖4-69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6)85
圖4-70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8)85
圖4-71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10)86
圖4-72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12)86
圖4-73 視 為一常數,其它變因皆為分佈函數下的疲勞壽命分佈之卡方測試結果(其中負荷係數的形狀參數為14)87
表目錄
表3-1 正規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88
表3-2 對數正規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88
表3-3 韋伯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88
表4-1疲勞裂縫延伸之壽命預測結果89
表4-2 當其應力比R固定為0.1時,效應修正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89
表4-3 當其Pmax固定為10000N時,其應力比R值的變動對於疲勞裂縫延伸壽命之影響90
表4-4 各變因對於分佈函數的輸入參數90
表4-5 正規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回歸(輸入的值為2.5,標準差為0.466)91
表4-6 對數正規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回歸(輸入的平均值為0.391,標準差為0.08)91
表4-7 韋伯分佈所產生的亂數數據回歸(輸入的平均值為6,標準差為1.617)91
表4-8 疲勞裂縫延伸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與 均為分佈函數而 、 、 均為常數時)92
表4-9 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與 均為分佈函數而 、 、 均為常數時)92
表4-10 各輸入變因之貢獻度大小(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為指數分佈)92
表4-11 疲勞裂縫延伸壽命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與 均為分佈函數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為指數分佈)93
表4-12 固定循環數下裂縫長度分佈之卡分測試結果( 與 均為分佈函數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分佈、 為指數分佈)93
表4-13 只以負荷係數 為分佈函數,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
正規分佈、 為指數分佈的疲勞壽命之卡方測試結果( 為
負荷係數 在韋伯分佈下的形狀參數)94
表4-14 視材料性質 為一常數,而 為對數正規分佈、 為正規
分佈、 為指數分佈的疲勞壽命之卡方測試結果( 為負荷
係數 在韋伯分佈下的形狀參數)94
參考文獻 ﹝1﹞K. C. Kapur, and L. R. Lamberson, ”Reliability in Engineering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Chap. 9, 1977.
﹝2﹞D. Kececioglu, “Reliability and Life Testing Handbooks,” Vol. 1, PTR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Chap. 7 and 8, 1993.
﹝3﹞S. S. Rao,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Chap. 6, 1992.
﹝4﹞M. Rausand, and R. Reinertsen, “Fatigue Mechanisms and Damages Mod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Vol. 40, No. 5, 1991, pp. 531-536.
﹝5﹞H. Schaebe, “Constructing Lifetime Distributions with Bathtub Shaped Failure Rate from DFR Distributions, Microelectronics and Reliability, Vol. 34, No. 9, 1994, pp.1501-1508.
﹝6﹞J. Davidson, “The Reliability of Mechanical System,”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London, Chap. 2, 6 and 9, 1994.
﹝7﹞A. A. Griffith, Philos. Trans. R. Soc. London, Vol. A221, 1920, p.163.
﹝8﹞G. R. Irwin, “Analysis of Stresses and Strains Near The End of a Crack Travrsing a Plat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Trans. of ASME, Vol. E24, 1957, pp.361-364.
﹝9﹞P. C. Paris and F. Erdogan,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rack Propagation Laws,” Journal of Basic Engineering, Trans. of ASME, Vol. D85, 1963, pp. 528-534.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0﹞W. Elber, “Fatigue Crack Closure Under Cyclic Ten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2, 1970, pp. 37-45.
﹝16﹞W. Q. Zhu, Y. K. Lin, Y. Lei, “On Fatigue Crack Growth Under Random Loading,”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43, No. 1, Sep. 1992, pp.1-12.
﹝17﹞M. Liao, Q. X. Yang,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Fatigue Crack Growth,”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43, No. 4, Nov. 1992, pp.651-655.
﹝18﹞D. W. Heoppnre and W. E. Krupp, “Predication of Component Life by Application of Fatigue Crack Growth Knowledg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6, 1974, p. 47.
﹝19﹞J. W. Barsom,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steels of Various Yield Strengths”, Transaction 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dustrial, Series B, No. 4, November 1971, p. 1190.
﹝19﹞J. W. Barsom,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steels of Various Yield Strengths”, Transaction 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dustrial, Series B, No. 4, November 1971, p. 1190.
﹝21﹞T. R. Gurney, “Fatigue of Welded Struc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2nd ed. 1979, p. 62.
﹝22﹞K. N. Morman, Jr. and R. G. Dubensky, “Predicting Fatigue Crack Retardation Under Single and Intermittent Overloading,” Cracks and Fracture, ASME STP 601, 1976, pp. 245-261.
﹝23﹞R. Sunder, S. A. Seetharam and T. A. Bhaskaran, “Cycle Counting for Fatigue Crack Growth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6, No. 3, 1984, pp.147-156.
﹝24﹞M. Matsuishi and T. Endo, “Fatigue of Metals Subjected to Varying Stress,” paper presented to Japan Society of Engineers, Fukuoka, Japan, Mar. 1968.
﹝25﹞賴耿陽, “產品壽命管制技術,” 復漢出版社
﹝26﹞J. M. Hammersley and D. C. Handscomb, “Monte Carlo Metho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1964.
﹝27﹞R. Y. Rubinstein, “Simulation and the Monte Carlo Metho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1981.
﹝28﹞林清山,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東華書局
﹝29﹞H. O. Fuchs and R. I. Stephens, “Metal Fatigue in Engineering,” Wiley Interscience, New York, 1980.
﹝30﹞D. F. Socie, “Estimating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Lives in Notched Plates under Variable Load Histori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77.
﹝30﹞D. F. Socie, “Estimating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Lives in Notched Plates under Variable Load Histori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77.
﹝30﹞D. F. Socie, “Estimating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Lives in Notched Plates under Variable Load Histori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77.
﹝33﹞劉宏毅, “金屬受隨機負載作用下之疲勞分析模式與探討,”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
﹝33﹞劉宏毅, “金屬受隨機負載作用下之疲勞分析模式與探討,”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
﹝35﹞A. Bruckner, “Scatter of Fracture Toughness in Plates of the Aluminum Alloy 7475-T7351,” The 1984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 Conference San Antonio, Texas, Jun. 1984, p.116.
﹝35﹞A. Bruckner, “Scatter of Fracture Toughness in Plates of the Aluminum Alloy 7475-T7351,” The 1984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 Conference San Antonio, Texas, Jun. 1984, p.116.
﹝35﹞A. Bruckner, “Scatter of Fracture Toughness in Plates of the Aluminum Alloy 7475-T7351,” The 1984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 Conference San Antonio, Texas, Jun. 1984, p.116.
﹝38﹞L. J. Bai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and Life-Testing Models,”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and Basel. ISBN:0-8247-6665-2, Vol. 24, 1978, p.302.
指導教授 黃俊仁(Jiun-ren Hwang) 審核日期 2000-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