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427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3.141.200.180
姓名 郭素芳(Shu-Fan Gu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非營利組織之知識管理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相關論文
★ 組織精簡與員工態度探討 - 以A公司人力重整計劃為例。★ 訓練成效評估及影響訓練移轉之因素探討----一項時間管理訓練之研究
★ 主管領導風格、業務員工作習慣及專業證照對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 研發專業人員職能需求之研究-以某研究機構為例
★ 人力資本、創新資本與組織財務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企業人力資源跨部門服務HR人員之角色、工作任務及所需職能之研究
★ 新進保全人員訓練成效之評估★ 人力資源專業人員職能之研究-一項追蹤性的研究
★ 影響企業實施接班人計劃的成功因素★ 主管管理能力、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以A公司為例
★ 影響安全氣候因子之探討-以汽車製造業為例★ 台電公司不同世代員工工作價值觀差異及對激勵措施偏好之研究
★ 不同的激勵措施對員工工作滿足及工作投入之影響性分析★ 工作價值觀、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A通訊公司研發人員為例)
★ 薪資公平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探討-以內外控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 改善活動訓練成效評量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進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成為最受企業重視的關鍵性議題,因為知識管理能提昇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如何找到知識、儲存知識、運用知識,已成為現代企業致勝的關鍵。而知識管理不只是高科技公司必須重視的事,即使是非營利組織也都必須考量到知識管理之議題,因為知識能不能有效的傳承、運用與蓄積,都是組織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關鍵。為什麼慈濟在九二一地震時的救災工作能迅速的進行?慈濟的精神何以能深度嵌入慈濟人的行動之中、慈濟在全球的救災經驗如何有效的累積與應用?到底在慈濟內部是否存在著知識分享、經驗傳承、知識蓄積與知識應用的模式呢?本研究藉由分析慈濟功德會的知識管理項目出發,歸納組織的知識內涵、知識轉換、知識蓄積機制以及知識應用,期將慈濟功德會的「知識管理」方式,提供給其他組織參考之用。
  本論文針對已授證之慈濟委員與慈誠隊,以滾雪球的抽樣方法進行訪談,總計有27位參與本研究之訪談,訪談結果分析分為四個部份,分別是「知識內涵分析」、「組織知識移轉分析」、「知識蓄積機制分析」及「知識應用策略分析」;最後將訪談結果建構出五個命題,並對於營利組織欲進行「知識管理」時提出下列三點建議:
一、營利組織進行知識管理時,應注意「知識是藉由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互動而形成的概念」,同時可授權中階主管,扮演著知識互動的驅動者角色。
二、營利組織應針對不同的「知識轉換方式」採用不同的「知識分享平台與機制」,才能使組織內的資訊成為清楚又有用的知識,以達到組織整合式學習的功效。
三、營利組織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將知識以文件機制蓄積後,組織仍不可忽略人員蓄積機制之建立與運用。
關鍵字(中) ★ 慈濟功德會
★ 知識管理
★ 非營利組織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研究目的5
第二章文獻探討6
第一節知識管理的項目6
第二節知識的內涵8
第三節組織知識移轉的方式11
第四節組織知識蓄積機制19
第五節知識應用22
第六節小結25
第三章非營利組織與慈濟功德會介紹26
第一節非營利組織之介紹26
第二節慈濟功德會的介紹29
第四章研究方法37
第一節研究架構之建立37
第二節研究限制41
第五章訪談結果分析42
第一節知識內涵分析42
第二節組織知識移轉分析44
第三節組織知識的蓄積機制分析58
第四節知識應用-知識管理策略分析61
第六章命題建構67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72
第一節慈濟功德會管理模式與組織結構72
第二節對於營利組織進行知識管理時之建議75
第三節後續研究方向之建議77
參考文獻79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邱花妹(1999),”NPO浴火重生天下雜誌”,第223期,頁74-80。
吳鈴嬌,用愛撫平創傷,(民88),台北,時報文化。
吳鈴嬌,用愛撫平創傷,(民88),台北,時報文化。
花蓮慈濟功德會的緣起與成長(民 88),花蓮,慈濟功德會。
經營管理實務粹要,林哲生等著(民 87),台北市立圖書館發行。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1990),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余佩珊譯,台北:遠流。
佛教慈濟基金會簡介, (民88),台北,慈濟基金會編印。
佛教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簡介,台北,慈濟基金會編印。
涂瑞德(民87),技術知識特質、產品開發團隊與組織動態能耐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維安,(民84),心蓮萬蕊-慈濟影像三十年序。花蓮: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編印。
張凱鈞(民87),集團企業跨業多角化與知識管理關聯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如蓮(民 85),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博聲(民87),知識管理與創新之關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慈濟年鑑(民 87),花蓮,慈濟功德會。
慈濟全球資訊網站:http://www.tzuchi.rog.tw
趙賢明 (民 88),大捨無求,台北:賢志文教基金會。
賴建男(民86),台灣IC設計業中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鍾秋玉 (民 80),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夏俊輝 (民 87),宗教服務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功德會。台北: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潘文文 (民 84),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型式社會組織之個案分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二、英文部份
Badaracco,J. & Hamel (1991).The Knowledge link,Boston, MA: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utcher-Gershenfeld J. et al. (1998). Knowledge-driven work: Unexpected lesson from Japanese and United States work practic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dvinsson L. and Sullivan M. S. (1996) . Intellectual Capital .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Gilbert, Myrna & Gordey-Hayes, Martyn,(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vol.16,No.6,Jun,pp.301-312.
Hedlund(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73-90.88-115.
Howells,Jeremy(1996). 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8, No.2,
Morten T. Hansen,Nitin Nohria,and Thomas Tierney (1999).What ‘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elson,R.R. and S.G.Winter(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s Change, Cambridge. MA:Blkap Press.
Nonaka , I. And Takeuchi ,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anyi,M.(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ed).
Thomas H.Davenport & Laurence Prusak (1999). Working Knowledge.
Winter,S,G(1987).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Strategic Assets. Cambridge. MA:Ballinger.
Purser,R.E.and Pasmore,W.A,”Orgnaizing for learning.”In Pasmore,William A. and Woodman, Richard W.(ed), Rea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London:JAI Press Inc,P37-114.
指導教授 林月雲、林文政(Wen-Jeng Lin) 審核日期 2000-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